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754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从广义上讲,词只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但其实在我们现在看来,诗和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诗和词的区别主要是在起源上就已经很明显了,再加上它们所被推崇的时代不同,这才导致了诗与词在外部形式,题材内容,以及抒情风格等方面有了一些差异,但究其根本还是起源。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

2、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

3、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再来看看唐诗的成就。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

4、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骚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

5、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接下来我们从诗词的起源来阐述一下它们的差异。诗是起源于生产劳动,说的是国计民生,是放在书桌案头上看的;词是起源

6、于消遣娱乐,填词是种游戏,说的是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是放在枕边床头上看的。所以诗要庄重,词要妩媚;诗要隐显、词要隐婉。说到诗能不能象词一样表达得那么婉转低回,这种区别就类似于没有谁会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在圆桌会议上讨论男欢女爱相思之苦,也没有谁会跟情人在一起缠绵低回的讨论社稷兴衰一样。文体有时候是一种特定的表达环境、表诉姿态。诗要庄重、其意象必须包容阔大、意境深远。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因为词是一个相对比较个人的、情感的、情绪的东西,它在对情感的刻画上,比诗更细腻、也更多细节的描写。比如同样是写离愁别绪,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

7、别,替人垂泪到天明J诗就只能写到这个份上,不能再多、也不能再细了。而词呢,“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又是香灯、又是残月,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细节和细腻刻画,在诗是做不到的,当然诗也不能这么去做。写诗就必须大气庄重,任何过度的渲染或者过于细腻的描绘都会伤害到诗的大气和意境。很多诗是以闺情为内容的,也多半是以男女喻君臣,看似写女子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寄情,说的也是家国社稷、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浅显。词呢,恰恰要妩媚、要婉约、要细腻。因为它是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编织。词是以婉约派为正宗,虽然也有豪放词,但豪

8、放词首先数量上就较婉约词要少得多,其次,就是纵观一个豪放词人的所有词作,也是以婉约词居多,豪放词只是其中一个标新立异的分支。李清照提出词论,说词“别是一家”,是区别于诗的另一个流派,不管是内容、文法、文体、还是风格上都跟诗区别开来,词论也就为词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说到诗词的区别的时候,除了格律、句式、句法上面的区另I,最主要的就是从起源开始,从而发展出来的意境、风格、内容、修辞手法上等等的不同。这样一说,志和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志是对有关家国社稷的思考,情是个人的、更加私密的情感。诗重在言志,词重在抒情。其实不管诗还是词,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更没有高下之说,通过比较学习只是为了

9、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它们,更好地继承它们。唐诗宋词的美流淌的历史长河淹没了无数的王朝,然而不曾磨灭的事文化的梦,奔腾的黄河之水讲述着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犹如绵延至群山,在唐宋时期奇峰突起,高耸入云,形成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因为他们的成就,中国才当之无愧的称之为“诗国”,诗词才成为中国文学最辉煌的部分。唐诗宋词加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可以“颉抗西域”的主要资本。虽然时间改变了许多,泯灭了不知多少的富华,然而经典未曾消失,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文化的内涵,使之永恒不朽。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间苑里的两朵奇葩,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从古至今,唐诗、宋词蕴涵着的深沉的

10、思想、挺拔的风骨、婉约的情致、诚实的品质,始终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唐诗唐诗的形式而言,及其大成,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七言还发展为歌行体,中唐有发展为元和体,乐府又发展为新题乐府。尤其是五七言律诗,但唐代定型,成为官定考试及竞赛的诗题,人人能作,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六言诗.词在唐代也有时创作,中唐晚期以蔚然为大国。唐诗的体裁和类别唐诗主要可分为律诗、绝句、古诗三大类。律诗、绝句、古诗又各分为五言、七言。如在格律上区分,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类。古体诗用字不讲平仄,句数多寡无定(但须偶数句

11、),押韵可通可转,不受束缚自由地抒写。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用字讲平仄,句数有一定,讲究用韵,讲求对仗,有一定的规律。格律的基础在字调的平仄;字调有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是仄声。因格律很严,故称律诗。律诗:是四联八句,五言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一、二句为“首联”、“头联”或“起联”,三、四句为“颔联”或“前联”,五、六句为“颈联”或“后联”,七、八句为“尾联”、“末联”或“结联”。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韵。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排律:也称长律。它是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每首句数不限。每句用字平仄有一定,双句末字须押韵。对仗: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

12、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对仗的特点是:1.字数要相同2.句法要相同(词性要相对)3.平仄要相反。押韵:1.开始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可以连接用韵,其余都只限隔句用韵,亦即偶数句用韵。2.律诗、排律限平声韵,绝句以平声韵为主,五言绝句则有采仄声韵者。3.一韵到底,不可换韵。4.不可以有重复的韵脚。5.绝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绝句亦有少数押仄声韵的例子。6.律诗中间四句必须两两成对,第一句起韵,二、四、六、八句韵(首句不起韵,次句起韵的就算变格)。排律亦同,只有首尾两联可以不对,其余则排排对偶。

13、7.诗的平起、仄起以第一句第二个字为准。唐诗的分期:唐代(618-907)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1.初唐(618-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沉侄期、宋之问、陈子昂02.盛唐(712-675):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一一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出诗人。3中唐(766-835):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4.晚唐(836-906):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

14、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主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按照流派可以将唐诗分成以下几类:1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等: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过故人庄2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卢纶、李益等: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高适:别董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浪漫派李白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

15、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3.现实派杜甫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宋词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

16、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17、。词每以婉约.豪放两派衡量作家,概括风格:前者隐约含蓄,托兴深远,音律舒徐和缓,像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等即时,也称阴柔美;后者明白显豁,淋漓尽致,音律纵横跌宕,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等即时,也称阳刚美,宋词一婉约为主流。“婉约”是词的当行本色,“豪放”是别调。婉约词题材较狭窄,大多是爱情、离别、思乡、咏物等传统内容,语言流丽而典雅,音律谐婉而妩媚,有一唱三叹之致,却易限于贫弱或为文造情。豪放之作在饱受政治沧桑火或经家园之变的作者的笔下,或作金戈铁马,或指画山河,作激浊扬清之论,但易流于叫器,

18、而又粗俗之病。两宋词坛名家辈出,堪称大家者,亦指不胜屈。北宋柳永、晏殊、欧阳修、周邦彦及南宋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张炎,堪称婉约正宗,而苏轼、陆游、张孝祥、辛弃疾、刘克庄、蒋捷,则为豪放别派,将两宋词坛打扮的花团锦簇,目不暇接。宋词的流派: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

19、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个人小结唐诗宋词完美地把诗词创作与艺术美学结合了起来,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洗涤着我们的性灵,我们将把这些流传千古的绝唱保留、传承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感谢诗词。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感谢她们把我们带进的美学世界。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美丽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

20、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诗词与美,让我们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用人生去体验这永宋词欣赏结课论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一苏轼辛弃疾词之比较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一苏轼辛弃疾词之比较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而缪钺说:“苏东坡词出于庄,而辛稼轩词则出于骚J虽然两人说法不一,我想这都是有道理依据的,但我更倾向于前者。苏轼在词史上开创性地发展了豪放词,在内容和形式上

21、均做出了突破。他的豪放词风飘逸、高旷,注重“放二辛弃疾极大地继承了豪放词风,他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家国民族大义深深地影响着他对词的创作,形成了雄浑、慷慨的豪放风格,其词注重“豪二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同列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辛词和苏词的特色还是有不同。本文从他们的词作入手剖析他们各自词风格的异同。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风格正文:从小开始,受老师朋友的影响熏陶,我开始对宋词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当时也只是捧着书朗诵,因为朗朗上口而愈发着迷,却是不知其中深意。但读至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内心都会激荡起汹涌的感慨。东坡和稼轩无异是宋词史

22、上最伟大的两位豪放派词人。在分析他们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平。我国宋代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是苏洵的次子,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

23、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僧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郑县,追谥文忠公。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J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J其诗清新豪健

24、,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

25、如文,如天地奇观J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等。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

26、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等。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清人王士慎继承和发展了张的词说,花草蒙拾称:“婉约以幼安为首,豪放惟稼轩称首。”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受到苏轼词风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苏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27、流人物”的宏壮气象和豪放风格。故后世又将二人并称“苏辛”,共尊为豪放词派的代表。然从其二人的词的作品来看,苏词在豪放之际更多的是溢透出一股旷达之气,而辛词多的是一份豪放。”相对而言,称辛弃疾极其受影响的一派词人为豪放派更合适。王国维人间词话亦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苏辛词的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们有大量词作描绘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山河景色、人生情感、文人雅兴,其内容之冲实丰富,情感之饱满飞扬,显示了词人对生活和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豁达的乐观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

28、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苏、辛词语言丰富多彩而独具个性,皆善于用典,大抵皆气势清雄,神彩俊迈,纵横挥洒,跌宕昭彰。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但是,辛弃疾与苏轼的词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虽然词风皆属豪放,但其中的思想与意义却不完全相同。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昂,常常饱含着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

29、铿锵作响。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废为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东坡词倾向于从痛苦中求超拔、求解脱,跨越现实的黑暗去追寻理想的光明;而稼轩词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于现实的苦恨执着和挣扎奋斗,表现了悲愤的呼喊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军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

30、”吴钩”旌旗”“锦檐“”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项,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军事一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豪放的情怀激流。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若将辛弃疾比作武将,那苏轼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官。从苏轼的生平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名目繁多的头衔,就足以让所有人对他怀有深深地敬意。确实,就文学造诣上来讲,苏轼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但就是这样的苏轼,仕途却不比辛弃疾好多少,可谓坎坷了一生,终也是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在无限的无奈和怀才不遇下,苏轼手执笔一挥,造就了许许多多传诵万世的不朽之作。他的词,也是豪放为主,但与辛弃疾不同,描写沙场的景象不是很多,写的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更多的是含着自己的想法

31、和理念。有些是自嘲,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些则是自勉,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总之,苏轼的词中,自己的分量比辛弃疾多了许多。而在辛弃疾的词中,国家的分量极重,仿佛他所有的词都是为了国家所作,生为国家人,死为国家鬼,因此面对祖国江山一点点被金人吞噬,辛弃疾的文章不像是用手中的笔蘸墨写下的,而更像是用心淌着血写就的。于是便有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样的豪迈呼喊。而苏轼到底是文人,再狂,也就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虽也是顾及到了国家,但最终还是表现的是自己一人之景,与辛弃疾的宏大战争场面比起来,还是小了许

32、多。倒也不是怪苏轼,因为他毕竟是个文人,没亲身经历过血腥的战争,写起这种词,肯定没有身经百战的辛弃疾来的意气风发。所以我认为,苏轼的词还是近于超脱的比较多,比如他的定风波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若没有那种超然的胸襟,怎么可能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飘逸之句。在这方面,辛弃疾便远不如苏轼了。相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便是苏轼的人生信条了。那种超脱,也只有苏轼能够办到了。词人的创作与其生活和性格是紧密联系着的,词人的生活状况及性格特征无不在词作上留下痕迹;同时,创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影响了词人情感的彰露和表达。故词风亦不一致。苏、辛两大词人虽被后人同归列入“豪放派”,然仔细

33、究察,从以上我们所讨论的也可以发现,两人词风实有相异之处,总的来说,便是本文一直强调的:苏词旷达,辛词豪放。但两人在词史上的巨大影响是无法磨灭的。北宋这个具体的文化环境中,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可以说,如

34、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苏轼对题材、风格、技巧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词的传统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而辛弃疾则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

35、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可见东坡词在旷的高度上更细致美绮,稼轩词在豪的基础上更疏狂奔放。概言之,北宋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将它发扬光大,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繁盛的豪放词派,无论东坡词之旷达,还是稼轩词之

36、悲愤,在宋代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一一苏轼;2 ,百度百科一一辛弃疾;3 .百度文库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4 ,百度知道苏轼与辛弃疾田园词之比较;5 .人间词话王国维;6 苏旷辛豪:苏轼辛弃疾词之比较天行云网易博客;7 .苏轼与辛弃疾词风比较李小宁;8 .阔达超迈与豪放沉郁:苏轼辛弃疾词异同之比较佚名;9 .小议辛弃疾与苏轼词作之区别Rainbow新浪博客;10 .苏轼词与辛弃疾豪放词展现形式的比较李艳涛新浪博客;11 .一词出于庄,一词出于骚一一试评苏轼与辛弃疾词风之差异胡杨林;12 .一九七九年,东坡乐府陈陈允吉上海古籍出版社;13 .魏志文.辛弃疾和他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词N.中国档案报,20000;14 .稼轩词口语俗词评议,魏耕原,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2月;15 .林语堂苏东坡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1;16 .邓广铭辛稼轩年谱三联书店2007-03-01;17 .张廷杰:宋词艺术论(第九章)第335页,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