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能减震装置摩擦副性能试验、技术参数、方法、检测报告模板、施工及维护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能减震装置摩擦副性能试验、技术参数、方法、检测报告模板、施工及维护要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录A(规范性)摩擦副性能试验方法A.1板式摩擦阻尼器A.1.1试件摩擦副应为长IOOmm,宽75mm,厚5mm的矩形平板。对磨件采用不锈钢板时,不锈钢板应符合5.1的要求。应注意避免摩擦面粘上油、水、污渍或破损。板式摩擦阻尼器摩擦副性能测试示意图件图A.1。6符号含义名义值42、不锈钢板厚度8B摩擦材料宽度75hi、In摩擦材料厚度5Hi、Hi、“3试件总高度34/摩擦材料长度100标引序号说明:1不锈钢板:2摩擦材料;3预紧螺栓;4滑动不锈钢板:5滑道;6固定用夹具;F水平作用力。图A.1板式摩擦阻尼器摩擦副性能测试示意图A.1.2.1蠕变试验蠕变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a)试验开始前,分别测
2、量2块摩擦材料的厚度加和2,按式(A.1)计算摩擦材料总高度加;A1=%+A2(A.1)a)将试验各部件按图A.1进行安装,将预紧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按3%的设计扭矩拧紧,在常温(235)C条件下,用千分尺测量试件高度均,再将预紧螺栓按100%的设计扭矩拧紧再次测量试件高度,按图A.1所示三处附近各取对称的两点进行测量,取六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高度;b)静置3h后,每隔Ih用6只千分表测量试件高度变化值,直至48h由3h48h试件高度变化值,按式(A.2)计算每个小时试件高度变化的平均值加KI=HH的(A.2)48-3式中:Hi第3小时试件高度,单位为亳米(mm);”48第48小时试件高度,单位为毫
3、米(mm)。A.1.2.2磨耗试验磨耗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a)试验开始前,将摩擦材料试块称重;b)将试验各部件按图A.1进行安装,将预紧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按3%的设计扭矩拧紧;0开始试验,采用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加载,加载幅值为50mm,采用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加载,加载速率采用峰值速度为IOomm/s对应的频率,累积滑动距离30m,试验后对摩擦材料进行称重。并按式(A.3)计算磨损率:二.一犯X1.OO%(A3)式中:磨损率,以百分率表示;mo试验前摩擦材料的重量,单位为克(g):如一试验后摩擦材料的重量,单位为克(g)。A.1.3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概况。试验设备、试验温
4、度、试验试件规格、试验荷载等。b)试验过程描述。试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发生的过程。C)试验结果分析。记录试件高度变化,计算蠕变压缩变形:记录重量磨损情况,计算磨损率;记录试验后摩擦面和对手摩擦面的表面情况。d)试验现场照片。A.2筒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摩擦副性能测试用试件如图A.2所示。制好的试样应注意避免摩擦面粘上油、水、污渍或破损。单位为毫米部件材料型式数量几何尺寸(名义值)内径厚度高度外筒外筒材料半圆筒2个DwZwZw605150摩擦筒摩擦材料半圆筒2个Dm/m/m505100内筒对磨材料圆筒1个Dn/nZn405150标引序号说明:1外筒(与摩擦材料连接):2
5、摩擦材料;3预紧螺栓;4对磨圆筒:5耳板;6固定用夹具;F水平作用力;ti试件筒体总厚度,i=1.,2,3,4,5,6图A.2筒式摩擦阻尼器摩擦副性能测试示意图A.2.2试验方法A.2.2.1蠕变试验蠕变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a)试验开始前,测量摩擦筒厚度作为摩擦材料试样厚度io,测量位置可参考图A.2中标注位置,取6个点的平均值;b)将试验各部件按图A.2进行安装,将预紧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按3%的设计扭矩拧紧,在常温(235)C条件下,用千分尺测量试件厚度公,再将预紧螺栓按100%的设计扭矩拧紧再次测量试件厚度兀按图A.2所示在同一截面上每隔60测量试件总厚度,并取这6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厚度;
6、C)静置3h后,每隔Ih用6只千分表测量试件厚度变化值,直至48ho由3h48h试件高度变化值,按式(A.4)计算每个小时试件高度变化的平均值加。4=4二生(A.4)48-3式中:第3小时试件厚度,单位为亳米(mm);7第48小时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A.2.2.2磨耗试验磨耗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a)试验开始前,将摩擦材料部件称重;b)将试验各部件按图A.2进行安装,将预紧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按3%的设计扭矩拧紧;0开始试验,采用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加载,加载幅值为50mm,采用峰值速度为IOOmm/s对应的频率,累积滑动距离30m,试验后对摩擦材料进行称重。并按式(A.3)计算磨损率。A
7、. 2.3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概况。试验设备、试验温度、试验试件规格、试验荷载等。b)试验过程描述。试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发生的过程。0试验结果分析。记录试件厚度变化,计算蠕变压缩变形;记录重量磨损情况,计算磨损率;记录试验后摩擦面和对手摩擦面的表面情况。d)试验现场照片。附录B(规范性)消能减震装置性能技术参数1.1 位移相关型阻尼器1.1.1 双线性力学模型钢屈服阻尼器可采用双线性力学模型,如图B.1所示。标引序号说明:Fy屈服力,单位为千牛(kN);dy一屈服位移,单位为毫米(mm);K1.弹性刚度,单位为千牛每亳米(kNmm);Ki一二次刚度,单
8、位为千牛每毫米(kNmm);F一阻尼器出力,单位为千牛(kN);d一阻尼器变形,单位为毫米(mm);5abcd一滞回圈的面积,位移上循环一周耗散的能量(N-m)。图B-1双线性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1.1.2 摩擦阻尼器根据摩擦阻尼器的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阻尼器的性能技术参数按图B.2中的标注进行确定。标引序号说明:Ko一起滑力,单位为千牛(kN);dso起滑位移,单位为亳米(mm);FS一摩擦阻尼力,单位为千牛(kN);D设计位移,单位为毫米(mm)。图B.2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阻尼器循环一周耗能按式(B.1)计算:(B.1)Wc=4FxD式中:WC一阻尼器在设计位移上循环一周耗散的能量,单位为牛
9、米(kNmm)O1.2 速度相关型阻尼器B. 2.1黏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可按图B.3所示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模型模拟。标引序号说明:D一阻尼器位移,单位为亳米(mm);Fmsa最大阻尼力,单位为千牛(kN)。b)阻尼指数1图B.3阻尼器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黏滞阻尼器的力-变形关系可以由式(B2)确定:(B.2)F=Cva式中:F最大阻尼力,单位为千牛(kN);C一阻尼系数,单位为千牛秒每亳米的次累(kN(smm);V一阻尼器变形速度,单位亳米每秒(mms);阻尼指数。黏滞阻尼器的力与速度关系如图B.4所示。图B.4黏滞阻尼器的力-速度关系曲线B.2.2电涡流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器的力与
10、速度关系如图B.5所示。图B.5电涡流阻尼器力-速度关系曲线电涡流阻尼器的力-速度关系可以由式(B.3)确定:式中:F阻尼力,单位为千牛(kN);ax最大阻尼力,单位为千牛(kN);V阻尼器变形速度,单位为亳米每秒(mms);vcr临界速度,单位亳米每秒(mms)。电涡流阻尼器的力-速度关系也可以由简化双折线公式(B.4)确定:其中初始阻尼系数C=2黏弹性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如图B.6所示。图B.6位移-速度相关型阻尼器滞回曲线黏弹性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可采用Ke1.Vin模型,阻尼力与阻尼器两端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的表达式见式(B.5):F(r)=Ka+MiAW(B.5)2万工式中:M黏弹性阻尼器两
11、端相对位移(mm);m一黏弹性阻尼器两端相对速度(mnVs);K1.黏弹性阻尼器储能刚度(K=(RFj(%a,一必)(kN/mm);耳、F1.-黏弹性阻尼器最大位移和对应的阻尼力(kN);一黏弹性阻尼器正向最大位移值(mm);Aarfmax.黏弹性阻尼器负向最大位移值(mm);Z黏弹性阻尼器的设计频率(Hz)。黏弹性阻尼器的表观剪切模量Kh见式(B.6):K_A%z.Y喙X-KCq(B.6),r()黏弹性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相见式(B.7):=z-(B.7)式中:Fmax最大阻尼力(kN);产min最小阻尼力(kN);Kq黏弹性阻尼器的等效刚度(Nmm);S黏弹性材料层剪切面积(mm?)./黏弹
12、性材料厚度(mm);Fo.零位移对应的正阻尼力(kN);分一零位移对应的负阻尼力(kN)o附录C(规范性)消能减震装置试验方法C.1试验加载装置及相关要求C.1.1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以轴向变形为主的阻尼器在轴向型试验装置上进行;以剪切变形为主的阻尼器在剪切型试验装置上进行;b)试验装置应具有检测试验项目指标的能力,其中,力和位移的测量误差应大不于1%,数据采集设备的采样频率应不低于IOHZoC.1.2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根据阻尼器的分类,阻尼器的试验加载装置可分为轴向型试验加载装置和剪切型试验加载装置,常见的轴向型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如图C1.所示;常见的剪切型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
13、如图C.2所示。标引序号说明:1反力架:2作动器;3加载转换头;4阻尼器:5位移计:6地梁;7滑块;8滑轨;9力传感器。图C.1轴向型试验装置示意图,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标引序号说明:1反力墙(或反力架);2作动器;3力传感器;4加载头;5刚性杆;6地梁;7阻尼器;8一位移计.a)试验装置一标引序号说明:1反力架(或反力墙);2作动器;3 力传感器;4 加载头;5四链杆;6地梁;7阻尼器;8位移计;9平衡加载头重力的配重。b)试验装置二标引序号
14、说明:1加载器;2加载平台;3直线轴承;4上横梁;5立柱;6地梁;7阻尼器;8位移计。c)试验装置三图C.2剪切型试验装置示意图C.2钢屈服阻尼器的试验加载步骤C.2.1一般要求试验过程中,先观察所有测量仪器,通过力传感器测定施加在阻尼器上的荷载,通过位移计测定钢屈服阻尼器的相对位移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时将钢屈服阻尼器两端与试验装置固结,钢屈服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加载装置中心轴线对准,误差应小于阻尼器截面尺寸的1%;b)试验前,先通过预加荷载确保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测量工具的有效性,记录初始度数。C.2.2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如下:a)采用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进行逐级加载,加
15、载流程参照图C.3进行,绘制阻尼器的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按表4的要求计算阻尼器的前7项力学性能参数;b)然后按120%的设计位移值(极限位移)循环加载3Ii1.,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按表4的要求计算阻尼器的极限位移和极限承载力。U图C.3位移控制试验加载流程图(“0为阻尼器设计位移值)C.2.3往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试验步骤按C.2.I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设计位移劭下循环加载30圈,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按7.5.1的要求计算阻尼器的往复加载次数相关性结果。C.3摩擦阻尼器的试验步骤C.3.1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如下。a)将摩擦阻尼器两端与试验装置连接,摩擦阻尼器滑动
16、行程中心线与左右试验装置中心轴线对准,精度小于阻尼器截面尺寸的1%。采用w(r)=wsin(2)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加载,为加载幅值,/为加载频率。施加荷载前,先观察所有测量仪器,记录初始读数。b)测量起滑力。加载幅值为Iomm,加载频率为工=Vnm/(2),其中ynm=1.mms,加载循环次数为1次。c)测量摩擦阻尼力和滞回曲线面积。加载幅值为设计位移,加载频率工=%tt(2m),vmax=100mms,加载循环次数为5次。d)测量极限位移。加载幅值为设计位移的120%,加载频率为0.02Hz,加载循环次数为1次。C.3.2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步骤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步骤如下。a)力学性能试验结
17、束后,更换试件进行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将新试件按C.3.1中a)的要求进行安装。各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均采用(f)=sin(24f)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加载,为加载幅值,f为加载频率。各工况施加荷载前,先观察所有测量仪器,记录初始读数。b)进行加载频率相关性试验,加载幅值为设计位移,加载频率分别取0.4力、0.7i1.0f,1.2f,其中工=%x/(2)Vmax=100mms,各速度工况加载3个循环。c)进行位移相关性试验,加载幅值分别为设计位移的50%、80%和100%,加载频率为工况2O.6mo0.7工况30.4w1.Qfi工况4O.3mo1.2f注:力为阻尼器设计频率,“0为阻尼器设计位移
18、c)进行多次往复相关性试验,当以地震控制为主时,加载幅值为阻尼器设计位移0,加载频率为阻尼器设计频率加连续加载30个循环,位移大于200mm时加载5个循环;当以风振控制为主时,加载幅值为0.1o,o为阻尼器设计位移,加载频率为阻尼器设计频率力,累积加载IOOOO个循环,每次连续加载不应少于2000个循环。d)进行温度相关性试验,各工况试验温度分别为20、-10、(TC、IO0Cs20、30、40,各工况开始前,应将成品阻尼器从试验装置上取下,将其在对应温度环境下静置24h后取出,按C.4.1中a)中要求进行安装,试验加载幅值为设计位移,加载频率为阻尼器设计频率,并在2个小时内完成单个工况的试验
19、。C.5黏弹性阻尼器的试验步骤C.5.1一般要求试验过程中,采用正弦波形式的位移控制进行逐级加载,通过位移计测定黏弹性阻尼器两端的相对位移值,通过力传感器测定施加在黏弹性阻尼器上的荷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将黏弹性阻尼器两端与试验装置固结,黏弹性阻尼器中心轴线与加载装置中心轴线对准,误差小于阻尼器截面短边尺寸的1%;b)试验开始前先通过预加荷载确保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先观察所有测量仪器,记录初始度数。C.5.2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力学性能试验步骤如下:a)在设计位移与和设计频率工下,进行阻尼器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并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b)然后,以1.2%为加载位移幅值,以。
20、83工为加载频率,开展极限位移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并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C.5.3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步骤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步骤如下:a)重新选取新的试件,按C.5.1的步骤进行试验前的准备;b)变形相关性试验。加载频率为设计频率九采用Mr)=%sin(2Mr)正弦波的形式进行位移控制逐级加载,并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C)加载频率相关性试验。加载位移幅值为采用(,)=。如(24.,)正弦波的形式进行位移控制逐级加载,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d)往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试验。当阻尼器以地震控制为主时,在设计位移和设计频率工下连续加载30个循环;当阻尼器以风振控制为主时,按O”和设计频率累
21、积加载IOooO个循环,绘制对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e)温度相关性试验。选用试验温度分别为-IOC、0IOeC.20、30、40六种工况,试验前,将试件存放在温度控制箱中24h后,在30min内转移至试验装置上,并按C52的步骤完成试验。C.5.4耐久性试验a)阻尼器的老化性能测试应选取新的试件,将试件放入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保持稳定80,经过192h后取出,冷却至标准温度(235C),然后按照C.5.2的步骤测试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当阻尼器尺寸较大时,可采用缩尺试件。附录D(资料性)建筑消能减震装置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D.1检测信息单(模板)建筑消能减震装置力学性能试验(检测)信
22、息单检测单位(专用章):*报告日期:年月日委托单位委托编号建设单位委托日期设计单位/委托人员施工单位/联系电话监理单位见证人/号工程名称工程部位/用途生产厂家样品状态/数量样品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批号/代表数量/检测日期设备仪器及编号检测依据判定依据试验(检测)结果详见报告正文试验(检测)结论:应对试验(检测)的内容做明确描述,对检测的参数结果进行明确描述,并对结果的评定结论进行明确描述。附加声明:需要补充说明的信息。说明:1.若对本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2 .报告(含复印件)未加盖本公司检测报告专用章,均为无效。3 .对于委托送样检测
23、,报告仅对来样负责。批准:审核:检测:D.2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或屈曲约束支撑)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或屈曲约束支撑)力学性能试验(检测)结果表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试验环境温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IJ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屈服位移屈服承载力弹性刚度设计阻尼力第2刚度延性系数限移极限承我力滞回曲线/HzmmmmkNkNmmkNkNmm/mmkNkNm/力学相关性试验结界1品号样编力1载工况试马佥结果波形频率幅值循环设计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循环设计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kNkNm11621731841952062172282392
24、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附:滞回曲名金及试9佥照片D.3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结果表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试验环境温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起滑位移起滑力滑动摩擦力初始刚度极限位移滞回曲线/HzmmmmkNkkN/mmmmkNm/温度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温度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摩擦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速度相关生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摩擦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I1.zmmkNkNm位移相
25、关生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摩擦阻尼力/I1.zmm/kN多次往复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摩擦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循环摩擦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kXkNm1162173184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耐腐蚀性测定附:滞回由U线及试验照片D.4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结果表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试验环境温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
26、最大阻尼力数据点(速度,阻尼力)极限位移滞回曲线面积/HzmmkN(mms,kN)mmkNm/温度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温度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速度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最大阻尼力/Hzmm/kN多次往复: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J口载幅值循环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循环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kNkNm116217318-1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耐腐蚀性能试验结
27、果样品编号耐腐蚀性测定密封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值(kN)正向加载后有无渗漏反向加载后有无渗漏备注附:滞回由目线及试验照片D.5电涡流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电涡流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结果表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试验环境温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最大阻尼力数据点(速度,阻尼力)极限位移滞回曲线面积/HzmmkN(mms,kN)mmkNm/温度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温度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速度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
28、环次数最大阻尼力/Hzmm/kN多次往复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循环最大阻尼力滞回曲线面积/Hzmm/kNkNm/kNkNm116217318-1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附:滞回由b线及试验照片D.6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模板)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检测)结果表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试验环境温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样品编号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最大阻尼力表观剪切模量储能刚度损耗因子极限位移滞P1.曲线HzmmkNkN/mmmmkNm/温度
29、才日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温度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次数表观剪切模量根耗因子/Hzmm/变形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我波形加我频率加我幅值循环次数表观剪切模量损耗因子/HZmm/加载频率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我幅值循环次数表观剪切模量损耗因子/Hznun/往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试验结果样品编号加载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循环表观剪切模量损耗因子循环表观剪切模量损耗因子/Hzmm/116217318-1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胡件耐腐蚀性能样品编号外观情况老
30、化性能样品编号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加载波形加载频率加载幅值表观剪切模量损耗因子极限位移滞回曲线外观/Hzmm/mmkNm/附:滞I可曲线及试验照片附录E(资料性)消能减震装置施工及维护要求阻尼器的施工安装顺序应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阻尼器生产厂家共同商讨确定,并符合GB50666和GB50755的规定。对于钢结构,阻尼器和主体结构构件宜采用平行安装法;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阻尼器和主体结构构件的安装宜采用后装法。阻尼器平面与标高的测量定位、施工测量放样和安装测量定位应符合GB50026的规定。阻尼器安装接头节点的焊接、螺栓连接,应符合GB50661的规定,当阻尼器采用较接连接时,阻尼器与销栓或球较等
31、较接件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宜每隔10年检查一次,目测外露金属表面无锈蚀、漏油情况。达到设计工作年限时,应对阻尼器进行抽样检验。阻尼器在遭遇地震、强风、火灾等灾害后应进行抽样检验。阻尼器目测检查时,应观察阻尼器、支撑及连接构件等外观、变形及其他问题。目测检查内容及维护方法应符合表E.1的规定。表E.1目测检查内容及维护方法检查内容维护方法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导杆上漏油,粘滞阻尼材料泄露更换阻尼器位移相关型阻尼器产生明显的累计损伤,出现弯曲、扭曲更换阻尼器焊缝有裂纹,螺栓、锚栓的螺母松动或出现间隙,连接件出现错动位移、松动等补焊、拧紧粘滞阻尼器的导杆、摩擦阻尼器的外漏摩擦界面出现腐蚀、表面污垢、硬化、结斑、结块及时清除阻尼器被涂装的金属表面、焊缝或坚固件表面涂装层出现裂纹、起皮、剥落、老化,金属外露表面锈蚀重新涂装,锈蚀严重到影响承载力时则更换阻尼器周围存在可能限值阻尼器正常工作的障碍物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