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健委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强能力建设科学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2022年,在省卫健委的强力指导下,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着眼于打造“网络更健全、机制更优化、保障更有力”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体系,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卫生应急工作效能,关键时刻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工作亮点2022年,我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坚持软件实抓、硬件实干,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涌现出一批工作亮
2、点:(一)全力以赴驰援兄弟城市。面对2022年国内“点多、面广、频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省卫健委统一安排部署,全年共派赴外省、外市支援流调溯源、采样检测、医疗救治、康复管理等领域医卫人员2500余人次,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贡献了XX力量。(二)取得疫情防控明显成效。在我市两次较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统筹全市医疗专家资源,发挥市级医疗救治专家团队作用,结合前两年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对检测发现新冠病毒阳性相关病人实行快转快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策略,坚决让感染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医治,疫情防控工作与全省同步,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着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预防
3、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依托市第七人民医院设立XX市医疗急救网络东部中心,新增阳湖二院急救站、雪堰镇中心卫生院急救点,将偏远地区急救资源覆盖半径进一步缩小。推进“智慧急救”(一期)项目建设,上线120急诊预告知和电子病历系统,配备救护车190辆,其中负压救护车64辆,完成相应驾驶员、调度员与担架工招录工作,建设3个救护车洗消点,急救运送能力进一步加强。新120指挥调度系统正式投用。(四)防范重大风险富有成效。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总结成效与经验做法,对照梳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修订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XX市突发事件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信息传递、应急反应、现
4、场处置、物资储备等各环节的系列化检视和全程化演练,为全市汛期安全度汛提供了有效保障。二、主要工作成效(一)深化改革,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严格对照2022年省卫生应急工作要点,不断完善我市卫生应急制度体系。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将应急演练质量和应急组织能力纳入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牵头抓总作用。2022年9月,优化市卫健委内设机构设置,卫生应急、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改由综合监督处承担,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以市疾控中心为技术依托,以城区医疗卫生单位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及零报告制度,并明确了各网络直报单位责任人、工作职责、规
5、章制度。市疾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发生疫情后立即进行网络监控,并及时上报,真正实现了传染病报告的动态性、实时性和网络化管理,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二)突出重点,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一是科学应对,当好参谋。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全面贯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形成“低输入风险下的扁平化指挥体系、高输入风险下的应急指挥体系、异常情况下的露头就打快速处置体系”三种形态,突出在不同风险状态下指挥体系的“因变应变”,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参谋部”作用。二是以快制快,应对迅速。在两起本土规模性疫
6、情处置中,坚持以快制快、以变应变,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切实扛起疫情防控“主力军”责任担当。“313”疫情一周左右实现了社会面清零、一个感染周期内彻底扑灭目标;“425”疫情在发现的首日即切断了社会面传播链条,均未发生疫情外溢。11月份以来,面对外防输入与本地续发相互交织、BA.5.2进化分支和BF.7进化分支两种变异株并存、多板块多发并发的严峻形势,提升“三公(工)一大”协同效率,坚决实行先管后筛、统筹兼顾边管边稳,做到快速指挥响应、快速风险评估、快速流调追踪、快速核酸筛查和快速隔离管控。三是平急结合,强化储备。严格按照省指挥部第三版能力清单要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准
7、备,全面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转运隔离、医疗救治、消毒消杀等各方面能力建设,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四是抓牢基础,争取主动。依托城市免疫感知平台等关键数据资源,对涉疫人员进入重点场所主动识别、实时监控、灵敏感知,科学预判。强化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截至H月30日,全市全人群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73万人,首针接种率108.6%,全程接种率103.l%o五是与时俱进,常态防治。12月份以来,根据新冠疫情从“防控”到“防治”转变的新形势,按照国家、省最新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从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风险区划定、“应检尽检”范围及频次等方面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在发热门诊、分级诊疗、重症救治、药物储备等方面着
8、手准备医疗救治资源,迎接疫情防控工作新挑战。六是朝乾夕惕,严格值守。完善全市卫健系统的“平战结合”、“平急转换”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因时因势动态充实队伍,高效开展应急处置。(三)优化配置,救治能力经受考验。发挥市级医疗救治专家团队作用,借鉴前两年抗疫经验,提升救治能力,对定点市三院重症床位进行了扩充改造,完成花博园方舱医院和青龙核酸检测基地建设,将西太湖医院改造成亚定点医院,三批次定点收治医院总床位数达1673张、ICU床位数178张,达到两个10%的要求。在去年两次较大规模疫情期间,统筹全市医疗力量参与防控与救治工作,将市七院等3家医院临时改设成黄码医院,确保了新冠感染相关各类人
9、群都能得到有效分类救治,实现了感染患者“零死亡”目标。(四)未雨绸缪,有效管控各类风险隐患。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全年开展医疗乱象、游泳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等各类专项行动26个,监督检查各类单位4000余户次,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法律七进活动107场。二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以宣传氛围营造、培训和演练等形式,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定期对直属机构、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区核酸采样点、新冠疫苗接种点、民办医疗机构和托育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三是切实强化风险管控。做好计划生育特殊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坚持源头管理
10、,压实基层信访主体责任,做到稳政策、稳舆情、稳信访,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没有出现一起进京赴省信访事件。四是助力重大活动保障。安排专员指导各项重大活动医疗与防控方案落细落实,做好中高考、两会、中以创新周、工博会、深圳和上海经贸活动周等大型活动医疗救治与防疫保障工作。(五)夯实基础,持续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一线配置。调整充实一线应急管理工作力量,配齐配强应急与安全管理人员。组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队伍和专家库。组建了科普应急队伍,做好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工作。二是抓好业务培训。编制XX市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手册(第二版);开展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岗前培训,
11、培训率为100%;组织急救医生开展业务学习与业务考核。三是提升应战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完成各类医疗保障及应急演练63项,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以各类主题卫生宣传日为契机,对社会公众常态化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知识的培训20场次,普及人数达3300人。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三、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一)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受到大规模疫情冲击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缺乏这一矛盾更为凸显,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应急需求,管理水平和实战水平亟待提升。(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
12、系还不够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普适性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太少,中心城区社区医疗业务用房不足,社区家庭医生人手不够。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水平偏低。(三)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卫生应急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度不够深入,宣传教育方式单一,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尤其是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单位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四、2023年工作要点(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维护公共安全。一是研究制定中长期规划。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搭建纵向联结市一体,横向联通区本级各部门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二是完善公共卫生应
13、急指挥体系。形成市、区联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垂直网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构建风险评估、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应急联动、高效有力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和基层单位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其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培训演练、社会宣传和事件处置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应急核心能力。(二)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提升应战能力。一方面,组织开展卫生应急行政管理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紧急医学救援应急管理和基层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等4类人员的理论与实战培训,加强预案、体制、法制、机制等卫生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各类卫生应急人员的理论与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实现预案定期修
14、订,动态管理,做到专项预案体现专业应对、部门预案体现部门职能、单位预案体现具体处置、重大活动预案体现预防措施,推动预案管理科学规范化。由卫健委组织疾控、医疗、公安、后勤保障、新闻报道等多部门参与“实战演练”,提高各部门相互配合应急能力。(三)完善应急综合保障制度,提高保障能力。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联动,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详细准确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调度。依据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预案,强化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并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跨地区和市县大型活动的工作指导,确保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应急素养。围绕急性传染病、安全与急救等重点领域开展公共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公共安全宣教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防控知识;落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主体责任,加强食品药品、中毒预防、放射防护等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好广播、宣传栏、手机短信、网络、微视频等多种传播途径,引导公众做好健康监测等工作,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卫生健康科普格局,不断提升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