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资料2023年整理-尔雅通识课当代中国经济笔记陈享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资料2023年整理-尔雅通识课当代中国经济笔记陈享光.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当代中国经济第一章、中国改革制度第一讲一、增量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1、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国民收入支出结构:购买消费品还是购买投资品?但是我们保证在其Il08:28/20:36W校园网G):理论上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和支出结构,使得增量资源在政府部门这么多,在非政府部门这么多,从而保证了国民收入是最优的,也就是最大的。这就是增量改革的核心任务。二、我们与俄罗斯改革的区别1、我们是对增量资源进行调整。而俄罗斯是对存量资源直接进行私有化调整。2、存量资源的配置上,理论上也是像增量资源那样进行配置。3、在现有所有所有制形式下面,都有其适用范围,在其适用范围中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弱点。所有制
2、的相关问题,就是涉及到谁控制这些增量资源,谁是资源的主人。4、国有非国有具有绝对优越性,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只有在适用范围内,才有其比较优势。5、国家所有制的好处:外在的经济效应,可以应对市场失灵。京九线都是经过欠发达区域,带有扶贫效应。有货流不足和客流不足的缺陷,但有两个好处新的纵观南北的产业带的行程,第二讲一、国有制的好处:外在的经济效应(以京九铁路为例)1、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受益的部门不会交给产生外部效应的部门2、发展或增长极:增长极效应二、国有制的局限性:经济激励约束制度有相关问题1、激励约束制度有相关问题导致活力不足2、效果体现在:它产生的效益和他的收入脱节。三、是否实行国有制1、产生
3、的外部效应带来的受益与激励约束不足带来的可能损失相比较,来决定是否实行国有制2、没有外部效应时,国有制扩展需要谨慎。3、强外部效应时,应采用国有制四、国家控制的增量、存量的资源范围的大小,或国有经济控制的领域的大小的影响因素1、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面临任务和约束条件是不同的2、与非国有资本实力或进入障碍有关:国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国家进入非国有不容易进入的五、以资本主义二战后发展为例1、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都经历了国有资本的扩张和收缩的阶段,前三十年总体上扩展阶段,后三十年(上世界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收缩。撒切尔夫人终止了国有化,世界上掀起了非国有化的浪潮。2、很多
4、人认为:八十年代后,私有化的兴起源于国有化的错误,这其实是错误的。1976年之前国有规模扩张导致了黄金时期。3、资本主义前三十年国有化原因:私人资本进入障碍。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上私人资本不愿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私人企业无法进入,比如载人航天飞行。解决失业相关问题,政府使部分企业放弃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改为就业最大化目标,为达到此目的,政府改变企业性质。4、后三十年进行私有化的原因基础设施建立完成了,但私人部门经营有效果。非国有资本进入的障碍减少了:私人经济甚至富可敌国,经济全球化解决了人才不足,进入障碍与领域减少了。过度强调就业最大化的目标。5、调节的实质,是寻找存量资源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分配
5、的均衡点。6、中国工业化任务需要国有和非国有资本的共同推动。7、中国的非国有资本在货币资本数量上可能非常大,但是产业很低端8、退出论:私人资本可以保证最优的供给,竞争性领域退出,非竞争性领域加强缺点:过于强调西方经济学理论,过于意识形态。9、有选择的退出:六、两个约束来确定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比例效果约束,机会成本约束。来确定增量和存量资源分配的比例。七、均衡分配均衡点1、有一个能够保证其达到最优配置的体制,如果偏离均衡点,则借助政策手段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比如朱铭基政府中,部门不能利用的资源:借助国家债务,使其变成国家控制,进入私人部门不愿进入的领域,比如机场,高速公
6、路等等。第二章、创新制度激励,使得蛋糕做大八、制度创新(第四讲):使两条线向上移动1、制度决定激励结构和激励的有效性2、变革一共有以下几部分:(与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变,不涉及基本制度的改变)改变分配结构,向个人进行倾斜:国有经济创造的财富会给私有经济和政府,因此私人经济发展会很快。私有经济成为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合法私人财产制度(中国私有经济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中国私有化的结果,而是分配结构的变化)(国并不是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对立起来。)与时俱进:私人老板能不能入党,不能以有产或者无产为标准。而是以能不能承认党章,政治立场为标准。3、基本制度的创新和基本制度实现形式的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九、
7、基本制度实现形式的创新(第五讲)1、传统公有制理论的相关问题:范围和形式的相关问题。公有制有无优越性的相关问题中:优越性的范围:优越性还是十亿人的优越性?有效的共同占有。共同占有的范围是多少优越性得以发挥的形式:2、范围和实现的形式与什么有关:社会化程度有关(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采用集体公有制)占有的主体能不能适应占有范围的变化,不能超过社会分工的限制。(社会分工:旧分工使得人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体力劳动者无法从事脑力劳动)科学相关技术形式不同导致有效占有的范围也不同,比如铁路范围要大,修鞋匠要小中国公有制的改革需要多样化的探索和改革:比如现在的基金所有制:社会所有3、公有制在实践中的
8、矛盾:一方面生产社会化要求公有占有范围的扩大,而旧分工对占有主体的限制。有效共同占有的范围和边界要由发展的程度,劳动者受旧分工的限制情况来确定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第七讲(1)占有形式的不同,有效占有范围内进行直接占有,其他范围内间接占有或叫授权占有:多层次授权:(2)最高权限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国务院及其行政相关系统管理企业,因此国务院拥有行政权和所有权,因此政企无法分开),解决方式,成立国资委来管理国有企业(3)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源于旧的制度安排和观念意识形态的东西中国先进行思想解放:一方面是自上而下,两一方面是自下而上,重新对原有的制度安排进行再认
9、识。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农村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创新。(A、中国农村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承包责任制,承包期短,农民掠夺性开发土地,延长承包期,不强制性推行承包责任制,个别地方发现有更好的形式,可以因地制宜进行探索。)B、同时也允许自上而下的改革,除了基本制度之外的方面,给地方自发改革的机会和条件。重大的、目标性的、战略性由中央来掌控,来避免改革的失控和摩擦。C、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制度的变新和改革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因此存在着制度短缺的相关问题。因此存在制度的短缺。因为自己进行改革的成本很大,然后很容易被模仿。自上而下的改革则可以克服这个相关问题。D、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避免由集权到分权过程中改革失控的相
10、关问题,能够较好的反应社会理性。(由于个人理性的结果可能导致社会的非理性)中国既有体制性改革也有制度性改革(4)中国的改革创新是在非均衡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力图寻找一种适应于这种非均衡的改革方式A、地区发展的非均衡B、经济体制的非均衡:传统体制的影响力、支配力和控制力是不一样的。城市受传统的体制影响更大,因此中国改革要想从城市率先突破是不现实的。农村先改革,然后城市采用重点突破整体配合进行改革。(5)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A、相关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创造效果创造经济发展,还要创造社会的稳定。B、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并不一定要求政治的多元化(分权,多党制)与此相配合。我们本来以为计划经济向市
11、场经济转变中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然而事实上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在这些变革领域中产生累积了新的矛盾。(比如劳资关系矛盾、贫富差距相关问题)这些矛盾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C、中国进行两个分权的同时,没有进行政治性分权的改革(第十讲)两个分权:经济性分权:经济性决策权的重新划分行政性分权:给各地方政府以行政权力没有经济政治性分权:应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横向:政党之间行政分权;纵向:政党与选民之间政治权力的划分,政党的权利来自于选民的授权因为经济性和政治性分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强调了地方的权利,但是避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相抵抗的方向,避免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讨价
12、还价,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和宗教相关问题严重的相关问题。中国宗教自主,不允许外国控制。D、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会创造政治改革的条件,会创造自主、竞争、独立、开放的意识,为民主化政治创造条件,先摆脱经济依附和精神依附。经济改革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利益集团相互制约的条件。进一步形成政治竞争的条件。E、我们虽然不进行经济政治性分权,但可以不断地改进。比如人大权利可以不断强大。F、多政党的前提: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在发展中国家很难执行。多政党会存在多数人暴力,多数人民族欺负少数民族(6)西方人提出的,中国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第十一讲)A、越是不发达的地方,非正式制度(习俗)对人们的约束越强。B、我们重视
13、其正式制度的改革、创新,我们对非正式制度的改革创新还不够。正式制度的变革很快,并且具有可移植性。C、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地方:市场经济中的平等自由人权的观念与等级制度的冲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道德的缺乏:利与义、利与德个体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失败时反社会,反政府倾向对平等的传统的理解与正常收入差距的扩大的混淆对资本的传统理解和人们积累资本愿望中国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关系(乡村中人际关系:熟人关系(不讲原则)和陌生人关系(原则当头),因此人们通过一切可能办法,将陌生人关系转变成熟人关系,将助长不正之风。领导者的熟人关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规则面前的不公平。市场交易中的熟人关系中国对人情关
14、系的改革:属地审判原则到异地审判原则;第三章:将蛋糕分好。十、中国收入分配相关问题(第十二讲)1、现在有哪些分配相关问题A、可以从统计材料中看出的相关问题:两个比重偏低: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偏低,个人和家庭收入占国民收入偏低,并向下走。城乡差距扩大:不包涵保障性隐形收入,已经达到1:3.3东中西部差距扩大: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也呈现扩大趋势: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高达1:8-1:102、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A、不是平均主义,工人、农民、干部之间并不是平均主义分配原则B、带有浓厚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色彩:按职业特点进行了划分,比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叫农民非农业产业体力劳动者叫工人,除当
15、兵和其他两类之外叫干部(大学毕业生)。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很多东西与这种身份相联系:比如农民实现工分制:不享受商品粮,没有福利型分房,没有实质性社会保障,只是通过土地来保障,享受国家的公共产品较少。这种分配使简单的劳动分工变成了特殊身份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低价购买商品粮,国家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电房租等非常低,公费医疗,子女就业国家统一安排;干部实行级别制:大学毕业23级,副排级待遇;干部向行政级别上靠拢C、不同的身份与制度安排相联系(第十三讲)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上没有差别,但从分配制度上有身份的差别。身份制包涵着等级制在里面D、传统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相关系统组织起来的相关系统,按照等级原
16、则组织起来的。显著性的级别,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得不同行政相关系统上有了行政性等级差别,比如处级单位,科级单位,股级,四分之一科级,行政级别对应地位和权利,以及获得的报酬和收入。E、地区也有等级差别:北京:享受特供上海:八类地区,工资高3、我们对传统分配体制的相关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的相关问题A、民工:城市工人比农民工获得工资高出一倍,还不包括社会福利。并不是市场因素,而是身份制在作怪。农民工不享受市民待遇,B、打破我们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要比平均主义要困难得多C、产业性的歧视:学农的大学生和研窕生没有多少在研究农业第一线4、收入分配的标准和方式(第十四讲)A、中国的脑体倒挂相关问题:其实有
17、相关问题。不能划定体力劳动者一定是低收入。根植于等级制度,导致收入分配标准的扭曲。B、收入分配或产品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是指:包涵生产的客观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生产主观条件(劳动力资源)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条件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谁拥有这个生产条件就可以以生产条件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分配)(劳动力的生产条件的归属相关问题,奴隶不拥有劳动力这一生产条件,工人拥有了人生自由,才有了劳动力的支配权)、C、生产条件借助于什么样的方式在不同生产领域进行分配。(市场方式: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与生产条件不能够脱离。收入分配方式根据生产条件的多少来判断)与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均衡关系有联
18、系,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要求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均衡分配)前提是资本能够在市场上充分流动为前提:以前种植业和养殖业必须固定,不能流动。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条件。D、我们的生产条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1)、客观生产条件的分配:公有制:国企高管不应该高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有生产条件的所有者进行分享;非公有制(私有制):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劳动者的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公有制+劳动力个人所有=按劳分配:因为旧分工的条件下:劳动者劳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劳动的差别还原为收入的差别,进而变为人们收入水平高低的差别。积极意义上是一种劳动的鼓励,消极意义上是一种饥饿纪律
19、);十一、收入分配过程(第十五讲)1、收入分配的分类A.非市场机制下:分为初次分配过程和再分配过程B.市场经济条件下:分为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节过程。(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与宏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发生分立)C.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借助于市场机制来进行收入分配。都建立在市场的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不叫做初次分配过程,而叫做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D.由于存在一些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不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市场也存在失灵会导致收入分配的扭曲,因此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行收入分配的调解过程。2、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A、借助于市场机制来实现的。B、西方经济学的理解:每个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其所
20、拥有的要素给企业,企业根据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支付要素价格。(即按照生产条件来分配)(原则是等价交换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C、事实上企业不仅仅使要素的组合,企业总体劳动获得收入的过程。(1)、非公有制企业的分配:劳动性收入:支付劳动力的价格,剩下的归物质资料的所有者所有。(2)、公有制企业的分配:劳动性收入:支付劳动力的价格,(3)、但是由于在公有制企业中没有客观要素所有者和主要要素所有者要素的分立。如何进行分配,没有了物质资料的所有者,由代理者代替。我们的劳动者仅仅是劳动者,仅仅获得劳动力价值,代理者一旦独立化,劳动者获得劳动收入的价值化,使得按劳分配难以实现,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4
21、)、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剩余劳动价值仍然归劳动者所有(现实中给了高管的工资等);这种共同的占有必须以给劳动者带来财产性收入为条件。3、采用宏观调节的原因(第十六讲)(1)、从市场存在失灵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它的外部性。(比如化工厂的污染)(2)、产业化(市场化):很多行业在中国无法进行市场化。比如中国教育医疗等无法进行产业化。社会需要建立保障基金。解决常规性风险,非常规性风险,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群体。建立收入和生活保障的来源。(2)从效果的角度来看: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社会收益=内部收益+外部收益因此社会成本与企业内部成本不一致,偏离了效果角度,因此偏离了最优配置。因此使用宏观的调节
22、,使得偏离最优配置达到最小值。4、政府通过什么方式调节着分配过程。收入过程:支出过程: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支付;转移性支付;公共产品:政府投资的选择:社会保障5、政府取得收入的过程和支出过程按照什么样的标准A、着眼于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B、不仅仅遵循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C、将通过上述原因引起的收入的差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D、同事要把效果和公平统一起来。(1)什么叫公平,它和效果有什么关系?微观仅仅讲求效果,宏观仅仅讲求公平。这是不对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认为是公平的。6、我们出现分配相关问题的原因我们从传统分配相关问题到现阶段分配过程的转变而导致的A、我们改革中还未做到,我们在
2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清楚的B、变革过程中两项并存带来的相关问题。十二、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果相关问题已经我们政策的选择(第十七讲)1、公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用基尼系数来衡量A、基尼系数:收入所占比重,人口所占比重,B、奥肯:公平与效果的交集公平与效果是矛盾的。但是他的公平带有平均主义的意味。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主义2、公平的理解多种多样(1)包涵:前提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机会的公平。(2)社会可接受的公平的客观标准:公平是历史的范畤: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3)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公平作为历史的产物,包涵历史的规定性。A、资产阶级公平:消灭阶级特权;权力
24、的平等:机会均等(延伸到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B、资产阶级公平的相关问题:无产阶级不接受C、无产阶级公平:消灭阶级差别(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向占有上的平等方向走(一个阶级不能凭借资料所有权占有另外一个阶级的劳动)D:无产阶级:提出公有制,代表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E:公有制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共产主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社会主义:不能按需分配(因为旧分工的存在),以统一尺度(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4)公平带给我们的启示:A、公平不代表没有差别,不能以差别的大小来区分是否公平。(依然存在劳动差别带来收入差别),应该以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为标准。由劳动差别引起的收入差
25、别是公平,有劳动以外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是不公平的;现实中存在着劳动差别引起的还存在占有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B、A的前提必须是劳动性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才能够成立;如果有储蓄,储蓄带来的收入是公平性收入(利息不是按劳分配的报酬,也不是不劳而获);储蓄被看作劳动的积累,劳动积累的差别带来的收入的差别,看作是公平的。3、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都给我们带来了收入差距过大(1)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带来收入差距的原因:A、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市场化分离: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方式采取市场来配置。公有资本在资本市场进行配置带来的收入,有谁来控制和占有?由不同层次的代
26、理者来控制的。这样会带来一个相关问题,收入会被代理者控制和支配。劳动者,劳动力商品化B、经济性分离:市场化过程中使其失去了参与分配的条件(比如失地农民,农民的土地由集体所有制被征用改为了国家所有制,国家卖地给了个人使用权,但是国家并没有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农民在这份土地上获得收入的资本)(改革中的下岗分流)。这两种分离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分配失衡想结合,引起了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过度的非均衡。带来的影响A、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非均衡B、不同部门之间分配的非均衡需要达到的目标:A、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B、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需要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为前提。但是存在自然的人为的和制度
27、性的障碍。C、城乡收入差别的原因:生产条件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和城乡之间流动性差异。土地的有限性(不能任意增加土地);土地资本(投资的对象是土地,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人均土地增加条件: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土地投资收益低,没有向农村投资人力资本差异扩大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由于上述相关问题的存在是不公平的。显然与公平相违背,甚至于效果相违背。因为效果需要不同资源在社会上自由分配。D、很多地方不是等价交换: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的价格取决于:交换双方权利的既定以及这种权利的制度安排;社会成员背后社会力量的强弱有关系第二十一讲: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中也有公平的相关问题,并
28、不是公平只存在于收入的调节过程中。二、收入调节过程中也有一些因素存在收入调节的逆向调节1、政府取得收入和支出的过程存在公平和效果的关系相关问题。A、取得收入过程按照统一的原则,即税制要统一。(1)、然而现实中税制的不统一:表现在内外所得税的不统一;城乡税制不统一(农民没有起征点相关问题)(2)、国民待遇的差异: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的差异。四保四不保,一联系。保城镇不保农村,保就业不保失业,保固定不保流动,保障的水平与所在单位相联系。(3)、预算执行过程中,权力过于集中,不够透明,公共资源公共支出被滥用,流向不该流向的部门。(4)、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五色致富:红色致富(权力),黑色致富(黑社会
29、),白色致富(贩毒),蓝色致富(海洋走私),灰色致富(灰色性收入)2、微观领域收入分配调节的政策(1)、收入分配的调节与生条件的调节相结合起来,因为微观领域收入分配由生产条件所决定。避免经济性分离,避免乱征乱用,给失去土地农民合理补偿,给其合理性出入。(2)、国民待遇原则:(3)、反垄断:自然经济的垄断不是反垄断的对象,制度性安排的垄断是反垄断的对象,不仅影响了公平也影响了效果。因为生产条件自由分配,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报酬,这也是效果的要求。(4)、打破身份制和等级制(5)、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增加对其人力资本的投资(6)、规范政府的调节过程,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30、税收过程中要考虑效果与公平相关问题。纳税过重,高收入者不再增加收入;转移过多,导致低收入者对再收入的依赖,导致低收入者不努力了。(7)、避免权利对再分配的控制和再分配的流失(第四章)国民储蓄投资(实业投资,而不是金融投资)与金融第二十三讲一、三者的关系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储蓄者不再是投资者(实业投资).金融过程将储蓄者和投资者相联系起来。三者之间又相互作用。2、三者的关系影响宏观经济的状态二、国民经济的储蓄结构与投资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关系1、储蓄结构:指储蓄的主体结构(国内归结为三个主体:家庭个人:企业:政府的储蓄)(1)、国民净储蓄:三个主体结构储蓄构成国民净储蓄(2)、国民总储蓄:国民净
31、储蓄+折旧2、国民储蓄形式结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存款;国债;股票等)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储蓄形式结构的相关需求与供给相一致。3、储蓄的主体结构与形式结构的关系:三个主体对储蓄形式结构的选择也是有差异的。意味着金融地位的重大差异,比如在政府为主导的储蓄形式中,政府选择多样化不多,金融相关需求低,家庭为主体时,金融地位就重要的多。4、投资结构:A、投资的主体结构:政府投资B、投资的部门结构:C、投资主体和投资部门之间的关系:投资主体会影响投资部门,比如政府投资于外部性较强的部门。而个人只考察内在收益较强的部门,而政府可以将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结合起来进行投资部门的选择。5、国民收入结构的改变:传统体
32、制下政府储蓄为主,变为大部分控制在非政府部门手中。A、传统体制下:政府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基金(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一部分用于社会积累基金(用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投资),因此国民收入的储蓄过程和投资过程是一个过程。是同时决定的。B、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不一定相等,原因:财政可以先支后收,强制性公贷;人们会将货币存在家中,但是物质不会闲置,银行创造多了将货币膨胀,少了货币收缩。人们的消费计划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因为金融支持可能得不到。C、国民收入的储蓄结构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因为储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但是三部分的储蓄倾向是不同的。D、国民收入的分配可以影响储蓄率和投资率
33、(1)初次分配: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分配,在劳动要素进行分配和非劳动要素之间划分比率高低。因为劳动要素分配(工资),非劳动要素(利润)。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因为不同部门的储蓄倾向也是不一样的。(2)再分配:政府转移收入的过程中,部门之间收入的转移E、储蓄的多样化影响投资的改变投资主体的改变:之前是政府投资,因为抑制非公有制经济,政府掌握着可投资的资源,政府作为可投资的唯一主体。现在投资的主体多元化了。因此现在金融决定了储蓄流到了哪些投资者手中。刚刚进行金融改革时,无法打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障碍,使得投资短平快,使得投资重构化,重复建设情况很多。三、国民储蓄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家庭储蓄的行为对国民储
34、蓄的决定的关系1、储蓄=收入-消费,之前都是考虑收入对储蓄的影响,而消费应当也对储蓄有很重要的影响。A、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消费并非完全个人和家庭的行为。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要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B、平均消费范围:一方面由社会所决定,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规律性。因为消费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主导消费品的变动上。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主导消费品:百元产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今千元阶段(家电:电视,电冰箱)T万元消费阶段(电脑,移动通讯)今十万阶段(2003年SARS流行:买汽车)今百万阶段(房子)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增加,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美
35、国要求别的国家买它的国债,美国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这样来缓解其储蓄率降低的风险。然而中国储蓄率也在下降。2、中国经历了储蓄缺口向储蓄过剩的转变A、储蓄缺口:强制储蓄B、强制储蓄:利用非市场手段造成国民储蓄的行为。(I)、最初利用相对价格,非货币手段,工农业剪刀差:农业品低于价值水平,城市进行票证,降低消费。(非市场手段,部门之间的转移)市场化改革中废止了这种手段。(2)、向绝对价格,货币手段与非货币手段并用的发展。强制性公债:强制性购买,并且政府可以少还,也可以不还。可以通过非通货膨胀的手段来解决强制储蓄相关问题,M=PWZV非通货膨胀不变即P不变,假设流通速度V不变,因此货币化程度W提高,可
36、以解决M提高相关问题。(3)、改变V的方式:a、发行流通纪念币:可以提高货币化程度,纪念币不参与流通。b、市场化过程中,原来不通过货币的媒介进行交换,现在转变为货币媒介进行交换,这样国家就可以通过货币控制这一资源,因此中国货币化程度不断增高。c、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边际产品原来为0,转移到新的领域,使其边际产品不为0。城市剩余劳动力:上山下乡,使其边际产品不为0了。(被称为储蓄的现实化)(4)、货币税或者通货膨胀税向货币持有者征税。税基:持有的货币量。税率:通货膨胀率税基和税率有关系: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导致持有货币量减少。意味着税基下降。因此存在最大货币税(最优货币税)。同一货币税:有两种选择,
37、一个是低通货膨胀率,另一个是高通货膨胀率。(5)、中国货币税的相关问题中国货币税,通货膨胀率增加,货币税增加。但是中国正常的税收却较少。总得税收可能不变,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因为国民税收:以名义货币收入征收的,即可变价格征收的。通货膨胀增加,使得实际的正常征税减少。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持续下降了,一直持续到1994年,政府实际可支配的份额越来越少,因此中国进行了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6).1994年政府税收改革后,政府控制收入过快增长了。使得居民(劳动)收入下降太快,因此应当减税。让其稍微大于1,不要大的太多。再伴随强制性储蓄,中国内需启动会越来越难,储蓄率越来越高。(7)、中国现在的强制性储
38、蓄还是存在,中国储蓄率过剩。a、强制性储蓄形式改变了,通过价格、税收等方面的配合来实现的。使消费者推迟消费。家电等:消费税,重置税。汽车交易税:实际上是一种强制储蓄。高房价:政府拍卖土地,推迟消费到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让你等。b、部分社会成员没有社会保障,必须储蓄来实现个人保障。(8)、中国储蓄过剩带来的相关问题社会保障不足。所以储蓄率不会降下来。解决办法:不是要老百姓降低储蓄率。而是逐步减少强制性储蓄,健全社会保障。经济学寓言:美国老太太借别人的买房,中国老太太储蓄买房。没道理。因为有愚太太才有智太太,都是贷款买房,会贷不到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就可以降低保障。强制储蓄积累的
39、资源:可以运用到改善民生,建立保障,增加人们消费支出,解除人们后顾之忧。第三十一讲3、储蓄到融资到投资的三个过程ST间接金融资产今中介今直接金融资产31s直接金融资产1ISSelf-financeIA、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哪一个更重要一些。理论界有分歧(1)储蓄决定论:储蓄是投资之源,储蓄决定投资的行为和规模(发展经济学的刘易斯、(2)投资决定论:投资带动国民收入增加,同时带动价格的上升,因此投资带动收入,进而带动储蓄的增加。(凯恩斯理论)a、传统宏观经济学不研究金融相关问题:因为假定储蓄可以自然而然的流入到相同收益率的部门中去。b、但是凯恩斯政策有个前提:通货膨胀率与S/K是无关的。其实通货膨
40、胀率与S/K之间是相关系的,比如中国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曾经出现抢购,S/K会降低。第三十三讲和第三十四讲(3)金融决定论a、中国的投资应当用于储蓄消费下一阶段应用的方向上。b、中国这一阶段为何有如此多的不良资产,说明金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金融没有转移到储蓄规定的发展方向上去。c、金融和其他领域一样,没有远见,短视,到处投机,短平快。因此国家角度,应当培养有远见、预见性的金融人才。d、储蓄没有自然而然的导向相同投资收益率的方向中去,储蓄发展的规定的发展方向上去。这正是宏观金融的假设,然而这正是我们国家最大的难题。金融将储蓄投向未来主导消费品的假设上。e、如何才能有远见:企业家需要远见,国家制
41、定者需要远见B、金融用三种方式将储蓄和投资联系起来,因此金融要对投资和储蓄两者的需要都要满足。(1)、我们金融改革的目标:建立简介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不完全正确;因为间接金融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不能同时兼顾。这样就会造成对储蓄行为的限制。(2)、间接金融:银行的好处:a、银行可以产生金融规模经济,还可以进行期限的转变。(短期存款可以变成长期贷款)b、不需要等待储蓄的转移,没有存款银行也可以贷款。货币的扩张,生产的创造不取决与个人的行为。因为我们将钱放在家中,但钱所代表的资源被银行控制。(3)、银行的缺陷:a、会造成投资的短平化,因为银行的贷款一般期限比较短。b、直接金融的资产可以克服这种缺陷。
42、(4)、直接金融的好处a、直接金融的存在限制了银行作为万能控制者。b、直接金融可以给企业长期投资。c、可以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5)、我国直接金融的缺陷a、我国上市公司带有明显的圈钱色彩。b、股市变形了(6)、中国融资的相关问题a、中国农村提供的存款占1/2,但是得到的贷款只占1/10b、中小企业融资难尤纳斯:解决了这个相关问题,创立了穷人银行。挑战了金融领域额的教条:富人的信用要高于穷人。(7)、中国农村面临相关问题的原因a、农村不是企业,不能搞企业型发展;要异制性解决它,与农村情况相适应的金融组织去服务。b、不需要城市化金融企业,城市化金融方式强加给企业.c、放宽农村的金融管制。(8)、中
43、小企业融资难相关问题多样化金融支持。C、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弊端(银行业不允许经营证券、保险;保险不允许经营银行,证券)(1)、导致市场的分割,市场资金流动的限制。(2)、中国为何进行分业经营a、中国综合监管相关能力不足b、中国银行业独大,证券业基础薄弱,银行业会阻碍证券业发展。第三十七讲四、利率协调投资于储蓄的关系1、利息率:A、解释的四大流派:实际利率:流动性偏好利率;借贷资金利率;借贷资本利率B、还有均衡利率IS-LM均衡。(很多人在中国不惜修改数据来解释这种模型)C、实际利率:S=S(r)储蓄与Y有关I=I(r)边际效果S=I货币D、流动性偏好利率:凯恩斯对IS曲线进行批判S=S(r)
44、储蓄与Y有关I=I(r)边际效果S=I货币凯恩斯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息和利息率都是货币现象,不能用实际变量来解释。因此不能用I和S等实际变量来解释。因此只能用货币现象来解释,只能通过货币供求来解释。E、只强调了实际因素或者只强调了货币因素,因此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都决定着实际利率这种理论强调:存量+流量,实际利率强调存量利率,而凯恩斯只强调流量利率。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S+&G:I+&Gd;逻辑上的混乱,不成功。因为S是实际变量,&G是货币变量。同样的I与&Gd也不能加,货币虽然可以代表价值,但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能喝实际变量直接相加。F、IS-LM综合利率。一个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对应着
45、唯一的利率。2、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第三十八讲3、利息率的产生。A、我们将消费信贷抽象掉,不考虑它。B、当S和I没有分离的时候,即储蓄的主体就是投资的主体。在储蓄和投资的过程中,没有借贷关系。因此用储蓄和投资去解释利息率没有关系,用储蓄和投资区解释利息率没有依据。因为储蓄和投资是同一主体。C、因此利息率的产生以储蓄和投资分离为前提。但是分离不一定产生利息率,如果借助于股票形式完成的投资过程也没有利息率的相关问题。D、然而通过金融中介(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完成的借贷关系,此时才有利息率)通过发行债券,以债券形式发行的借债,是有利息率的。E、因
46、此货币资本和货币资金影响着利息率的大小。又因为现实生活中,货币以纸币的形式出现,纸币自身没有价值了。因此就会产生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动,因此利息率就有实际和名义之分。因此货币会影响名义利息率,如果存在货币幻觉就会影响实际利息率。F、货币幻觉:收入和物价同时增加时,人们觉得收入增加了。正是因为货币幻觉的存在,货币才会影响实际利率。G、因此I中应当除去发行股票和自行储蓄投资那块,剩下那块影响货币相关需求。S中也应当去除直接白行用丁投资的储蓄和购买股票的那块,剩下的影响货币的攻击。因此货币供求平衡时一个偶然现象。第三十九讲4、我们利率影响因素A、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限制性因素。B、受货币供求的影响中国借贷
47、资本规模很大,中国储蓄结构中主要来源于家庭部门,而家庭的主要结构是借贷资本结构。因此中国的借贷资本的规模非常大。中国老百姓喜欢这种资本形式,因为货币在中国的风险性比较低,国有商业银行比较保险。C、因此中国利息率受这两个方面影响,中国利息率不会太高。中国储蓄大规模倾向于借贷资本,因此供给很大,压低利率。企业发行股票等上市融资方式比较困难,相关需求拉动利率上升。但是由于平均利润率的限制,因此不会太高,呈现周期性波动的情况。D、因此在一个国家,不存在均衡利息率的相关问题。因此IS-LM曲线不能够成立。E、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得到了解释。利息率不仅是借贷资本的价格,还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关系。5、利率的政策相关问题和利率的改革相关问题A、实施低利息率政策(凯恩斯开端)(1)、一方面认为:投资决定储蓄,利率政策应当放在刺激投资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