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人才工作现状和需求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公安人才工作现状和需求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上海:上海公安人才工作现状和需求调研报告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力构筑一流警务人才高地,保障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市局政治部组织全局各单位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全面梳理了上海公安人才工作现状、形势及需求,并就今后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作了深入思考,供市局党委决策参考。一、前期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根据舒庆同志“深入研究引进人才、保障人才成长还有哪些空间,哪些能办到、怎么去办,哪些没有突破、怎么去突破”的指示精神,亚宏同志“针对性加强队伍的培养、教育、管理、关爱”的批示要求,徐靖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专项调研工作,并要求深入
2、各单位摸清、摸准人才需求,将调研做实做透。按照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市局政治部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多渠道、多维度开展调查研究,为上海公安人才队伍建设“号准脉、抓对药”。(一)广泛征询对策建议。先后前往相关单位召开专题座谈会20余场,与政工部门、实战部门、基层所队等各个层面的领导干部近300余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人才工作第一手资料,共同探究如何加强公安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00余条。(二)全面排摸人才需求。围绕专业警种、技术部门、基层单位情况各异的实际需求,结合近期开展的招警计划编制、法治人才培养规划等工作,面向全局所有单位下发上海公安人才工作需求调查问卷,聚焦新时代公安工作“要
3、哪些人才、从哪来、怎么来”等问题,全面厘清人才需求。(三)积极争取政策支撑。针对前期梳理发现的瓶颈问题,主动走访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职能部门,进一步了解本市人才工作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积极寻求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撑,探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新途径,为人才队伍发展拓宽空间。二、上海公安人才工作现状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人才强警战略”,以推动人民警察分类改革、民警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实战性、应用型的公安人才队伍。(一)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以民警招录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本市公安机关持续引进学历高、素质优的人员加入警队,有力推动了公安
4、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使之成为一支覆盖多个领域、高效助力公安工作的重要力量。学历层次显著提升。近5年,上海公安新招录的民警77%为本科以上学历,全局民警的本科比例从33.6%升至40.896、硕博比例从4%升至6%,57名博士、1298名硕士组成的高学历群体,在绝对数量上已领先于本市大部分机关单位,进一步夯实了公安人才发展的“根基”。一一专业分布更加完备。目前,上海公安人才队伍的专业类型共45种,除公安部人才库划定的29类公安专业外,还涵盖了大量社会通用专业,主要包括:各警种从事侦查打击、行政管理等执法勤务岗位,专业能级较高的技能型人才,占46.4%;综合部门中从事情报研判、宣传教育等工
5、作,具有较强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占13.2%;警务技术、社会通用专业技术领域中,副高级以上或相当职称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占22.9%;以及语言类、文体类等其他类型的人才。高级人才初具规模。在痕迹鉴定、DNA.现场勘查等公安刑事技术领域,涌现了一批在本专业、本条线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家型领军型人才,包括: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公安部津贴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上海工匠4人。(二)人才效能逐步显现。在打击破案、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业务领域,人才队伍通过创造性、引领性的工作,为公安工作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支撑破案效能“革命性”提升。随着图
6、侦、网侦、技侦等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完善,技术赋能打击破案的成效愈加凸显。近年来,上海公安取得了命案、抢案全破,八类案件、入室盗窃等传统案件破案率达到95%和86%的历史高位,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广大技术民警的有力支撑。引领公安科研“跨越式”发展。近5年,依托刑侦、网安、技侦等实战部门设立的各类公安实验室,在刑事技术、网络安全、信息通信等公安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计申报科技成果登记149个,获取专利技术74项,申报知识产权及软件著作权21个,在全国范围也处于领先地位。一一助力城市管理“智能化”转型。在交通管理领域,联合开发建设了IDPS系统,推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道路
7、交通管理新模式,大幅提升全市通行效率,人车安全更有保障。在公共安全领域,探索布建“全覆盖、非接触、不停留”智能安检系统,并广泛应用于“进博会”等大客流场景,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有序”。在疫情防控领域,充分发挥强大的数据治理和分析能力,打通数据壁垒、科学建模,为精准防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警务模式“系统性”升级。围绕“一平台、三体系、三支柱、一保障”新型现代警务机制建设要求,聚焦实战场景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依托新兴技术领域的人才储备优势,强化数据治理,丰富模型应用类型,推动业务流、管理流向数据流转化,稳步提升公安机关的发现力、防范力、处置力、打击力和服务力。(三)人才体系初步建立。以推动民警职
8、业生涯规划管理为契机,初步建立了一套匹配民警个人发展需求、适应实战需要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制度体系。打通了特殊招录渠道。围绕公安亟需紧缺的专业人才,通过针对性设置考录条件,量身定制凸显专业性的考试内容,畅通了特殊人才“进口充分发挥公务员选调生平台优势,结合面上招警工作,广泛吸引“985”“211”高校的优质生源。近年来,先后引进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特殊人才52人,招录选调生61人,其中,90%为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初创了分级评价制度。围绕刑侦、经侦、治安、交通等10类主要执法勤务岗位,以及技侦、网侦、通信等6类警务技术岗位,分别制定了上海公安民警职业警务体技能和专业岗位能
9、力标准开发认证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公安机关警务技术任职资格评定规程,构建分级评价体系,科学评估民警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为选拔、使用人才提供标准。完善了培育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培训带教、人才选拔、岗位交流、表彰晋升等14项机制规定,形成以“能力值”贯穿职业发展全过程的“制度链”,通过双师带教助力能力提升,完善交流平台促进人岗适配,加强激励保障营造成才环境,初步建立了“科学育才、精准用才”育用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三、新时代公安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及需求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公安部、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新时代人才发展规划,要求人才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工作格局日趋完备,质量效益显著
10、提升,服务支撑作用持续深化。围绕上海“十四五”规划,对标新型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任务,上海公安人才队伍无论“质”还是“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一)聚焦三个世界一流”定位,需要科学布局“尖端人才”。目前,全局的专家型、领军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刑事科学技术等传统警务技术领域,“高精尖”人才的覆盖面相对狭窄,与外省市公安机关相比,“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尖端人才储备不足,缺乏领先优势。对照“世界一流警队”的形象地位,以及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任务要求,上海公安队伍需要一个多学科领域、多专业方向的“顶尖人才团队”,在战略层面谋划推动新时代公安发展。(二)保障城市
11、发展关键领域,需要储备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调研过程中,在被问及“亟需补充人才的专业类型”时,选择网络安全、法律、经济金融专业的单位分别占了68%、64%.56%,近三分之一的单位同时勾选了上述3类专业,如经侦总队提出了具备互联网边界知识的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网安总队希望民警兼具网络安全技术、法律知识和管理经验,治安总队提出需要通晓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国际法等小众法律的人才。由此可见,随着上海深入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来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等新兴领域的安全风险挑战日益突出。“互联网+”环境下,快速增长的各类非接触性犯罪,对办案民警的专业知识涉猎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储备一支服务保障关键领域的
12、复合型人才队伍。从本市公安队伍现状来看,全局拥有2种以上专业学历背景的民警仅300余人,其中兼具经济、法律、网络等专业知识的民警更是凤毛麟角,亟待进一步加强。(三)保持技术鼠能优势,需要加强“研发型”技术人才培育。在各类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打击破案、治安管理、社会防控等警务活动效能提升显著,但随着罪案类型线上化、犯罪手段科技化的演变趋势越来越快,对警务技术的支撑能力保持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60%的单位认为,当前警务技术队伍最需要提升的是技术革新能力,针对“重应用、弱研发”的现状,做大做强“研发型”技术人才队伍,才能始终保持技术赋能增效的优势,为公安实战工作持续“输出”。(
13、四)推动公安高质发展,需要规模化打造“骨干型”人才队伍。调研期间,大部分单位提到,推动上海公安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除了传统观念中的高学历、高水平、专家型、技术型人才,应将各警种、各条线的优秀骨干,如优秀社区民警、岗位能手等群体也纳入人才范畴。通过在各警种、各岗位广泛树立交警唐立宏、社区民警王瑞芳等楷模式的业务标兵,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集聚效应和引领优势,以点带面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从而为建设人民满意、群众期盼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公安铁军。(五)构筑一流警务人才高地,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当前,对人才工作缺少专门的思考和统一规划、人才管理“同质化”
14、、人才工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公安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受访单位中,63%认为激励保障不足,薪酬相同、待遇相同、保障相同,与人才所作的贡献不相匹配,容易造成优秀人才流失;59%认为培育体系不完善,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更侧重于全警,对于有特殊专业、技能提升需求的人才缺少针对性措施,从青年民警中发掘苗子、跟踪培养有所欠缺;51%认为精准引才有待提升,以公务员招录为主的引进方式,薪资待遇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招录政策对特殊人才限制诸多,“要的人进不来”阻碍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警队。因此,全面推动公安人才发展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四、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对
15、照建设公安人才高地总目标,上海公安人才工作要坚持从队伍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重点人群、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力争到2025年,人才综合环境更加优越,人才发展达到全国公安领先水平。(一)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系针对当前公安人才发展各个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健全完善符合公安业务需要、更加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1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市局主要领导负责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级党委、党总支人才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人才观念,确保统一谋划、统一推进。2 .细化人才规划。研究制定上海公安人才
16、工作实施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重点群体、具体措施、计划步骤,全面布局启动公安人才发展战略。3 .完善配套制度。建立人才引进、人才激励、评价使用、教育培养等配套制度规定,健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工作上生活上精神上全方位落实对人才的激励保障。(二)实行“十百千”人才发展计划以构建形成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为目标,聚焦人才队伍中的重点群体,做强“塔尖”、做优“塔体”、做实“塔基”,更好地服务作战指挥、新型犯罪发现打击、智慧公安开发应用、科技创新、战略管理等公安实战。同时,基于人民警察身份属性特殊、较难实行高薪引才的现实情况,积极探索“自主培养为主、引进吸收为辅、实战练兵为
17、助”的内生发展模式,推动公安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1 .探索“引进+培养”模式,汇聚十位顶尖专家做强“塔尖”。针对顶尖人才培育周期长、培育要求高的特性,侧重借用“外脑”“外力”,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吸纳、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为我所用,组建由相关专业领域领军全国的专家组成的顶尖顾问团队,从战略层面为上海公安发展出谋划策。2 .加强“培养+培养”模式,打造“双百”人才队伍充实“塔体”。围绕服务保障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业务、技术领域,依托公安院校自主培养的同时.,积极借助相关企业、科研单位、重点高校的优质培训资源,联合培育100名兼具经济、法律、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18、,100名在警务技术领域具备较强技术革新能力的“研发型”人才,为上海公安人才队伍造就一支中坚力量。3 .深化“实战+培养”模式,选树千名业务骨干筑牢“塔基”o综合运用大练兵、技能比武竞赛等战训平台,在实战中磨练业务技能,在各警种条线、工作岗位,培养并发掘一批业务能力优秀、作用发挥突出的业务标杆,推动骨干型人才蛛网式铺开,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引领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三)实施“五项”系统工程1 .实施“引智”工程,构建高水平公安人才高地。依托“上海公安智库”平台,进一步发挥特聘研究员的“外脑”优势,战略性、前瞻性思考谋划上海公安工作发展方向。探索采用兼职的方式引进相关领域的国内知名科学家、院土
19、,协助攻克制约公安发展的技术瓶颈。深化项目合作模式,继续发挥互联网、通信等相关领域头部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通过引入科研项目团队,带动公安研究能力提档升级。2 .实施“领航”工程,打造复合型人才孵化基地。聚焦经济、金融、法律、计算机等重点领域,在相关科研机构、重点高校、机关单位探索建立学科培训点,通过开展跨学科挂职锻炼、短期培训,促进复合型人才培育。健全完善职后教育保障机制,激励民警广泛参加跨领域的在职培训,进一步丰富民警的学历学位背景。适时推动公安学院设置“第二学位”,紧扣入警源头关,自主培育一批急需紧缺、服务实战的青年人才。3 .实施“铸匠”工程,提升技术队伍服务支撑能力。加大对现场勘查、法
20、医物证、网络安全等现有公安实验室的硬件投入,进一步配强研发团队,推动完善国家级、省部级、部局级重点实验室三级布局,提升警务技术队伍的整体研发能力。积极创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并依托该平台深化警务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吸纳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参与科学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向实战应用转化。积极推送优秀技术人才参加政府特贴、科技奖项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专家型、领军型人才储配。推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转型升级,加强新型犯罪领域的技术研究,持续优化打击破案技术革新。4 .实施“强基”工程,夯实业务骨干战训一体化培育。进一步畅通特殊招录渠道,加强公安亟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形成专业分布更合理、更完善的“公
21、安人才蓄水池”。深入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加强各警种专业集中培训和岗位练兵。以实战场景为基础,大力开展公安业务、警务技术技能大比武、岗位能手评比,培养、选树一批骨干人才。加强各警种、各条线的“十佳”评比,建立一批“业务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民警、岗位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全警能力素质提升。5 .实施“育苗”工程,完善青年人才培育体系。综合运用共享、招录等途径,加强公安学院师资力量建设,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与实战部门共建共育,打造实习、实训、实战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健全完善重点专业毕业生岗前实习、轮岗交流等制度,试行公安院校毕业生“人才发展档案”,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的个性化跟踪培育。不断完善民警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体系,建立适应特殊人才培养需求的定岗和遴选机制,推动人岗适配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