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5686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生皮肤性病学见习指导手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指导手册医学教务处第一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第二章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疗法3第三章皮肤科门诊病历书写4第四章皮炎和湿疹5第五章瘙痒性皮肤病10第六章尊麻疹12第七章药疹14第八章病毒性皮肤病17第九章细菌性皮肤病21第十章真菌性皮肤病23第十一章疥疮27第十二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28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30第十四章大疱性皮肤病33第十五章皮肤附属器疾病34第十六章白瘢风36第十七章梅毒37第十八章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39第十九章尖锐湿疣41第二十章皮肤科常见临床技能见习42第一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一、目的要求(-)初步掌握皮肤性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二)初步掌握皮肤

2、性病的一般诊断步骤和方法。二、指导内容(一)自觉症状: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症状,与皮肤性病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常有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特别要认识瘙痒的特点及影响瘙痒的因素。瘙痒的特点可持续、间断、全身性、局限性。影响瘙痒的因素:疾病的种类、个体敏感差异、环境、天气等。(二)他觉症状:可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客观病变。1、原发疹: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对皮肤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常见皮疹有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继发疹:是原发性损害自然演变或由治疗及机械性损伤所致。常见有鳞屑、痂、糜烂、溃疡、抓痕、瘢痕、级裂、

3、萎缩、苔薛样变、浸渍等。着重皮疹之间的区别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如糜烂进一步发展则可变溃疡。()诊断1、病史: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个人史(特别注意性活动史)、既往史(注意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2、体格检查:注意光线、温度,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皮肤镜等仪器对皮肤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及其他必要的临床检查。伴系统性损害的皮肤病,还需按内科要求进行系统检查。视诊:了解皮肤损害的性质、大小、数目、颜色、边缘、界限、形状、表面、基底、内容、部位、分布、排列等。触诊:了解皮损是坚实或柔软,是浅表或深在,与皮下组织是否粘连,局部温度是否异常,有无压痛,有无浸润增厚、萎缩变薄,有无感觉过敏或减

4、低,附近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或粘连等。其他特殊手段a、斑片压诊:主要用于寻常狼疮的结节检查。b、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皮肤出现三联反应,常用于检查人工性尊麻疹。c、棘层松解征即尼氏征(NikOISkySign):用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水疱之间视为正常的皮肤,可使其表皮脱落;或牵扯己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称尼氏征阳性,常用于检查天疱疮等。d、薄膜现象:常用于检查银屑病的皮疹,轻刮皮疹的鳞屑后可见半透明薄膜,此为薄膜现象。实验检查a、真菌检查(1)真菌直接镜检:10%KOH法,可在低倍的光镜下找到真菌菌丝或饱子。-(2

5、)真菌培养:取病变物质直接接种于葡萄糖蛋白琼脂培养基上,置室温或37。C下培养13周以鉴定菌种。b、革兰氏阴性菌检查:主要用于淋病的病原菌初筛。采用革兰氏染色方法,在光镜下可以检查有无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阳性可初步诊断,阴性不能排除,培养阳性可确诊。c、疥蟠的检查:用于诊断疥疮。采用刮片法、针挑法,取疥疮的丘疹、丘疱疹、水疱,最好采集疥疮隧道盲端,光镜下寻找虫体、卵、虫卵碎片或疥虫粪便。d、毛囊虫的检查:用于检查毛囊虫皮炎、座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等。采用刮片、挤压法、粘贴法等方法采集上述疾病的丘疹、粉刺等,10%KOH制片,直接光镜下寻找毛囊虫虫体。第二章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疗法一、目的要求

6、:(一)了解皮肤病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二)初步掌握外用药治疗原则与使用方法。二、指导内容(一)外用药物种类1 .清洁剂:用来清除皮损上的渗出物、鳞屑、痂和残留药物,常有溶液、油剂和软膏等,可以直接洗涤或封包后再洗涤。2 .保护剂:具有保护皮肤、防止外来刺激和减少摩擦作用,常用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植物油或护肤霜等。3 .止痒剂:主要对感觉神经末梢起麻醉作用或因清凉而减轻痒的作用,不宜大量及大面积应用。4 .抗菌剂、抗真菌剂及抗病毒剂: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或病毒的作用。5 .糖皮质激素制剂:有抗炎、止痒和抗增生作用,按作用强度可分超强、强、中、弱效四类。6 .角质促成剂:能促进表皮角

7、质层正常化,常伴有收缩血管、减轻炎症作用,常用3%5%硫磺软膏。7 .收敛剂:能凝固蛋白、减少渗出,常用0.2%0.5%硝酸银。8 .角质剥脱剂:促进角化过度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常用5%-10%水杨酸软膏。9 .腐蚀剂:能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肿组织及赘生物。如30%50%三氯醋酸。10 .遮光剂:能吸收或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有遮光和防晒作用。(二)外用药伽勺剂型I.溶液2.酊和醋剂3.粉剂4.振荡剂(洗剂)5.油剂6.乳剂7.软膏8.糊剂9.硬膏10.涂膜剂11.凝胶12.气雾剂(三)外用药的治疗原则1、正确选择外用药的剂型:按炎症的临床症状及皮损特点选择。急性期渗出多时选用溶液湿敷,渗出不

8、多时可选用糊剂,无渗出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亚急性期渗出不多者,可用油剂、糊剂或乳剂;慢性期可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或涂膜剂等。2、正确选择外用药物的种类: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及自觉症状而选择。3、注意事项与湿敷方法(1)药物浓度。(2)性别、年龄及部位。(3)开放性冷湿敷方法:将68层纱布浸泡药液内,取出拧至半干,放置皮损处,一般每日湿敷23次,每次30分钟,为防止药液蒸发可定时加滴药液于敷料上保持湿度。第三章皮肤科门诊病历书写一、目的要求(一)病历是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其内容必须真实、详细和客观,书写要有较好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二)掌握皮肤科门诊病历书写的格式,文字通畅清楚。

9、二、指导内容(一)示范病史询问: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和流行病学史。(二)示范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和必要的系统检查。()示范书写一份专科门诊病历:应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方案、医生签名和口期。附:皮肤科门诊示范病历患者XXX,男,23岁。主诉:全身皮肤起风团伴瘙痒1天。现病史:患者昨天中午进食海鲜后始于双上肢出现少量风团,伴瘙痒,自服“扑尔敏一片”后无好转,皮疹逐渐增多并扩及全身,昨晚在外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IOmg”后皮疹曾大部分消退,但今晨起床后皮疹再发伴剧烈瘙痒,遂来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头晕、胸闷、气促,无腹痛、腹泻,精神食

10、欲好,二便正常。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Bp1.2080mmHg,一般情况好,面、躯干、四肢散在大量风团,大小不等,钱币至成人手掌大小,形态不规则,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部分皮疹表面呈橘皮样外观,无抓痕、结痂等。初步诊断:急性尊麻疹处理:1、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X1.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m1.X1.用法:各1支肌注每天1次2、氯宙他定片10mgX3用法:1Omg每天1次3、嘱禁食易致敏食物,不适随诊。XXX医师2015.4.17第四章皮炎和湿疹第一节接触性皮炎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二)初步掌握本病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二、指导内容(一)接触性皮炎的定义皮肤粘膜接触

11、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病因及发病机理1 .病因:接触物可为动物性、植物性或化学性。2 .发病机理:(1)原发性刺激;(2)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1 .发病前有刺激物或致敏物接触史。2 .皮疹部位与接触部位一致。3 .急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或大疱,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或溃疡: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亚急性皮损可表现边界不清的红斑、丘疹,慢性皮损呈苔薛样变。4 .特殊类型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尿布皮炎、漆性皮炎和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5 .患者自觉有瘙痒或灼痛感。6 .脱离接触后,病程有自限性

12、。7 .可作斑贴试验检测可疑过敏物。8 .注意与湿疹相鉴别。(四)治疗和预防治疗原则: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1 .系统药物治疗:可给予抗组胺药物或钙剂,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2 .外用药物治疗:急性期:红肿无糜烂、渗出者用炉廿石洗剂,有糜烂、渗出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氧化锌油或糖皮质激素糊剂外用:慢性期: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硬膏外用。有感染时可加用外用抗生素。3 .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以免复发。第二节湿疹一、目的要求(一)了解湿疹的定义及可能的致敏因素。(二)初步掌握各期湿疹的临床特点。()初步掌握各期湿疹的治疗方法及用药原则。二、指导内容(-)湿疹的定义是由多种内、

13、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有对称性、多形性皮损,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薛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二)病因1 .内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慢性感染病灶及遗传因素等。2 .外因: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气候、干燥)、搔抓、摩擦、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洗涤用品、化妆品、人造纤维)等刺激诱发或加重。(三)各期湿疹的临床特点1 .急性期: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者可出现小水疱、糜烂、渗出,皮疹常边界不清。2 .亚急性期:由急性期转化而来,红肿、渗出减轻,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3 .慢性期:皮疹表现为浸润肥厚、苔薛样变。(四)特殊类型湿疹的临床特点1

14、.手部湿疹:角化性斑块、辍裂、鳞屑,以指背、掌面为多,常与洗涤剂等刺激有关。2 .乳房湿疹:乳头、乳晕、乳房暗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或鳞屑、皴裂,常见于哺乳妇女。3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瘙痒剧烈,可表现为红肿、糜烂,或局部浸润肥厚、苔薛样变、色素沉着。4 .钱币状湿疹:表现为亚急性期改变,皮疹为钱币大小的红斑、丘疹、丘疱疹,表面轻度糜烂、渗出、鳞屑或结痂。(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主要根据瘙痒剧烈,皮疹具有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复发性的特点诊断。2 .鉴别诊断: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鉴别;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薛鉴别;手足湿疹应与手足癣鉴别。(六)治疗原则1 .避免各种可

15、疑致病因素。2 .全身治疗:(1)抗组胺药物或钙剂,因湿疹病因较复杂,应慎用糖皮质激素。(2)继发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3 .局部治疗:根据外用药使用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急性期:红肿无糜烂、渗出者用炉甘石洗剂,有糜烂渗出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氧化锌油或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外用;慢性期: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或局部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第三节感染性湿疹样皮炎与自身敏感性皮炎一、目的要求(-)了解这两种皮炎的概念。(二)初步掌握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指导内容(一)感染性湿疹样皮炎1 .定义:发生在感染性病灶周围皮肤,因病灶脓性分泌物外流,使周围皮肤对细菌毒素或组织分解产物致敏而发生

16、湿疹样改变。2 .临床表现(1) 感染性病灶周围皮肤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或结痂。(2)瘙痒剧烈,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发热及全身不适。3 .治疗原则(1)积极抗感染治疗。(2)可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3) 余同湿疹治疗原则。(-)自身敏感性皮炎1 .定义:因原有皮肤的湿疹或皮炎病变处理不当或搔抓等,使患者对自身组织产生的某种物质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病变附近或远隔部位的全身性、泛发性、对称性的皮肤炎症反应。2 .临床表现(1)原有皮疹加剧,范围扩大。(2)数日后全身对称性、泛发性散在或群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3)瘙痒剧烈,严重者伴全身不适及发热等。3 .治疗原则(

17、1)积极治疗原发病灶。(2)瘙痒明显者可内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局部处理同湿疹治疗原则。第四节特应性皮炎一、目的要求(一)了解本病的遗传因素及变应原。(二)熟悉本病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三)初步掌握本病的治疗原则。二、指导内容(一)病因1 .遗传因素:家族中常有过敏素质。2 .免疫功能紊乱:皮损Th2细胞升高,外周血IgE水平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3 .环境因素:对吸入变应原或外来刺激过敏。(二)临床表现1 .婴儿期:称婴儿湿疹A.额、面颊部红斑、斑丘疹、小水疱、糜烂、渗出、结痂。B.严重者发展至全身。2 .儿童期:常由婴儿期转变来,亦可直接发病。A.多

18、发于肘窝、胴窝。B.皮疹与亚急性、慢性湿疹相似,为红斑、干燥、鳞屑或苔薛样变。3 .青年及成人期:A.由前两期转变而来或直接在青春期后发病。B.皮疹表现为慢性湿疹或泛发性神经性皮炎。C.皮疹广泛,以屈侧为重。4 .伴发症状:幼年白内障、鱼鳞病、眶周黑晕、干皮症、掌纹症、毛周角化等。()诊断依据WiniamS诊断标准:具有持续12月以上的皮肤瘙痒,加上以下5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1 .身体屈侧皮肤受累(包括肘窝、胭窝、踝前或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2 .个人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3 .全身皮肤干燥史;4 .身体屈侧可见湿疹样皮

19、损(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5 .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四)鉴别诊断: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麻、婴儿脂溢性皮炎鉴别。(五)治疗原则1 .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2 .内用疗法(1)抗组胺药物和细胞膜稳定剂: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用药对象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2)抗感染药物:合并感染者,可短期给予抗感染药物。(3)变应原特异性脱敏疗法。3 .外用疗法:同湿疹。第五章瘙痒性皮肤病第一节慢性单纯性苔薛(神经性皮炎)一、目的要求(一)初步掌握慢性单纯性苔薛的临床特点。(二)初步掌握慢性单纯性苔薛的治疗方法。二、指导内容:(一) 扼要阐述本病

20、的病因及病情加重的诱因。(二) 临床特点1 .好发部位:颈项部、背部、腰骨氐部、四肢伸侧、会阴、阴囊及肛周等部位。2 .皮疹为苔薛样变。3 .瘙痒较剧烈,呈阵发性。4 .临床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二种类型。5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诊断。需与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扁平苔薛、皮肤淀粉样变等鉴别。(四) 治疗1 .避免搔抓、摩擦等各种刺激,辅以心理治疗2 .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皮损的类型、部位等,合理选用药物种类和剂型。可考虑局部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3 .系统药物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物、钙剂、维生素C;严重者可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皮损泛发者可口服雷公藤多苜片

21、。第二节急性单纯性痒疹(丘疹性等麻疹)一、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二)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二)初步掌握本病的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三)熟悉本病的防治。二、指导内容(一)病因:与节肢动物如蚤、蛾、螭、臭虫等叮咬、肠道寄生虫及某些食物有关。(二)临床表现:易于温暖季节发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腹、腰背、臀及双小腿,皮损为淡红色梭形风团样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疱,自觉瘙痒,12周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三)诊断要点1 .与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及某些食物有关,多见于儿童。2 .多发于腰背、腹、臀和小腿。3 .皮损为典型的梭形风团样丘疹,遗留色素沉着。(四)鉴别诊断:与尊麻疹、水痘鉴别。(五)

22、治疗1 .去除各种致病因素(如虫咬、胃肠道功能素乱等)。2 .系统药物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 .外用药物治疗:以止痒、消炎为主,可局部外涂1%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第六章尊麻疹一、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定义。(二)熟悉本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机理。(三)初步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四)初步掌握各种物理性尊麻疹及特殊类型尊麻疹的临床表现。(五)初步掌握本病的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六)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二、指导内容(-)定义: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二)诱发因素: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因素、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

23、物、精神因素及全身疾病等方面。发病机理:免疫性(I型、型和In型超敏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临床表现1 .急性事麻疹:起病急。患者皮肤突然发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淡白、淡红风团,数小时后可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及呼吸道黏膜受累症状,感染引起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2 .慢性尊麻疹: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全身症状轻,病程超过6周以上。3 .物理性尊麻疹:皮肤划痕征、冷性尊麻疹、热性尊麻疹、压力性尊麻疹、日光性等麻疹、震颤性尊麻疹。4 .特殊类型尊麻疹:胆碱能性尊麻疹、接触性尊麻疹、水源性尊麻疹、运

24、动性尊麻疹等。(四)检查:皮肤划痕征、冰块试验、致敏原检查等。(五)诊断要点1 .常有诱发因素。2 .皮肤反复出现风团,伴有瘙痒。3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及呼吸道黏膜受累症状。4 .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则可诊断慢性尊麻疹。5 .皮肤划痕征、冰块试验、致敏原检查等有助于物理性及特殊类型尊麻疹的诊断及确定尊麻疹的病因。(六)鉴别诊断:应与多形红斑、丘疹性尊麻疹及尊麻疹性血管炎等鉴别。(七)治疗和预防本病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抗过敏及对症治疗。1 .详细询问病史,去除诱发因素。2 .抗组胺药物:首选第二代H1.受体制剂(必要时可两至三种联合使用),必要时联合使用抗H2受体制剂。3 .非

25、特异性抗过敏:可选用葡萄糖酸钙,胶性钙,VitC,硫代硫酸钠等。4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皮疹广泛、全身症状较重及有过敏性休克患者。5 .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抢救: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1.;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支气管阵挛者可静脉注射氨茶碱;喉头水肿可行气管切开,心跳呼吸骤停,应行心肺复苏。第七章药疹一、目的要求(一)了解药疹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理。(二)熟悉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三)初步掌握药疹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四)初步掌握药疹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二、指导内容(一)定义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26、。(二)病因临床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有:1.抗生素类;2.解热镇痛类:3.催眠镇静及抗癫痫药;4.中草药;5.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三)发病机理变态反应(I型、型、In型及IV型)和非变态反应(药理作用、过量反应、蓄积作用、个体某些代谢的缺陷或抑制及光毒性反应)。(四)临床表现常见下列类型:1 .固定型药疹(1) 常见、最轻的一种类型。(2) 好发于口腔和生殖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3) 典型皮疹为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的鲜红或紫红色水肿斑,中央色深,可形成水疱或大疱,停药后一周红斑消退,遗留蓝灰色斑,经久不退。(4) 再次服药,在原药疹处发痒,并出现同样皮疹。2 .尊麻疹型药疹(1) 常见。

27、(2) 皮疹为广泛、鲜红色风团,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甚至蛋白尿。3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1) 常见。(2) 皮疹从躯干开始,可波及全身,鲜红、密集针头大小的斑疹或斑丘疹,类似麻疹,或鲜红斑,相互融合,类似猩红热,停药后12周,皮疹颜色变淡,继之糠状脱屑,可向重型药疹发展。(3) 全身症状轻。4 .多形红斑型药疹(1) 皮疹对称分布于四肢末端、掌跖、四肢伸侧和躯干。常累及口腔、眼部、生殖器和肛周粘膜。(2) 皮疹为圆形、类圆形的水肿性红斑,边缘鲜红,中央紫红呈虹膜样,或有水疱大疱,可出现糜烂、疼痛。(3) 严重者可伴全身症状如高热、肝肾损害。5 .大疱性表皮松

28、解型药疹(1) 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 皮疹泛发,常累及粘膜。(3) 皮疹由潮红斑迅速转变为深红、暗紫红色,表面出现水疱、大疱、血疱,疱壁松弛,易破。尼氏征阳性。(4) 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高热、疲乏、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肝、肾、心脏及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常可死亡。6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 潜伏期长(20天左右)。(2) 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2周左右后出现大量片状脱屑,手足部皮肤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头发和指趾甲可出现脱落,皱褶部位可出现水疱糜烂,唇和口腔粘膜可出现糜烂,眼结膜充血,眼睑外翻。(3)伴明显全身症状,如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中毒性肝炎,心、肾功能受损,严重则可导

29、致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7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急性发病,发热,淋巴结肿大。(2)皮疹持续时间较长。(3)嗜酸粒细胞N1.()()01.或异型淋巴细胞阳性。(4)器官受损(肝、肾、心、肺等)()诊断依据1 .有明确服药史,一定的潜伏期。2 .临床表现:除固定型药疹外,皮疹多对称分布,颜色鲜红,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轻,以及具有各型药疹的临床特点。3 .停药后症状好转。4 .排除其他发疹的传染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登革热、猩红热等)和内科疾病。5 .根据过去药敏史,本次服药与发病的关系,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皮疹类型综合分析,判断何种药物引起,目前尚没有理想试验方法确定致敏药物。(四

30、)治疗原则1 .及时停用致敏药物。2 .多饮水或补液,以加速致敏药物排泄。3 .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注意预防和治疗合并症。4 .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用药尽量简单。轻型药疹:1 .一般给予抗组胺药、钙剂或10%硫代硫酸钠等,必要时可系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2 .局部一般保持清洁干燥,如有糜烂、渗出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重型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等。1 .及早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系统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尼等。待皮疹变淡,无新发疹,症状缓解后开始逐渐减量,并逐步改为口服。2 .

31、防治继发感她是关键措施之一。有明确感染或高度怀疑感染者应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抗菌素选用广谱,与致敏药物结构不同的药物,尽量避免选用青霉素、磺胺类等易致敏的药物。3 .加强支持疗法: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液或血浆。4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400mgkgd,连用35天。5 .加强护理及外用药治疗:对大面积糜烂皮损,有条件尽量以暴露疗法,室温保持28C左右,可给予1/500OPP浴或淀粉浴,糜烂面可外用消毒凡士林纱布或皮维碘纱覆盖,或0.2%硝酸银液、紫草油外涂,使皮损保持清洁干燥为宜,注意消毒隔离:口腔糜烂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朵贝氏溶液漱口;眼粘膜受损可选用生理盐水冲洗。

32、(五)预防1 .有明确用药指征,防止滥用药物。2 .用药前询问以往药物过敏史。3 .注意药疹前驱症状,及时停药。4 .严格操作规程(对应作皮试药物,使用前严格执行)。5 .填写药物过敏卡,并告知病人。第八章病毒性皮肤病概述1 .病毒性皮肤病的概念。2 .分类:根据皮疹表现分为红斑发疹型、新生物型和疱疹型;根据感染病毒类型分为RNA病毒感染和DNA病毒感染。3 .发病情况: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第一节单纯疱疹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单纯疱疹的概念。(二)熟悉口唇疱疹(颜面疱疹)的临床特点。(三)熟悉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及其传染途径。(四)熟悉两型单纯疱疹的治疗原则。二、指导内容(一)口唇

33、疱疹(颜面疱疹)1 .病史:包括病程、发病次数、发病部位及自觉症状。2 .检查:包括皮疹部位、形态、数量、分布及实验室检查。3 .诊断:(1) 多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I型引起。(2) 可见于任何年龄。(3) 常见于口唇或单侧颜面。(4) 临床表现为群集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或糜烂,周围有红晕,局部有灼热感。(5) 病程IS2周,易复发。(6) 实验室检查:疱液病毒培养,细胞学检查,免疫荧光和PCR检查,血清抗体检测。4 .鉴别诊断与带状疱疹、脓疱疮、接触性皮炎等鉴别。5 .治疗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1) 系统抗病毒治疗:可用核苜类、阿昔洛韦、泛昔洛

34、韦、伐昔洛韦药物。(2)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以收敛、干燥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二)生殖器疱疹1. 病史:包括病程、发病次数、发病部位及自觉症状。2. 检查:同口唇单纯疱疹3. 诊断:(1)多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II型引起。(2)可见任何年龄,以青中年多见。(3)常见于生殖器及附近皮肤。(4)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5)临床表现为群集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周围有红晕、局部有灼热感。(6)病程1-2周,易复发。(7)实验室检查:疱液病毒培养,细胞学检查,免疫荧光和PCR检查,血清抗体检测。4. 鉴别诊断:与软下疳、硬下疳、念珠菌性外阴炎等鉴别。5. 治疗原则:同口唇单纯疱疹。第二节带状疱疹一、

35、目的要求(-)了解带状疱疹的定义和病因。(二)初步掌握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初步掌握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四)熟悉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二、指导内容()病史:包括诱因、病程、发病部位及自觉症状。(二)检查:包括皮疹部位、形态、数量、排列及分布。()诊断(1)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当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诱发。(2)多见于成人,春秋季多发。(3)沿周围神经单侧皮肤分布,尤多见于三叉神经第一支、肋间神经及腰骨氐神经支配的区域。(4)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丘疹、丘疱疹及紧张性水疱。(5)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老年患者常较剧烈。(6)病程约23周,部分患者可有后遗神经痛。(7)实验

36、室检查参见单纯疱疹。(四)鉴别诊断皮疹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鉴别,神经痛而无皮疹时需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等鉴别。(五)治疗原则(I)抗病毒。(2)营养神经。(3) 止痛。(4) 防治继发感染。(5)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6) 局部皮疹处理。第三节传染性软疣一、目的要求(-)了解传染性软疣的病因及传染方式。(二)熟悉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初步掌握传染性软疣的治疗。二、指导内容(-)病史:包括好发年龄、发病部位及自觉症状。(二)检查:主要为皮疹发生部位、形态及数量。(三)诊断(7) 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8) 多见于儿童、性活跃人群

37、及免疫功能低下者。(3)好发生于躯干、四肢及面部(儿童),会阴、生殖器、臀部(性活跃人群)。(4)皮疹为散在分布的半球状蜡样光泽的丘疹,中央有脐窝,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状物(软疣小体)。(5)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有特征性。(四)治疗原则:以物理治疗为主,可采用刮除、冷冻、激光、电灼等治疗。第四节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一、目的要求(-)认识各种疣的病因及传染方式。(二)熟悉各种疣的临床表现。(三)初步掌握各种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四)初步掌握各种疣的治疗。二、指导内容(一)病史:包括起病时间、病程及部位。(二)检查:包括皮疹部位、分布、形态及数量等。()诊断(1)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

38、起。(2)多见于青少年。(3)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4)寻常疣多见于四肢远端,皮疹为大小不等,独立或融合的坚实丘疹,表面粗糙或呈菜花状增生,或呈指状、丝状。(5)跖疣为寻常疣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足底的圆形粗糙菜花状的角质斑块,周围有角质环,削去表层有陈旧性出血点,可有压痛。(6)扁平疣好发生于面部、手背,皮疹为淡褐色多角或圆形扁平坚实丘疹,表面光滑,可有同形反应。(7)部分病人可自愈。(8)病理有助诊断。(9)跖疣需与鸡眼及肌月氐鉴别,扁平疣需与毛发上皮瘤及汗管瘤鉴别。(四)治疗1、全身治疗: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可试用免疫调节剂。2、物理治疗:适用于皮损数目较少者,包括激光

39、、刮除、冷冻、电灼等。3、外用药物治疗:适用于皮损较大、较多及不适合物理治疗者,可选用维A酸软膏、5-FU软膏、3%酰丁胺霜、5%咪哇莫特乳膏及平阳霉素等。第九章细菌性皮肤病第一节脓疱疮一、目的要求(-)了解脓疱疮的定义及病因。(二) 初步掌握脓疱疮的类型及各型脓疱疮的临床特点。(三) 熟悉脓疱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四) 初步掌握脓疱疮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二、指导内容(-)一般情况1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 .易在儿童中流行。3 .多发生于炎热的夏秋季节。(二)脓疱疮的类型及各型临床特点1 .寻常型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接触传染。多见于

40、学龄前儿童,易发于暴露部位。皮疹可表现为水疱、脓疱及覆盖淡黄色痂的糜烂面。局部症状轻微,皮疹较广泛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及急性肾炎等。2 .大疱型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组71型金葡菌引起,为散在大疱,约黄豆至蚕豆大小或更大,周围红晕不显著,疱壁先紧张后松弛,破裂后干涸结清漆样痂。新生儿脓疱疮是大疱性脓疱疮的一种异型,表现为突发红斑,大脓疱,尼氏征阳性,很快累及全身,伴有高热、厌食、呕吐、腹泻,可伴发败血症、肺炎及脑膜炎而危及性命。3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与新生儿脓疱疮相同,只是由于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的作用,患儿全身广泛充血潮红,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水疱,尼氏征阳性

41、,局部疼痛并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也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性命。4 .深脓疱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偶可合并金葡菌感染,可由寻常型演变而来,向深部发展,中央坏死、结黑色硬痂,多见于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的小儿或老人,好发于臀部或小腿。(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根据流行季节、发病年龄、好发部位及各型临床表现可给予诊断。2 .作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3 .应与丘疹性尊麻疹、水痘、天疱疮及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鉴别。(四)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泛发或病情严重患者可辅以系统药物治疗。1 .系统药物治疗:皮疹广泛、症状严重的病人应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输

42、注血浆或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2 .外用药物治疗: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清洁创面,酌情选用抗生素糊剂、油剂或乳剂。第二节丹毒和蜂窝织炎一、目的要求(-)了解丹毒和蜂窝织炎的定义、病因及诱因。(二) 初步掌握丹毒和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三) 熟悉丹毒和蜂窝织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四) 初步掌握丹毒和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二、指导内容(一)定义、病因和诱因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等可诱发本病;蜂窝织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外伤、溃疡或其

43、他局限性化脓性感染。(二)临床特点1 .丹毒好发于足背、小腿及面部等处,单侧,皮疹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特殊类型包括水疱型、大疱型、脓疱型、坏疽型、游走型和复发型。2 .蜂窝织炎好发于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皮疹为界限不清的弥散性、水肿性、浸润性红斑,局部皮温增高,可伴有疼痛、高热、寒战和全身不适,淋巴结炎甚至败血症。(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全身中毒症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即可确诊。需与接触性皮炎、类丹毒、癣菌疹鉴别。(四)治疗方法1 .内用药物:早期、足量使用高效抗生素。2 .外用药物:25%-50%硫酸镁溶

44、液或0.5%吠喃西林溶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3 .寻找并积极治疗诱发因素。第十章真菌性皮肤病一、目的要求(一)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及少数常见深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二)了解致病性真菌的直接镜检和培养技术。二、指导内容(一)头癣1.临床分型及表现黄癣(1)以毛发为中心的碟形、有鼠臭味的黄癣痂。(2)病发色喑无光泽,愈后常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白癣(1)灰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距头皮2-4刚处折断,外周白色菌鞘。(2)青春期后可自愈,不留瘢痕。黑点癣病发露出头皮即折断,呈黑点状,愈后可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脓癣常为一群集性毛囊小脓疱组成斑块,毛发易拔出,愈后常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45、2 .实验室检查(1)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见发内菌丝和关节抱子,黄癣痂见鹿角状菌丝。白癣:病发外圆形弛子。黑点癣:病发内链状排列的圆形大抱子。(2)滤过紫外线(WoOd灯)检查黄癣:病发显示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3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真菌直接镜检和滤过性紫外线检查可确诊。4 .鉴别诊断应与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皮脓肿及头皮糠疹鉴别。5 .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等五条措施联合治疗。(1)服药:灰黄霉素,儿童1020mgkg.d,成人600800m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亦可选用伊曲康哩或特比荼芬,疗程48周。(2)搽药:应用5%-10%硫磺软膏、1%联苯革F1.坐溶液或霜剂、1%特比荼芬霜等外涂,每日2次,连用8周。(3)洗头:硫磺皂或2%酮康哩洗剂洗头每日1次,连用8周。(4)剪发:尽可能剪除病发,每周一次,连续8周。(5)消毒:患者使用过用具如毛巾、帽、枕套、梳子等煮沸消毒。(6)脓癖切忌切开引流。(二)体癣和股癣1 .临床表现(1)股癣发生于腹股沟部位,也常见于臀部。(2)初发为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由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呈堤围状,中央炎症减轻,可有色素沉着。(3)夏季发作加重,冬季减轻或消退。2 .实验室检查真菌直接镜检可见癣菌菌丝和硝子。3 .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