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895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抚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总第90期)2023-03-03精准优质服务高效快速审批我市“多管齐下”推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近年来,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围绕破解影响环评审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推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全面助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以高水平环评审批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当好“勤务员”,全方位优化升级,打造更舒心的营商环境。一是下放审批权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制定印发抚州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1年本),将7类污染相对较小的报告书环评项目下放到县(区)审批,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环

2、评办理效率。2022年,全市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59份,其中报告书54份,报告表405份。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实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常态化,对31个行业51个类别项目实行豁免环评并列入常态化管理,对17个行业45个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审批。2022年,全市有89余个项目进行环评容缺受理,78个项目采用告知承诺制进行了审批,对约312个无须履行环评手续或列入豁免清单的建设项目,采取口头或复函形式的形式进行了回复。三是缩减审批时限。推行项目环评审批网上在线办理,项目办理时限再压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间分别不超过12个工作日和6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特殊流程),实行告知承诺

3、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特殊流程),对重大项目环评可合并受理公示和拟审查公示,做到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全市所有审批项目用时均比法定时限压缩80%以上。二、当好“办事员”,多角度改革创新,打造更暖心的营商环境。一是推行模拟审批。制定印发抚州市建设项目环评模拟审批实施办法(试行),提前介入涉及生态环保的立项、审批、建设等各环节,针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招商引资等项目,在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条件有欠缺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审批模拟审批,促进效能提升,加快建设

4、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二是推进数据共享。制定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园区环保成果共享的通知,要求各园区编制园区及周边环境质量自行监测,并建立园区数据共享平台,供入园区企业编制环评文件共享使用。目前,全市范围内11个工业园区已有8个县(区)开发区完成了开发区监测数据“全要素”共享,可为企业编制环评节省费用39.1万元左右。三是做好信用监管。对所有受理环评文件编制主持人进行现场身份核实,准确核实环评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信息,杜绝环评单位挂靠、环评文件弄虚作行为,同时加强对县级局审批的环评文件质量复核。2022年,共抽查103个环评文件,已对7个环评文件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评单位及10名编制人员进行通报和

5、失信扣分。三、当好“服务员”,零距离服务企业,打造更爽心的营商环境。一是服务重大项目。主动对接掌握全市重点项目,制定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专人对接、全程跟进,高效保障重要项目尽快落地建设。2022年,跟踪调度重点项目433个,已办理及无需办理环评手续的307个,正在跟进126个。积极与省厅沟通协调,解决大唐发电二期工程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疏山水利枢纽工程环评审批事项。二是推行顾问服务。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门对门、店小二、专属式环保审批顾问服务,建立一个企业一个微信群,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咨询服务,加大技术帮扶力度,优化服务效果,将顾问服务贯穿始终,让企业全过程参与环评审批,解决项目批建衔接

6、问题,“零距离”服务企业。三是管好服务窗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快速受理和精准答复办事咨询,实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方式,最大限度为服务对象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努力把服务窗口打造成“服务态度最优、服务质量最好、办事效率最快”的平台,全心全意为群众和企业服务。2022年,生态环境服务窗口共收到12面感谢锦旗。市司法行政部门推行“三三三”机制打造全省首个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样板近年来,市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法治化现代化新型行政执法监管机制,坚决实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提高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水平,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快速优化升级,在全省打造了“抚州标杆”,在全国唱响了“抚

7、州品牌二一、固底板,层级监督注入“三个”新活力。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在全省率先赋予基层司法所协调监督职责,将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与应诉中心等专业人员纳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队伍,明确司法所承担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和综合执法案件法制审核职能,全市155个乡镇全部加挂了“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牌子,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延伸至乡镇街,织密“监督网,打通行政执法监督与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建两大平台。为确保执法权行使到哪里,执法监督就覆盖到哪里,在全省率先建设全市统一的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推进跨部门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整合全市行政执法数据资源,构建全市行政执法数据

8、资源中心,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科技手段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即时性、过程性、系统性监督。目前,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平台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已完成监督平台、案例库、个性化门户、法律法规库系统等,预计今年3月底前全面建成应用。三是厘清监督权责。在全国率先制定28个行政执法监督文书参考样本,统一行政执法监督文书格式,从立案、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七个环境进行了规范。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29项,其中执法监督类26项、执法协调类3项,详细规定各层级具体权限内容及对应的责任事项、履职方式,分级压实执法协调监督责任,确保乡镇(街道)赋权事项真正“放得下

9、、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二二、破壁垒,涉企监督统筹“三把”新抓手。一是严格涉企执法检查。在全省率先出台抚州市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抚州市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度,明确每月的5日至25日为“企业宁静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进一扇门,查多项事”,坚决避免多头执法,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022年,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开展涉企执法检查4823次,比上一年减少2056次,下降42.6%o二是推行柔性执法方式。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司法行政等34个领域公布首违、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可以免予处罚、不予强制事项清单443项,做到市

10、直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目前,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执法领域有4844件首违、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有192件首违、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强制,其中,4748起涉企案件适用首违、轻微违法行为不罚。三是狠抓问题线索核查。出台抚州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办法,选择重点企业、执法量大面广的一线单位、乡镇街道等设立了22个基层执法联系点,在170个企业建立行政检查监测点。进一步延伸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触角,通过行政检查监测点企业了解掌握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执法情况,为企业合法正常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法治保障。去年收到自然资源、城市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领域问题线索9件,及时介入提醒,均得到了纠正,维

11、护了企业群众合法权益。三、畅梗阻,云端监督汇聚“三项”新合力。一是借力外脑监督。在全省率先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中选聘T28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将260名公职律师纳入执法监督人才库,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和公职律师专业优势,畅通执法监督“神经末梢”,提升执法监督效能。2022年对262个行政执法单位及96个乡镇政府开展了2次专项督察和3次执法案卷评查,抽查行政执法案卷2325宗。二是完善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完善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协调协同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县(区)相关部门行政执法协调协同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

12、制的意见抚州市行政执法文明规范,完善了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和行政审批、监管、处罚等执法行为之间相互衔接机制,以及乡镇(街道)与上一级相关行政机关移送行政执法案件协作机制。推行跨地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去年我市与吉安、南昌签订了跨区域河湖执法合作协议,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知识大学习、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举行了8个重点领域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启动仪式,进一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和联合执法作用,构建多点面、多渠道的联合执法工作新格局。三是着力集中抽考。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执法证件申领人员综合法律知识集中抽考,对全市9894名行政执法人员信息进行了登记造册,对市直2002名行政执法人员岗

13、位编制情况进行了逐个审核,通过强化数字监管创新力度,真实反映各地各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对一线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回炉再造二市城建集团“五大板块”实现质效双升市城建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夯实党的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发挥规模优势、推行“人才强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五大主业板块”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发展格局,构建了“前期策划咨询、规划设计,中期投资开发、工程建设,后期服务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整合优化成效达到1+1=1的高度融合,实现1+12的赋能提升,全面履行了国企立党为公的职责使命。一、强化服务理念,做优项目代建板块。坚持“化项目管理为项目服务“,严格落实在建项目

14、进度周报、月报管理制度,及时解决、上报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并对进度缓慢的项目挂图作战、重点督办。严格规范项目造价控制审批程序,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前提下,大幅度缩减前期工作时间。2022年,集团公司负责实施项目33个,其中1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0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1.22亿元的104%o二、强化优势互补,做强建筑咨询服务板块。坚持以赣东路桥公司为主体,筹划申报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并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抚州赣东公路设计院为主体,计划申报公路行业甲级设计资质及多个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目前正在打造公路施工特级资质施工企业,省交通运输厅批复高级职称21人;推进建筑咨询多元发展

15、,统筹建筑、公路、水利、园林绿化、城市设计、监理、咨询服务领域,全面提升设计品质和服务水平。三、强化产业优势,做全建筑工业(建筑新材料)板块。坚持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和“智慧建造”全产业链,培育铝模板、高强钢、PC板、超强薄壁管脚手架等绿色建材产业。下属赣东租赁公司已开展超强薄壁管脚手架租赁业务,积极推广应用于我市在建房建项目中。探索、调研、引进具有市场远景的建筑构配件,加强与省外大型构配件企业合作,创办抚州本地建筑构配件联合生产工厂,有效拓展建筑业产业链。与中阳、玉茗集团两家民营企业深入合作,分别占股两家公司20%及10%,特别是中阳研舲正在对接赣东学院校区建设项

16、目(一期),此项目总投资3.9亿元,装配率不低于50%。四、强化资源整合,做大矿山资源板块。牵头整合优化全市矿山资源,力争在3至5年时间内,逐渐使矿产资源成为公司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和进入资本市场的优质核心资产。积极与资源布点县(区)展开洽谈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参与当地矿产资源项目开发,目前已与金溪、南城、广昌县政府共同着力推进规模化开发,做大做强建筑用矿山产业,带动各县(区)经济稳健发展。五、强化合作联动,做活类金融板块。积极对接各大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融资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负债率,加快推进集团AA主体信用评级。与13家银行达成合作,成功获取流动资金贷款18.97亿元,平均贷款利率从21年同期的

17、6.76%降至4.8%,按照融资余额计算节约融资费用约5000万元。严格制定债券使用计划,代建项目发行专项债、一般债资金36.15亿元。积极与赣东担保公司等民营信贷机构开展混合制经营,采取保底收益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抵御投资风险,增加企业收益。南城县巧用“3+模式”为技能人才拓“内存”近年来,南城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紧紧抓住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引导技能人才怀“匠心”,用“匠技”,做“匠人”,着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让更多“大国工匠”喷涌而出。一、突破成长瓶颈,“带培”+“带路”齐驱并进,以“靶向发力”优化培育载体。聚焦县域技能人才培

18、养规模小、师资短缺、专业设置同质化、就业渠道窄等弱项和短板,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教育培训。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坚守本土技艺传承,以产业与就业需求为导向,实施“学历教育+企业实训”双师联合培养制度。依托合作高校、职业中专开设中药制药、应用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专业“订单班”“冠名班”,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工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式,“订单式”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现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开办培训班30余期。在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建立以优秀技能人才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18个,采取“1+N”师带徒的方式,定

19、期开设技能培训班,为培训人员提供现场技能培训和答疑,带动盘活青年技能人才8余人。聚焦乡村振兴现实需求,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学院”“荚白小镇”“农业示范园”等各级人才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民宿、手工艺品制作、电商等产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800余人次。二、强化产才融合,“产业”+“产能”同频共振,以“延伸半径”构筑人才高地。为构建“以产业引培人才,以人才推进产业”的良性循环,该县以技能引进产业,立足电子信息、中医药、教育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挂帅”制度,着力将高技能人才链建在产业链,助推人才将好方法、好经验、好资金、好

20、项目带进企业,促进人才技能与产业深度对接,现累计邀请13名高校专家教授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启动智慧农业、互联网+工业品等合作项目36个。以技能开拓产业,支持企业与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共建“人才飞地”,依托电子信息科研发展中心、南城县智慧中药房、江西省教育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重点科创中心,推动技能人才向产业一线配置,在中药炮制、家具设计、蜜桔深加工等项目上积极合作、联合攻关,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在资源、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把前沿技术和实用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动能,形成+的协同效应。截至目前,已建成南城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和联谊会,共34位高技能人才

21、服务于中医药、机械制造、食品等行业的19家企业,将人才优势充分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打破刻板印象,“保障”+“导向”双管齐下,以“思想破冰”涵养良好生态。为破除“重学历、轻技能,重仕途、轻工匠”的传统观念,该县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硬件”上,将政策和福利向职业中专和学生倾斜,贯彻落实“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让中职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与普高学生一样对口升学,享受同样的就业、创业待遇。目前已有24位2020级汽修班学生赴抚州比亚迪公司进行顶岗实习,中草药、家具设计等多个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产业办学的“订单班”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一空二实施“南

22、城才子卡”制度,固定月薪在1.2万元以上的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人才绿卡”并享受住房、医疗、子女入学、体检等10方面“绿色通道”服务。在宣传教育“软件”上,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开展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开设“吁江才涌”人物宣传专栏,营造“技能成就未来”的浓厚氛围,累计挖掘各类优秀技能人才800余名。围绕中医药、教育装备、数字经济等技术领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让技能人才以技服人、以技获岗。目前共举办已“天工杯”等各类职业技能大赛10余次,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批“千里马”,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小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崔家泉、“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者罗凯等,有效打

23、破了“唯学历论”等识人用人观念。金溪县念好“三字诀”破解企业招工难题近年来,金溪县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念好“三字决”,全力破解企业招工难题,推动就业工作质效双升。一、谋划部署“早二搭好就业信息对接平台。一是早摸底,打好企业节后用工“提前量工全面摸排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确保招聘与需求精准匹配。积极利用春节前夕黄金时间加大招工宣传,确保招聘信息宣传“全覆盖、全知晓”。春节期间,共收集园区50余家企业2200余个岗位,组织20余场招聘活动,共为40余家企业签订意向协议1800余人。二是早行动,系好供需双方意向“十字扣”。引导“乡镇+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三方合

24、作,大力开展“送岗下乡进家门”、“送工入企进厂门”等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好资源纽带作用。同时通过政府网站、金溪发布、微信推送及“送戏下乡”等活动扩大招工宣传,切实营造浓厚的招工氛围。三是早安排,拴牢就业创业金融支持“牵引绳: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功效,创新推出“青创贷”贷款新模式,针对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创业和小微企业,会同合作银行开展上门服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亿元,扶持个人创业475人次,稳定和带动就业3090人次。二、分类施策“帮”,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多途径、多切口提供不断线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一是“

25、订单化培养”帮助退役军人就业。根据退役军人和市场就业特点,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联合培训,累计职业技能培训IIOO余人,帮助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毕业生等160名余退役军人实现就业。二是“慈母式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就业见习政策支持,积极与企业沟通衔接,募集见习岗位76个,组织多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拨付见习补贴4.4688万元。组建就业服务专班,坚持“应帮尽帮、应扶尽扶”,累计为244名2021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登记,为267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创业服务,帮助69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三是“人性化关怀”帮

26、助残疾人就业。将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摆在突出位置,2022年以来,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1人,安置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136人、残疾人公益性岗位49人,41名残疾人通过就业援助实现了就业。三、压实责任“留”,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抓牢主线层层“留二创新推行“五包一”(即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村组干部包组、社区干部包社区、基层党员包户到人)招工方式,全面压实县、乡、村、社区、组五级招工主体责任,切实将招工任务分解到乡镇、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主体一线“留”。实行“一企一策一指导组”帮扶模式,选派59名联络员“蹲点”协助企业做好招工、稳岗等工作。充分

27、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农村、社区一线当好招工政策“宣传员”、企业“招工员”,推动招工任务落地落实。三是压实主责靠前“留”。县纪委、“两办”督查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对各部门、乡镇招工情况开展督查14次,坚持以督查利剑护航园区招工。同时,将招工工作纳入月度考核,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通报考核结果,达到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作用,优化作风建设。黎川县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黎川县围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厚植产业发展优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

28、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搭平台,建立品牌体系。以发展壮大“赣抚农品”品牌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建“黎川优选”子品牌,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化,做强农林产品地域商标品牌。一是优选品种,阶梯发展。该县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个,有机食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2个,以及188家农业生产经营机构。从中选定了以香椎、胭脂柚、白茶、鹿茸菇为第一发展梯队,“黎米”优质稻、山茶油、茶树菇、灌心糖为第二发展梯队,竹笋、瓠子皮等农产品作为潜力发展梯队,并逐步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确立品种优势,避开同质化竞争。二是建立标准,抱团互惠。要求各产业组建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和合

29、作社牵头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产品质量标准化,并优中选优纳入“黎川优选”品牌。充分发挥联合社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品种、采购、技术、品牌、价格、销售“六统一”模式,找准产品定位,提升产品品质感。由协会或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强化保障,制定政策。专门成立香樨产业办,主抓农产业品牌化发展。设立400万元的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与江西农商银行达成协议,并从中拨出100万元,融资800万元列入惠农通,为种植户(企业)提供贷款扶持,着力解决农林产品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对产业协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参与品牌建设的生产商、运营商、经销商提供政策帮扶。2

30、022年从专项抗旱资金中划出50万元,用于支持胭脂柚、香椎2个产业的抗旱设备采购,共70余户近万亩果园获得设备补助。二、强质量,打造拳头产品。坚持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理念。一是注重“外引”,在提高产品品质上持续发力。与农科院、江西农大等院校合作,根据特色农产品生长习性,探索建立适合黎川土壤、物候特性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从福建、浙江等地聘请了香格、胭脂柚专业现场技术指导员,规范生产流程,统一技术标准,稳定农产品品级品控。通过技术上的改良提升,保证胭脂柚在口感、水分、甜度等方面趋于一致,增强消费者对“黎川胭脂柚”的品牌认知感及品牌识别度,实现了销售价格稳定,提高产业效

31、益。二是聚力“内培”,在发展绿色产品上持续用功。充分整合全县有机肥产业资源,着力培育一家服务全县、辐射周边县区的有机肥龙头企业。致力研制不同品级、不同种类的有机肥产品,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之路。目前,该县森冠香椎产业通过利用本地食用菌、生猪等企业的菌渣及动物粪便生产的适合香樨施用的有机肥4000多吨,从源头上改良香椎果园土壤土质,保障了香椎产业用肥需求,为来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构建“体系”,在保障产品安全上持续加压。建立政府部门监管市场、营销公司监管协会、协会监管基地生产的管理模式,形成政府、协会、运营商和生产商的良好互动的产业质量监管合力。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目标,着力构建“标准

32、化生产、全过程追溯、立体式监管、品牌化保障”的质量安全体系。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项目实施,对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追溯点,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做到源头可追溯,产品质量过硬。三、重宣传促品牌提升。通过赴外宣传、举办节会活动、文艺精品创作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宣传推介,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是以展销为窗口,扩大品牌知名度。先后组织20余家企业、合作社的30个品牌农产品参加了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品牌宣传展销推介活动,宣传特色农产品,“黎川白茶”“黎川黎米”多次获得展销会金奖。二是以商会为桥梁,树立优质口碑。充分发挥黎川在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商会力量,建立物美价优的亲情营销模式,构建形成

33、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树立“黎川优选”产品的口碑。现已在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商会实现订单发货,销售额已突破50万元。三是以文旅为媒介,提升品牌价值。注重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品质,把产业和产品植入到黎川文化旅游品牌宣传的内涵中,在古城景区设立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讲好黎川产业产品故事,增强产品附加值。东临新区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助力建筑业发展提速增效东临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行动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工作目标、创新工作举措、攻坚工作难点,探索新区建筑业企业发展路径,助力新区建筑业发展提速增效。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建筑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建筑业三年倍增行动

34、目标,全面落实部署要求,出台了关于抚州市东临新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抚东临办字(2022)69号),成立了以新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了东临新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行动征求意见座谈会、新区建筑行业协会座谈会、商品混凝土企业座谈会,广泛征集建筑企业意见建议。前后召开工作调度会10余次,协调解决三年倍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余个。二、坚持做强做优,壮大建筑业发展规模。新区注重“内”“外”兼修,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向“内”做大体量。组建东临新区国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

35、立东临新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通过整合新区现有企业优势资源,带动新区建筑业转型升级。2022年度已有20家企业入统,完成建筑业产值19.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0%。二是向“外”招大引强。促进投资1.77亿元的江西环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新区,同步还引进10余家重点建筑行业关联企业入驻总部基地,预计建筑产值将达到10亿元,年创利税将达5000万元,同时可以解决近千人就业问题。三、坚持落细落实,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坚持从优化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升级。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从政策、信息、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好企业服务。截至目前,共设立企业资质升级奖励等10类扶持资金

36、,对辖区江西正通建设有限公司升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财政补助60万元。二是优化服务质量。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三是着力惠企纾困。新区班子成员每月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今年元月份以来,协调解决建筑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8个。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开展人才政策“五进”集中宣讲会、“进企业”线下宣讲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难问题。四、坚持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助力建筑业产业提速增效。一是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抓好新开工医院、学

37、校等政府投资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引领,全面推进落实装配式建设指标。2022年实施的东临新区人民医院二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装配率达42.05%。二是全面推进社会投资项目装配式实施。加强政策宣传,凝聚思想共识,有效带动社会投资项目实施装配式内容。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天态智能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项目装配率均已超过40%,新开工的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已按标准落实装配式要求。三是切实加强源头管控。充分利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等制度,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装配式建设要求,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环节进行审查、落实,确保新建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设,为推广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