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420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优化数字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建成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供需对接、目录管理发布以及数据实时汇聚、治理融合、建模分析、共享开放、创新应用、可视化展示等数据流通全过程平台技术支撑,并与省平台深度级联对接,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四级政务数据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交换。打造数据“聚、通、用、管、安”五大工程,完善标准规范,建成并规范人口、法人单位等6大基础库,全市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数基”体系建设基本健全。一、优化“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建立“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告知承诺”标准化清单。实施审批流程全周期再造工程,开展用户视角

2、下典型政务应用场景“一件事”主题式服务,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标准,深化“主题式审批”,围绕“一件事”关联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关联识别、集成和优化,推广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实现“一窗通办”“一次办好”“一业一证”,推广“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办事流程,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广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推动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许可“一证化”改革,加快由“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监管”转变。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强市建设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数字产业竞争力全省领先,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变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初步形成以数字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3、,建成全省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改革创新、理念创新的数字化标杆城市。数字政府协同高效。全面建成“城市数字大脑”,构建党政机关内部数字化协同管理机制,形成城市运行态势全面感知、城市治理协同联动、政府决策科学高效的新型数字政府运行模式。“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每年打造20个左右“高效办成一件事”标杆场景。“互联网+监管”进一步深化,基于大数据的政府决策普遍应用。数字治理精细精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全面推行,深化“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架构,构建覆盖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高效联动的智能化融合指挥体系,实现风险防范早

4、感知、城市治理全域无盲区,每年推出10个左右“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蓬勃发展,“四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规划建设高端低碳算力集群,建成中国产业算力中心,打造全省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市。数字社会多元便捷。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打造一批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旅游、数字文化等领域应用场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品质活力大幅提升。数字基础支撑有力。5G、千兆光纤、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构建数字化转型“新底座”。数据资

5、源采集机制基本完善,建成市、区县两级数据资源池,数据资源创新增值应用活跃,在城市大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流通等方面形成系列创新模式,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三、发展现状我市作为山东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政务云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数据资源统筹管理,聚焦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构建智能化应用场景,为数字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通信网络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5G建设全面展开,主城区、各区县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助力5G+智慧医疗

6、、5G+智慧交通、5G+智慧工厂、5G+VR直播等典型场景应用。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全面整合政务“一张网”、统筹政务“一片云”,打造横向连通市直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建成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基本实现各部门非涉密电子政务资源云化整合与迁移。2 .数据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供需对接、目录管理发布以及数据实时汇聚、治理融合、建模分析、共享开放、创新应用、可视化展示等数据流通全过程平台技术支撑,并与省平台深度级联对接,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四级政务数据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交换。打造数据“聚、通、用、管、

7、安”五大工程,完善标准规范,建成并规范人口、法人单位等6大基础库,全市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数基”体系建设基本健全。3 .数字政府建设亮点突出。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合受理系统运行,企业和群众办事初步实现“线下一窗办理”“线上一网通办“,逐步实现市、区县两级现有移动政务服务应用接入和同源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行政审批全领域“一证化”改革和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探索开展“区块链+政务服务”应用,大力推行“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4 .社会协同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

8、社会治安、应急管理和交通管理等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网格化环境监管推动环境质量、各类污染源、相关管理部门有机互联,实现网格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动分析处理。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形成“二级监督、二级指挥”工作模式,实现市、区县无缝对接。地下管线大数据应用推动水、电、气、暖等七大类28种管线数据精细化管理,成为“一图在手,管线全有”的地下管线管理“全国样板”。在全省率先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具备指挥调度、信息汇集、视频会商等功能。视频监控智能化实现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基于视频图像的识别,有力地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建成交通大数据全景指挥调度平台,初步实现“情指勤督”一体化。5 .

9、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四园三链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积极创建大数据产业创新聚集地。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以“五个优化”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市智慧工厂、智能车间达到472个,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数字牧场、生态无人农场、绿色智慧冷链物流等应用场景。以齐鲁电商谷、方达电商园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载体持续完善,逐渐形成电商发展集聚区。6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教育、人社、民政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县级医院诊疗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

10、民服务平台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智慧教育“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构建面向学习对象全覆盖、学段全贯通、全方位互动的全域性网络学习空间。全市范围内个人参保缴费证明、养老参保缴费凭证、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以及社保卡等7类人社证照、证明资料等可信资料通过市大数据平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畅通流转。整合升级基层社区(村居)智能自助服务终端,打通了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四、健全保障有力的协同推进新机制(一)强化要素保障1.强化组织保障。依托市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强市建设,研究决定重大建设事项,统筹组织、协调、

11、推进、督促、考核各区县、各责任单位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完善数字强市建设专家咨询机制,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数字强市建设和评估提供咨询指导。2 .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开展政银企社合作对接,加强政府与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发挥信贷资金支撑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引进外来投资,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3 .强化人才保障。用好“人才金政37条”,积极营造人才引得进

12、、留得住、能创业的发展氛围。着力落实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淄博英才计划”等各项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共建,推动校城深度融合。4 .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建设用地向发展数字经济倾斜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数字中国”“数字山东”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支持数字经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政策保障。(二)突出载体支撑1 .突出平台支撑。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和平台思维,聚焦产业发展,明确平台建设方向,以平台建设促进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打造一批集线上线下

13、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等于一体的服务型平台。围绕集聚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特色公共服务平台等,构建双向开放平台体系。2 .突出园区支撑。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山东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数字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发挥园区载体和产业集聚的作用,合理配置园区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逐步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带动作用,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大创新扶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园区载体支撑。3 .突出企业带动。充分发挥骨干企

14、业支撑作用,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高新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着力培育名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三)完善运营机制强化市大数据中心技术保障能力,加强政府数据资源运营,联合国内优势社会企业,形成“一局、一中心、一平台、多企业”的数字强市运营格局。推进与专业研究机构、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性、全国性的数字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研发合作,开展常态化交流。(四)强化监督考核加强数字强市建设统计体系和评价机制建设,开展日常统计、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建立数字强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责任

15、部门和工作任务,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推动落实的工作合力。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培育良好生态1.培育创新氛围。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引导优质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倾斜。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建设领域的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内生动力。2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展示数字强市建设新进展、新成效等,积极推广优秀建设案例、经验和模式,提高市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促进市民信息素养提升,形成有利于推进数字强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深化城市感知体

16、系建设优化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等各类智能终端设置,建成全市感知终端“一套台账”,逐步实现全市感知终端的统筹规划布局。优化物联传感网络布局,满足不同场景传输速率需求,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打通全市感知神经网络。推动感知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接入平台,实现感知数据汇聚汇通和共享应用,对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城市实景等要素实时感知,形成动态城市画像,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六、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增强数据基础支撑能力。扩容升级城市骨干网和城域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双千兆网络。推动5G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1Pv6规模部

17、署,开展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与社会化云平台1Pv6改造。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推动非涉密政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实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传输和应用,优化VPN接入管理,满足移动办公需求。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七、打造能源互联网依托淄博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全面统筹电、热(冷)、水、气、煤、油等能源数据,强化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发挥大数据在能源行业宏观调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驱动作用。推广“多表合一”应用,实现电、气、热等多种能源消费信息的集中自动采集和跨行业数据共享。推动传统行业企业进行能源侧智慧化改造,打造智慧能源标杆。加快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智能网联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充电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向车主提供找桩、导航、充电、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建立氢能源产业集群,推进氢能燃料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