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专业代码:100801主考学校: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2021年11月制定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
2、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学历层次和规格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其专业培养规格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应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但专业课程设置更具合理,突出培养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全部考试课程为13门,总学分为73分。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和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论文答辩达到规定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
3、,按照主考学校有关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中药鉴定、中药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指
4、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中药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药品经营管理、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1 .掌握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中药的鉴定与质量评价、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制剂制备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中药质量评价方法选择、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岗位的基本能力;4 .熟悉国家中医药行业及药事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5,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和国际趋势;6 .具有一定的中药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中药行
5、业的工作需求;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代码:100801课程类别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方式考试类别备注衔接属性对照旧计划代码名称公共基础课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笔试必考公共基础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笔试公共基础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3000英语(专升本)7笔试公共基础00015英语(二)专业核心课程414544药事管理学(本)6笔试专业核心03034药事管理学503046中药药理学4笔试专业核心05078中药药理学(实践)1实践专业核心613558分析化学(中药)8笔试公共
6、基础03047分析化学(二)13559分析化学(中药)(实践)2实践公共基础03048分析化学(二)(实践)714707中药分析4笔试专业核心03053中药制剂分析14708中药分析(实践)2实践专业核心03054中药制剂分析(实践)推荐选803049数理统计4笔试公共基础03049数理统计913202生物化学(药)3笔试公共基础考课程1003044中药药剂学7笔试必考专业核心03052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03045中药药剂学(实践)2实践专业核心1105081中药文献学4笔试公共基础11252中药文献学(实践)2实践公共基础1205079中成药学5笔试专业核心1314540药理学(本)5笔
7、试专业核心03050药理学(三)14541药理学(本)(实践)1实践专业核心03051药理学(三)(实践)1410254中药学毕业论文0实践必考专业核心10254中药学毕业论文总学分73备注:五、主要课程说明1.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该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一门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依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高等学校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政治觉悟。指定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
8、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学习读本,李捷,王顺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该课程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的理论实践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自身修养。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
9、,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13000英语(专升本)略4. 14544药事管理学(本)药事管理学主要介绍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事组织管理体制及其职能,药品研制、药品专利、新药注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方法和技能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药学实践中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我国药学领域发展状况,执业药师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熟悉我国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以及我国药事管理领域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药师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并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处理药学实践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10、,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指定教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药事管理与法规(第七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o5. 03046中药药理学05078中药药理学(实践)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效与中药功效的关系、中药药性、中药配伍在中药药理中作用,常用方药的药理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本课程除理论教学外安排相当部分的实验课,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验证部分中药基本理论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掌握中药药理的基本实验技能,并树立中药药理的科
11、学思维能力。指定教材:彭成主编,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中药药理学(实践)参考教材: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主编:张大方,金若敏。)6.13558分析化学(中药)13559分析化学(中药)(实践)本课程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分为上篇(化学分析部分)和下篇(仪器分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们学习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误差的判别与数据的处理,熟悉各类物质
12、分析测定的一般方法,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具有合理选择应用分析方法的能力,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定教材:张凌主编、分析化学(上)(第10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王淑美主编、分析化学(下)(第10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分析化学(中药)(实践)参考教材:王淑美主编、分析化学实验(第9版)、仪器分析实验(第9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7. 14707中药分析14708中药分析(实践)中药分析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主要介绍中药
13、分析的基本程序、中药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各类中药制剂分析以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应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前期所学过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化学、中药药剂等课程知识解决中药定性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评价问题,学习研究中药质量的内在规律及质量评介控制方法和分析方法。指定教材:梁生旺、贡济宇主编,中药分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分析(实践)参考教材:王淑美、彭红主编,中药分析实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出版。)8. 03049数理统计本课程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公共
14、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向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样本、统计量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基础知识和计算,并能够应用于本专业相关样本的分析。指定教材:马志庆、周介南主编,医学数理统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9. 13202生物化学(药)本课程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竣酸循环、脂肪代谢、类
15、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甘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细胞间信息传递;钙、磷、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代谢过程与其调节规律、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等基本理论和生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如药理学打下基础。指定教材:生物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施红主编,2017年版。10. 03044中药药剂学03045中药药剂学(实践)中药药剂学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本课程不仅与本专业的各
16、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纽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含义、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并掌握现代药剂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学习常用剂型的辅料和专用制药设备的应用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剂型改进、新药研制和解决药剂质量问题的能力。指定教材:冯年平主编,中药药剂学,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8o(中药药剂学(实践)参考教材:冯年平,吴子梅主编,中药药剂学实验,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8。)11.05081中药文献学11252中药文献学(实践)中药文献
17、学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运用一般文献学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中药文献领域的有关问题,探讨中药文献的分布、检索、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使用方法和利用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中药文献的基本检索方法,熟悉国内外中药文献常见的相关网站及检索途径,了解中药文献学的相关概念及主要古代本草文献。指定教材:陆伟路主编,中西医文献检索,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2. 05079中成药学中成药学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在中医药理论指
18、导下,系统阐述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工艺流程、功效主治、适应症、临床应用、药理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解表类、止咳平喘类、清热类、祛湿类、理血类、理气类、开窍类、安神类、治风类、补益类等中成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代表性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及临床应用,熟悉各类代表性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制备工艺及药理研究,了解相关病证的病理病因、临床症状等基本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用药咨询服务及合理使用中成药指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定教材:杜守颖、崔瑛主编、中成药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13. 0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略)14. 14540药理学
19、(本)14541药理学(本)(实践)药理学是本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体内过程和用法等。本课程除理论教学外安排相当部分的实验课,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验证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巩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以及常见药理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培养学生从事药物药效和毒理评价的基本实验技能。指定教材:孙建宁主编,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
20、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药理学(本)(实践)参考教材: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主编:张大方,金若敏。)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所有省考课程(含实践环节考核)考试大纲由主考院校负责编写,经省自考委审核后供命题、助学等环节使用。实践环节考核由主考院校提前于考试前一个月以上时间向省自考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省自考委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中药药理学(实践)、分析化学(中药)(实践)、中药分析(实践)、中药药剂学(实践)、药理学(本)(实践)、中药文献学(实践)、中药学毕业论文都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成绩由主考学校按百分制评分。其中“中药学毕业
21、论文”是在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进行毕业考核,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要方式的,考核结果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将不予毕业。七、其他必要的说明毕业论文须符合论文写作规范,中国知网查重率低于25%(含25%)。(一)论文内容范围要求:中药专业相关学科(如中药栽培、中药资源、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药药理、临床用药、复方分析等)的学术理论、实践、科研、临床、新思路、新观点、新成果等。(二)文稿体例要求:1 .论文要求科研设计合理,实验观察客观,数据真实准确,正确使用统计描述及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全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要求3000字以上,综述2500字以上。主题明确,思
22、路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2 .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20个汉字以内;一般不使用副题名。作者单位(使用全称,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3 .论著及实验研究类文稿,应附摘要及关键词。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关键词3-8个。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4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
23、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 .一般论文正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6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7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
24、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8 .图表要求少而精,照片应注明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9 .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
25、(如拉丁文等)、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10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格式内容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在引文末右上角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如1、6,15、2-5。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外文作者姓列在前,名列在后,且缩写不加缩写点。外文杂志
26、名称按IndexMediCUs中医学期刊名称缩写书写,不加缩写点。(三)毕业论文的装订要求1 .封面(参考附录)2 .标题、摘要、关键词3 .目录4 .正文(包括前言或引言、正文、结论)5 .致谢语6 .参考文献(四)毕业论文正文格式1 .标题:第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数字用TimesNewRoman),上下各空一行。第二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数字用TinIeSNewRoman)o第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号加粗(英文、数字用TimesNewRoman)o2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数字用TinIeSNewRoman)o3 .图:正文中所有图示须列明标题,并通篇统一编制序号,如全文
27、篇幅较长,亦可按章编制。正文中与相关图示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图)字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字体采用五号宋体加粗(英文、数字用TimesNewRoman)o4 .表格:正文中所有表格须列明标题,并通篇统一编制序号,如全文篇幅较长,可按章编制。正文中与相关表格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表)字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字体采用五号宋体加粗(英文、数字用TimeSNewRoman)o5 .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二”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十、一、X、/“等运算符号处转行。6 .标点符号: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中英文标点
28、符号应区分开。7 .计量单位:文中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molLniL、min等。8.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用1、2.3以上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NewRoman)o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作者少于三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逗号隔开;三人以上只列出前三人,后加“等”字表示).文章题目切.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作者少于三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逗号隔开;三人以上只列出前三人,后加“等”字表示).书名(版次)M.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页码.9.谢辞:“致谢”字样用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谢辞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数字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五)打印规范(参考)L论文及论文摘要均应打印。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要求,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打印的论文装订后的尺寸为上、下边距20毫米;左边距30毫米;右边距20毫米。2.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