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细致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洁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仅敏捷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视察、体会、想象、思索。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美丽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生:“浩浩荡荡”就是气概浩大。形容人数多,气概浩大。师:人数众多,气概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日老师们来听课,人数许多,气概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生:不行。
2、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概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订正吧!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生:对。师:对是对了,不太精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生:多。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生:不行。师:错误出在哪儿了?生:还得是行走着的。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生:还得是整齐的。师:不肯定是整齐的。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师:有点道理了。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样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
3、”了啊,行不行?生:行。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肯定目标的。师:对,有肯定目标。规模大不大?生:大。师:没人行不行?生:行。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大张旗鼓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活跃不行谓不“活”;使学生不仅体会出词语理解中的微小差别,而且通过供应的背景和例子,为学生精确地运用词语打下坚实基础不行谓不“实”。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并不难,可往往活跃之后是乱而不实。难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笔者以为支老师的高超之处恰恰在于此。他可以将学生的心情调动到空前活跃的程度却并不失控。学生的活跃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总会有“话又说回来了”的时候,总会在尽情地发散之后,又奇妙地收回到教学内容与目的上来,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之中尽情地、极大程度地得到发挥。更难能珍贵的是在这活跃的气氛下,支老师可以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