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7366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容提纲,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特点、优劣势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的规划调整,现状乌鲁木齐自然条件,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中部(地理坐标: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降水的空间公布很不均匀,大体上由平原向山区递增,呈带状。平原年降水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27.5;山区降水200-500毫米,气温-5.3一3.6。市区全年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北部平原和大西沟等地全年盛行南风,达坂城谷地盛行西风,南部中低山区盛行东北风和南风。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地

2、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1/10,市区平均海拔800米。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378310.23公顷。,普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全市常住人口为3112559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0775人,占51.75%;女性人口为1501784人,占48.25%。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2331654人,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780905人,占总人口的25.09%。乌鲁木齐市发改委综合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计首府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可达1696亿元,增长17.1%,为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现状乌

3、鲁木齐社会经济条件,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1、数量分析),1、截至2009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10.23公顷(土地面积数据含兵团)。各类土地面积见下表:,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很大,但未利用地面积与南京同年相比偏大,建设用地偏小,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农业用地比重与南京同年相比偏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待优化。,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表1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hm2,20002009 年乌鲁木齐三类土地面积中总面积是持续不断的增长中,各类用地都出现一定的增长变化。,2000-2009乌鲁木齐土地数量动态变化,现状乌鲁木齐土地

4、利用现状(2、现状评价),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1)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80248.131378310.231005.82(2)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1182813.781378310.2310085.82(3)土地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00948620.761378310.2310068.82(4)土地建设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106995.021378310.231007.76(5)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10080199.31378310.2

5、31005.82,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1)耕地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6.1978.02510077.22(2)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万吨)耕地面积(万公顷)4.328.0250.54(3)单位耕地耗电度数生产用电总度数(万千瓦时)耕地面积(万公顷)2.188.0250.27,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1)农作物单位播种面积产量农作物总产量(万吨)农作物中播种面积(万公顷)114.756.62817.31(2)单位农用地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万元)农业用地面积(万公顷)158838.0094.861674.45注:资料来源于2010年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乌鲁木齐的土地开

6、发程度要比南京低,存在更进一步的开发潜力,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比南京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低。,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截至2009年,按土地利用一级类三大类划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中农用地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大,占78.05%,建设用地最小,仅占7.76%,乌鲁木齐市的农用地的还是占很大比例的,这也与当地的产业发展是相适应的,而经济发展远不及南京,建设用地的开发也比较低,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优势,1 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截至2009 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万公顷,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全国特大城市之一。2.人均占有量多,

7、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大 到2009年,本市人均建设用地443平方米,未利用地面积32.27万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43%。,土地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潜力。3.地貌类型多,土地利用较方便乌鲁木齐市兼有山地、丘陵和平原、谷地的多种地形。城市用地与水利、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致上沿着谷、沟、河滩延伸。除少量旱田外,93.5%的耕地、所有的城乡居民点、独立工业区,都分布在地势较平坦和引水较方便、经济的地方。,4.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土地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乌鲁木齐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要求和措施,建立和完善签状制度,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截至2009年底,耕地保护面积6

8、.6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4.75万公顷。另外,北郊乡、场农业用地以种植业为主,蔬菜面积大,集约化水平比较高。,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1)土地资源浪费较严重,利用率低。2009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率为85.82%,未利用用地面积195496.45公顷。由于对土地问题认识不足和缺乏长期用地规划,疏于管理,土地多占少用利用率低。近郊4个乡,有些耕地由于建房修路切断了灌水渠道等原因而撂荒,成了未利用地。,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2)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少,用地结构不平衡。当前城市用地结构仍不合理,工业用地偏高,公共设施和绿化的比例偏低。,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

9、存在问题),(3)农业用地面积较大,但是土地产出效率低。第一产业仅占全区总产值的1.53%农业总产值为318515.29万元。,(4)土地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较低。耕地重用轻养,尤其南郊、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差,产量低。,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2011一2030年城市用地,可向东西两翼扩展,基本上是未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南戈壁等片区,面积约2200公顷,此未用面积潜力大,有待大力开发。实行旧城改造,要重新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城市用地结构。树立“保护耕地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观念,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强化城乡结

10、合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保护,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现土地平整化、林地网格化、灌排设施化,从而减少未利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稳步有效的推进城市建设,合理增加建设用地的比例。今后应当注重降低工业用地比重,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必要时对工业项目进行用地量评估,确定项目数量,按集中布局原则,统一安排用地。同时,适度提高公共设施、绿地的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环境。,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增加投入,用养结合,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平整土地,完善灌溉设施;遵照水土平衡的原则,开源节流,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非农建设

11、除线形工程外,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并适度开荒造田,以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的补贴标准调高,加强挖掘农业用地的开发潜力。,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加大土地的投入水平,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目前乌鲁木齐单位建设用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土地产出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加强建设用地的建设。通过加强对存量土地的投入成本,增加对土地的物质与劳动投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乌鲁木齐市特殊的地性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注意产出效益,努力以最小的产

12、出换取最大的收益,增加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广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和作物根系成长,建立源源不断的土壤水库;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秸秆腐烂形成大量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加快南郊、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山区建设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设施,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抗旱排涝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此增加土地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