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28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精品教育.ppt(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桃花源记 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作者简介:,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 语,古今异义,1

2、、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4、阡陌交通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8、遂与外人间隔9、各人复延至其家,一词多义,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古今异义,2、芳草鲜美,味道鲜美。,1、缘溪行,缘故、缘分。,3、说如此,这样。,缘,鲜美,如此,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沿,沿着。,鲜艳美丽。,像这样。,古今异义,4、阡陌交通,各种运输的总称。,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表条件关系

3、的关联词,交通,古义:,今义:,妻子,,绝境,,专指男子的配偶。,古义:,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义:,今义:,无论,古义:,今义:,指妻子和儿女;,交错相通,不用说、更不用说,古今异义,8、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开。,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询问消息。,9、各人复延至其家,延长,延伸。,问讯,古义:,今义:,间隔,古义:,今义:,延,古义:,今义:,询问,距离,邀请。,一词多义,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放弃、舍弃,动词),(房屋,名词),(作标记,动词),(标记、记号,名词

4、),(寻找,动词),(随即、不久,副词),(这、那),(他的,代渔人的),(作为),(对,向),(给),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文章结构:,为什么寻不到?,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感知文意,合作探究,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

5、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风景幽美),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

6、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没有剥削、压迫、战乱的理想社会,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小结:,世外桃源,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