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法治建设工作,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有效引领,以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前提,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2、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县情法治建设的需求,体现新时代特征的XX县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推动广大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为全面依法治县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实现数量和质量达标,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学法用法示范户达到50%以上。各乡镇、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大幅提升,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规范,农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
3、显著增强。乡村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重点任务(一)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服务管理模式。深化“两说一联”机制,全面推行基层社会治理“234”工作法,强化矛盾调处、开展乱象治理。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下沉,实现巡回法庭、车载法庭、诉讼立案、诉求反映、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减少群众诉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法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立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开展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净化社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侵害农村妇
4、女儿童人身权利、电信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推动村级“十个没有“平安XX县建设向纵深开展,有效净化社会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民政局、妇联、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二)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原则上由乡镇长和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制定本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人员,每年每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建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到2025年实现县级“民主法治
5、示范村”全覆盖创建工作。各村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制定或适时修改村民自治章程、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村民自治章程等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制度,要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村委会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民主有序。(牵头单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三)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到2025年底,全县“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各乡镇根据辖区村组(社区)分布、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确定“法律明白人”培养数量目标,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基本形成培养机制规范、队伍结构合理、作用发挥明显的工作体系,努力建设一支
6、素质高、结构优、用的上的“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统筹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遴选、培训、使用、管理等各项工作。以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导向,聚焦提升法治素养,在群众中培养“法律明白人”,推动解决村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着力构建多方参与、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培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因地制宜细化工作措施,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扩大覆盖面,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实施。(牵头单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四)开展农村
7、“两委”干部法治培训。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要制定“农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对培训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要对培训对象认真调查摸底,确保不漏一人。对教学计划、场地、师资、培训资料等进行充分准备,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可分期分批培训,每期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同时辅以法律咨询、观看录像、组织讨论、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扎实有效。每期培训结束后,各乡镇均应对培训情况组织测试,进行登记备案,并将培训情况报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县委依法治县办组织对各乡镇培训情况进行抽检。牵头单
8、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五)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党内法规,扎实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到乡镇村级干部年度述职中。开展好平安建设、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和有关涉及农业农村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利用乡村已有公共党建文化设施,推进法治广场、长廊、庭院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个普法宣传场所,设立法治橱窗,每个村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到2025年村级法治橱窗、法
9、治长廊实现全覆盖。通过宣传月、“375”626va12-4等宣传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牵头单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两说一联”便民机制,不断完善乡村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快新生行业、移民搬迁安置点等调解组织组建工作,重点推进电商服务、物业管理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调解组织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选齐聘强人民调解员,乡镇调解组织不少于2名
10、专职调解员,村级调解组织不少于1名专职调解员。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每年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班2次以上。乡村调解组织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做到矛盾纠纷排查“村不漏组、组不漏户二将婚姻家庭、感情纠纷、邻里关系、民间借贷、土地资源权属、讨薪讨债、经济往来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作为日常排查化解工作的重点,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牵头单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县法院,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七)持续实施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依托村(社区)人民调解
11、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全覆盖,各村(社区)明确法治宣传员,为法律服务提供保障。每年对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员进行1次培训,由各司法所自行组织,并做好台账记录。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推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共同发展。争取中省市县资金支持,做好法治信息化建设。拓展利用移动端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事务办理的新形式,实现“掌上学”“掌上问”“掌上办二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12、乡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全程网办”、“最多跑一次”、“马上力、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牵头单位:县司法局牵头,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办事处)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县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来抓,落实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部署,各乡镇制定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法治乡村
13、建设工作机制,健全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抓总,组织、宣传、政法、法院、检察、公安、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同运行机制,采取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集中办公办案、专项督导检查、定期提醒告示等措施,提高法治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主动认领任务,积极发挥作用,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三)强化工作保障。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要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法治建设考评体系。会同财政部门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经费保障,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统筹利用好现有经费渠道,结合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和管理的需要,加大对法治宣传阵地、人民法庭、基层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及网络平台的专项投入。(四)务实工作实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引导群众支持和参与法治乡村建设。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培育、选树、宣传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利用新媒体深入宣传报道,为全县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