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4463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为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某某某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等要求,进一步加强某某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 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结合某某某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 年某某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某某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体制

2、机制逐步健全。省委、省政 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8年10月,成立了省营 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某某某“诚信 某某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通过建立健全议事 协调机制,商议、协调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大问题,统 筹安排部署、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44个成 员单位在某某某“诚信某某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 统一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市(地)、 县(市、区)相继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部门,明确了社 会信用体系建设职能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职 责,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省逐步建立健全了 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

3、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体 制机制,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 力组织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省政府及省 政府办公厅先后制定印发了某某某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 实施意见某某某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某某个人诚信 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某某某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某 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某某某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某某某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 新型监管机制若干措施的通知某某某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组 织推动各项工作实施。2021年,颁布施

4、行了某某某优化营 商环境条例。2021年底,某某某社会信用条例列入地方 性法规立法计划,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 进程。各市(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印发了相关法规及制度, 有力促进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如某某某市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某某某市关于全面推进信用承诺公开 公示的实施意见大庆市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 意见等90余份法规制度。省直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某某 某科技计划项目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某某某道路运输经 营者信用评价实施办法某某某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暂行办 法等50余份制度文件,逐步丰富完善了全省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的法规制度。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础建设水平大幅跃升。

5、省和各市 (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13个市(地)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部实现与省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形成了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张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 台成为全省信用信息的汇集中心、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中心和 信用大数据应用中心,初步建成了 “职责明确、上下贯通、 全面覆盖”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枢纽,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0年底,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归集信用信息共计2亿余条。此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 系统(黑某某某),省直有关部门建设的行业信用信息平台(系 统),以及金融征信平台(系统)等逐步升级完善,推动行业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6、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形成。全省大力推广 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推行“共享即惩戒”等创新应用。省 发展改革委、财政、税务、生态环境、海关、交通运输等14 个部门先后制定政策措施,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各级公 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联合奖惩系统,依法依规制定联合奖惩 清单,加强信用红黑名单、奖惩措施和行政事项信息管理, 显著提升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2020年底,省公共 信用信息平台共归集失信惩戒对象名单信息64. 9万余条,守 信激励对象名单信息2. 86万条。在行政事项办理过程中,根 据信用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激励或约束措施,实现全流 程信用闭环管理,全省信用核查超过182万次,有

7、效发挥了 信用监管作用。守信激励场景和信用产品应用不断拓展。坚持以信用惠 民便企为导向,一些市(地)探索开展“信易+审批服务” “信易+医疗” “信易+借阅” “信易+法律援助” “信易+公 共服务”“信易+基层治理”等信用场景应用。强化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深入开展“银税互动”,向银行推送优质纳税人信 用评价信息,实现纳税信用与贷款信用无缝对接。全面开展 “信易贷”工作,引导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入驻全国中小企 业融资综合服务示范平台(黑某某某站)。截至2020年底, 全省有23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3283家企业入驻平台,发 布金融产品391个,成功授信金额9. 74亿元,有效缓解中小 微企业融

8、资难融资贵问题。重点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在政务诚信 建设方面,各级政府及部门作出政务诚信承诺3716份,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持续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培训各类公务员 5.9万人;针对政府及部门失信违诺行为开展了“清赖行动”, 清理各类陈欠款达143.52亿元。在商务诚信建设方面,开展 企业诚信承诺活动,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承诺达4. 8万余条; 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加强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 信用建设等。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环境保护领域实施“红 黄牌”制度;旅游领域实施先行赔付制度;某某某市、某某 某市开展自然人诚信积分应用探索,惠及自然人达20余万。 在司法公信建设方面,实施“

9、阳光办案”,开展“四大类”司 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清理整顿,组织律师队伍诚信执业 承诺等,均取得良好成效。诚信宣传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全省大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 时代新风,普及信用知识,打造“诚信某某某”品牌。持续 组织开展“诚信某某某”进大厅、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 进社区等宣传活动达3980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余份, 举办诚信讲座达460余场、24万人参加的“诚信某某某行” 网络答题、“诚信你我他“知识竞赛,以及“诚信某某某市长 谈”“诚信某某某短视频、宣传标语征集”等活动。开展“道 德模范”“诚信之星”“某某某好人”等评选推荐活动

10、,选树 各类诚信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强化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 意识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某某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 进步,但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以及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 表现在全社会诚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体系法治 化规范化和基础建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信用在社会治理 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尚需深度发掘和发挥,信用服务供给能 力不足等方面。这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时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加以解决,推动 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1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放管 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的支撑保障 作用将日益凸显。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构建适应高质量 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推广惠民便企信 用产品与服务,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 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是新时代 某某某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现实需要。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七次、 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 信

12、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拓展信用数据产品应用,注重科技 赋能,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式方法,大力倡导“信用有 价”,释放信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能,建设“诚信政 府”,打造“诚信某某某“品牌,更好地发挥信用在推进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 支撑“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黑某某某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二)基本原则。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发挥各级政府组织、引领、推动 和示范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完善社 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充 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社 会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13、法治引领,规范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 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共享、公开、 应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全过程管理,切实保护信用主 体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 平。夯实基础,创新应用。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基础设 施建设,实现信用信息“全覆盖、多维度、高质量、高效率” 归集共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产 品在政务服务、行业管理、社会治理、利企惠民等方面广泛 应用。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 导向有机统一,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 社会反响强烈、失信易发频发的领域,采取有效措施重点突 破,

14、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发展。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支持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示范城市活动。支持某某某新区、中国(某某某)自由 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创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 带动作用,推动全省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 系基本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信 用监管基本实现各领域全覆盖,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大幅增强,基本建成与黑某某某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 用体系。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到2022年,推 动某某某社会信用条例发布施行。到2025年,信息归集、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

15、用评价、信用修复等制度和标准体 系基本完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全 面提高。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持续迭代升 级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到2025年,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总枢纽”作用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归集实现多维度、高质 量、高效率、全覆盖,实现数据资源跨地区、跨行业、跨领 域有序共享。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健全。到2023 年,广泛推行信用承诺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分级分类监管, 信用修复效率大幅提升,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到2025年,基本实现各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覆盖。“诚信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各级政府及部门诚信 履职意识、诚信水平普遍提

16、升。到2025年,基本健全政务信 用管理和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实现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 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政 务诚信建设全覆盖。“信易+ ”场景应用领域深入拓展。到2023年,自 然人诚信积分应用试点人数要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30%。到 2025年,“信易+审批服务” “信易+医疗” “信易+旅游” 等场景逐步应用。“信易贷” “银税互动”等工作成效显著, “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全社会诚信环境明显改善。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全 社会信用水平明显提升,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形成。 到2025年,全省城市信用状况明显改善,各城市信用状况监 测排名进

17、入全国所在分组前50%以内。三、筑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石(一)加强信用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法治化建设。加快推进某某某社会 信用条例立法工作,并逐步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社会 信用信息管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主体权益保护、 信用监督管理机制等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归集、 共享、公开,奖惩措施、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和程序 等更加规范,形成较为完善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建立信用 普法和条例施行工作机制,推动某某某社会信用条例实 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进程。加快完善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信用信 息归集、共享、应用、管理中的作用,重点研究制定信用信

18、 息归集和共享、信用承诺、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平台标准; 研究制定信用承诺应用、信用修复、信用异议处理、信用服 务机构服务、信用服务评价、信用典型建设等信用服务标准; 探索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管理、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主体分级分类监管等信用管理标准。成立省社会信用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支撑。(二)夯实信用信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各级公共信 用信息平台和网站基础设施。将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打造成 系统内纵向联通、跨部门横向贯通的信用“数据枢纽”和应 用载体,推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 共享交换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

19、统、“互联网+监 管”系统等信息深度共享和交换,不断深化信用数据资源有 效汇聚和互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层级业务协同。进 一步提升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网站服务支撑能力和 服务效率。鼓励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积极开发特色信用信 息服务系统,探索创新更多信用应用领域。依法依规采集归集公共信用信息。加大公共信用信息采 集归集力度,拓宽归集广度,突出按需归集。依据全国公共 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制定某某某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严格界 定公共信用信息的范围、归集方式、共享和公开方法,规范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范围和渠道,逐步扩大信用信息 归集的范围和数量。结合“信易贷”等工作需要,逐步归集 税务、市场

20、监管、水、电、气费、医保、住房公积金和社保 缴纳等信用信息,为社会提供准确、及时服务。探索利用大 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不断丰富创新信用信息归集、 共享和交换方式。逐步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质效。规范信用信息异议处 理标准、流程,对核实有误的信用信息,及时更正或删除, 实现异议处理结果在各级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同步更新一致。 落实国家“双公示”监测评估要求,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双公示”信息为重点,增强信用信息归集公示的实时性、 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升信用信息数据质量。构建覆盖信用数 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提高信用数据合规率,不断 提升信用数据过滤、去重、归并、分类、入库能力,为社会 提

21、供更加准确的信用服务。充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效用。将信用平台公共信用 信息查询使用嵌入行政许可、行政监督管理等工作流程,实 现自动比对应用和奖惩结果反馈,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核查 系统应用推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免费向社会提供标 准统一、省内互认的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不断拓展省、市(地)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服务功能和范围,完善信用中国(黑 某某某)网站“一站式”综合信用查询功能,向社会提供更 加丰富准确的信用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要 开展信用查询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强化信用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加大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 个人隐私保护力度。各级信用信息平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安

22、 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技术防护能力。健全信用信息平 台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制定和落实技术防护 策略。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 理机制。要明确信息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建立完善信息查 询使用登记和审查制度,防止信息泄露。对故意或因工作失 误泄露信息的,要依法依规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三)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规范信用承诺流程,推动审批替 代、容缺受理、证明替代、信用修复、行业自律和主动公示 等信用承诺广泛应用。建立完善信用承诺问效机制,深入推 动实施“共享即惩戒”,定期对市场主体的信用承诺进行复核, 并将承诺履约情况纳入信

23、用信息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 立行业内信用承诺制度,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承诺全覆盖。 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推动形成良好的市 场氛围。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定某某某进一步深化市场 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若干措施某某某市场主体公共信用 综合评价办法等文件,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企业开 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利用公共信用综 合评价结果,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数据信息,建立行业信 用监管模型,根据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要充分发 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作用,加强数据供给服务。要建立 信用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实现“信用信息归集一预警产品研 发一部门监管应用一监管结果

24、反馈“全流程管理。支持第三 方信用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化信用评价, 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精准画像,为金 融信贷、招标投标、商务合作等活动提供定制化信用服务。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完善各领域守信激 励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 招商引资等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政府 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招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对守信激 励对象给予优先考虑。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据国家基础清单制定某某某失信惩 戒措施清单,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措施,从根 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

25、,形成社会共 治的惩戒格局。健全高效便捷信用修复机制。要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 “一网通办”机制,遵循公开公正、规范实施、协同推进、 保障权益的原则,优化信用修复流程,持续压缩信用修复办 理时限。除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不可修复的外,失信主体 可以通过信用平台、网站等渠道申请信用修复,认定单位或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应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信用主体有权查 阅、知晓自身的信用记录和状况,有权了解信用修复的条件、 程序及决定。各行业主管部门信用修复办理时限,要通过信 用中国(黑某某某)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倡导诚信道德规范,传承中华民族 诚实

26、守信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 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挖掘 某某某诚信文化丰富内涵,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道德相适应的诚信理念、契约精神等诚信文化体系。将诚信 建设贯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推动 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诚信普及教育。强化诚信知识普及和诚信向善意识 培养,将诚信教育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社会普及教育等领域。持续开展诚信进机关、进大厅、进校 园、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进村屯、进农户等宣传教育 活动。鼓励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诚信某某 某”宣传教育,推动诚实守信成

27、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 行为自觉。开展失信警示教育。树立鲜明导向,及时剖析、曝光典 型失信案件、社会诚信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 缺失行为,让失信者依法依规受到约束和惩戒。针对诚信缺 失问题突出、诚信建设薄弱的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要加 强各行业领域诚信自律建设,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 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在“3 T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4 28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65”世界环境日、“6 14 信用记录关爱日、“9 27”世界旅游日、“诚信兴商宣传月” “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在黑某 某某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电台开设诚信有约专栏节

28、目等,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诚信 宣传,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注重选树诚信典范。开展“道德模范”“诚信之星”“某 某某好人”“模范退役军人”等诚信典型推荐选树活动。要营 造浓厚宣传氛围,加强诚信企业、诚信人物、诚信事迹的媒 体和社会宣传,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五)着力培育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加大信用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信用咨询、信用评 估、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各类信用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开展 业务。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参与重点领域信用记录采集,切实 发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应用等方 面的专业作用。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在企业征信报告、企业资 信评

29、级报告、个人信用报告和各类消费主体调查报告等信用 产品的基础上,延伸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信用产品,促进信 用服务产品多元化发展。强化信用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内 部管理,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和从业标准规范,推动 信用服务机构规范化健康发展。要建立信用从业人员诚信档 案,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有违法违规 行为的从业人员进行曝光,依法依规实施市场禁入等措施。加快征信行业建设。按照“政府+市场”的建设模式, 搭建省级地方征信平台。深化企业征信市场改革创新,推动 成立国有资本为主的企业征信机构,不断增加征信有效供给。 持续推动涉企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市场开放,进一步提升

30、征 信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完善征信行业监管制度,依 法加强对征信和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治理,规范征信数据采 集、整理、保存、加工和提供征信服务。(六)加强信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加强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鼓励省内有关高等院 校加强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信用管理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 在研究生培养中开设信用管理研究方向,培育信用专业人才。加强信用管理职业培训教育。支持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和 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信用管理职业培训教育,提升信用行业从 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夯实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基础。加快信用专家队伍建设。

31、汇聚省内外研究机构、高校、 信用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各类与信用领域相 关人才,建立信用专家队伍,开展信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研 究,加强学术交流研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四、持续释放信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能(一)实施政务诚信建设工程。建立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 公职人员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向社会公开作出依法行政、履 职尽责政务诚信承诺。根据需要依法依规对公职人员信用状 况进行信用核查。建立常态化政务诚信承诺公开公示和合同 履约跟踪管理机制,畅通社会投诉举报通道。逐步建立完善 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政务诚信档案。支持将公职人员信用 核查情况、政务诚信记

32、录作为其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 据。健全政府违约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政务承诺+社 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事业 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信用监管,针对失信违诺、新官不理旧账 等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对于不履 行法定职责或约定义务、不及时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义务等 失信行为,开展约谈并责令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 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失信责任追究到位、失信问题整治 到位、失信惩戒落实到位二加强公职人员诚信教育。深入开展公职人员职业道德、 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培训教育。编制诚信知识教育读本,将 诚信教育纳入公职人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不断提升 公职人

33、员信用意识。鼓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开展公职人员诚 信教育主题培训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公职人员 的诚信意识和职业操守,建设依法行政、诚实守信、高效廉 洁的公职人员队伍。推动基层政务诚信建设。鼓励各市(地)围绕利企惠民 政策落实、网格化管理、日常生活服务等方面,推动街道、 乡镇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公开承诺制度,完善诚信建设机制, 持续提升基层政府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依法行政水平和履 职能力。持续推进有条件的市(地)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 镇建设活动,探索创新政务诚信建设方式方法。鼓励信用信 息和信用服务产品在街道、乡镇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政务领域应用的示范作用。推动行政审批、政 府投资建设项目招

34、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政府投资补 助或贴息项目选择、资质认定、专项资金安排等重点领域诚 信建设,以及日常监督、评级评优等工作中开展信用核查, 强化信用应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 医疗卫生、工程建设、融资担保、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重 点领域广泛使用信用报告、开展信用核查等。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评价机制。制定政务诚信评价方法和 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手段,围绕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守信践诺、政府违 约失信责任追究等方面开展政务诚信评价,检验“诚信政府” 建设成效。要强化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应用,支持将政务诚信 评价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创先评优等重要

35、参考。(二)实施商务诚信建设工程。加强企业诚信经营和诚信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完善诚信 自律制度,提高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在生产经营中严 格履行合同协议,不做假账,杜绝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公 平竞争、欺诈等不良行为,做到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要大 力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和诚信教育,增强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 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和谐的劳动关系。支持有关部门授权的 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鼓励行业 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信用培训、诚 信宣传、诚信倡议等,将诚信作为行规行约重要内容,引导 本行业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要发挥“新字号”“老字号” “原字号”企业诚信建设引领作

36、用,重塑“诚信某某某“守 信践诺新形象。大力推广应用“码上诚信:加大某某某“码上诚信”推 广应用力度,在商业贸易、工业企业、餐饮服务业、教育、 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鼓励市场主体自愿应用“码 上诚信”展示自身信用状况。逐步丰富“码上诚信”内容, 完善“码上诚信”功能,建立健全“码上诚信”的诚信激励 机制和“公共评价+社会评价”评价制度,以及市场主体“码 上诚信”自主申报、消费者投诉和异议处理反馈机制。不断 拓展“码上诚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一企一码”。逐步扩 大“码上诚信”应用领域的覆盖率,打造“诚信某某某”特 色品牌。开展建设“诚信商圈”活动。各市(地)、县(市、区) 要选择繁华商

37、业街区为试点,以质量诚信、价格诚信、服务 诚信、纳税诚信为主要内容,开展“诚信商圈”建设活动。 要引导经营者从诚信经营、品质保证、服务态度、诉求回应 等方面进行承诺,树立守信践诺、合法经营的形象。可开展“诚信经营户”“商品放心店”等选树活动,发挥诚信业户示 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积极行使 监督权,主动投诉、举报失信经营行为,建设依法经营、信 守承诺、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三)实施司法公信建设工程。加强法院公信建设。提升司法审判信息化水平,推进强 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提高生效法律文 书执行率。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听证直播、庭审直播、执行 在线和文书上网等工作

38、。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鼓励诚信交易、 倡导互信合作,整顿治理虚假诉讼、商业欺诈和恣意违约毁 约等失信行为,引导诚实守信风尚。加强检察公信建设。深 化检务公开,继续推行“阳光办案”,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作用。加强公共安全领域公信建设。推行“阳光执法”,平等 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规范文明执法,实现办案的程序正义和 实体正义。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公信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创新 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考试、司法鉴 定、监狱等信息管理和公开手段。加强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 信用建设。推进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 援助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诚信规范执业。建立司法从业人 员诚信承诺制度。(四

39、)实施社会诚信建设工程。探索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应用。要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 际控制人及相关责任人、律师、教师、医师、执业药师、评 估师、税务师、建设类执业师、注册消防工程师、会计审计 人员、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认证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导 游等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信息归集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鼓 励依法依规查询和使用自然人信用报告,引导自然人在经济 交往和社会活动中查询信用信息规避风险。鼓励各市(地) 要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导,积极探索建立自然人诚信积分管 理应用制度。要严格规范自然人诚信积分评级工作,不得将 自然人诚信积分用于失信惩戒和限制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法 定权利。拓展“信易+”场景应用。在行政审

40、批、公共服务、社 会治理等方面,探索开展“信易+”场景应用。要不断拓展 “信易+”应用场景,丰富“信易+”场景内容,并逐步将 信用信息在更多民生领域创新应用,推动形成“守信受益、 信用有价”的社会氛围。支持鼓励信用基础较好的市(地)、 县(市、区)、行业领域先行先试,总结“信易+”场景应用 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建设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并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入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利 率优惠的金融产品,让中小微企业得到便利和实惠。引导地 方融资平台与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对接。鼓励有条件的市 (地)单独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要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与 金融征信信息融合,为“信易

41、贷”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和评 价结果支撑。鼓励各级政府制定支持“信易贷”政策,建立 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逐 步提高信用贷款的占比。(五)实施信用乡村建设工程。推动诚信乡风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加强农村 诚实守信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农村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建 设文明乡镇,打造“诚信某某某”新乡村,让诚信价值观影 响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更为显著。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制 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级 分类管理、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管理制度,逐步将信用 监管融入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内容。坚持以征信体系为基 础,以信用评级为手段,培育信用新型农业经

42、营主体,不断 创新信用助力乡村振兴方式。逐步采集归集农村信用信息。在某某某公共信用信息 目录中列入涉农相关信用信息内容,依法依规采集农村小 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信用信息,建立村级信用信息 档案,逐步实现农村信用主体“一户一档案”。要将农村信用 信息归集至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或者其他关联系统,建立 农村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信用奖惩机制。探索开展农村信用主体信 用分级分类评价,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精准支持“三农”发展 提供支撑。要研究制定守信激励措施,对信用农户和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在授信、利率、国家补贴、救济等方面给予优惠 和便利,充分发挥信用正向激励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 失信行

43、为和事件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五、加强各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实施“十大”领域诚信建设行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构建科研信用监管体系,建立监督 机制。加强对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和学术不端等行为的监管。 在科技项目、创新基地、科技奖励、人才工程等工作中,实 施科研承诺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信息系统, 打造规范的科技监督创新服务体系,完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 行为的调查处理规则。建立科学规范、统筹协调的科技评估 评价体系,加强科研诚信信息跨行业跨区域共享共用,依法 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责任人采取失信惩戒措施,营 造坚守底线、严格自律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强校园诚信建设。大力倡导诚信治教

44、,加强各级各类 学校诚信教育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 校,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提高教育公信力。加强教师诚信建 设,建立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师信用评价机制,将教 师信用评价制度与师德考核测评结果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 纳入师德诚信档案。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将诚信教育作为校 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要加强对校外各类培训机构诚信教育和诚信监督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诚信建设。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 度,开展环保信用评价,划分环保信用评价等级,规范环保 信用评价流程,动态调整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建立完善环保 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根据环保 信

45、用评价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 和失信惩戒。加强对企业环保诚信宣传教育,加大对违法、 失信企业曝光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环保守法意识。加强交通运输诚信建设。大力开展诚信交通宣传教育, 进一步推进“信用交通省”建设,广泛推行交通运输信用承 诺制,拓展“信易行”等场景应用。开展公路建设市场、水 路建设市场、道路运输等方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持续做 好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名单的认定、公示工作。加强知识产权诚信建设。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机 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构建以信用为基 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指标和信用

46、评价模型。严厉打击各类侵犯 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法依规实施 失信惩戒措施。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在市场主体融资授信、知 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等方面广泛应用。加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建立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主体实 名登记和认证制度,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入驻商家、个人卖 家、物流企业等主动作出信用承诺并通过信用中国(黑某某 某)网站向社会公开。要依法依规归集、公示电子商务领域 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违法失信行为,探索建立交易双方信用 互评、信用积分制度,将交易双方评价和服务承诺履约情况 记入信用记录。严厉打击刷评价、虚假评价、恶意评价等弄 虚作假行为。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建立完善旅行社、A级以上旅

47、游景 区、星级饭店、导游(领队)等涉旅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诚 信档案,组织开展信用评价,加强旅游行业信用监管。推行 服务承诺机制,畅通旅游消费者评价投诉渠道,加大社会评 价信息采集,开展涉旅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引导全省旅行社、 导游等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积极应用某某某“码上诚信”,主 动向社会展示自身诚信状况,打造“北国好风光尽在黑某 某某”品牌,塑造“诚信某某某“旅游新形象。加强医疗卫生诚信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用管理和 行业诚信作风建设,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信用记录 和奖惩机制,完善执业准入注册、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等医疗 卫生行业信用记录。建立健全包括医疗机构综合监督、运行 评价、等级评审

48、等内容的执业行为诚信管理评价体系,全面 开展合理诊疗、合理护理、合理检查、按规定收费的评价活 动。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将医务人员信用状况作为评优评先的 重要参考。加强气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气象信息服务企业诚信档 案,依法依规归集信用记录。推动从事气象信息服务企业开 展信用承诺,依法转载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和开展生产经营活 动。开展气象信息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不断提升气象信 息服务企业诚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会展、广告和中介服务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参展商 信用信息,推动从事展会招商、招展、会议组织及相关配套 服务的市场主体签署信用承诺书

49、,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广告 业诚信建设,规范报刊媒体、网络直播平台和从业人员营销 行为,建立广告发布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依法严厉打 击各类违法虚假广告。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信 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查询、信用评价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机制。(二)开展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关于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要 求,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失信问题、 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脱贫扶贫失信问题、国家考 试作弊、交通运输领域失信问题、骗取社会保险、法院判决 不执行问题、金融领域失信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失信问题等 专项治理行动,以及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涉农产品质 量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 产品严重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