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旅局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广新旅局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广新旅局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 市文广新旅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 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 县重点任务,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立足部门职能,以 提质谋发展,以赋能增活力,推动全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 量发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文旅经济稳步增长。2023年*至*月(*月份数据未出), 我县共有规上企业*家(含钻豹),共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吼第一季度实现旅
2、游接待*.*万人次,旅游收入*. * 亿元。(二)文化产业稳中求进。一是兑现文化产业奖补政策,梳 理2022年符合*县关于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效奖励扶持办 法的企业,共奖励*元;*月份走访了*家规上文化企业,了解 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向企业宣 传*县关于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效奖励扶持办法,积极推 动和鼓励企业申报文企贷,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二是积极培育企 业入规入统,今年以来,重点针对梳理出的预培育企业*网络科 技有限公司和*玉凤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业务指导, 引导企业增收,提高企业的参与度,确保达到入库标准。三是积 极推动山凤景区提升改造,组建工作专班,
3、开展*景区创建国家 *A级旅游景区研讨会,为成功创评做准备。(三)文旅活动促进消费。按照“有节过节,无节造节”的 理念依托百县百日文旅消费活动,刺激文旅消费,激活本土文旅 企业活力。一是举办了 2023年*县“文化过大年旅游迎新春”等 系列春节文旅活动启动仪式,让广大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视觉的 盛宴,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 是举力、*县*生态园首届桃花节“*生态文旅系列赏春之桃花” 活动,展现了我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成果,塑造*生态 旅游新形象,提高了*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开幕式当日吸引游客 过万。(四)文化惠民多管齐下。一是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图书馆 接待读者*.
4、 *万人次、借阅册*次册、办理一卡通读者总数为*人, 馆内歌德电子借阅机图书资源每月更新量*册;每个乡镇综合文 化站配备了数字点播系统。文化馆继续抓好免费开放工作。应广 大市民的要求,今年文化馆增加了*个免费开放的内容。二是文 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如文化馆承办了大大小小文艺演出活动 (春晚、元宵猜灯谜、非遗等)*场,“文化进万家”*场,“百 姓大舞台”*场。图书馆联合多部门开展“绘花灯学民俗”“书 墨飘香悦享新年” “星火读书会”“文化惠民传递书香”送 书进军营、全民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乐民育民活动*余场。三 是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文化馆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已 在联系省、市戏曲界前辈,重
5、点组织创作*牡丹亭的片段*、 情景剧*文艺精品剧目,后续积极参与排练。(五)完善广电基础设施。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两会期间, 局组织人员到县广电网络公司、县广播电视台,孙坊镇、郭珏乡 有线电视前端点进行安全播出检查;整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一季度共出动整治行动车辆*辆,整治行动人员*人次,拆除非法 接收设施*套,其中收缴非法接收设施*套;建设应急广播,一季 度共完成*个终端建设任务。目前,全县县级平台*个,乡镇平台 *个,村级平台*个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个终端建设任务已完 成*个,尚有*个终端建设任务将于三月底或四月初完成。(六)文博工作进展有序。一是持续开展免赛开放。持续做 好免费开放工
6、作。第一季度接待观众近*人,其中中、小学生和 省内外游客*余人,“*”警示教育活动日*余人。二是做好不 可移动文物安全检查。第一季度对我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革命 旧址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排查达到*次以上,做到安全隐患早发 现、早整改,保证了我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革命旧址和不可移 动文物的安全。(七)市场执法管控有力。抓牢文旅市场安全监管,“扫黄 打非”等工作。一季度,执法大队在日常监管检查的情况下,重 点对元旦,春节,两会期间娱乐场所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的消防安全、自建房安全情况。督促业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进行 检查。加强出版物市场及网络文化环境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各类 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
7、集中清查出版物市场进货渠道是否正规、 手续是否齐全、是否销售各种有害、违禁、政治性和涉党史领域 境外有害出版物、是否销售盗版教辅教材、是否销售不规范使用 汉字字典工具书及带有非法内容的文化产品等。在两会期间例行 检查中,发现一家书店存在销售非法出版物情况,现已立案调查, 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第一季度,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共出 动*人次,检查经营单位*家次,查处案件*起。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文旅提质赋能。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订2023 年*县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对奖补内容进行完 善;二是持续推进省外推介会的进程,上半年将相继到*、*、*、 *参与推介会,将*文旅品牌向外推
8、广;三是持续跟进抓好四月份 *景区创评国家级4A景区的工作,丰富山凤小镇旅游业态;并积 极推进变电小镇申报省级旅游工业示范基地工作;四是举办2023 年“519中国旅游日”暨*文化旅游节,加快建设旅游强县,全 力打造旅游产业新高地。(二)引领文旅产业融合。一是积极培育文旅企业入规入统。 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进大会,研究旅游产业奖补政 策和文化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意见,培育*-*家文化规上企业,*文 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文化企业融资 贷款事宜,研发县文化创意产品参加各文博会展。二是专业推进 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在中大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与*县“两馆一中 心”项目建设中,积
9、极与省厅、市局沟通汇报,邀请省、市文化 旅游、文物方面专家进行设计、规划评审,确保项目在“建与用” 的衔接上没有漏洞;以国家4A景区创建标准指导*县乡村振兴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市(EoD)示范项目、*历史文化古村、*省 级红色文化名村建设,打造一批优秀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 景区。培育变电小镇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谋划打造“一河 两岸”为特色街区,推动万泰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三是强力推 动招商引资推广力度。下一步将根据省委宣传部工作部署以及* 市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招商方案(*文旅产业链办字 【2023】*号)通知要求,借助市局外出推介招商平台,强力引 凤。(三)做好非遗保护挖
10、掘。一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 修、挖掘、保护和传承。拟将非遗项目* 申报为县级非遗产项目。二是做好相山板凳龙传承人*申报 省级传承人的视频拍摄及申报文本书制作。三是做好*原始 材料的收集整理及表演规范化、艺术化改造工作。四是做好非遗 “信”舞挖掘恢复工作。(四)提升场馆服务水平。一是抓好重大节日文艺演出。抓 好“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文艺演出;二是加强文艺作品创 作,力争在省、市发表并演出。三是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做好 年度图书、报纸期刊、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编制图书采购计划, 明确采购需求。四是着力提高数字资源使用率,重点引进投入少、 资源性价比高的电子资源,以补充现有电子资源的不足,
11、满足读 者阅读需求。升级改造少儿阅览室,提升未成年人服务力度。(五)推动改革建设队伍。一是积极推动*县采茶剧团项目 创作文艺精品,完善委培定向编外(戏曲表演班)人员管理制度, 扩充我县传统文化传承人才,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加强专业 人才能力建设,针对专业岗位,改进培训模式。积极推动文化馆、 图书馆、执法大队等单位及股室参加中央、省、市、县组织的“线 上+线下”业务和管理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六)扎实开展文化活动。鼓励农村文化活动,积极支持乡 镇综合文化站帮助群众开展自编自演的文化活动,将群众从文化 舞台下的观众转变成舞台上的演员,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依 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开展形
12、式多样的乡土文化活动。同时,抓好节 庆的有利时机,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有教育意义、参与性强的 活动放在基层群众中去,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变“送” 文化为“种”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 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并 就“用好红色资源”“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作出部署。近年来,XX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党委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的部 署要求,纵深推进活化利用、以用促保,不断提升传统村落的基 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着力打造乡村的特色标识、公众的时 代记忆,留住了最美乡愁,改善
13、了生活条件,激发了内生动力, 使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传统村落保护开展情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村落建档挂牌。为 全面掌握我市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 摸清我市传统村落底数,进一步加强我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实地调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 全面开展本地传统村落家底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入村调查,按一 村一档,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意见。在县(市、区)排查申报的基 础上,逐村开展市级核查,进行资料核实、调查建档,积极申报 国家、省传统村落名录。XX市现有22个乡镇505个行政村,其 中,xx区东塔寺乡石佛寺村2016年列入国家
14、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XX县张家嫄乡折腰沟村、汪家源村、王团镇北村、下马关镇下垣 村等5个村庄2022年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XX县韦州镇 青龙山村、旧庄村2个村庄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着力构建了完 整的国家、区、市三级传统村落体系。(二)全力推进历史文物保护,守住乡村文化传统血脉。制 定印发XX市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 加强对承载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文物以及其 他载体的系统研究,提出整体保护、原址保护等要求。针对传统 村落,突出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 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对古井、古桥、古树等环境要素 实行“挂牌”保护,对历
15、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着力保护体现历 史建筑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 依存的文化生态。下马关镇下垣村推进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改造建 设,对古建筑加以保护利用,把破败的房舍修旧如旧,把村道两 边的建筑还原为传统风貌;石佛寺八组传统村先后投入资金1300 余万元,修缮了该村落原始庄点的基础设施、民居外立面、破损 巷道及门楼装饰,并配套建成非遗文化游园和民俗展馆,集中展 示乡规民约、宗教礼仪、饮食特色、建筑文化等,切实留住传统 村落的灵魂、血液和根脉。(三)多措并举推进农旅融合,激活传统村落生机活力。统 筹整合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工业、文旅等项目,集中力量对传 统村落的垃圾、污水
16、、消防、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 造,全市乡镇通公交率超过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 5%,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 理率分别达到46.5%和32虬深度盘活传统村落资源,打造红色 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街、窑洞建筑群、非遗文化体验工坊等, 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打造 精品旅游线路,形成“食养、住养、康养” 一体的民族文化体验 旅游模式,先后打造出李原畔村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旱嫄秘境 七彩折腰沟”等乡村旅游品牌,有效带动乡村美食、以及传统 手工艺品销售,切实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四)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引
17、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 焦黄河文化、红色主题、长城遗址、非遗代表性项目等特色品牌, 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 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在全 区率先开展农村建筑工匠集中培训,累计培育乡土人才IOoO余 名,努力留住传统建造工艺。结合重要传统节日和“5 18国际 博物馆日” “xx长城保护宣传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 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文化年、民俗展演等文化主题活 动,创作推出一批精品文艺作品、文博展览、非遗展示项目,累 计开展惠民演出569场次,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让群众 在“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熏陶。二、
18、存在的主要问题(-)顶层设计还不到位。对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缺乏系统研 究,顶层设计还不到位,市级还没有制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发展方案,各县(市、区)至今没有出台保护抢救之类的文件, 开发利用大多是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且多以观赏建筑为主, 难以看到雅俗共赏的“好戏”、听到独具魅力的“故事”,深度 开发和利用传统的、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还有差距,吸引力不够。(二)基础设施还有短板弱项。受投入渠道单一、资金缺口 较大、地方财政薄弱,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修缮,特别是涉及水、 电、路、危房改造、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基础设施还有差距。如下马关镇下垣村,虽然入选了中国传统村 落名录,
19、但至今国家、省的项目资金未到位,大多数建设项目还 停留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三)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还有差距。受历史、自然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我市的传统村落普遍规模较小,文化内涵不丰富,出 现的名人不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较少,特别是缺少集中连片 的文化根基,单打独斗的传统村落规模小、辐射范围窄,导致传 统村落知名度不高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四)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还有差距。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 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 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农民自己不愿意投入过多经费去维护修缮, 但一旦政府的行为介入,农民就做地要价,而且是漫天要价,导 致政府和企业对需要
20、修缮维护的古建筑、村落的开发利用行为, 胎死腹中,无法推进实施,进而使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 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三、工作对策及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 护传承工作管理协调机制,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组成传统村 落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机构,各乡镇确定一名兼管员,健全完善 相关工作的制度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系统性和整体性。尽快组织 对已列入国家、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档案资料进行核实、整理, 按照规范要求完成“一村一档”档案制作工作。立足区域传统资 源、格局肌理、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优势,统筹保护 和发展两项重点内容,系统考虑传统资
21、源保护修缮、防灾减灾设 施保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及特色产业培育 发展,加快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制定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实施“一 张图”管理,严格落实保护管理要求,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严 禁撤并传统村落,促进传统保护与村庄发展有机融合。(二)坚持多措并举,强化传统保护。建立传统村落预先保 护机制,开展全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将符合认定标准 的对象纳入预先保护名录,逐步建立完善市、县(市、区)级保 护名录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省规范要求,统一规范制定传统村 落标志牌,在村部室内或村部门口、村落门口、村内核心区域等 一处或多处悬挂展示。认真对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 好中国传统
22、村落数字博物馆优秀村落建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 快推进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个村庄制作建馆资料。统筹城 乡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精准确定传统村落发展定位,科学 编报保护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保护发展项目时序和进度安排, 有序推动传统保护、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逐步改善村落人居环 境、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挖掘利用传统资源、适度开发旅游资源。 聘请专家长期驻村开展设计下乡,注重培育本地传统建筑工匠, 全面提高传统村落建设质量和品质。(三)注重点面结合,适度开发利用。根据各县区的实际情 况,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可注重“面”,但开发和利用可突出“点 对传统村落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
23、和利用,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旅、农产 业融合发展,实现保护、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红色资源转 化利用上,将传统村落优质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差异化发展 红色旅游,以“红色故事”感动人,以“绿色生态”留住人,以 “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人、鼓舞人。在夯实红色资源发展基础, 传承“红色基因”,按照分级、分类、分层的原则,对红色文化 资源保护利用,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活力。(四)创新保护模式,强化多元保障。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 力量,强化协调配合和资源配置,加大资金融合投入力度,在积 极申报专项保护资金的同时,
24、统筹整合财政项目资金,鼓励有条 件的县(市、区)设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专项经费,对传统村 落保护区内的按原貌修缮房屋的村民,可参照危房危窑改造做法 实行以奖代补,调动老百姓自我保护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社会多 元化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 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共 同缔造传统村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积极探索县域内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创新政策体制机制,加强资金、人才等 要素保障,全力保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各类项目实施落地。(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保护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报纸、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介,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 的指导意见,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乡村 旅游节”,每年选取一个主题、选取一个村落,开展保护和利用 传统村落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传统村落,村村人人 有责”的浓厚氛围。紧扣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聚焦黄河文 化、红色主题、长城遗址、非遗代表性项目等特色品牌,把传统 村落里那些真实的、生动的、口耳相传的动人故事记录整理出来, 进一步梳理、研究、阐释XX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 化,在乡村建设中彰显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