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22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精品教育.ppt(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八年级物理单元复习课件,知识梳理,基础巩固,1长度的测量(1)单位: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2)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 看:刻度尺的_和_。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 值合适的刻度尺。放:要将刻度尺的刻度线贴靠被测物体,与被测长度 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并且要估读到 _。记:记录结果要有_值、_值和_。,m,米,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估计,单位,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2、 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知识梳理,基础巩固,2时间的测量(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换算关系:1 h_min_s。(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秒,s,60,3600,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知识梳理,基础巩固,3误差(1)定义:_与_之间的差异。(2)减小方法:_、选用_、改进_。(3)与

3、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避免的,只能尽量_;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_避免的。,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精密仪器,测量方法,不可,减小,可以,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位置,2参照物(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的物体。(2)选取标准: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体是_的。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的,但不能将研究的_作为参照物。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 _作为参照物。,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二:机械运动,知识梳理,基础巩固,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运动是_的,静止是_的;同一个物体 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 于所选的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绝对,相对,参照物,知识梳理,基础巩固,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_;相 同路程比较_。(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的物理量。(3)定义:_与_之比。(4)公式:_。(5)单位: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交通运输 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1 m/s_km/h。,路程,时间,快慢,路程,时间,米每秒,m/s,3.6,知识梳理,基础巩固,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5、播速度约为34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直线,不变,正比,知识梳理,基础巩固,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在 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等于物体通过 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 为:。,知识梳理,基础巩固,四测量平均速度,从公式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物 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知识梳理,基础巩固,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的测量,机械运动,B,热身反馈,小试牛刀,B,热身反馈,小试牛刀,1.50,相同时间比路程,3.6,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6、,90,25,热身反馈,小试牛刀,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1 mm,2.50,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为1 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50 cm.,【名师点拨】刻度尺使用前要先看刻度尺是否磨损以及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1)测量值=末端刻度起始端刻度;(2)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3)测量结果=数值+单位.,典型示例,抽取规律,变式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从图中知圆柱体的

7、直径为 cm.,1 mm,0.90,【解析】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典型示例,抽取规律,变式题1 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 cm.,1 mm,0.90,【解析】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C,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8、解析】司机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路面是运动的,A选项错误;司机相对于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树木是运动的,B选项错误;司机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车厢是静止的,C选项正确;司机相对于房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房屋是运动的,D选项错误.故选C.,典型示例,抽取规律,【名师点拨】结合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只要判断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了,他就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就是静止的.,变式题2 2013年6月11日,我国实施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对接后若说“神舟十号”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神舟十号”相对于地球是

9、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天宫一号,运动,【解析】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静止的,而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运动的,故“神舟十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类型三 与 相关的计算,【解析】已知短跑时的路程为50 m,所用时间为8 s,由速度公式 得平均速度为6.25 m/s;骑自行车的速度18 km/h=5 m/s,所以短跑的平均速度大于骑自行车的速度.,【名师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2)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统一;(3)结合对应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值求解.,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类型三 与 相关的计算,例3 小芳骑自行

10、车上学的速度是18 km/h,她在50 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 s,跑完50 m的平均速度是 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6.25,快,【解析】已知短跑时的路程为50 m,所用时间为8 s,由速度公式 得平均速度为6.25 m/s;骑自行车的速度18 km/h=5 m/s,所以短跑的平均速度大于骑自行车的速度.,【名师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2)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统一;(3)结合对应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值求解.,典型示例,抽取规律,变式题3如图4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则v甲=m/s,甲物体以此速度运动20 s通过的路

11、程是 m.,2.5,50,【解析】题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据图像能看出,甲、乙的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甲来说,在4 s所走的路程是10 m,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是 若甲以上述的速度行驶20 s,所走的路程是s=vt=2.5 m/s20 s=50 m.,典型示例,抽取规律,28,实验突破,实验 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命题点:1.测量原理().2.停表的读数.3.刻度尺读数(读数时要注意找准位置).4.实验设计中斜面的放置(应使斜面倾角小些,车从斜面顶到底的运行时间长,便于测量时间).5.斜面作用及金属片作用(获得动力是靠斜面来实现,金属片是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

12、6.计算平均速度.7.对不同路程段的平均速度进行对比并分析.,实验突破,例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023/5/9,实验突破,(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

13、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是在作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增长,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大,0.24,0.2,快,变速,实验突破,(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14、,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是在作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增长,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大,0.24,0.2,快,变速,实验突破,【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

15、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3)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 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4)小车从顶端到底端时间t1=5 s,总路程s1=120 cm=1.2 m,故全程平均速度为 上半段的路程 s2=0.6 m,小车运动时间t2=3 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快,是在做变速运动.,实验突破,针对训练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除了需要长木板、小木块、小车、挡板、粉笔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斜面的坡度应该 些(选填“大”或“小”),这是为了便于测量.(3)下表是一同学按如图所示测

16、量后的记录表格:,刻度尺,停表,小,时间,实验突破,A.请指出该同学记录错误数据的是:.B.分析该同学的记录数据,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小车做 运动.,s2,快,加速直线,【解析】(1)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的原理是:故需要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故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些.(3)记录错误的是s2,应为0.4 m.分析该同学的记录数据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图示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1.90,与尺面垂直,C,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C,A,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D,D,A,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C,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行船,太阳,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30,450,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地面,路程,大,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