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30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前言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建设是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拓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壮大新动能、培育新优势的根本路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治理转型、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我县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信息化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

2、。本规划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是指导全县“十四五”期间加快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信息化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紧扣新

3、发展理念、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县委“1357”发展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崭新面貌。(一)“十三五”发展成就1 .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县互联网有线宽带全部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大提高。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实现所有乡镇及自然村的网络全覆盖。全县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建设5G基站63个,实现全县区域连续覆盖,实现了5G城区重点区域信号覆盖,累计总投资0.3亿元。固定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改造全面完成。实施了乡村宽

4、带接入合作化模式。80%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网络通达,宽带用户接入能力达到200Mbps以上。2 .初步建成“大数据中心”于2014年启动“数字*”建设,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在2015年完成“数字*”总体规划的编制和顶层设计,规划分步建设一个大数据中心。现已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基本完成了“数字*”重点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了基于大数据平台一期“政务云”“视频云平台”搭建工作。项目聚集平安城市、智慧消防、智能交通、物流寄递管理等城乡末端感知系统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指挥调度、研判决策等功能于一体。“大数据中心”是*“城市大脑”的枢纽,是数字政务

5、服务的“前沿”阵地。3 .数字政务建设不断完善数字政务服务组织领导、决策咨询、市场推进等机制不断成熟。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优化,实现县乡村全覆盖,为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创造了良好条件。已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党政机关办公专网、视频会议网、视频专网四套传输通道,“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改革扎实有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政府门户网站连续荣获“全省优秀政府门户网站”。“一件事一次办“做法经验在全省推介,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通过“智慧安监”、平安城市、智慧消防、智能交通等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以及*政务微信公众号、新*APP的运行,进一步建立和发展智能化政务服务及社会治理体

6、系,不断提升社会“智治”水平。4 .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始终把建设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巩固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战略工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9年11月25日县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2020年5月8日县融媒体中心上线启动。投入运营后,县融媒体中心深入推进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通了“端、网、微、屏”等各种资源,以县广播电视台为主体,将*新闻网(红网*站)、“天下*”微信公众号、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全县政府性资金建设的户外宣传设备设施等宣传平台统一整合到融媒体中心,同时开发“新*

7、APP移动客户端、新湖南*频道等媒体平台。建立“1+8”融媒矩阵,即1个融媒体中心铲*电视台融M105.5*综合广播(应急广播)、新*APP(新湖南*频道)、*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抖音、户外大屏、村村响”等8个主流宣传平台,实现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有效融合。(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单位都建设了信息系统,但由于财政条件的限制,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参差不齐。从前期对各单位的摸底调查得知,当前大部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1.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目前,全县各部门机房、网络、安全设施、软硬件等低水平、重复投

8、入情况突出,大部分单位不管业务系统的大小,都配备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机房。机房数量众多,但大部分单位机房设施简陋,网络安全软硬件设施及投入严重不足,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其他有关国家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投入大量费用进行升级改造。如全部单位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和整改,所需费用将非常庞大;并且各单位独立建设机房、独立配备人员管理机房,大大增加了物力、人力成本。5 .政务数据未有效融合“数字政府”建立在跨层级、跨部门间交换和共享应用政务数据的基础之上。“数字政府”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办理的创新服务模式,以数据融合重构公共服务、协同办公、精准监管、综

9、合执法、应急决策指挥等政府业务,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政务数据分散在各部门,其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且多数部门拥有庞大的业务数据量,难以有效对接系统收集数据。另一方面,很多部门嫌麻烦或以部门法规、部门文件有规定为由不愿提供数据、对接系统,互相封锁不能共享的状况造成数据整合困难。6 .部分单位业务应用偏少有些单位业务系统很少或者很小,但因为有业务系统,也都建设了机房,机房虽然只有区区几台设备,但依据机房规范性标准建设要求,仍需要投入大量费用进行改造。需要采取网络防火墙、日志审计措施、病毒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备份恢复、安全审计、病毒防范、数据备份恢复等安全保障措施。7 .信息安全存在隐

10、患大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现有管理手段不能确保机房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各单位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人手严重不足,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重要业务系统应配备信息安全专职管理人员,但鲜有单位配置有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如果按照信息化管理要求都配置管理人员的话,同样会造成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和人员成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要求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开展风险评估、密码测评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但大部分单位均未按政策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与政策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单位信息系统存在较大

11、的信息安全风险。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抢抓国家信息化建设新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为引擎,着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民

12、生服务优质均等,推进智慧化城市治理,加速培育信息经济和信息消费新业态,构筑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助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规划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认证的要求,立足于统一基础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建设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方向,以全面实施信息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立足实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全县建成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观念,切实强化政府统筹领导作用,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和依据信息化发展规划,各单位

13、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在全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要在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和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加强重点领域示范作用,开展信息化在智慧城市改造、民生服务保障、高精尖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社会各界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科学布局、协同推进,实现产业、城乡、区域间信息化协调发展,促进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提升政务管理和服务能力。整合资源,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基建、政策规划、

14、合作协调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统一规范,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相关规范,大力推进统一规范标准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效益,一手抓信息化工程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完善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安全防护能力,推动安全与发展同步提升、相得益彰,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S)主要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要求,将“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运用在信息化建设中,

15、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到“十四五”末,“数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我县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全省县域上游,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成为全省智慧县城发展标杆地区。1.深入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北斗导航、云计算、5G、IPV6、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民生保障智能化体系,实现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数字经济、民生保障的深度融合,释放数据的价值潜力。着力创新

16、培育5G应用场景,建立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协同运行机制,全面赋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信息化发展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2 .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市领先水平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切实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扩容、优化城域骨干网络,提升网络流量承载能力。加快布局5G.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推进通信管线布局、5G通信基站建设、通信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宽带网络对政府办公区域、公安、消防、应急、城管、商业楼宇、医院、学校、高新区、工业园区,以及

17、乡镇、城市重点场所等重点地区的全覆盖,升级打造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基础,以超高清、云化、智能化为特征,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网络。优化农村地区5G网络布局,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推进广电5G在农村地区的建设应用,实现数字化直播卫星全覆盖,提供融合新闻、视听、社会服务等多功能智慧服务。加快挖掘5G技术在现代农业、乡村治理、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应用场景。3 .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实现大数据的资源共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将各种数据来源和政府的数据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打通各个平台数据的连接障碍,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及各部门

18、系统数据的深度融合,加快各职能部门业务统计信息的生成、挖掘和流通速度,提高业务信息的质量。从组织保障、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应用等方面入手,实现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4 .数字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提升政务专网使用功能,实现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信息查询快速,业务办理方便的“一站式服务网站。逐步建成各类功能完善的专业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围绕提升服务和监管能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以互联互通为重点,形成统一的县级电子政务网络,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评估和运行维护机

19、制。扎实推进药品、食品、住房、能源、金融、价格等重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支持基层政府和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示范。加强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共享。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鼓励业务应用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与应用。二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进信访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

20、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共享,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试点示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5 .信息经济产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经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管理及数据新基建,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培育壮大电商平台,助力企业跨境贸易;大力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直播平台,推动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大力扶持本土软件企业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安全、便捷、节能、舒适的新型智慧园区。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6 .全民共享信息化红利加快民生领域信息化发展,通过建设和完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

21、慧养老、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数字乡村等应用,让信息化发展红利逐步惠及绝大多数居民。逐步为全县人民提供涉及家庭娱乐、家庭购物、家庭银行(网上缴费)、家庭教育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网上应用。加快学校宽带网络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形成教育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共享。推进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信息化。提高面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能力。建成一批综合民生服务平台,智

22、慧应用在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渗透度更深、更广。7 .数据和网络环境安全可控建立健全“统一云管、统一运管、统一安管”的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按照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业务规则,强化数据安全访问机制,保障数据的私密性及应用安全性。建立健全信息化安全保障组织架构,实行安全责任制,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安全人员管理和安全应急演练,构筑安全防护人员队伍、工作制度和安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安全服务体系建设,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漏洞扫描、安全运营、威胁分析等安全服务。强化使用本地化、国产化安全技术和产品以及信息服务,构建面向国产化安全能力协作平台,形成自主可

23、控、开放创新体系。三、努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以5G基站建设为重点,布局和实施一批5G基建及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聚焦5G、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布局信息网,打造智慧*。全面推进智慧*建设行动,围绕政务服务、交通、物流、城管等领域,加快推进智慧*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向各领域延伸。全面推进大数据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全县按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的有关标准建设和管理云计算中心,逐步将各单位业务系统集中部署在云数据中心机房,通过集中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省投资,避

24、免重复建设。以云计算中心为基础支持,完成搭建汇集电子政务、城市综合管理、经济运行、民生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智慧服务平台,形成*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体系。引导产业深入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围绕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一)提质改造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实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围绕5G、高水平光纤网络以及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领域,加快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互联网出入口宽带扩容,促进与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窄带物联网基站建设,加快5G基站、网络建设步伐,“十四五”期间,县城、重点乡镇以及景区景点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高速

25、骨干光纤网络建设,打造千兆光网小区。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宽带用户接入速率达到IOOOMbps以上,支撑4K、8K电视等高速宽带业务普及应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千兆集镇、百兆乡村”,重点推进光纤网络和4G网络向村民小组延伸,20户以上村民小组4G及光纤覆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强化NB-Iot网络及eMTC网络建设和应用,提高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满足全县移动物联网应用的需要。加快5G基站建设。移动运营商积极争取省公司的投资支持,加快推进通信管线布局、5G通信

26、基站、通信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贯彻落实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20)22号),统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合理布局,加快选址和铁塔建设工作,确保5G基站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移动通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IPv6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加强主干网络安全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对县政务网、县级网站等实施信息无障碍改造和IPv6升级,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使用IPv6协议。整合网络资源。对县电子政务内网、外网进行扩容提速,在现有监控线路的基础上构建视频专网。以后新上信息化项目全部在上述网络运行,不再新建新租用网络。部门单位自建的网络和条管部门自上而下的专网逐步

27、并入电子政务内、外网。(二)优化和改造大数据中心和政务云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强化大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的机构职能,将大数据中心作为全县的中心机房和数据中心。今后,除政务内网及少数涉密信息系统之外,新上应用系统不再另建机房,相关软硬件全部部署到大数据中心,已建的单位机房逐步撤并到大数据中心。将全县所有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全部储存到大数据中心,统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指挥调度中心用于城管、公安、交警、应急等方面的综合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均可在此设座席共用大屏调度指挥,本部门内可只部署小型终端而不再单设指挥中心。进一步完善和利用云数据中心机房,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切实加强与省市对接,充分整合和利

28、用信息化建设软硬件网络基础资源,进行集约化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新型可控信息化安全运行环境。原则上各单位所有非涉密业务系统应统一部署到大机房中、统一进行运维规划管理、统一进行安全保障维护,节约建设成本、人力管理成本,加强机房安全措施。加快电子政务云建设,实现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城市大脑”运行基础。县大数据中心配合完成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信创融合)并加快项目建设与投入试运行,各相关单位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工作。(S)整合数据资源并建成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数字政务服务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提供基本条件,逐步整合各部门现有数据资源,使其能够在部门间按权限

29、互相调用,打破信息“孤岛”。另一方面,以现有数据为基础,进一步补充完善,建成完善*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基础信息库以及宏观经济、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物联网基础设施等各类主题库、专题库,相关单位保证非涉密数据的全量汇聚以及数据的鲜活度和准确度。提升大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实施精准招商战略,助推大数据快速发展。(四)加强城市物联感知和视频监测采集能力建设融合NB一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窄带物联网)、eMTC.Zigbee.1.oRa、无线等网络连接技术,构建无线网络

30、、NB-IoT网络、固定宽带立体覆盖的物联传感网络。部署全县道路积水、井盖、电子围栏、门禁、烟雾气体探测、城市照明、环境质量等城市运行感知单元,促进应用数字李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物联感知体系“管、控、营”一体化运行效能,延伸公安、城管、交通、环卫、环保等领域视频监控覆盖区域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城市重点区域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五)打造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数据关联分析、态势预测、可视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全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态势感知,及时监测和掌握党政机关重要门户网站、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威胁,

31、实时监测网络安全漏洞、病毒木马和黑客攻击等,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提供网络安全信息监管、态势感知、预警处置等服务,构建网络安全监测与防护能力持续增强的网络安全信息化应用发展新模式。四、加快数字政务应用场景建设构建政务服务数据挖掘智能搜索模型,全面支持政府网络协同办公、智能终端办公、电子督查、辅助决策和可视化展示应用。全面对接国家和部署实施的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提升政府内部政务管理水平,对外提供跨部门、跨区域、跨省通办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质量。借助投资建设智慧城市大脑架构体系的契机,*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搭建起智慧*框架体

32、系,即:形成一套统一管理标准,建设县、乡、村三级城市大脑,并创造N个应用新场景,逐步建立和完善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人社、智慧应急、智慧水利、智慧环保、互联网+教育等多种智慧应用场景,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与服务水平。通过数字政府的建设,以云计算中心为支撑,完成搭建汇集电子政务、城市综合管理、智能交通等集经济运行、民生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体系。(一)认真完成省市智慧政务信息化规划任务“十四五”期间,将认真完成省市两级的信息化规划任务,按统一标准、统一推进重大政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对接国家和、市部署实施的政务服务建

33、设事项,提升政府内部政务管理水平,对外配合完成跨部门、跨县域、跨市通办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项目,确保建设效果。(二)建设城市运营与指挥调度可视化平台落实中央对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强多元共治参与机制研究和信息化支撑,结合应急管理、城市管理、治安防控、交通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管理需要,建设城市运营与指挥调度可视化平台,推进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元共治模式。以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政务信息服务、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和城市应急指挥等四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分析制定社会治理态势感知核心体征指标,运用BIM、GIS.3DGIS等技术,探索建立三维空间的城市信息

34、模型(CIM),形成“城市运行感知全景图”,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管理、生态治理等领域协调布局、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纵横联动的社会治理协同工作体系,实现社会治理从各领域管理部门单独作战变成多部门协同和全流程、全响应处置。全面铺开智慧城市感知、监控、实时响应体系网络,建设集资源统计动态展示、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支持、一体化融合通信、智能预警、城市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常态运行和应急管理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协同指挥机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城市整体运行“体征”,及各地区实时状态。推进构建城市运行态势感知可视化大屏集中展示和应急调度指挥信息服务系统,对物联网、互联

35、网、业务部门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系统融合和挖掘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整体运行“体征”,及各地区实时状态。实现对全县社会治理运行状态的全态掌控和全局指挥。(S)完善县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完善县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机制,推动信息化与县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把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依托市、县域跨部门大数据中心平台,在县级层面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统一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针对不同场景,优化相应算法规则和工作流程,不断拓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辅决策、智能监

36、管、智能服务、公众参与等应用模块。建设社会治理线上协同指挥通道,在县域全面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综治、创文、城管、应急管理等工作网格整合,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全域覆盖。提升县乡村综治中心(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实战效能,实现对各类事件实时监测、分流处置、跟踪问效。构建网格化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功能,创新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四)推进治安、防灾、减灾等防控体系建设1.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范围内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和社会层面视频监控融合与分析应用,全面达到“四全”要求。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37、等新技术提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的技防设施建设水平。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小区过程中,推进“智安小区”等建设,结合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消防等物联网安防建设,对城市人、车、物等治安防控要素的全面感知,实现安防信息的共享利用,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2 .加强公共安全事故预警和防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覆盖全县及周边范围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水库、交通等重特大安全场地的全天候监控和视频采集,获得视频大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关联分析与挖掘;探索建立地表位移动态观测以及深

38、部位移动态观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预报,自动生成大型公共安全事故科学分析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实施以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3 .持续推进矿山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抢抓郴州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结合矿山开采审批、挖掘矿藏过程监管和尾矿科学管理的需求,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高空监测站技术等物联网可信采集设备、边缘计算智能装备、在线科学分析仪器等技术和产品,构建空天地人的立体监测网络,及时采集矿区及周边环境要素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绿色矿山运行动态大数据分析模型,以及多维度多源综合数据可

39、视化立体展示系统,整体推进矿石产业的科学化、现代化和绿色化健康可持续发展。(五)建设市场监管与协同共治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原则,融合公众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与协同共治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对全县信用信息进行跟踪评估,指导政府各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主动使用信用信息,构建基于信用的市场监管联合惩戒和便捷服务。基于社会信用进行市场主体协同监管,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用信息共享,构建支撑协同监管所需的主题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测分析模型,对市场主体进行全生命周期精准化、协同化监管。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遵循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

40、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支持土地流转、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监测,以及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供需合法有序交易,形成不可篡改、可逆向追踪的区块链存证。推进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网络交易监管联动执法和消息公示,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的网络交易监管多元共治新模式,持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六)加速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规范和创新政府行为为主导取向,以加强公众监督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要求,依据国家、省、市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及*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基于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一站式

41、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打造以公民和企业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为电子政务应用建设提供公用基础支撑服务。重点进行政务资源库建设,推进各政府部门按照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加强数据积累和数据共享,推进各类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探索建设基于统一用户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权限管控、综合信息检索、公文交换、智能决策推送平台。加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凭证等“应用尽用”。加快向城市综合服务APP转型,提升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能力。扩大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站点覆盖面,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入驻自助服务终端,提升“自助办”“就近办”能力;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三化”(标准化、规

42、范化、便利化)提升行动,力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七)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要求,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持续推进教育网络环境建设建设教育城域

43、网,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接入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均达到100%。推动“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2 .落实省市建设“千群万课”农村网络联校群方案以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通过“1+N”或“N+N”的网络课堂方式,组建一批农村网络联校群,覆盖所有农村学校。网络联校群实行课程联合编排、教学统筹安排,实现课程教学同步实施、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师资不足等问题。3,实施“精准帮扶”网络扶智攻坚行动面向全县建档立卡帮扶群体,点对点专项推送课程

44、教学资源。针对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送培到校”活动。依托“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精准实施建档立卡、跟踪反馈、学业帮助等“一单式”帮扶,打通教育精准帮扶最后一公里。4 .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的新路径。开展多形式的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全面推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5 .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探索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

45、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模式创新,采用过程化数据分析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教学评价从单一维度向综合性多维度转变。(A)推进绿色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依托郴州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资源中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物联网基础设施,建立本地化应用系统,实现对乡村饮水水源的全天候监控,对乡村生活污水排放进行监管,为构建绿色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为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建设物联网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森林防火和区域水系等大数据汇集,构建生态环境主题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和区块链

46、技术,实现对全县植被、土地、水系、空气,以及污染源、企业能耗等环境要素监管的全覆盖,建立生态环境动态感知和协同处置体制,提升污染源溯源、环境状态评估、环境事件预测的智能化分析和执法能力,提高生态环境预测预警能力和生态环境应急处置水平。五、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电信服务补偿试点机制,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47、依法打击破坏电信基础设施、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在加快改善乡村宽带网络、5G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村对接政务服务、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应用体系。大力开展智慧村庄试点建设应用。搭建乡村智慧服务平台,提升治理能力和人民获得感,“十四五”期间,乡镇重点村完成“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二)推动乡村农业资源信息采集与

48、统计分析系统建设推动对乡村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古村落和古树、山地林木资源,以及土壤、水样监测数据进行全面采集,设计定期更新机制,支持农村重要资源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开展农业物联网设备可信数据采集,记录土壤墙情、水文、田间肥力等实时数据。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推广应用。(S)提升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依托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利用北斗导航、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四)高效推进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建设依托“互联网+党建”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致富技能培训,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知识宣传教育,有力提升集党务、村务、财务于一体的乡村创新治理能力,加快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降低治理成本。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覆盖下辖乡村。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