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检查标准、液氨危险源辨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安全检查标准、液氨危险源辨识清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液氨安全检查标准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液氨安全管理,确保液氨正常使用规范液氨的检查方式及检查要求程序。防止因液氨泄露,操作故障等而造成的的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液氨安全检查管理工作。3职责:3.1 车间负责对本车间区域管辖范围内液氨的存储,适用的设备及液氨管道,阀门,罐体,压力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定期维护。3.2 事业部负责本部门液氨检查维护的检查监督工作。4液氨安全检查细则:4.1 液氨罐区部位检查4.1.1 液氨危险部位标志齐全,完好4.1.2 液氨灌区主要构件焊缝检查确保不得有裂纹或开焊等缺陷。4.1.3 液氨灌区应有消防配套设施,及防毒劳保用品。4.1.4
2、液氨管道是否有裂纹,阀门是否使用灵活,螺栓,螺母不应脱落,不应松动。4.1.5 液氨灌区附近不应有火花。4.2 电气检查4.2.1 液氨存储,装卸区域的照明灯具和控制开关应采用防爆型,密闭性的。4.2.2 电气线路在液氨储存,装卸区域内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在特殊情况下,线路需设中间接头时,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分线盒)内连接和分路。4.2.3 设施的电气开关宜设置在远离防火(护)堤处,不准将电器开关设在防火(护)堤内。4.3 防静电接地检查4 .3.1液氨储存,装卸场所的所有金属装置,设备,管道,储罐等必须进行静电连接并接地。5 .3.2液氨管道在下列部位,应有防静电接地:4.3.2.1进出
3、装置或设施处;4.3.2.2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4.3.2.3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4.3.3金属设备及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4.3.4储罐内各金属构件(搅拌器升降器仪表管道金属浮体等),必须与罐体等电位连接并接地。4.3.5为消除人体静电,在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接地金属棒,或在己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一米长的裸露金属面。4.3.6罐车的罐体,车体应与注液管系统等电位连接。在装卸作业前,应用专业接地线于平台接地端子连接,装卸完毕将顶盖盖好后方可拆除。4.4仪控安全检查4.4.1
4、液氨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重要工艺指标实施远程监控,完善的连锁报警,有毒气体报警等装置。4.4.2液氨储存,装卸区域使用的仪表及其安装,接线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4.4.3仪表的安装位置与罐的进出口接合管和罐内附件的水平距离不应少于IOOOmm04.4.4球罐和卧罐上的温度计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在最低液位时能测量液相的温度并便于观察和维修。4.4.5检测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4.4.5.1确保检测参数具有代表性,检测数据准确,可靠;4.4.5.2温度检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罐内介质温度时,可根据罐的容量和介质特性设置单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温度检
5、测点。4.4.5.3对于有压液氨储罐,应设置压力检测仪表。4.4.6压力储罐上的压力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在最高液位时能测量气相的压力,并便于观察和维修。4.4.7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存设施及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4.4.8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宜布置在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5装卸安全检查4.5.1装卸前,应对车,搬运工具进行确认,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液氨的机动车辆,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罐体应印制“有毒气体”标志。4.5.2装卸前,操作人员要认真对运输车辆所在单位的相关资质或使用单位的相关
6、资质,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车辆状况等进行检查和确认。4.5.3液氨储罐上应装有压力表,安全阀和液面计等,且灵敏好用。且罐内氨气余压应0.3Mpa04.5.4充装站应配备专用防化服,隔离式呼吸器,过滤罐,灭火器等,并确保完好。4.5.5由工艺装置向液氨储存区输入或输出时,必须对相关工艺管道,阀门,安全附件等进行全面检查。4.5.6液氨装卸时,应对充装臂,密封件,快速切断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泄露。槽车充装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禁止使用软管充装。4.5.7现场装卸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开关阀门应缓慢进行。4.5.8车槽车和槽船在装卸液氨时,必须规
7、范接地,装卸工作完毕后,应静置10分钟方可拆除静电接地线。4.5.9随时检查罐槽外观有无鼓包,泄露,压力,温度急剧变化及其他异常现象。4.6氨分解检查。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及要求检查结果1液位计液位计液位浮子之间不得有空挡,每班次检查三次2喷淋喷淋水珠覆盖整个罐体,且水珠均匀。每班次检查一次,电磁阀必须使用灵敏。3阀门各种阀门必须使用液氨专用阀门,密封性必须完好,对各种阀门每班次检查一次。4罐体每班次检查一次罐体,检查罐体表面是否存在易漏点或生锈情况,发现存在隐患问题,立即汇报。5汽化器每班次检查一次汽化器,检查汽化器的仪表温度和压力情况,压力和电源控制开关是否搭配。6卸氨泵每次充氨检查充安泵
8、各种管路是否存在漏气,各种阀门开关是否完好。7室内液氨管道检查焊缝,阀门处是否有漏气现象,及是否存在管道腐蚀现象,每班次检查一次8压力表检查所有的压力表是否在规定的压力范围之内,每班一次9分解炉检查分解炉的管道是否漏气,漏水的现象,每班一次10流量计基础各个流量计的转子是否运转正常,是否有异常出现,每班一次11压力容器每班必须对各个压力容器进行1-3次检查,检查是否有超压现象出现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与控制一、液氨罐概况乾元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液氨储罐,由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设计,中国杭州川空通用设备有限公司制作并安装,2008年10月投产使用。经分解炉装置将储存的液氨分解成比例为25%氮气、7
9、5%氢气的氛围气提供给光亮退火炉使用(氢气主要用于对炉内钢板的保护,避免不锈钢钢板在炉内高温的情况下发生氧化)。液氨主罐体由16mm普通低合金钢焊接而成,几何尺寸2mX10.436m,容积31.6/,设计压力为2.16Mpa,最高工作压力为1.76Mpa,日常工作压力为0.3-1.0Mpao如液氨的体积占储罐容积的85%,罐中液氨的体积为26.82出则液氨的总重量为19.48T。液氨来源:泰安市九龙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液氨供应商通过公路罐车运输到公司进行充装。氨罐室几何尺寸长:13m宽:6m高:5.6m,容积:436.8m3二、注册及检验情况三、液氨的性质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恶臭气
10、体,分子量17.03,比重0.597,沸点一33.33,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与水形成水合氨,简称氨水,呈弱碱性,氨水极不稳定,遇热分解。1%水溶液PH值为I1.7o氨在常温下呈气态,比空气轻,易溢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人对氨的嗅觉感为0.5mg/m31.Omg/m,浓度50mg/m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mgm3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mgm3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mg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会加强氨的毒作用。国家卫
11、生标准为30mg)3。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液氨的危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息死亡;二是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四、液氨储罐的危险分析液氨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属于中压三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爆炸,造成超声波和爆炸碎片对人和物体破坏。液氨储罐爆炸或液氨泄漏后发生氨气化学燃爆。氨气又为有毒气体,爆炸、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中毒事故。(一)液氨储罐物理爆炸危险因素分析1、液氨储罐超压,原因如下:(1)安全装置不齐、装设不当或失灵;(2)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液氨储罐由于温度升高而超压;(3)液氨储罐超装。2、液氨储罐存在缺陷,使承压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
12、有:(1)内、外介质腐蚀造成壁厚减薄,外壁受大气的腐蚀作用,内壁为氨的腐蚀;(2)液氨引起的应力腐蚀是导致储罐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温度升高,有利于腐蚀裂纹的发展;(3)发生严重塑性变形;(4)材质劣化。3、液氨储罐强度设计、结构设计、选材、防腐不合理。(二)液氨贮罐火灾、化学爆炸危险因素分析由于氨气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静电火花等火源,引起火灾与化学爆炸事故。1、液氨储罐物理爆炸引起的器外氨气的火灾爆炸;2、液氨储罐及其附件(法兰、阀门、弯头等)泄漏。贮罐阀门、管道爆裂,充装系统泄漏,系统安全装置失灵等因素;3、明火、静电火花等火源存在。()液氨中毒危险因素分析1、由于液氨
13、储罐及其附件爆炸、泄漏,空气中的氨气的浓度超过安全域值,可能导致人员的中毒,甚至死亡;2、人员进入液氨储罐时,内部氨气浓度没有达到安全范围。五、案例分析案例1:2002年9月11日,湖南省常德县一辆停靠在“常德县影剧院”门口、装满剧毒液氨的东风牌气罐车突然发生泄漏事故,所载的数吨有毒气体朝影剧院的几家门面喷去,刚刚开门的业主夫妇中毒倒地,生命垂危。案例2:2000年12月17日,浙江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车间发生一起液氨泄漏的严重事故,造成4人死亡13人受伤。事故原因是因为合成氨储罐阀门爆裂。案例3:1979年某钢铁公司化肥厂对两台120?液氨贮罐进行内部检查,发现内壁有数以百计的裂纹
14、,这些裂纹大部分分布在长年处于液面下部的南极与下温带组焊的周向焊缝上。大多数裂纹与焊缝垂直,由焊缝中心向两侧扩展,裂纹深4mm6mm,长度一般为IOmm30mm,经分析为液氨引起的应力腐蚀裂纹。案例4:1974年12月江苏省某县化肥厂,发生液氨贮罐的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六、安全控制措施(应有)(一)物理爆炸的安全控制措施1、液氨储罐必须有良好的防腐措施;2、严格控制液氨储罐充装量,液氨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0.9,不要过量充装;3、液氨储罐防止意外受热或罐体温度过高而致使饱和蒸汽压力显著增加;4、尽量减少空气进入液氨储罐;5、液氨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低温储存,液氨储罐设置喷淋水,
15、遮阳棚;6、必须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订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照章运行;7、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妥善处理;8、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妥善维护,定期校验,确保灵敏可靠;9、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二)火灾、化学爆炸安全控制措施1、氨站建筑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T987)(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2、氨站应采用敞开式。氨站建筑物的地面应耐酸碱。在氨站防爆区域内,应采用防爆设计,如设置防爆设备、器材,应设围堤,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以及专用消防设施(如消防用水的消火栓等)。围栏和装饰材料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3、液氨贮槽附近的气体
16、检测器系统数量、位置要合理或并定期检查防止其失灵;4、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I401990)(GB501402005),液氨贮槽区适当部位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剂,并定期检查,保持有效状态;5、设置风向标,供现场人员辨识;6、管道和设备的选材必须耐腐蚀以防止产生泄漏,液氨管道及氨气管道必须定期检查,确保管道、阀门、法兰等无泄漏,防止保温层脱落、物体撞击及腐蚀减薄;7、防止火源、热源发生,定期检查照明电路,防止磨擦、撞击及静电火花产生,检修时使用铜扳手等铜制工具进行操作,严格控制动火。()人员中毒安全控制措施1、防止液氨泄漏;2、进入液氨储罐内部检修前要首先确保内部氨气浓度为
17、安全范围;3生产岗位设自背式空气呼吸器。七、安全控制措施(现有):1、每年10月份,联系就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对液氨罐内部、外部进行清理,对管道、法兰、阀门进行检查。2、严格控制液氨的充装量,现在最大充装量为17吨。3、设置喷淋、排风系统,对液氨罐进行降温。4、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5、按照要求每三年联系泰安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来公司对液氨罐进行全方位检测。6、每年1月份和7月份对压力表进行检测;每年10月份对安全阀进行检测。7、操作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共10人)。8、在液氨储罐室内使用防爆电器,对液氨罐做接地处理、在法兰盘之间加设了静电跨接、在门口设立防火堤、在液氨罐
18、室外设立了人体静电消除装置、配备了移动式静电接地报警器。9、根据国家标准,安装了液氨充装专用鹤管。10、在液氨罐室内设置了四个氨气浓度检测探头,并在每年3月份联系泰安市计量器具检验研究所来公司对其进行检验。11、安装了液位远传显示系统、12、在液氨罐室内放置了四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3、在液氨罐室屋顶安放了风向指示,作为判断风向的依据。14、管道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管,每月对管道及其附件、电器防爆性进行检查。15、配备了手持式浓度报警器。16、配备了半遮面式防毒面具、自主呼吸器、防化服、耐腐蚀手套和洗眼器。17、在液氨罐室内设置了两个防爆摄像头,在室外设置了一个监控像头,对液氨罐进行24小时不间
19、断监控。涉氨制冷企业安全自查自改表安全管理检查内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情况整改措施1.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规章制度。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
20、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2安全生产投入1.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2.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3.应当安排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3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4安全教育培训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
21、书。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1。5隐患排查治理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3.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6职业健康1.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3.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4.应以合同、教育培训等方式向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
22、5.在涉氨操作岗位及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7重大危险源管理1.按规定对本企业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储氨量210吨)。2.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3.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4.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8事故与应急管理1.制定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应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2.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o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
23、做好记录。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上报告地方安监部门。5.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9相关方管理1.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对相关方资质进行审查,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2.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3.应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督管理。10建设项目“三同时”1.2010年7月后建设的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2010年7月前建设的冷库,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复核。2.
24、冷库应使用具有相关生产资质企业制造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应具有合格证。3.冷库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竣工应办理验收手续。4.冷库投产运行应办理相关手续。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11制冷设备1.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运行档案,并妥善保存。2.制冷压缩机应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其它制冷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3.冷凝器的运行压力不得超过系统设计允许值,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气液分离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5.高压贮液器液面应相对稳定,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o多台高压贮液器并联使用时,均液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6.低压循
25、环贮液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7.排液桶桶内液面不得超过80%o8.蒸发器表面霜层及管内油污等应定时清除。冷风机、冻结装置等蒸发器融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9.制冷系统进行管路、设备更换维修后,应进行排污及强度试验或进行环向、纵向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100%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波检测和气密试验。气密性试验应使用氮气或干燥清洁的空气进行,严禁使用氧气。10.制冷系统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并应妥善处理系统中的制冷剂。1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12.设于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贮氨器等设备
26、,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栏。设于室外的制冷压缩机组、贮氨器除应设围栏外,还应有通风良好的遮阳设施。12安全设备设施1.制冷压缩机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由制造厂依照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进行配置外,还应设置下列安全部件:活塞压缩机排出口处设止逆阀;螺杆压缩机吸气管、排气管处设止逆阀。压缩机冷却水出水管上应设断水停机保护装置。应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2.冷凝器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水冷冷凝器应设断水报警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应增设压力表、安全阀及风机故障报警装置。3.制冷剂泵应设置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泵的排液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逆阀;泵的排液总管上应加设旁通泄压阀。4.所有制冷容器、系统加液站集管、以及
27、制冷剂液、气体分配站集管上和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回气管上,均应设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5.制冷系统的采用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均应采用制冷剂专用表。高压侧不低于1.5级,低压侧不低于2.5级,量程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6.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均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液位的供液装置。7.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和集油器等均应设液位指示器,其液位指示器两端连接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8.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9.液氨储罐上方应设喷淋装置。10.制冷系统应设置监控报警系统、氨气浓度报警器、事故排风机连锁装置、紧急泄放装置等。13特种设备电瓶
28、车、锅炉、氧气瓶、乙快气瓶、贮液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和集油器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天车、起重机械设备等特种设备:1.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2.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
29、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3.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14管线1.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管线外保温层无结霜现象。重点应检查热氨除霜集管。2.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不漏。自动旁通阀、恒压阀、安全阀等均应完好,无泄漏现象。3.架空管线应有限高警示标识设置。4.管线表面应有介质名称和流向等标识设置。5.管线及设备所涂敷色漆的色标应符合规定。制冷高低压液体管,淡黄;制冷吸气管,天配蓝;制冷高压气管、安全管、均压管,大红;放油管,黄;放空气器,乳白;油分离
30、器,大红;冷凝器,银灰;贮液器,淡黄;气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器、低压桶、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天醐蓝;集油器,黄;各种阀体,黑色;截止阀手轮,淡黄;节流阀手轮,大红。6.凡制冷管道和设备能导致冷损失的部位、能产生凝露的部位和易形成冷桥的部位,均应进行保冷。7.穿过墙体、楼板等处的保冷管道,应采取不使管道保冷结构中断的技术措施。8.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9.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并应采取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落入泄压管内的措施。15电气系统1.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
31、,并应设固定密闭观察窗。2.变配电所与氨压缩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塞。3.变配电所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4.氨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之间连通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5,穿过库房隔热层的电气线路,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6.低于0。C的库房内动力及照明线路,应采用适合库房温度的耐低温绝缘电缆。7.库房内应采用防潮型照明灯具和开关。8.冷间内照明支路宜采用AC220V单相配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应接专用保护线(PE线),各照明支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9.应定期检查备用电源的可用性。10.应详细填写运行值班
32、记录,运行值班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16作业场所1.库区内所有应急通道保持畅通。2.机房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3.进、出口外应根据机房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识。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标识。4.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5.机房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情况特殊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6.机房内主要操作通道的宽度应不大于1.3米,制冷压缩机突出部位到其他设备或分配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制冷机与墙壁以及非主要通道不小于0.8米,并留有足够的检维修操作空间。7.设备间内的主
33、要通道的宽度应为1.2米,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米。8.机房、设备间内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9.冷库外应设置氨警示标识。10.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I1.液氨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液氨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o17消防设施与应急设施1.采用氨制冷系统的机房、速冻加工车间内应安装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由法定计量鉴定机构或厂家每年进行复检,确保安全有效。2.冷库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3.氨制冷机房、设备间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靠近速冻装置)门外应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4.消防
34、灭火器、防毒器具和抢救药品等应急物品应放在危险事故发生时易于安全取用的位置,并由专人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场所应配备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5.库区应设有消防安全疏散等指示标识,严禁关闭、遮挡或覆盖安全疏散指示标识。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将安全出口封闭、上锁。6.应保持应急照明、机械通风、事故报警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检测、维护保养。7.氨制冷机房应设置防爆型照明设施及开关;氨制冷机房和配电室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应设置防爆型应急照明灯具,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8.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
35、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9.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10.消防设备设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11.库区视频监控系统应设立专管员负责安防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视频质量清晰。视频资料应至少保存3个月。12.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应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应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状况,确保设施完好、整洁、卫生。18污水处理1.应设置污水收集池,配备提升水泵。2.应制定污水池清理等有限空间作业规程。3.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19作业安全1.应建立检维修作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制冷设备操作应执行制冷压缩机、压力容器等相应操作规程。3.热氨除霜、水除霜作业应执行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4.系统加氨应执行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5.库房降温应遵循制冷系统运行操作规程。检查人:检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