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 度的畜禽屠宰行业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 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 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畜禽屠宰行业十四五规划 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 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畜禽屠宰行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 来,紧紧围绕加快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立足新发 展阶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屠宰产业结 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全市社
2、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 要、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畜禽屠宰行业体系, 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肉食品安全和菜篮子工程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L行业集中度稳步推进。标准化畜禽屠宰企业占全市屠宰企业 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标准化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市屠宰总量 的70%以上;畜禽屠宰企业进一步向养殖主产区转移培育一批养殖、 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企业。2、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分布合理、覆盖全市。十四五以来, 全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数量控制在30家。单种屠宰畜禽种类数量计 算,全市生猪屠宰企业不得超过10家,牛屠宰企业不得超过5家, 羊屠宰企业数量不得超过
3、10家,禽类屠宰企业不得超过5家。3、新建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十四五以来, 在县新建1家肉牛定点屠宰企业、1家肉羊定点屠宰企业,在县新建 1家牛羊定点屠宰企业、增加1处马属动物定点屠宰生产线,新建1 家禽类定点屠宰企业、增加1处马属动物定点屠宰生产线,新建1 家禽类定点屠宰企业,新建1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新建1家生猪 定点屠宰企业、增加1处肉牛定点屠宰生产线。市级可调剂使用各县 的畜禽定点屠宰空余企业数量指标。新建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数量超过 确定的指标数量时,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实际,改扩建、多种畜禽兼 营等方式解决。4、取缔不达标的屠宰企业。对全市现有不达标畜禽屠宰企业进 行升级改
4、造,要达到国家畜禽屠宰企业设置标准,使全市畜禽定点屠 宰企业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要取缔不达标的畜禽 定点屠宰企业,重点取缔不达标的小型畜禽定点屠宰企业。5、屠宰畜禽种类数量应在规定范围内。市内新建、改扩建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原则上只允许屠宰1种畜禽;如确需增加畜禽种类的,兼营畜禽种类最多3种同属畜禽。6、年设计屠宰能力在稳定范围内。全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要达生猪250万口、牛50万头、羊500万只、禽类2000 万羽。7、行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自营、品牌化、精深加工屠宰企业 占比达60%以上,畜禽屠宰企业代宰率下降10%以上,畜禽屠宰场 点小、散、乱状况得到基本改善,肉品
5、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屠宰环节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产品质量 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树立牛肉、羊肉品牌。8、行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初步建成肉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 系,行业执法规范水平全面提高,监管机构和队伍更加健全,科技支 撑屠宰行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屠宰行业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完善 畜禽屠宰远程视频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平台)。定点屠宰企业从 业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水平满足职业需求。9、屠宰行业秩序全面规范。定点屠宰制度全面推进,各级部门 打击私屠滥宰的力度不断加强,私屠滥宰、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等 违法行为基本杜绝,形成质量安全、公平有序的竞争环
6、境。(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L优化肉牛屠宰行业区域布局。肉牛屠宰厂(场)数量以省畜 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数量为基数,总量控制,上大压小,减量置换, 提升质量。重点支持建设万头以上屠宰能力的养、力口、销一体化龙头 企业;严格限制新建屠宰能力万头以下的肉牛屠宰企业。肉牛屠宰设 计总量控制在百万头左右,平均实际肉牛屠宰产能利用率不足20% 的县(市、区),不再新规划建设供应本地市场的肉牛屠宰企业;形 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主体,以供应本地市 场为补充的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产业布局。(二)加快提升肉牛屠宰行业标准化水平。严格屠宰厂(场)设 置标准,生产布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
7、等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新 建改扩建屠宰企业应按照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等标准进 行建设。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框架,以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为重要依托,逐步构建肉牛屠宰标准体系。组织相关部门持续对现有 肉牛屠宰企业开展复查审核,持续压减小型肉牛屠宰场点数量,加快 淘汰手工和半机械化小型屠宰场点,关停三证不全、屠宰设施设 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等不符合屠宰技术规范和设立条件不达标的肉 牛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点。(三)全面推行肉牛屠宰行业动态管理。严格规划审查,新建、 改(扩)建屠宰企业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按规定履行建厂 前规划约束,并在建成后履行验收、备案等程序。根据屠宰企业的建
8、设规模、硬件配备条件、卫生安全、工艺流程、质量管控、屠宰规模 和信息追溯等条件,推行肉牛屠宰企业分级管理,扶持优势企业,淘 汰落后企业,有序推动屠宰企业转型升级。(四)引导肉牛屠宰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 产品开展战略,引导屠宰企业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向养殖主产区转移。 鼓励II型以上屠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精细分割、副产品综 合利用、厨房及预制菜等项目,推动肉牛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 延伸,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转变。支持县级以上肉牛屠宰企业向乡镇、 村延伸肉品经营网点和冷链配送肉品销售点,鼓励有条件的肉牛屠宰 企业建设冷藏间、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
9、逐步形成主产区集中屠宰、全链条冷链配送、主销区冷鲜销售的 肉类销售模式。支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企业配套建设标准化 肉牛屠宰场,大力推行屠宰企业集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 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支持屠宰企业整合、兼并重组,推动股份制改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融资,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 肉牛屠宰产业领军企业。(五)加大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屠宰环节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肉牛屠宰行业监管机制,定期开展例行监测, 不定期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评估,推行肉牛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进一 步规范肉牛屠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建立信息共享和检打联动机制, 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10、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严厉治理流 通领域未附具两证以及屠宰病死肉牛、注水和非法添加违禁药物 等违规行为。(六)加快完善肉牛屠宰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畜产品质量安 全追溯监管系统在肉牛养殖和营销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促进肉牛产品 追溯管理与企业经营深入融合,规范好肉牛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合 格证的出证管理。积极对接平台,全面推行肉牛屠宰企业开具可追溯 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与农业农村、市场 监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肉牛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全程信息化监管。(七)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成立畜产品品牌促进会,开展名片价 值企业品牌评定与公开发布,推动肉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擦亮做响 企业品牌,做优
11、做强地方特色品牌,拓展中高端市场份额。充分发挥 各地文化、消费领域的特色,积极推动肉牛产品与冰雪旅游、民俗文 化、人才培养相融合,打造特色餐食品牌与业态创新。开展肉牛产 品名优食材供应基地和餐食特色名店认定授牌,创新推广生产基 地+厨房+餐饮门店 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销售 健康数据 +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模式,加快发展连锁店、旗舰店,同步打 造团餐、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领本土化终端消费升级,推动产品走 向全国。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畜禽屠宰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治标工作有待进一步巩 固,治本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行业整 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本质
12、安全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设置布局不合理,养殖与屠宰产能不匹配。产能过剩问题仍然较 为突出,企业数量多、经营规模偏小尚未根本改变。二是行业发展质 量不高。全产业链经营企业不多,产品种类较为单一,高附加值的分 割、精深加工产品偏少,拿得出、有知名度的品牌还不是很多。三是 质量保障能力不强。少部分企业检验人员配备不足,屠宰装备落后, 品质检验等措施还没有有效落实。牛羊家禽屠宰管理欠缺,场点分散、 规模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强。四是基层监管力量不足。部分地方 基层存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推进“十四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
13、切配合,建立 协调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加强业务指导。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优化区域布局,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 价值链,促进畜禽屠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政策支持。支持统筹利用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 衔接资金、脱贫县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整合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 肉牛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产加销融合发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冷 链流通和配套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屠宰企业 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联动支牧联盟作用,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屠宰企业给予支持。(三)力曜宣传引导。广泛开展相关学习和宣传,强化产品质量 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自觉落实有关屠宰环节各项管理制度措施,切 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网红, 广泛开展代言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介公共品牌。积极宣传行业 发展成效,集中推介一批全产业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典型市、县,强 化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