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7335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水平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自评报告一、专业群概况(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的背景1 .物联网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制定的发展纲要出台,以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4.0”等战略的推动下,物联网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各省市政府也在抓紧布局,为物联网企业发展铺路。在大湾区发展纲要中,重点提到2035年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发展特色城镇,建设智慧小镇;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长沙无线宽带城市群及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推进5G布局;建成智慧城市群,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

2、慧社区等等。从总体上来看,大湾区是要建成互通互联的超级城市群。在政策下支持,物联网产业在大湾区的起步和成长都远比国内其他地区有优势。就从地理和历史方面来说,大湾区地处湖南长沙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开放、思想融合度高、创新意识更强,背靠长沙、两大区域性金融中心,隔海牵手香港及澳门两大国际平台,为大湾区物联网产业接轨国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机会,对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精尖企业进驻大湾区具有一定吸引力。从经济方面来看,2018年大湾区GDP近10.87万亿元,可排全球经济体第13位,单三个城市合计就占65.4%,可以为大湾区物联网产业建设发展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

3、。2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物联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连接规模将达70亿。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和物联网的关系将会被理顺,进而构建出一个新的、泛在的智能ICT(信息、通信和技术)基础设施,应用于全社会和行业。3 .学校发展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的落地生根这几年,我校大踏步前进,紧跟时代经济发展,于2012年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新兴专业,于2019年以全省第二的速度组建人工智能学院,并聘请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兼职院长,让我院背靠企业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旋即组建ICT

4、学院,签订合作框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也正在筹措中,物联网生态群正在逐步形成。4 .老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组建老学院(机电)支持(实训室共享),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发芽人工智能学院是依托信息工程学院的IT专业及机电工程学院的电子专业优势,由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组建而成。其中处于物联网底层的应用电子技术和物联网中间层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的老牌专业,原隶属于机电工程学院,有着机电学院得天独厚的实训室资源支持.5 .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及发展,师资队伍的年轻有为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

5、业群的枝繁叶茂2019年4月,人工智能学院应运而生,7月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委员会、教师党支部成立,10月迎来第一批的新生874人,11月我院与学校科技处举办国家级物联网盛会,同时、签订合作合作协议,在硬件上有了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提供保障。师资上,人数少但年轻有抱负,教师团队均在30-40岁之间,2019年学校招新,我院7个名额,软硬件的布局及发展,都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的枝繁叶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为。(二)专业群现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属于电子信息大类,包括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5个专业,其中物联网应

6、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分别与中职学校进行三二分段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采用专本协同育人,与师范大学开展三二专本对接。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一)专业群精准对接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应用技术正是围绕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应用领域,从识别感知、网络传输、智能处理三个技术层面出发,按照“对接产业发展、适应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统筹教学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原则而构建的专业群,能切实推动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群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与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契合度。物联网服务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啰性线1系3国才仁物联网应用服务业f行北务(

7、公共务支撑性1务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1寿M效*中心以用.砒设美短件务,物联网感知笋产业一二一传感器产业(RFID产业智Ife仪霖仪袅产I物联网网络服务业M2*t息通Pft北息通其它信息通信及务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网络通信设.各计算机相关设备图1物联网产业结构图(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目前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社会需求量也大,但是人才供给量很少,远不成比例。且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会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普及,因此这个专业的就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

8、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物联网各主要领域均需要大量人才,据工信部统计,以下领域未来5年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量预估为:智能交通:20万;智能物流:20万;智能电网:100万;智能医疗:100万;智能工业:50万;智能农业:1000万。从产业需求来看,物联网人才总体上分可以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三个类型:研究型人才主要为研究生层次或研究型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各类“研究型企业”或“高新企业”的研发部、研究院所亟需的人才。我国现在大力强调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最终要落实在企业身上,因此具有研究和创新特色的企业,应该得到大力培育。根据国内的

9、划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9%以上是“研究型企业”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这类企业主要以物联网政策研究、行业标准制定、咨询顾问、规划测评、技术研发等为主。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物联网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偏重于研究型和创新型,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具有开放的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国际交往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为各类本科学校或信息类高职学院毕业生,以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为主,包括RFID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安装调试、物联网硬件开发、传感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以

10、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策划与实施为主的这类企业,在我国数量庞大,其需要的工程应用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必要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技能型人才主要为各类高职院校或信息类中职院校毕业生,如各类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人才、市场销售人才、业务应用人才、客户服务人才和系统维护人才等。技能型人才主要服务于物联网服务型企业或物联网系统使用方,如提供物联网业务服务的运营企业、物联网系统集成类企业等。物联网技能型人才往往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对各类高职院校培养物联网高技能型人才提出较高要求,不但需要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业务知识,更要结

11、合区域的物联网产业情况,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目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联网人才的缺乏还是产业亟需解决一个问题。S/N类别岗位名称数量最低学历1售前类销售工程师139+109中专2渠道经理32专科3行销工程师215+40中专4品牌经理40专科5客服专员18+63中专6售后类系统技术支持工程师649+588中专7售后技服工程师315+292中专8生产供应链生产经理122专科9质检工程师59+37中专10采购专员39+14中专11仓管专员12+33中专12研发类硬件架构师52本科13软件架构师120本科14结构工程师102本科15项目经理123本科16硬件开发工程师25本科17嵌

12、入式开发工程师349本科18AndrOid开发工程前160专科19JaVa开发工程师220专科20物联网系统开发工程师180专科21维修工程师37专科22系统应用与管理工程师261专科23物联网集成测试工程师336专科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对于高职的人才需求的数量占比大的为研发类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的人员以及售后类的物联网技术支持人员。且随着近几年大量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开始转到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的过程,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的比占已赶上甚至超过了研发型人才需求。巨大的市场潜力,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急待提高的人员素质,给了职业学校办好此朝阳专业的信心和决心。根据有关专家建议:注重实用、凸现技能、以人为

13、本、持续发展、产教结合、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专业发展思路,为搞好新兴专业建设指明方向。()群内各专业组群逻辑清晰符合物联网应用领域为解决专业拓展性差、专业间协同发展能力弱,以及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物联网应用领域,满足社会对该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人工智能学院积极进行专业整合与优化,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方向、三个层次”的专业群框架。将与物联网产业相关并拥有共同行业与技术基础的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五大专业组建成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并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热点专业一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为核心专业,形成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业的两大应

14、用方向,完成在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及处理层三个层次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专业群中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应产业链层次化岗位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对接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应用领域中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运维等岗位,工业机器人专业对接产业链上游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系统集成等岗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对接产业链中游传输层及相关通信领域中的物联网系统工程施工、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运维等岗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接产业链下游领域中的物联网电子产品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岗位。三、建设基础(一)优势与特色我校十分重视时代的发展,积极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输送人才,于2012年申报物联

15、网应用技术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2019年4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是省内最早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人工智能学院聘请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兼职院长,通过企业兼职院长的行业与产业背景,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借力于企业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电子信息行业和物联网应用技术行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湖南工程人工智能学院与中国公司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联合实训中心和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下一步将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通过校企间的人才共同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成果和支撑条件拥有中央财政电工电子实训基地1个、省级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

16、地1个、省级公益项目1一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校级及企业横向课题5项、新型专利1项、校企合作开发出版教材7部、校级精品资源课5门、2014年以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10项。2013年以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室10个、实训室4个,2009年引进了SMT生产线一条,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8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专本衔接专业。2014年主持省级课题基于高职本科协同育人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经费20万。通过高职和本科协同培养,面向长沙地区电子、信息与行业转型升级和物联网技术新发展需求,培养电子信息硬(软)

17、件系统的检测、维护和改进所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省内外标杆专业群的差异作为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还在飞速发展中。我校虽走在职业院校的前头,但毕竟人工智能学院才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各专业间的融合还没有完全成熟,专业之间的课程和实训设备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这也是我们专业群以后需要努力建设的方向之一。类别细项我方(广东工程)标杆(广通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广东省高本协同试点项目2个.其中I个“3+2I个.l*Xit书】个3个,其中1个*4*0.2个3+2”.n+X”证书1个课程教学资源专业教学标准IfJ(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校破精品调!程2门在钱开放课程2门.

18、教学资源库子项目3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校级教学创新团队I个省破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学名如、南,优秀敕师珠江学者1个、专业缺军人才2个,特色专业带头人I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ft96件学生技能创新大篓省级职业技能大赛10(其中一等奖2项)7项(其中一等奖3项)学生技械杯技能大妻5项(其中二等奖2项)5项(其中二等奖2项)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校外实词基地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广东看大学生校外女践敕学基地3个教学实践基地猫级应用电子技术实调基地(已经投入300万)公共实训中心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陆资培潮基地I个技术技能平台与社会服务技术技能平台校级物联网技术应用平台1个广东高校窗线重点平

19、台和重大科研项目3项到联经费3万25万成果转化2项10项(四)高水平专业群团队1 .专业群专家2 .专业群负责人3 .专业负责人(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2)工业机器人专业负责人(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4)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负责人(5)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四)教师团队(五)校内外兼职教师L校内兼职教师4 .校外兼职教师(七)实践教学基地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已直接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建设了总面积超过IOoO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室。基本实现了从电子产品仿真设计,到制作调试测试,再到小规模生产的全套模拟实际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校内实训室序号实验、实训基地名称实训项目1电子电路仿真

20、实训室电子电路模拟仿真2电子产品设计实训室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3单片机应用实验室单片机系统应用开发4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5电器控制及1:业网络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应用技术、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训6电子产品组装与检测实训中心(SMT)电子组装设备与工艺实训7EDA设计实验室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开发实训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A)专业群课程体系1.“专业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归纳为共性与个性职业能力。以人文素质课和专业群共享课支撑岗位共性职业能力培养,以专业群方向课和专业群拓展课支撑个性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专业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如图所示。大爱疳!!点e电子,

21、裳工仪2同电子St北)i工g内乂敷Jf 之送筮水.K 化at京豪建每开关电柒技京 电。电于=A Ii计*MJvast.?x.电子廿a) zsrt x. 5;-.=*.ZiAsteCAD-CR大效If2(火,eBJT*Da*.大H 再Z,分科“w =.I电子馆电工既*a*;二5.目t律M.*r术.电子统uCADSLiBaM e工让0人系 et a 氏 z,.R+JtF司.=12系氏JSQSS求XMU系宾宝才a*. JVA? 女计 左英更电于坟 京XZ电子=岳案= Z2stt r.入式”系Z工立机0人包民*汽控*; X.Z2、核心课程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专业群核心课24门。其中,建成RFID与传感器

22、技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云计算应用技术等省级在线开放课6J,物联网控制技术等校级在线开放课17门,联合编写专业课校本教材30部。整合上述课程资源和企业优质教学资源,建成物联网专业群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如表1-1所示。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过程性评价+核心技能过关”的评价模式改革,不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期内,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以上,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6项以上。3.以“网络课程建设”为基础,完善共享型专业群平台资源库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在过去几年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我学习、完善职业能力的技术平台。而在专业群

23、建设中,可进一步结合产业群岗位特点和岗位工作内容,融合电子信息和物联网行业服务标准,按照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工程实施过程对学院以往开发的网络课程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于专业群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这不仅能为专业群内的教师提供课内教学服务,更能为专业群内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线上服务。(九)专业群课程资源材料类别年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或第一完成人批准部门/出版社四、人才培养质量(一)专业群生源专业群生源结构多样化,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通过现代学徒制、普通高考和学考方式录取,“三二分段”、“3+证书”等方式录取一定数量的中职生,既丰富了专业群的生源结构,促进专业群内不同类

24、别生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开展学情对比研究和教改优化,又有力支撑湖南创建南方高等教育新高地的战略部署,有效支持湖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群各专业生源良好,目前专业群在校学生共计1048人,体现了行业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和专业群的教育质量普遍认可。表一2019年新生情况表专业名称目专计划招生数(人)实际录取情况实际报到情况实际录取人数录取率()报到数(人)报到率(%)85080995.271288物联网应用业技术20018410018492.5大数据应用技术1001001008585工业机器人技术2001628114589.5电子信息工各程技术20019999.916884.4应用电子技术专群1

25、5014999.913087.2在校生人数一览表年级专业群内专业合计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2018450575544201201918485143168124704合计22985200223168905(二)学生技能获奖近五年来,本专业群学生获省级及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如下:类别年份项目名称授予部门()校企合作与中国公司以及华为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科技研发、教师研修、员工培训、学生实习就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在合作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L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人工智能学院

26、成立一年以来,与中国公司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联合实训中心和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2.公司的合作2019年11月,公司达成共同培养了ICT人才的协议。并已立项华为ICT学院项目,将同时面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数据专业等领域开展行业应用项目研发。(四)社会服务1.社会培训序号培训服务合作单位培训人员时间1电子CAD高级工及职业技能鉴定2家用电子产品高级工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2.学生社会公益服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在课外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校团委组织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用电器及普及用电知识。五、存在问题及改

27、进方向(一)存在问题1、群内专业虽已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职三二衔接及三二专本对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缺乏专业群创新技术技能培养模式,并未构建长效运作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2、专业群前期建立的精品课程,未能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且数量不足,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要求不足;一直重视教学改革,并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研究工作,但各级的教学成果偏少,取得的教改论文及获奖偏少,出版的教材数也偏少。教学改革有待深化,需要进行各种探索的同时设立研究目标和项目,总结并固化成果,逐步推进各项研究工作的深化,并从研究转化为实际教学所用。且需要发动教师的积极性,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

28、需要和经验,出版各种高质量的工学结合教材。3、专业群专家行业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把握行业整体发展的能力,企业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群负责人专业、课程建设经验丰富,教师团队教学经验充足。但是,教师团队缺乏在全国、全省教学组织、团体或专业刊物担任重要职务或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教育管理专家的成员。4、专业群的实训室基本能满足教学的实训要求,但实训室的规模和建设标准上仍需要继续提高。另外,在校企合作上,需要深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除了依托校企合作基地进行学生现场教学及顶岗实习外,需要在项目合作、教材开发、课程改革上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二)改进方向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抓住本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契机,紧贴大湾区发

29、展建设规划,创建“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利用专业群形成的合力,支撑、推动、服务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将思政育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学生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接受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思政教育。争取在“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知识和课程衔接及运行制度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育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及就业质量,并取得一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或获奖。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依据校企“三层次”架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的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微课、翻转课

30、堂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内容新颖、结合专业和现代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建筑产业链人才需求分析,构建专业群内的专业组团,形成“能力三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成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打造湖南省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品牌。3、教材与教法改革用心打造“匠心营造”教学模式试点,对标物联网工作岗位和工作标准,以项目驱动,建设一套符合人才培养要求,适应物联网产业最新发展需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专业群的教材体系。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双带头人负责制效果得以发挥,建设期内引进1-2名行业领军人物担任专业群企业带头人。开设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聘请校外专

31、家担当可做教授,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讲堂,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队伍。5、实践教学基地技术有限公司、A中国合作建成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实践基地,满足杰出人才培养实训教学需要,满足岗位对接培训、卓越工程师培训、学生见(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实训活动需要,促进科研创新。进一步完善现有清远校区实训基地软、硬件及师资配套,通过虚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解决本专业学生实训难的问题,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相互衔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职业技能相融合。6、技术技能平台完善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建设1+X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基地。7、社会服务积极培养物联网类别的专家,为物联网行业的项目立项、可研

32、评审等多方面进行社会服务;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各类标准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建设。8、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开拓国际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推进学生、教师或行业人员的行业技能认证工作,为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技能大赛培养人才。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立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施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竞聘制度,明确责任与权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与产业岗位对接;落实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建立灵活高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专业建设、企业实践、开展技术服务等指标量化,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评聘的范畴。继续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以及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