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768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摘要:本文提出对传统文化倡导吟诵、动手习练琴棋书画武等技艺内化于身,以及广泛社会层面举办和开展文会诗社活动等可以激发和提升学习者主动创作钻研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效果。从而提升民众传统文化修养,留住文化血脉。关键词:吟诵培艺诗社综合效果路向引言铜陵市传统文化从总体类型上来看可分成器物风俗文化和诗书典籍雅文化两类留存状态。前者广泛散布于各地民间生活礼俗活动中和博物馆文化馆各类收藏馆展品形式呈现以及地面遗址遗存。而雅文化主要是以诗书文字典籍创造资源存在,从雅文化地域历史创造多寡分布来看是不均衡的,行政区划上江北后加入的前根阳县属于古桐城县一部分。该地在诗书雅文化上显然处于更加深厚

2、丰裕的位置;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是创造出影响全国的文学流派一一桐城派的发源地。狭义上继承传统文化主要指雅文化和传统技艺工夫。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时空中得以继承和发扬,让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得以发掘和吸纳是多年来全国很多文化大市大省的重要课题。以往采取的手段往往都是单一和被动的,不能内化为地域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自觉自发活动,学习也就必然是一阵风刮过,居民传统文化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对于学子来说地域传统文化成果没有吸收变成人生未来开拓的修养和智慧来源之一0虽然各种背诗会、词语接龙比赛很热闹,但这些记忆技巧性的活动,不能形成内化创造素质的能力。因此,若想更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从综合上下功夫创新

3、方式方法,主动吸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资源和方法在个人和集体创作中提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习传承的自觉性和长久性。我们需要从学习传统文化的内置方法和文化创造形式的内在相关性入手来梳理出多位一体的习练举措。在传统典籍的学习上采用吟诵是古人一脉相承的方法,因为汉字外在是字形,观形读声知义,“因声求义”是清代考据学家普遍的观点,也是汉语更加接近本质的特征,因为历代字形多变,语音虽然也在演变但是确有普遍规律可循,由此溯源挖掘字的本义和流变义。同时由声音途径也是欣赏和记忆汉字篇章的主要渠道,无论诗词歌赋由词到句、由段到篇其修辞运用的巧妙和节奏顺逆与情感的蕴泄直至章法的布局无不在吟诵的过程中让读者体会感悟

4、。鲁迅说“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1】,诗词曲赋古代作者都是吟唱而创作出,不是无声地按义拼词堆积出来的。传统文化伴随的技艺也是重点内化于身的承载形式。艺寓于道、文武兼修才是传统文化完整的存在,不能变成学偏学废掉的文弱书生,那不是鼎盛时期汉唐文化人的本来面目。“悬旌蔽白日,挥剑摩青云”【2】读书人需要一种建功立业的豪气。琴棋书画以及传统武术功法、民间流传的制造技艺都是习练的对象选择。学不在口犹在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作为工具和范畴开展应用创作才是检验和不断提升文化学习者的最高形式;学而能用,记而能创才是目标。文社诗社自由结组创作,多场景多题材创作评比奖赏是提升兴趣,打造文化人主体素质的

5、试金石和磨刀石。一、推广吟诵古典的学习方法作为传统典籍资源存在形式不管是文章还是诗词曲赋体裁,吟诵都是感知汉语成篇文字魅力的重要手段(农书、医书、科技书籍除外)。吟诵是一种方法,不是腔调,各地的吟诵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吟诵调都不同。要明白吟诵与唱是不同的,唱是重曲轻词,吟诵是通声重义。“吟”跟“唱”虽然表面相似,实际往往是相反的。吟诵最接近说话。说话的腔调,各地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一个人说两遍也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想表达的意思发生变化了。吟诵就是为了表达意思,不是欣赏曲调。历史上桐城古文派一贯开创的吟诵学习鉴赏形式流传深广,推广到全国地域。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吟诵派别基本上是桐城文派开创和传

6、教下来的,比如著名的“唐调”、“华调”都是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吴汝纶的弟子唐文治和高步瀛继承乃师衣钵的。吟诵方法曾经是汉语诗文唯一的诵读方式,古人创作先吟后录,学子就学也是诵读诗书、弦歌不绝。古桐城学人自幼学于家塾就“读书闹市中,狂歌入山林”,在抑扬顿挫间挖掘诗词古文的音调音节节奏信号,深层感知语文构造的语音之美。方以智与周岐一班同学常常“处泽社、好悲歌,喜登临”。钱澄之作诗喜欢反复吟诵,求一字之安。他说“其工只在一字之间。此一字无他奇,恰好而己。所谓一字者,现成在前。然非读书穷理,求此一字,终不可得。盖理不彻,则语不能入情;学不富,则词不能给意。若是乎一字恰好之难也。”3这里苦吟是遣词造句的方

7、法。刘大概晚年在根阳江边收徒教文,常常高声朗读诗文,声情并茂,性情豪爽,拳可入口。他讲究“因声求气”,于音节修辞、文章章法、结构节奏转折处领会文章之美、作者之情、弦外之意。刘大槌谈经典诵读:“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4】吟诵不仅仅是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人生的乐趣。曾国藩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5】传统老一辈古桐城县域学堂中先生吟诵教育也是传统学习和促进记忆手段之一。曾几何时吟诵方法在大陆学界一度当做糟粕被唾弃,全国再无教学。近年来在很多高校教授和文化学者的倡

8、导推动下又得到挖掘和恢复,如陈少松、徐建顺教授的带动和实践。吟诵作为一种方法各家都不同,有的总结为一本六法、一本八法,总之没有统一标准,但是有大概的原则,比如“平长仄短、韵字长吟、节奏分明、声情并茂、节奏点字长吟”等等。吟诵不仅用本地方言,也可以用吴语和粤语,总之要品味传统诗文的声音魅力和汉语音形义三者合一的强大感染力。对于推广这项方法重点是中小学学校教育开始抓起,建议从以下步骤采取行动:1、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校可以试点班级推广,在幼儿园、中小学积极组织这项古学方法的挖掘和传授。当代本市学子出生吾土吾乡,处于黄孝片江淮官话区口音(江南部分属于吴语区),语言得天独厚,可以直接继承古桐城学人

9、吟诵传统,以方言吟诵传统诗书篇章形成一代代的传承习惯。2、列出专项经费专人负责抓紧时间抢救挖掘本市老一辈语文和文学教育者的吟诵方法传授和吟诵诗文样板数据库建库工作。因为年轻一代即使教师也很少了解传统吟诵方法了,发动各地已退休尚存的老一辈教师传授吟诵方法,录制名篇吟诵样板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传授学习。3、有计划的编选吟诵文化代表典籍著作;可以选编古代全国名篇和本地传统文化代表名家著作两结合作为习练和推广优秀文化学习对象。笔者筛选出本市历史诗文代表名家及作品(已存在专集行世的)如下:表1表格范例(表名放表上面)传统文化代表专集备注代表作家蓉川集本市第一位翰林学士之鸾叶灿读书堂稿藏书家、诗文俱佳方大镇田

10、居乙记哲学家、笔记小品很好左光斗左忠毅公集直臣名臣,文笔雄厚方以智浮山诗文集一代通儒,诗文大家蒋臣无他技堂稿以经济文擅长方孝标钝斋诗文集受害文字狱,诗文杰出方文壅山集罡山体诗歌名家潘江木匡集主盟诗坛,诗文名家钱澄之田间诗文集学者、诗文大家方观承述本堂诗集名臣、诗歌量多质优戴名世戴名世集受害文字狱,古文名家方世举春及堂集诗歌名家孙元衡赤嵌集杰出诗人姚文燮无异堂集文画成就杰出方苞望溪文集桐城派代表作家姚范授鹑堂诗集文杰出学者、诗文俱佳刘大槌海峰诗文集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惜抱轩诗文集桐城派代表作家刘开刘孟涂诗文集桐城派杰出诗文名家吴汝纶吴挚甫文集桐城派晚期代表作家余翘量江记剧作家以上二十二家是铜陵市尤

11、其是根阳县古代诗书文化资源创造成就的杰出代表人物。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不包括全部文化名人。本市文化资源的产出是有不均衡性的,如江南铜官区和义安区所出历史文化名人及人文资源不多,但是自然景物和矿产资源丰富。人文与物产资源的结合可以产生文化创作的灵感和源头,二者很好的结合能够激发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勃发创新篇章。吟诵活动的经验学习还可以借鉴兄弟城市马鞍山市每年举办的吟诵推广活动。二、结合体美课程和传统文化技艺门类各学一技艺,培艺成才孔子提倡儒者六艺并举,不可以空口念经学文。本地先贤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与科学家方以智说过“道不离器,道在器中”【6】他比喻为找一棵树的核仁(理解为本质的东西)不是挖出树根中

12、间去求“仁”,这样树就死了,求仁还有什么意义?求仁应该研究该树的枝、花、果、干全部的部件用途和作用才可以全面的理解这棵树的本质意义和“核仁”,这是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他说“道寓于器”。他本人就是诗文书画琴棋篆刻下逮天文律算武艺无不精通,不是死读书的人。还有本市很多文化名人都有经济之才、兼通之技。“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再延伸到“琴棋书画”等技艺,在当代可以变通学习的技艺门类更多。“礼”“数”行为能力应该是现代人的一种修养和规范,也是一种普遍的技艺。“射”“御”实际在当代可以理解为搏斗健身和驾车射击项目训练,总之是格斗武艺的学习。琴棋书画仍然是中国传统技艺品类,可以有广泛的学习门径和

13、自由选择。青少年学生大多学校学习地域在本市内,在通用大纲内的学习外可以在不占用课余时间和自愿的情况下开展一技或一艺的修炼也是锻炼意志、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素质体现。不仅是学生,广大社会居民文化爱好者最好都能学一技一艺傍身。尤其要学习和推广武术健身活动和音乐艺术的渗透滋养年轻一代,因为这两项技艺能力是跨越语言国别通用人类素质修养形式。健体强身和音乐滋润心灵精神世界一生受用无穷,是人生境界高尚提升的手段。我市有这两种技艺的资源学习积累,东乡武术和阮大钺、余翘的戏曲剧本留存以及黄梅戏的曲调唱腔以及伴奏乐器的发展发育资源深厚。培养出方锦龙这样国乐大师,也产生出功夫女星变形金刚4优秀演员王湮的精彩表现。武

14、与乐可以修身、可以立业,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载体。当然传统技艺不仅仅限制在琴棋书画之内,那怕是酿酒制器手艺传承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门类,因为它有独特性与价值实用。三、倡导鼓励广泛社会群体参与设立诗社、文社,开展创作比文活动宋明两代传统文艺发达,成果丰富,是中国古典文艺成果创造最丰硕的时期(当然也得力于出版印刷术的繁荣)。重要一个组织形式就是广泛的文艺社团活动的设立,各种诗社、文社、文会等等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广泛分布各省。仅仅明代全国就有可查考的文社诗社900多个。古桐城县这个文化相对后发地区也有三十多家文学结社。如泽园永社、龙眠诗社、潜园十五子诗社、根阳诗社【7】等等,跨境参加复社的人数都有

15、三十多人。甚至方氏姐妹还结成第一家女子诗社“名媛诗社”。这些诗社文社的交流切磋社事活动有力地繁荣了文艺创作。明清易代,满清政府禁止文人结社,文化陷入呆板、僵硬和苍白无创造的黑暗落后状态,笼罩一切。文艺如百花千树,只有自由滋润的沃土中才可以娩紫嫣红、芬芳烂漫。否则,文艺创新思想就会被阻碍和窒息。文艺结社活动的开展可能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提供覆盖力和社会民众、文艺爱好者广泛的参与度。1、可以借用共用市内已设立的各大公园和滨江的书屋、市民阅读点、阅览亭定期开展文艺结社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可以自愿传送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分享和结集出版,也可以社内传送切磋结集出版。这是繁荣本地文艺创作,主动继承文章之府文艺血

16、脉的重要形式,当然要配套组织高水平的鉴赏团队和评比专家提供公正的文学水平的测试标杆。2、政府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文学发展基金或鼓励文艺爱好和支持企业组织捐献设立文化基金一起为文艺繁荣打气加油。对优秀作品有一定物质鼓励奖赏机制。背诗百首,不如作诗一首,虽然水平有高低但是属于个体本人主动创造的能力体现。马鞍山等城市所以称为诗城就是群体创作的繁荣和普遍兴趣与主动创作。结社创作形式很重要,与学校老师布置作文的效果是不同的,比文好像擂台比武,在任何场景下群体就一个题目或物象进行平等时间的即兴即时创作出产,然后现场鉴赏评比是展示学习与作文创作能力的真实水平提升渠道。定期或不定期的诗社文社间比文创作活动

17、更能推动风起云涌的群体性创作高潮。3、文社诗社的设立和活动都是自由的,创作场景的筛选一般定于市内重点山水景园开展,如浮山风景区、天门山、大通风景区、凤凰山景区等地组织诗酒游作文写诗会;也可以组织外市外省登临江海山河和地标景物以扩大创作对象资源。文艺名篇的酝酿构思必须要有玄奇瑰怪之外景见识。试想如果没有本市杰出诗人孙湘南船渡海天,远任台湾知府的经历怎么会写出以下精彩的诗篇:抵台湾【8】八幅征帆落远空,苍龙衔烛晚波红;州前竹树疑归后,天外云山似梦中。澄台天光投白浪,山势尽苍烟;借问中原路,奔腾落日边。当然,议论篇章更要创作者深入世俗生活,目视当下社会种种现状,咀嚼对照历史兴亡教训有针对性有创意的发

18、表精深有操作性的醒世文章。这才是文会开展的经世致用之旨。4、应该加强历史文化书香世家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发扬,比如极阳许氏家族、周潭鹤石周氏家族虽然所出历史文化名人官宦不多,但是诗书耕读优良家风凄续不断,他们有家集传承,如周潭鹤石周氏自明代后期以来一直在古桐城东乡世代耕读劳作,人丁兴旺。周氏族中诗文作品很少出版个人专集,却有家集集体作品结集出版,周氏清芬诗文集【9】汇粹自明代周京、周岐、周大璋等明清几百年的周氏族中作者诗文作品结成一集内容丰富,已经纳入中国历代家集丛刊之中。不仅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历史和民俗考证价值。古人所谓家学就是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不是为了炫耀于世,而是一族民众修身齐家感

19、时论事咏叹自然文化心灵的记录。四、需要注意传统文化学习路向上的偏差和结论以往很多地方也在学习传统的行动中出现很多弊端应该尽力避免。学习路向的端正是表明我们是有正确价值观的当代学人,不是古代为博取功名的旧书生,也不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工具。以下可能出现的反科学极端思潮需要警示:1、弘扬传统文化着眼于优秀部分、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全盘吸收重新复制。不能盲目复古和不合时宜的优孟衣冠。比如很多地方大搞仿古文化城建设浪费资金无任何实际效果。站在前人肩膀上(传统文化)创新才是当代才人的智慧成果。文化的承接性又必须在根上吸收营养以保持干直路正。尤其是国画、书法、围棋、手工艺制作更是一路继承的路数,后海先河。千万

20、不能蹈入装潢门面靠祖宗资源欺骗世人伪大师横行敛财的套路,这些教训很多,所以舒芜先生生前一直对所谓的桐城派高估者有着清醒的批评。文艺作品所展示的思想的先进与否才是文艺是否足得继承或吸收几分的本质标杆,而不是一时的名气造势。腐朽的不合时宜在辨认后就需要淘汰。2、不要借传统文化之长贬世界异域文化之短。这是一种不良心态在作祟。善学者应该是取各家之长,摒弃各家之短。传统文化向内求,是我们当代人学习的一种门径不是全部,只不过那是我们民族先辈的创造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世界异域优秀文化的吸收为我所用也是重要门径。试想如果新月派重要女诗人方令孺没有海外留学学习西洋近代文艺理论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相结合怎

21、么会创作如此优美的诗句:诗一首10爱,只把我当一块石头,不要再献给我,百合花的温柔,香火的热,长河一道的泪流总之,端正价值取向,弘扬区域传统文化,保持延续传统文化精髓,留住文化之根,这是我们当代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为了取得更好的继承效果仅靠单一手段是不够的,应该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为此,三位一体推广这一活动,建立市域传统文化弘扬战略,选拔兼职传统文化传道大使,文化爱好者发挥引导行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有行家培育和教材学习以及激励机制、社会多主体参与、定期优秀作品宣传,如此多管齐下合力共进一定会让昔日誉为文章之府、诗人之窟的文化重镇文化创造力绵延不断,熠熠生辉。参考文献:1鲁迅:七言律诗193

22、1年作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全集光明日版出版社2012年出版。2刘大槌:五言律诗感兴十首(之五),刘大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3钱澄之:陈官仪诗说,田间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8出版。4刘大槌:论文偶记,刘大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5】曾国藩:曾国藩日记,曾国藩日记九州出版社出版2014年3月出版。6方以智:文章薪火,昭代丛书戊集卷第三十四,世楷堂藏板影印版。7温世亮:明末清初“潜园社”考论一一兼谈文人结社与明清桐城文学发展的关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8孙元衡:赤嵌集,台湾文献丛刊王渔洋点评影印版第30页。9徐雁平、张剑编清代家集丛刊之周氏清芬文集十四卷1471,1483周氏清芬爵集二十四卷1492,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10方令孺:诗一首,发表于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