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6084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255 大小: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评分标准全集.docx(2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外科洗手技术操作规程11.1 外科洗手技术操作流程1.2 外科洗手技术操作评分表2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规程32.1 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流程2.2 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评分表3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3.1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3.2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表4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74.1 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4.2 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评分表4.3 非同步电除颤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灼伤5心肺复苏技术操作(CPR)(包括婴儿、儿童CPR)规程105.1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CPR)(包括婴儿、儿童CPR)5.2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评分表(CPR)(包括婴儿、儿童CPR)5.3 心

2、肺复:苏技术常见并发症(CPR)(包括婴儿、儿童CPR)肋骨骨折6呼吸皮囊技术操作规程136.1 呼吸皮囊技术操作流程6.2 呼吸皮囊技术操作评分表6.3 呼吸皮囊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气压伤7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规程167.1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技术操作流程7.2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表8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程188.1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流程8.2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评分表8.3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气道粘膜损伤9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219.1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9.2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评分表10墙式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2310.1 墙式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3、10.2 墙式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表10.3 墙式氧气吸入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气道黏膜干燥11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程2611.1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11.2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表12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2812.1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12.2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评分表12.3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药物渗出13浅静脉留置技术操作规程3113.1 浅静脉留置技术操作流程13.2 浅静脉留置技术操作评分表13.3 浅静脉留置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静脉炎14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3514.1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流程14.2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15密闭式静脉输

4、血技术操作规程3715.1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流程15.2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表15.3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溶血16输液港插针技术操作规程4016.1 输液港插针技术操作流程16.2 输液港插针技术操作评分表16.3 输液港插针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下血肿17输液港拔针技术操作规程4317.1 输液港拔针技术操作流程17.2 输液港拔针技术操作评分表17.3 输液港拔针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下血肿18更换深静脉敷贴技术操作规程4618.1 更换深静脉敷贴技术操作流程18.2 更换深静脉敷贴技术操作评分表19更换PICC敷贴技术操作规程4819.1 更换PICC敷贴技术操作

5、流程19.2 更换PICC敷贴技术操作评分表20更换肝素帽技术操作规程5020.1 更换肝素帽技术操作流程20.2 更换肝素帽技术操作评分表21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5221.1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流程21.2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21.3 肌肉注射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局部血肿22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5522.1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22.2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23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5723.1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23.2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24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5924.1 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24.2 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25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6125.1

6、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25.2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评分表26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规程6326.1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26.2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评分表27心电血氧监测技术操作规程6627.1 心电血氧监测技术操作流程27.2 心电血氧监测技术操作评分表27.3 心电血氧监测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过敏28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6928.1 血糖监测技术操作流程28.2 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评分表29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规程7129.1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流程29.2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评分表29.3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黏膜损伤30更换胃肠减压器技术操作规程7430.1

7、更换胃肠减压器技术操作流程30.2 更换胃肠减压器技术操作评分表31管饲滴注技术操作规程7631.1 管饲滴注技术操作流程31.2 管饲滴注技术操作评分表31.3 管饲滴注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返流误吸32 口腔护理技术(昏迷病人)操作规程7932.1 口腔护理技术(昏迷病人)操作流程32.2 口腔护理技术(昏迷病人)操作评分表32.3 口腔护理技术(昏迷病人)常见并发症一一误吸33 口腔护理技术(口插管病人)操作规程8233.1 口腔护理技术(口插管病人)操作流程33.2 口腔护理技术(口插管病人)操作评分表34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程8434.1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流程34.2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

8、表35患者搬运技术操作规程8635.1 患者搬运技术操作流程35.2 患者搬运技术操作评分表36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规程8936.1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流程36.2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评分表36.3 保护性约束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损伤37冰袋物理降温技术操作规程9237.1 冰袋物理降温技术操作流程37.2 冰袋物理降温技术操作评分表37.3 冰袋物理降温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局部冻伤38温水/乙醉擦浴技术操作规程9538.1 温水/乙醇擦浴技术操作流程38.2 温水/乙醇擦浴技术操作评分表39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程9739.1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39.2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表

9、39.3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局部血肿40标本采集技术(咽拭子)操作规程10040.1 标本采集技术(咽拭子)操作流程40.2 标本采集技术(咽拭子)操作评分表41标本采集技术(痰)操作规程10241.1 标本采集技术(痰)操作流程41.2 标本采集技术(痰)操作评分表42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规程10442.1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流程42.2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表42.3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肠道黏膜损伤43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规程10743.1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43.2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评分表44更换水封瓶技术操作规程10944.1 更换水封瓶技术

10、操作流程44.2 更换水封瓶技术操作评分表45更换造口袋技术操作规程I1.1.45.1 更换造口袋技术操作流程45.2 更换造口袋技术操作评分表46洗胃技术(电动洗胃机)操作规程11346.1 洗胃技术(电动洗胃机)操作流程46.2 洗胃技术(电动洗胃机)操作评分表46.3 洗胃技术(电动洗胃机)常见并发症一一急性胃扩张47尸体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1647.1 尸体护理技术操作流程47.2 尸体护理技术操作评分表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规程1181.I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流程12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评分表1.3拔罐(气罐、火罐)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2艾灸

11、(艾箱灸)技术操作规程1212.1 艾灸(艾箱灸)技术操作流程2.2 艾灸(艾箱灸)技术操作评分表2.3 艾灸(艾箱灸)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3艾灸(随身灸)技术操作规程1243.1 艾灸(随身灸)技术操作流程3.2 艾灸(随身灸)技术操作评分表3.3 艾灸(随身灸)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4穴位按摩技术操作规程1274.1 穴位按摩技术操作流程4.2 穴位按摩技术操作评分表4.3 穴位按摩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损伤5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规程1305.1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5.2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表5.3 耳穴贴压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疼痛6药物罐技术操作规程1336.1 药物罐技术操作流程6.2

12、 药物罐技术操作评分表6.3 药物罐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7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技术操作规程1367.1 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技术操作流程7.2 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技术操作评分表7.3 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肠道黏膜损伤8小儿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规程1398.1 小儿中药灌肠技术操作流程8.2 小儿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评分表8.3 小儿中药灌肠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肠道黏膜损伤9便秘推拿技术操作规程1429.1 便秘推拿技术操作流程9.2 便秘推拿技术操作评分表10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144101.中药外敷技术操作流程9.3 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评分表9.4 中药外敷技术常见并发症一

13、一过敏11经络拍打技术操作规程14711.1 经络拍打技术操作流程11.2 经络拍打技术操作评分表12腕踝针技术操作规程14912.1 腕踝针技术操作流程12.2 腕踝针技术操作评分表123腕踝针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暴针13中药氧气雾化技术操作规程15213.1 中药氧气雾化技术操作流程13.2 中药氧气雾化技术操作评分表14中药熏蒸仪技术操作规程15414.1 中药熏蒸仪技术操作流程14.2 中药熏蒸仪技术操作评分表14.3 中药熏蒸仪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15中药吹药技术操作规程15715.1 中药吹药技术操作流程15.2 中药吹药技术操作评分表16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规程15916.1 中药

14、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16.2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表16.3 中药热熨敷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17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程16217.1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17.2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评分表17.3 穴位贴敷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过敏18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操作规程16518.1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操作流程18.2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操作评分表19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规程16719.1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19.2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评分表19.3 中药泡洗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20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规程17020.1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20.2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评分表2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17221

15、.1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21.2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评分表21.3 穴位注射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神经损伤22中药超导药物导入技术操作规程17522.1 中药超导药物导入技术操作流程22.2 中药超导药物导入技术操作评分表22.3 中药超声药物导入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损伤23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规程17823.1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23.2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评分表23.3 中药涂药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过敏24中药封包技术操作规程18124.1 中药封包技术操作流程24.2 中药封包技术操作评分表24.3 中药封包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药物过敏25手法通乳技术操作规程18425.1 手法通乳技术操作流程2

16、5.2 手法通乳技术操作评分表25.3 手法通乳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损伤26平衡火罐技术操作规程18726.1 平衡火罐技术操作流程26.2 平衡火罐技术操作评分表26.3 平衡火罐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烫伤27掾针技术操作规程19027.1 揪针技术操作流程27.2 揪针技术操作评分表27.3 撤针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晕针28失眠推拿技术操作规程19328.1 失眠推拿技术操作流程28.2 失眠推拿技术操作评分表29火龙灸技术操作规程19529.1 火龙灸技术操作流程29.2 火龙灸技术操作评分表29.3 火龙灸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烫伤30刮病技术操作规程19830.1 刮痛技术操作流程30.

17、2 刮痴技术操作评分表30.3 刮筋技术常见并发症一一皮肤损伤31放血疗法技术操作规程20131.1 放血疗法技术操作流程31.2 放血疗法技术操作评分表32杵针技术操作规程20332.1 杵针技术操作流程32.2 杵针技术操作评分表题目:外科洗手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1.2制订日期:2016.12.31修订日期:操作步骤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态度和蔼(1)、着洗手装、衣着符合规范(1)、修剪指甲(1)、戴帽子及口罩(2)5物品准备:洗手液(2)、一次性擦手纸(1)、计时装置及免洗消毒液(外科洗手用)(2)5操作中清洗双手:流动水下湿润双手、前臂及肘上I

18、OCn1(上臂下1/2)(1),取适量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清洗手至腕关节(4)、再清洗对侧(5),从腕关节以螺旋手法揉搓清洗前臂至肘上IOCIn(上臂下1/2)(5),再清洗对侧(5),每个部位揉搓56次(5),洗手时间不少于3分钟(5)30冲洗双手:流动水下彻底冲洗揉搓部位,保持指尖朝上,肘关节向下姿势(5),冲洗3遍,不得返流(5)10擦干清洗部位:第一步,取擦手纸对折放于一侧腕关节,螺旋向上擦至上臂下1/2(5);第二步,同法行对侧(5);第三步,擦干双手,尤其是十指指缝(5)15涂抹消毒液:第一步,脚控式取25m1.消毒液于一手掌心(1),将另一手五指并拢,指尖充分涂抹消毒液,再将剩余消

19、毒液沿另一手手背一直螺旋向上均匀涂抹至上臂下1/2,避免来PI涂抹(3);第二步,同法抹对侧(6);第三步,脚控式取25m1.消毒液于一手掌心,按七步洗手法涂抹双手(3)15消毒液待干:在胸前保持指尖朝上、肘关节朝下的姿势(5),让消毒液自行待干(5)10操作后保持正确姿势:上臂与胸前区保持一拳距离(5)5整个洗手过程无污染(5)5题目: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流程编号:ZZH1.-GC-A-002.1制订日期:2016.12.31修订日期:素质要求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衣着符合规范、洗手、戴口罩及帽子隔离衣、夹子、挂衣架、洗手液、刷子、擦手纸、污物桶用物准备1评估.评估环境、评估隔离衣手持衣领取下隔

20、离衣,清洁面朝向自己,污染面朝外,露出肩袖取衣服内口_1右手持衣领,左手伸入袖内,举起手臂,将衣袖穿好;换手,同法穿穿衣袖另一袖两手持衣领,由前向后理顺领边,系衣领扣领扣扎袖口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松活结,腰带下5CM处向前拉隔离衣,捏住衣边,双手背后折叠边缘并交叉J系腰带解腰带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作解袖扣r从前臂到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腕部低于肘部洗手F解开领扣解领口右手伸入左手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再用衣袖遮住的左手在外面拉下右手的衣袖,两手在袖内使衣袖对齐,双臂逐渐退出.脱衣袖.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上衣钩,不再穿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

21、物桶中挂衣钩.!流动水下用皂液或洗手液,七步洗手、1冲净、擦干洗手3题目: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2.2制订日期:2016.12.31修订日期:操作步骤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1)、态度和蔼(1)、衣着符合规范(1)、洗手(1)、戴口罩及帽子(D5物品准备:隔离衣(1)、夹子、挂衣架(1)、洗手液(1)、刷子(1)、擦手纸、污物桶(1)5操作中评估:环境宽敞、整洁、明亮,环境符合要求(2);隔离衣:大小要合适、无破损、无潮湿,挂放是否得当(3)(或一次性隔离衣应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5取衣服: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3),清洁面朝向自己、

22、污染面朝外(5),露出肩袖内口(2)10穿衣袖:右手持衣领(2),左手伸入袖内(2),举起手臂将衣袖穿好(2),换手持衣领,同法穿好另一袖(4)10系衣领:两手持衣领(2),由前向后理顺领边(2),扣领扣(1)5扎袖口: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5)(此时手己污染)5系腰带:松开活结(2),自一侧衣缝腰带下约5厘米处将隔离衣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2),两手背后将衣边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按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2),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2),双手置胸前(2)10解腰带:解开腰带(3),在前面打一活结(2)5解袖口:解袖口(2),肘部部分衣袖塞入工作衣袖内使双手露出(3)5洗手:从前臂到指尖顺

23、序刷洗两分钟(3),清水冲洗,腕部低于肘部,不使污水倒流,擦干(2)5解领口:解开领扣(5)5脱衣袖:右手伸入左手袖口内(2),拉下衣袖过手(2),用衣袖遮住的左手在外面拉下右手衣袖(3),两手在袖内使衣袖对齐,双臂逐渐退出(3)10挂衣钩: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上衣钩(5),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应清洁面朝外,若挂在污染区则应污染面朝外,不再穿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物桶中(5)10操作后洗手:流动水下用皂液或洗手液,七步洗手,冲净,擦干(5)5题目:无菌技术操作流程编号:ZZH1.-GC-A-003.1版次:2制订日期:2010.10.31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

24、题目:无菌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3.2版次:3制订日期:2006.6.28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操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环境及素质要求: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擦拭台面、治疗盘(2),修剪指甲、洗手、戴.罩(3)5、物品准备:治疗盘(1)、无菌持物钳(镶)(1)、无菌罐(1)、无菌包(包内根据需要准备)(3)、无菌溶液(1)、无菌手套(1)、注射盘(1)、污物杯(1)10操作中打开无菌包:检查无菌包有效期(2),有无破损(2)、潮湿(1),将包置于清洁、干燥、平坦处(1),取下指示胶带(1),提住包的外角,依次打开(D,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1),查看化学

25、指示片是否变色(1)10取无菌持物钳(镒):打开泡镒筒盖(1),取出无菌持物钳(镒)(1),钳(镒)前端闭合(1),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2)5取无菌物品:使用无菌持物钳(镜)时保持钳(镣)前端向下(2),夹取一块治疗巾放在治疗盘内(2),用后立即放回泡银筒内并盖好盖子(2),将无菌包按折痕“一”字形包好(2),注明开包日期、时间、签名,24小时后不能再用10铺无菌盘:捏住无菌巾中间的折点,横拉形成双层,平铺于治疗盘中,保持内面无菌(3),双手捏住无菌巾的上层外面两角,呈扇形折叠,边缘朝外(2)5取无菌容器:检查无菌容器的名称、灭菌有效期、指示胶带是否变色(2),打开包内无菌容

26、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2),用无菌持物钳(镜)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治疗碗置于治疗巾中(2),盖好无菌容器(2),放回无菌持物钳(镜)并盖好泡镜筒盖(2)10打开无菌溶液:清洁无菌溶液瓶,核对溶液名称,检查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色、絮状物等(2),开铝盖,双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拇指和食指捍.橡皮塞边缘向外拉出,手不可触及瓶塞内缘(3)5倒无菌溶液:溶液标签向上(1),倒少许溶液冲瓶口(1),再由原处倒适量溶液至治疗碗内(2),塞回橡皮塞(1),双手捏住上层治疗巾两角并平拉(2),边缘对齐向上折两折(1),两侧向下反折(1),碘伏棉

27、签消毒瓶塞边缘后盖好(2),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签名,24小时后不能再用(2),注明铺盘口期、时间、签名,4小时后不能再用(2)15戴无菌手套:检查手套型号(1)、灭菌有效期(1)、包装有无破损(1),一手捏住开口处的反折部分取出,将两只手套的拇指相对朝前,对合后一手拎住开口处,一手顺势戴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内面(手套外面),同法将另一只手套戴好(6),双手对合交叉仔细检查有无破损(2)并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2),手置于胸前,避免污染(2)15操作后脱手套:将手套口向下翻转脱下(3),将用过的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2)5整理:无菌用物放置无菌用物存

28、放柜内,在有效期内使用(3),非无菌用物消毒处理(2)5题目: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编号:ZZH1.-GC-A-004.1版次:2制订日期:2010.10.31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题目: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编号:ZZH1.-GC-A-004.1版次:2制订日期:2010.10.31修订日期:2016.12.313数:共1页使用75%酒精纱布擦净电极板上粘附的导电糊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连接或检查心电监导联线,洗手题目:非同步电除颤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4.2版次:2制订日期:2010.10.31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

29、1页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1)、态度和蔼(1)、衣着符合规范(1)、洗手(1)、戴口罩5核对医嘱:患者身份信息(2)、医嘱(3)5物品准备:除颤仪(1)、导电糊或4层厚纱布2块、0.9%NS10m1.34支、弯盘1只(1)、心电监护电极片(1)、抢救车、简易呼吸皮囊(1),评估除颤器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情况等(1)5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2)、医嘱(3)5评估:病人意识(1)、颈动脉博动(2)、心电图显示(2)5告知:告知患者家属除颤的目的(2)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皮肤损伤(3)5作操患者准备:去枕平卧(1),松开衣服纽扣(1),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1),暴露胸部(1),擦干

30、除颤局部皮肤(1),注意患者隐私保护(5)10步作中除颤:再次确认患者心律(3),提醒医务人员勿接触病床(2),选择除颤模式及除颤能量(5),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糊或者垫盐水纱布(5),电极板放置位置正确(右侧: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中线23肋间;左侧:心尖部,即左侧腋前线第5肋间)(5),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V1.oCm(5)25骤观察及评估:观察患者呼吸、心律、血压,确认是否需二次除颤(10),观察电极板接触部位皮肤情况(5)15清洁皮肤:使用清洁纱布擦净除颤部位导电糊(5)5电极板清洁:使用75%酒精纱布擦净电极板上粘附的导电糊(5)5操告知: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如胸

31、闷不适、监护仪出现异常波形等及时呼叫护士(5)5作后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连接或检查心电监护导联线(2),记录除颤时间、模式、能量水平及效果(2)5题目:非同步电除颤技术常见并发症皮肤灼伤编号:ZZH1.-GC-A-004.3版次:1制订日期:2016.12.31修订日期:页数:共1页【发生原因】1、导电糊涂抹不均匀;2、反复除颤;3、电极板与皮肤接触欠紧密。【临床表现】1、局部皮肤发红;2、水泡。【预防处理】1、导电糊涂抹要均匀(如使用盐水纱布者,纱布大小略超过电极板面积);2、电极板与皮肤应紧密接触;3、尽量避免反复使用电极板除颤,反复心律失常发作的病人予连接体外

32、起搏电极除颤;4、皮肤灼伤轻微者注意观察,无需特殊处理;5、皮肤灼伤严重者可涂烫伤膏保护创面,如水泡大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操作步骤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着符合规范(5)5物品准备:面罩(1)、氧气连接管(1)、呼吸皮囊(1)、墙式氧气表(1)、听诊器(1),(备口咽通气管、四头带、脚垫)5操作中评估:实施操作的环境安全(2),患者反应性,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1),轻拍患者双肩(2),大声询问患者(2),判断有无意识丧失(3)10呼救: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帮助(5)5安置体位:去枕仰卧位(硬板床或垫板)(2),松盖被(1),松衣领、裤带(1),暴露患者胸部(1)5评估颈动脉搏

33、动:510”(5)(环状软骨向外旁开一指,食指和中指触摸,儿童触摸颈或股动脉)(5)10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2);按压手法:一手掌根放于按压点,另一手重叠压在其手背上,十指交叉,双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儿童用食指和中指按压)(3);按压频率:100120次/分(2);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必要时垫脚垫,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为5cm)(2),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二1:1.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2),控制在10秒钟以内(2),医务人员每2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2)15清理呼吸道:必要时使用负压吸

34、引器清理气道异物(如可见到液体、固体物)(5)5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单人):一手掌压低前额,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5);下须前冲法(双人):对怀疑有颈椎损伤病人使用此法,用无名指钩住下颌关节,双手将下颌往前往上提拉,不能抬颈(5)10人工呼吸: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2),氧流量10升/分(2),一手以“CE”手法固定面罩(5),另一手挤压皮囊,每次送气400600毫升(儿童为10-15m1.Kg)(3),频率1012次/分15再次评估:成人每5个循环或2min检查颈动脉搏动恢复(1),呼吸恢复(1),意识恢复(1),瞳孔较前缩小,面色、甲床红润,肢端回暖(1)5操作后告知:嘱患者安静休

35、息,保持情绪稳定(2),如有胸闷、胸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电铃等使用)(3)5整理: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并规范处理用物(2)记录:心肺复苏目的及过程、心肺复苏的结果(3)5I1.题目:心肺复苏技术常见并发症(CPR)(包括婴儿、儿童CPR)肋骨骨折编号:ZZH1.-GC-A-005.3版次:1制订日期:2016.12.31修订日期:页数:共1页【发生原因】1、按压力度过猛,冲击式按压,易导致骨折;2、定位不正确,或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错误,向两侧错位易致肋骨及肋软骨骨折;3、按压用力不垂直,易导致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随咳嗽、深呼吸等运动而加重;2、胸壁血肿、

36、胸部疼痛及胸廓稳定性受破坏,病人不敢咳嗽,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实变或肺不张;3、多根肋骨骨折时出现连枷胸。【预防处理】1、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及姿势正确,按压时应平稳、力道均匀,不能冲击式猛压;2、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3、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外,尤其注意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防治休克。版次:2制订日期:2010.10.31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题目:呼吸皮囊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6.2版次:3制订日期

37、:2006.8.28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1)、态度和蔼(1)、衣着符合规范(1)、洗手(1)、戴口罩5物品准备:氧气源、流量表(1)、呼吸皮囊(1)、氧气连接管、面罩、听诊器5备用检测:外观及活瓣方向(1)、密闭程度(1)、减压阀(1)、储氧袋(1)、面罩(1)5操评估病情:病人神志(5)、无效或低效呼吸、呼吸暂停、紫维(5)10呼叫:按电铃通知医生及其他当班护士(5)5操告知:告知患者家属简易呼吸皮囊使用目的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5作患者准备:加大氧流量51.min(5),去枕平卧(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暴露患者胸部(1),必要时清

38、除上呼吸道分泌物10步作中辅助通气: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2);调节氧流量101.min(2),卸床头板(1),开放气道(5),CE手法挤压球囊(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其余三指放在频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5),频率1012次/分钟(5),面罩与面部连接紧密(5)25观察及评估:观察胸腹运动(2)、皮肤颜色(2)、氧饱和度(2)、生命体征(2),听呼吸音(2)10骤安置病人:调节氧流量到51.min(5),擦净面部污渍,整理衣裤、垫枕头、盖棉被、拉护栏,床归原位(5)10操告知: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2),病室内禁止使用明火(1),未经允许禁止喂食(2)5作后整理记录: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

39、开(1),75%酒精纱布清洁消毒(1),安装检查(1),送低温消毒备用(1),记录病情、神志、呼吸运动、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紫绢情况5【发生原因】1、挤压频率与患者呼吸不同步;2、挤压速度过快且呼吸不畅;3、肺内高压;4、潮气量过大;5、无减压阀装置。【临床表现】1、胸痛、肺出血(典型者可见口鼻流泡沫状血液);2、气胸、气腹、皮下气肿、肺纵膈气肿;3、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如发音吞咽困难、咳嗽、昏厥、肺动脉高压等;4、动静脉气栓、胸膜支气管瘦等。【预防处理】1、挤压时频率不可过快;2、潮气量不可过大;3、挤压时尽量与患者呼吸同步;4、使用带减压阀的人工呼吸器;5、延长呼气时间;6、必要时可手术

40、治疗。音,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等指导患者自主咳嗽,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并规范处理用物记录吸痰结果、吸痰过程、吸痰后的病情变化题目: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ZZH1.-GC-A-007.2版次:2制订日期:2006828修订日期:2016.12.31页数:共1页操作步骤内容分值备注操作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1)、态度和蔼(1)、衣着符合规范(1)、洗手(1)、戴口罩5物品准备:负压吸引器一套及无菌治疗盘(1)、治疗碗、一次性吸痰管(带手套)(1)、无菌生理盐水及纱布(1)、手电筒及听诊器(1)、污物桶、手消剂(1)(必要时备口咽气道、压舌板、开口器等)5操

41、作中核对:核对患者身份信息(2)、执行单(3)5评估: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吸痰,指征包括:a呼吸音粗糙(2)、b咳嗽、c呼吸频率加快(2),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2)、生命体征(2)、吸氧流量(2)10告知:吸痰目的及配合方法(5),出现的任何不适及时告知(3),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2)10体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头转向操作者一侧(1),检查患者口腔情况5试吸前准备:调高氧流量(2),准备吸引器(2),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2),成人0.040.06MPa,小儿0.020.04MPa,如吸引器已备床边,查看吸痰瓶液面不超过2/3(2),手消剂洗手后,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灭菌治

42、疗碗内(2)10试吸:打开吸痰管,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5),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器连接(1),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2),用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进行试吸10吸痰:嘱清醒患者张口,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口腔插入约1015cm)(2),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做间歇性吸引,旋转手法边吸边退(3),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地抽动(2),以避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秒(2),不宜超过15秒(2);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一下鼻道一鼻后孔一咽部一气管(鼻腔插入约2025cm)(2),吸氧或休息片刻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3次15给氯:吸痰毕,分离吸痰管重新给予面罩雾吸氧或鼻导管湿化吸氧(调节氧流量)(3),再次核对(2)5再次评估:评估呼吸、氧饱和度、痰鸣音(5),观察患者有无缺氧、肺不张、鼻腔黏膜有无损伤等(5)10操作后告知:指导自主咳嗽咳痰(3),嘱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2)5整理记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并规范处理(2),记录时间及吸痰目的(1),痰液性状、呼吸型态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