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08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预案1总则1. 1总体目标为做好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发热伴”)防控工作,提高发热伴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热伴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 工作原则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分级负责。1.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2、急预案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发热伴防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工作。2组织管理2.1 组织机构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发热伴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内的发热伴防控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发热伴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消杀、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发热伴防控技术专家组。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发热伴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

3、派,负责开展本单位或本地区的发热伴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在上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本地区的发热伴防控工作。2.2 职责分工2.2.1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职责全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指挥、协调、管理本行政区域区内发热伴防控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发热伴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发热伴应急培训、演练和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组织专家组排查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开展督导检查和社会动员及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发热伴疫情的应急处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固定联络员制度,及时与有关部门交流协商,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

4、制。2.2.2 医疗卫生机构职责(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订本市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对本市疫情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参与并指导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置,指导市内发热伴预防控制工作,负责本市发热伴疫情与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信息反馈和上报,开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并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各县(区)疾控中心承担本辖区发热伴预防控制及监测工作,负责当地发热伴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发热伴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相关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做好发热伴病例生活环境、物品的卫生学处理和疫情现场处

5、置人员的个人防护,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2)医疗机构职责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和发热伴疑似病例的筛查与报告、病例诊断、隔离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和病例标本的采集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本机构内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各类医疗机构负责及时报告发现的有牛、羊、狗等动物或禽类接触史的发热病人,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发热伴防控工作。(3)院前急救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发热伴病例的院前急救、转运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4)卫生监督机构职责负责对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工作

6、的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2.2.3 农业部门职责各级农业部门做好辖区家禽家畜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家禽家畜感染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并向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政府通报监测结果。3病例诊断和信息报告3.1 病例诊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国家颁布的发热伴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或排除。3.2 信息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现发热伴疑似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4应对准备在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做好应急预案、物资、经费的准备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同时要做好疫情监测、风险评

7、估与信息通报工作。5应急处置根据以下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本市发生散发发热伴病例,应采取以下措施:(1)按照发热伴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查明病例感染来源,按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做好医学观察。(2)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重点区域的婢虫监测等工作。(3)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例隔离、救治、标本采集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4)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5)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二)在一个县区发生聚集性疫情,相关县区应启动四级

8、应急响应并采取以下措施:(1)按照发热伴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查明病例感染来源、病例之间的相互关联,判定是否发生人传人现象。(2)按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做好医学观察。(3)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重点区域的婢虫监测等工作。(4)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例隔离、救治、标本采集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5)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6)及时向本地区有关部门和疫情关联地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7)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

9、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三)2周内,在一个县区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或2个以上县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市级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并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发热伴应急监测。(2)按照发热伴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查明病例之间的相互关联,判定是否发生人传人现象。(3)按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做好医学观察。(4)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重点区域蝉虫监测等工作。(5)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例隔离、救治、标本采集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6)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7)及

10、时向市有关部门和邻近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8)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6总结评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发热伴应对的总结和自评工作,及时总结疫情应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评估疫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对应急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处罚,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7保障措施7.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消毒处理和实验室检验的能力;加强对医务

11、人员发热伴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7.2 完善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我市三级综合医院均应具备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各县区要选择1家综合实力强的县级医疗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热伴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检测网络。发热伴检测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7.3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人员,使生物安全管理做

12、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验室必须符合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依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在应急状态下,市卫生健康委可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临时指定合格的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对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防止发生院内感染。7.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认真开展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指导,特别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和检查,督查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技术演练、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严肃处理。7.5 做好物资储备,保障经费支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