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451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创建的思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一、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怎么把握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亟需带领全国人民脱离贫穷落后的状况,把发展经济列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炼钢工业、粮食生产,森林、草原、湖泊等

2、自然生态遭受较大破坏并逐步形成规模影响,这时,党和国家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确立起“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方针。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索取的速度加快、强度增加,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日渐突出,大规模工业和农业生产引起的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引发大家关注。这时,党和国家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着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等多部法律,同时将

3、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矿产、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获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生态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党和国家站在全局的高度,健全完善更为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空前的高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从重大意义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

4、、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就理论层面而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这一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体现了我国迈向新时代的文明自觉和自信;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5、。就发展层面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历史上,工业化进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产生了难以弥补的创伤。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把生态破坏了,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人们,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中国建设现代化,绝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绝不容许“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宗旨层面而

6、言,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的使命宗旨,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生态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服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从丰富内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回答了

7、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概括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这些观点,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二、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什么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8、、改革强度、推进速度、整治力度前所未有。在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构建“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具体实践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艰巨繁重,生态文明建设尚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照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上。不少干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贯彻仍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力行,学习固定化、格式化、被动化、形式化的现象突出,真正沉下心来研究其重大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实践意义、指导意义,研究其丰富内容、深刻内涵、重大影响,研究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工作应该怎么做的少之又少。比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政府、社会、公民做到了

9、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实践了多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群众是否满意?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我们做了多少?生态环保相关法规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对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的特点,是否准确把握、得以推进等。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我们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基础好、环境容量大,对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清醒认识,存在盲目乐观思想。政治站位上。不少干部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政治站位不高,政治自觉性、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指导思想,学习好、贯彻好本身就是一项坚定的政治任务。党

10、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全国人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成为党和国家最根本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更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但有的同志学习的时候谈一套,工作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套,没有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来对待。-发展理念上。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缺乏完整系统准确的把握,没能正确处理好追求快速增长与追求

11、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深刻。特别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绿色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总体谋划、全面规划不到位、落实差距大。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青山绿水尚在、金山银山不足,为摆脱贫困、做大金山银山,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环境代价在所难免,导致产业转型发展慢,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关系处理上。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不少同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体会不足,探索、创新、实践少。绿水青山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现在,如果条件具备,人们都

12、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生活和旅游。但由于缺乏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现实中“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依然存在。现在的企业和项目中,高排放、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不少,项目落地和推进中,环保为项目让路,打擦边球、搞变通的现象不是没有。同时,责任和制度落实上“漂”和“虚”的情况仍然存在,属地责任、行业管理责任压得不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意识不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各类问题研究不深、措施不实,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没有真正形成。一一为民服务上。不少干部对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

13、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没能从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真正体现;对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的需求没有完全搞清楚、认真去分析、真正去兑现。没有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如何发展、如何推进项目、如何处置资源资产化债等问题,对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变成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重视关注整改不够,对治理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决心下得不大,没有完全做到从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高度推进污染防治、环境整治、生态优质。三、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怎么整改政研部门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整改任务,但作为市委的决策服务部门和参谋助手,不能置身事外、当旁观者,应更

14、多的关心、关注环境保护,更多的聚焦、聚力环保问题,更多的调研、思考整改工作。从个人的角度,我理解应重视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整改。提高站位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检查,更是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政治监督,政治性极强,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站在“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深刻反思对照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立场、品质、能力、意志等方面深挖病因病灶,

15、主动认领、对标对表,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真正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完成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聚焦问题抓。督察指出的问题,既有思想的、又有工作的,既有面上的、又有具体的,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既有过去的、又有眼前的。问题涉及思想认识、政治站位、发展理念、工作执行、监督落实等方面,涉及农业、工业、城市、园区等各行业和领域。针对反馈的问题,要全面进行分析分类,哪些是要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哪些是要改进工作上的问题;哪些是要立足长远解决的,哪些是要立行立改的;哪些是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的,哪些是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哪些是政府层面要做的工作,哪些是社会共同参与的。比如污水

16、问题,是全部集中收集处理好,还是通过生态处理自然净化一部分好,应多方听取意见科学论证等。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突出质量抓整改,项目推进要求快,但更应注重质量和效果。各种规划要切合实际、相互衔接,主管与“毛细血管”的衔接、截污与调水的衔接、治标与治本的衔接等应统筹好,尽量避免因赶时间而出现质量问题、项目反复问题或者项目实施后作用发挥不好。举一反三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直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检视。不论是否被督察到,问题都在那里,跑不掉也不可避免,迟早要想办法解决。借助这次督察,让大家的思想受一次教育和洗礼,好好的反思一下,重新认识一下自身。同时,能尽早下决心把这

17、些问题解决掉,否则解决起来还有一些力不从心。当然,除了督察指出的问题和投诉反映的问题,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只这些,我们应借这次机会,全面彻底地进行一次梳理,按轻重缓急和不同性质科学分类,排出计划表,有序实施解决。特别与此次督察指出的相类似问题还有没有,应统筹考虑解决,不能这次不考虑,到今后督察再被指出来,工作就会更加被动。形成合力抓。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旁观者”“局外人”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更不是单独哪一级政府的责任,哪几个部门的职责,哪几个人的事。在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同时,每个人都要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监督者、推动者。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要摒弃“事不关己,高高

18、挂起”的思想,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带头宣传、带头示范、带头力行。各级政府要履行好属地责任,各部门要落实行业监督责任,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建言献策,通过不同途径支持环境保护事业,支持环境整治。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全民行动中来,汇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着眼长远抓。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长远,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要从源头上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把严格标准、严格预防、严格保护、从严管理、从严查处等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真正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到了“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攻坚期”,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更应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严格管控和优质服务、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的关系,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要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绿色发展体系路径,推动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等目标加快形成。要强化舆论引导,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创建中来,让每个人都成为美丽云南、美丽保山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