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654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出塞教学实录一,导入师:见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谁来读读题目?生:出塞师:“塞”这个多音字读得很准确,可组词:边塞要塞当它作为“边塞险要之地的意思时,读S割L齐读课题.师: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唐朝外患仍频,无数征人战死边疆。王昌龄非常善于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因此他的这一类题材的诗被称为“边塞诗”,他也被称为“边塞诗人”。师:学习这首诗歌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诗歌的学习步骤: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师生共同梳理,师板书)二,读诗文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两遍这首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生读。师:谁能勇敢地站起来,为全班同学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字音准确。抽两生读(一个中等生,正音:其中有个

2、多音字“教”,当它作为“让、使什么”的时候读四声。一个差生,课堂辅查。一个优生,尝试读出节奏)再抽优生读,师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已经在试着用恰当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师问:你在哪里停顿?生回答:每句诗的第四个字师总结评价:真好,字正腔圆又能读出诗歌的节奏,让我们像这位同学这样,一起读读这首诗。(课件投影正确停顿)生齐读:三,明诗意师:学习一首诗,不仅要读正确,还得把它读明白。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己大声读读注释,再练习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师补充注释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诗文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

3、物的史实,就叫用典,王昌龄用“龙城飞将”的典故婉转地讽刺了现在边防将帅的骄惰无能。教:让,使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生汇报抽优生(师点拨“秦时明月汉时关”中互文的用法)再抽优生(师能否引导:刚刚的同学直接翻译了诗句的意思,还有没有同学能够展开想象,有不一样的表达?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不一样,都是属于你自己独特的思考。)四,悟诗情师:同学们,古人写诗,常常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这首诗也同样如此。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诗歌,看看作者借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生齐读。师:这句诗有两个景物,分别是(生:明月和关塞),补充资

4、料我国在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入侵,修筑了长城以及大量边关要塞。匈奴和我国的战争力秦起,到汉朝,一直到唐朝,从来没有间断,匈奴常常从阴山一带入侵中原。从秦朝到汉代再到唐代,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千年。(师板书三个朝代和时间)这一千多年里,什么变了?什么一直没变呢?生:明月依旧,关塞未变师:这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关塞?生回答:皎洁的月光师引导:是吗?我们学过一首诗,“一片孤城万仞山力那是怎样的关塞?生:孤寂的。师:你读出这样的感受来。师一边相机引导全班朗读,是啊,秦汉时的边关和明月,见证了无数征人血洒疆场,你来读读这句诗,请生读师引导这漫长的一千多年,战争从未间断,再请生读师:战争的结果是残酷的

5、,就像这句诗所写: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师:“征”组词。生:长征、征战、征途、远征、征讨等这里的“长”指什么很长?生:时间漫长路途遥远师:是啊,(师出示边塞荒漠图)这样的“万里长征”,在时间上,持续不断的千年征战;在路途上,是跨越万里的茫征途,从这四个字里,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汇报:(士兵在沙场上奋力杀敌;遥遥无期的思念;血肉横飞的战场;士兵的无助和孤独)师:此时,面对如此荒凉的环境,如此凄凉的士兵们,你再读这句诗,感受一定不一样了。抽两生读。师评价:(你多了一份对征人的同情;你多一份对战争的痛恨)师引导连起来读一二句诗,读出层次。时间流逝,但是明月未变,边塞依旧:(抽生读一

6、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前多年过去了,战争从未间断,作者感叹:(抽生读一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张养浩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以战争开始,战争结束,百姓永远是战争的受害者,战士阵亡,百姓流离失所,作者写道:(齐读一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你想用哪个词语概括一二句的画面生:低沉压抑孤寂苍茫悲怆凄凉等,师选词板书。师:是啊,无数征人血染疆场,能回来的寥寥可数,不仅仅有王昌龄笔下的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师补充资料,生齐读: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曹松已亥岁二首: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乐府诗:十五

7、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师:读了这些,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感受?)生: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痛恨战争、不想战争再发生师:所以王昌龄后两句这样写: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齐读。师:如果你是王昌龄,你会怎么读这两句诗?生:慷慨激昂地读。请他说原因(可能会说感觉很豪迈?),再读师:你还想怎么读?生说:愤怒地读,充满希望地读、豪迈勇敢地读师分别请生说原因再单独读。师引导齐读:看到堂堂大唐朝国无良将,只能期盼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大将军,于是王昌龄悲愤地说(生齐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王昌龄渴望和平,他非常希望战争结束,于是作者充满希望

8、地说(生齐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师:你想用哪个词语概括三四句表达的情感呢?生汇报(慷慨激昂豪迈雄壮),师选词板书师:刚刚我们运用了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出塞,并且继续掌握了诗歌常用的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想象画面,看到了诗歌孤寂苍茫的景色,把自己当作诗人,体会了雄壮豪迈的情感。师:同学们一定能运用这种方法读懂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课件出示: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穿:磨穿,磨破。金甲:铠甲。指古代战士穿的战衣。破:打败。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武帝时,曾遣使通大宛国,楼兰王阻路,攻截汉朝使臣。汉昭

9、帝用计斩杀了楼兰王。王昌龄诗中借用斩楼兰王的典故,表明征战将士誓平边患的决心。师出示合作学习要求:A,自读诗歌.B,结合注释,自己说说诗句意思.C,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情感,并感情地朗读.D,小组内先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再通过齐读、表演读等方式把这首诗的情感读出来。E,小组汇报时,可推选一人汇报,一人读,也可一人汇报,多人读。生自学,汇报。师:不仅王昌龄的这两首边塞诗借景抒情,有一种豪迈雄浑之感,很多边塞诗也有同样的写法。课件出示,师引导齐读比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情)比如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景)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情)老师读题目,男生齐读写景的句子,女生齐读抒情的句子。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的边塞诗,更多地感受边塞诗人的雄浑豪放,中华民族是充满的战争的民族。有内战,有外战;有正义的战争,也有非正义的战争;有短兵相接的廛战,也有绵绵无期的戍守,希望同学们能借助边塞诗这个窗口,阅读更多书籍,多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