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标准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标准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快标准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着力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标准体系,持续推动“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助力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赋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提供有力支撑。一、加快标准化改革创新优化地方标准供给体系。精简优化结构,强化推荐性标准协调配套,优先制修订各领域急需标准,重点补齐社会事业领域标准短板,建立起与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优化地方标准制修订流程,推动建立重要地方
2、标准听证制度,向社会各界公布听证结果,提高标准相关方的参与度和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深化团体标准培育。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进应用示范,发挥技术优势企业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积极推广“团体标准+认证”模式,传递团体标准价值和消费信任。加强事后监管和水平评估,委托专业标准化研究机构对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进行全覆盖抽查辅导,提升制标贯标能力。激发企业标准活力。鼓励企业参与各层级标准制定和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把标准化作为生产经营、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推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将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标准融资增信制度,鼓励构
3、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江西标准”质量水平。建立法规引用标准、政策实施配套标准制度,在法规、政策文件制定时积极应用标准。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中应用先进标准机制,推进以标准为依据开展宏观调控、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管。推动建立基于标准或标准条款订立、履行合同的机制。综合运用标准化手段开展质量抽检、合格评定、质量分级等集成服务,推动标准有效实施。严格标准全过程监督。健全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开展地方标准质量和实施第三方评估。
4、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机制,发挥市场对标准的优胜劣汰作用。加强标准的社会、舆论监督,吸纳多方主体参与,探索发布地方标准化发展情况白皮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比对分析,鼓励开展商品安全指标评价、标准水平分析,强化对“保底线”“拉高线”的标准监督。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在稀土、陶瓷、发光二极管(LED)等特色优势领域提出更多国际标准提案。强化标准人员往来和技术合作,推动以标准为核心的质量技术基础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促进市场体系一体化。推进制度型开放,鼓励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承担建设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
5、加强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比对研究和验证分析,推动重点领域先进适用国际标准的转化。二、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准化水平夯实工业强省标准化基础。实施标准化强基工程,加强基础通用技术标准研制,以“江西标准”引领提升“江西品质”,发挥关键技术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围绕“2+6+N”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现代产业集群、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开展标准攻关,形成产业提能升级的标准群。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准化建设,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标准化。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提升产业链供
6、应链稳定性、现代化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高级化。开展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行动,推动信息基础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和应用。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等创新成果融入标准,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钢铁、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标准优化升级,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推动转型升级、绿色化改造,形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群。扎实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强化标准在产业计量水平提升、检验检测做优做强、高端认证品质中的作用,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全省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标准化对生产性服
7、务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推动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完善生活性服务业标准体系,以数字生活标准化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动能。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领域开展标准攻关,研制一批技术自主的标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建立健全大数据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标准,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共享、民营经济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设计、大数据、云计算、移动
8、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领域和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一批应用带动的新标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三、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构建完善种质资源、种苗繁育、产地(养殖)环境、投入品及机械(设备)、种植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流通运输等方面,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可追溯。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鼓励开展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等绿色生态农业标准研制。加快形成农业标准化
9、示范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行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标准化,加强示范项目、区域服务推广平台建设,强化标准集成应用。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农产品电商等新模式,推进度假休闲、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推进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物联网农业、创意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治理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健全农村社会治理标准体系。以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价、村容村貌提升、农房建设、农村水电绿色改造、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农村厕所建设改造和厕所粪污治理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标
10、准化工作。四、筑牢标准化工作基础强化标准化技术支撑。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应用研究,强化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争取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验证点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江西。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标准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提升标准制修订与应用效率,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标准化服务平台。完善促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标准化相关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市场主体。鼓励标准化服务机构面向我省优势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运用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手段,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省内高校开展标准化通识教育。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熟悉规则、精通专业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人才。通过参与国际国家重大标准活动,培育一批高端领军人才。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社会团体将标准制修订作为岗位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业绩条件。营造标准化良好社会氛围。利用“世界标准日”“质量月”“品牌日”等开展标准化宣贯,推动标准化成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法人治理的重要工具。培育发展标准化文化,讲好“江西标准”故事,推动标准化成果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