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5466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4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docx(7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阳江市阳西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广州市世纪战略经济管理研究院2022.10一、规划背景1(一)重要意义1(二)发展现状3(三)存在短板8(四)机遇挑战9二、总体要求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定位14(四)发展目标17三、县域农业产业布局20(一)空间布局20(二)产业打造29四、各镇农业产业布局37(一)五业并举织簧镇37(一)依山傍海溪头镇40(三)中国蛀乡程村镇42(四)古风海韵上洋镇45(五)红色硒土塘口镇47(六)东水山茶新墟镇50(七)商贸重镇儒洞镇52(八)滨海风情沙扒镇55五、重点任务58(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59(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可持续现代农业生产体系63(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多元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65(四)强化要素政策支持,建设稳固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67(五)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68(六)拓展湾区国际市场,积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69六、保障措施71(一)加强组织协调71(二)加大政策支持72(三)深化体制改革74(四)健全监督机制74一、规划背景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发展阶段阳西乡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阳西县下辖8个镇1

3、56个村(居、渔)委会1478条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6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4.37公里,户籍人口55.6万人,阳西兼具山、海、泉、林、湖、田等资源。是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蛇乡、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一级渔港、月亮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阳西要强化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

4、滨海城市“两个定位”示范区。(一)重要意义1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阳西是广东农业大县,拥有高标准农田39.55万亩,占比约80%,2021年阳西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7%)比阳江市平均(16.4%)高10.3个百分点,增加值居全市第二位。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阳西产业链条健全,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发展,已形成以大豆、水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全产业链

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阳西县农业产业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乡村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单位:亿元图12021年阳江市县(市、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排行2 .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村仍是重点和难点,农村发展,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截至2021年底,阳西县13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超过10万元的有92个,超过100万的有5个。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17元,相较2020年增加2359元,同比增长11.9%o阳西乡村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基础3 .乡

6、村产业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农业农村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技术装备提升和组织方式创新,更体现在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扩大内需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农村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完善农村生产和经营体系,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更好拉动城乡经济发展。(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阳西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富民强县”战略目标,着力抓好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种植业、畜禽业、渔业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玉米和大

7、豆,主要经济农作物有荔枝、龙眼、火龙果、柑桔、西瓜、蔬菜、花生、北运椒、南药、茶叶等,畜禽业主要有生猪和三鸟,渔业资源丰富。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3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约65亿元,占GDP总量的26.7%,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图2阳西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创新实施“田长制”,将粮食生产面积、产量指标分解到村、到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粮食产量稳步提高,100%完成粮食种植任务。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落实奖补政策,推动搭荒耕地

8、复耕复种,开展新一轮高标农田建设。全县耕地面积51.35万亩,粮食年产量13万吨,大豆等经济作物年产量23万吨。2 .海洋渔业高质高效发展发展海洋种业、深海养殖、海洋捕捞、海洋牧场、海上新能源、海洋渔业深加工、海上盐场、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2021年阳西县海洋渔业年产量48.47万吨,产值66.94亿元,发展长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海洋种业有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场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4家,种苗养殖面积3万亩,总产值超5亿元,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全省沿海80%的鱼苗产自阳西,并远销广西、海南和东南亚市场。深海养殖共有深水网箱640口,280万立方养殖水体,产量10万吨,产值超

9、20亿元,稳居全省前列。海洋捕捞有海洋捕捞渔船1629艘,2021年海洋捕捞总产量13.1万吨。其中,鸡眼城村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人均纯收入13万元,被誉为全省最富的渔村之一。海洋牧场建设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新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成为“粤海粮仓+蓝色能源”样板区域。海洋渔业深加工有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海洋渔业不断走向深海远洋、走向深加工的转型升级,在全省建立起唯一远洋金枪鱼产业链条,出口金枪鱼占全省的70%。3 .积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县高标准创建荔枝、程村蛀和深水网箱养殖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0、、南药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1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26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138个村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全县获得名牌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标等农产品35个,“粤字号”名牌产品10个、国家名特优新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产品11个、有机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程村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儒洞镇(荔枝)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新墟镇东水村获得最佳乡村产业发展奖。4 .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旅游康养产业方面,成功引进碧桂园月亮湾、大泉山海、富力湾、荣盛山湖海、河谷田园等项目,沙扒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

11、示范区,打造了阳西滨海风光游、碧海蓝天乡村史迹历史文化游径、阳西双鱼城乡村文化游3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响“山海阳西魅力无限”旅游品牌。其中沙扒镇获得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鸡槌埔村获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 .乡村振兴示范带初具规模坚持“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原则,规划建设“牧海耕田”“中国蛀乡”“富硒生态”“丹江文化”等4条主题鲜明、总长达230多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总体格局。其中建成的“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起于儒洞镇边海村,终于上洋镇双鱼城村,全长约35公里,途径儒洞、沙扒、上洋3个镇,在全省率先开展“镇村同治”,滨海

12、风情沙扒镇、红色传承儒洞镇、古风海韵上洋镇等3镇均达到示范镇区标准,该示范带2020年获评广东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6 .在全省率先探索发展“数字农业”建成“一馆一云四园”示范项目,“一馆”即打造广东省首个数字农业主题展览馆;“一云”即通过建设数字农业云应用实现农业综合监管和品牌推广;“四园”即推进荔枝、程村蛀、罗非鱼、东水山茶四个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带动数字技术在重点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深入推动农业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的“三端”数字化发展。建成12个县级数字农业产业园和26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开展短视频矩阵农产品数字化营销、直播带货,建成西荔王电商基层示范站,成立网红直播协会,扶持本土

13、农业电商6家、培养400多名本地“短视频+网红”达人,推进荔枝和程村蛀“12221”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省际合作荔枝与苹果“比翼齐飞”,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打造阳西荔枝国际品牌等系列活动。获得2021年广东荔村12221市场体系建设我为荔农办实事”优秀政务服务奖。7 .实现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富农积极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紧密联结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培育新型农业龙头企业33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4家、示范家庭性家庭农场21家。建成11家村级供销社,带动服务销售额达22981万元,带动服务农户数达400户。培育专业合作社,2021年带动服务销售额达16

14、300万元,带动服务农户数达750户。建设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4个,2021年带动服务销售额达20250万元,带动服务农户数达722户。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农村集体在村企合作经营、新型农民培育、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吸纳就业、带动创业等,增加农民工资和经营性收入。(三)存在短板1.特色高端农业产业发展不足阳西县可以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和企业不多,产业规模与发展势头有限。其中农业方面,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特色高端农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与龙头企业加工能

15、力之间还不够匹配;生产规模小、水平低和供应稳定差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各大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规模还比较小,产业集聚优势难以显现。产业层次较低,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旅游资源虽然具有生态、红色、人文、民俗等多样性,但还缺乏比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2 .粮食安全生产仍需巩固农村土地流转有待加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不高,沿线、村边仍存在季节性摞荒,部分耕地处于河坡处、山脚处,由于长期丢荒,杂草杂树多,耕种难度大。农田水利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水利沟渠后期管护费用不足,造成部分水利沟渠堵塞或部分损坏严重,取水困难。部分耕地属于盐碱地,粮食作物难

16、存活,种植效益低。3 .数字农业融合应用有待加强阳西县数字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在探索阶段,软硬件建设、管理和信息化上依旧存在不足,园区多而散、管理粗放,建设管理难标准化、高新技术与农业结合不深入及园区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数字化农机装备应用还不多,大数据应用的场景也需要拓展,目前建立的农产品流通大数据平台上,目前只有荔枝、程村蛇两个品类,其他年产值上亿元的品种大数据平台有待建立。4 .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乏。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农业发展缺乏“继承人”,缺少能改进农产品品种、创新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指导农民的技术性

17、人才。(四)机遇挑战1 .发展机遇广东省省委省政府赋予阳江“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滨海城市”的战略定位,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打造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并支持阳西县打造成为配套齐全、宜居宜业、活力开放的城市副中心和国家新能源基地、世界级调味品生产基地,支持创建省级高新区,进一步明确了阳西县作为市域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为阳西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阳西县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经济区五大国

18、家战略的交汇带,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广湛高铁阳西段启动建设,以及G15沈海高速阳西段改扩建工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港大桥、阳江支线机场加快建设,加上G15沈海高速阳西支线和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未来阳西将实现毗邻阳江港、博贺港两大深水港,连接粤西国际机场、阳江合山机场两大机场,交汇广湛高铁、深茂铁路两大铁路,真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成为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交通节点,显著加快阳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 .当前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进入比较优势重塑、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发展成本

19、和环境资源约束进一步显化。新常态下阳西县经济虽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创新创业基础环境薄弱,加大了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发展要素的难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阳西必须充分利用“双区”利好叠加带来的“驱动效应”,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步伐,主动接受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辐射,以“阳西所能”主动对接融入“双区所需”,承接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城市功能疏解以及产业外溢转移,以全局式、战略性的规划视角,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找准突破发展的切入点,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20、确保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以城乡融合统揽全局,积极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转变、农村产业向三产融合转变、要素市场向开放合作转变、农村改革向共享多赢转变。强化“稳定基础产业、强化优势产业、提升地方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四个重点。立足阳西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突出绿色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具有阳西

21、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努力将阳西县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县。(二)基本原则1.完善机制,共享发展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切实有效构建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协调处理好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关系,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培育,加快(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和完善企业、产业园、基地、农户和服务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利益联

22、结,完善利益共享制度,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形式,构建产业经营联合体,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2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统筹山、海、泉、林、湖、田系统保护,综合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农业产业由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着眼于农业长远发展,有效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3 .拓展链条,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条,培植产业业态,丰富产业内涵,不断增强各类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联动、渗透和融合,实现种、养

23、、加及旅游观光一体化,提高产业效益。以各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和依托,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提升,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合力。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提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力。4 .市场导向,引导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立足多样化、优质化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结构布局和品种布局,注重培育发展主导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同时,充分

24、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和示范推广的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进入农业产业,提升农业自身发展能力,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成兴村强镇的发展工程和富裕农民的民生工程。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与农民形成稳定利益关系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附加值,提供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5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乡村产业,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技术手段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强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技术、加工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提

25、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档次,转变农业发展与融合方式。6 .因地制宜,品牌发展立足阳西县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以差异化、特色化及优势化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调动资源潜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积极推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支持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助推农业提质增效。(三)发展定位根据“十四五”时期阳西县打造阳江“市域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依托优美的山海生态资源禀赋

26、,阳西农业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两带”,即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带和蓝色海洋经济产业带,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优化升级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向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将阳西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品的供应基地,国内高品质的农旅康养胜地,国际化农业商贸流通平台。1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依托丰富的绿色产业资源及广阔的消费市场优势,优化发展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抓好蔬菜,打造优质农产品阳西品牌,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不断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全力打造以优质稻米、水产品、水果、茶叶等为主的粤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27、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快推进优质粮产业化建设,优化水稻品种结构,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丝苗米。结合区域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优质蔬菜、水果、花卉园艺等特色产业。逐步完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以水稻、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稳定“菜篮子”基地和出口基地,扩大北运菜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发展设施装备水平,调节上市档期,提升竞争能力,确保有效供给。2 .广东沿海经济带蓝色农业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开展海水养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建设,提高品牌化水平,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建设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和

28、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农业样板,形成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提高海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力打造以生蛇、金成昌鱼、对虾为典型的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区。3 .粤西山林经济发展标杆抓好经济林木、特色林果、林下种养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沉香、茶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着力推动林下种养业,充分利用山林资源,按照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重点的林下种植业和以林下养鸡、野生动物驯养为重点的林下养殖业。4 .阳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引领区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山水避暑、户外运动、健康养生、创意文化、乡野农耕、旅居度假支撑体系,积极拓展农业的休闲、文化、科

29、普、生态等功能和内涵,促进单一生产功能向加工、教研、旅游、健康和文化等复合功能转变,将农业田园景观与自然风光、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观光、体验、休闲、康养、度假等乡村旅游服务业,结合乡村游、美食美景、温泉资源、农家种植采摘、乡村传统节庆活动等比较优势,引进更多的“现代农业+观赏旅游”项目,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高品质的农旅康养胜地。(四)发展目标通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着力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

30、完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基本实现突出规模优势,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支撑,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品牌效应。1.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集群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业集聚,突显规模优势效应,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速显著。建成一批有较大规模的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有较大提高,产业集聚集群有较大突破,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初步建立园区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充分综合利用加工中的副产品,提高附加值。积极建设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程村蛀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东水茶现代农业产业园

31、、市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启动建设以水稻、荔枝、南药、茶叶、蔬菜花卉、海水养殖(程村蛇、对虾)、畜禽产业和种苗繁育为主的九大产业基地,依托产业建立27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及1个种苗繁育及新品种示范基地。落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行动,力争全县建成5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镇,3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2 .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梯队建设,重点培育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产品竞争力强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同时着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龙头企业。支持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划拨、委托经营、融资租赁、品牌联盟

32、等多种形式,实行兼并联合,加快培育一批种养结合、覆盖全产业链的大企业大集团。3 .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围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总要求,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逐步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全力提高农业科技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使农业产业及农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升,逐步创立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市场竞争能力和营收能力强的高档优质名牌农产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数字农业,扩大农业机械化面积,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建设海上粮仓。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物流配送等“互联网+

33、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立农产品分等分级制度。4 .有效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农业的生态、旅游、教育、文化等功能有机融合起来,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行“中医药+旅游+康养”发展模式。5 .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

34、扎实推进农业“三品一标”和ISO9000、HACCP.GAP等质量安全认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产品生产追溯体系,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追溯管理体系,提升农业品牌内质。加大整合品牌开发力度,引导种类相同、品质相近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组织使用统一品牌,尽快做大做强品牌。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并推广应用,切实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力度,发展和壮大一批中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打造一定量的国际品牌;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持续增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35、农产品展览会、产业发展论坛和研讨会的数量及影响力不断提高。6 .建设现代化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起以现代冷链、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要素市场等现代市场流通方式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整体运行状况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县域农业产业布局(一)空间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发展条件,根据“十四五”时期阳西县打造阳江“市域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按照“四区”基本要求,即主要指江城都市型农业区、东部高效农业区(阳东区)、西部高效农业区(阳西县)和北部生态特色农业区(阳春市)。由此,规

36、划提出“两园三片四带多节点”的总体空间格局(如图1),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优化升级农业结构,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框架,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图1阳西产业空间格局图“两园”:主要指程村蛇和荔枝省级农业产业园。“三片”主要指绿色生态经济产业片区(程村镇、塘口镇、新墟镇、儒洞镇)、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片区(织簧镇、溪头镇、上洋镇、沙扒镇)和休闲旅游片区(沙扒镇、溪头镇、上洋镇)。“四带”:主要指阳西县“中国蛀乡”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丹江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多节点”:主要指以

37、粮食种植基地、果蔬种植产业园、阳西县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水产养殖产业园、禽畜养殖基地、东水山茶产业园等农业基地或产业园区。按照“两园三片四带多节点”布局,推进产业园培育发展,即以程村蛀、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以特色优势种植片区、深海养殖区片为基础,以沙扒文旅康养小镇等海洋休闲旅游片区为特色,以产业两横两纵四线相连,构建多层次现代产业体系。1.两园(1)程村蛇现代农业产业园。阳西县程村蛀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程村镇、织簧镇为创建范围,总面积508平方公里。程村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10米等深线以下的优质滩涂面积10万亩,是程村蛇的主产区。织簧镇是生蛇加工及科技研发所在地。以省级产业园为龙头,

38、带动“一县一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程村蛀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分布在织簧镇、程村镇、溪头镇、儒洞镇和沙扒镇。织簧镇是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加工区,程村镇是程村蛇的主产区。依托该区域的现有产业基础,产业园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装备水平提升、新型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整合现有的特色程村蛀和休闲旅游等资源,深挖特色程村蛇产业优势,强化要素集聚,实现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品牌强渔。(2)荔枝省级农业产业园。阳西县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涉及儒洞镇、上洋镇、织簧镇和新墟镇4个镇,占地面积806.6平方公里。以

39、荔枝生产为核心,绿色循环为导向,融合发展为路径,做大做强荔枝特色产业,促成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及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以“提升生产品质、打通销售渠道、发展农业加工、拓展休闲功能”为目标,合理推进荔枝产业发展。同时,围绕荔枝品种改良、保鲜技术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加快科技研发,推进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果农增收。以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推进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技术人才集聚、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整合现有特色荔枝产业和休闲旅游等资源,

40、深挖特色荔枝产业优势,强化要素集聚,发展食品产业,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建成“产业旺、科技兴、生态美、带动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 .三片(1)绿色生态经济产业片区。绿色生态经济产业片区(程村镇、塘口镇、新墟镇、儒洞镇),具有生产供给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实现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对接连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手段,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深加工与流通,加快农副产品流转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优化农业生产,逐步拓展种植养殖、农产品信息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研发及服务等功能优势,构建机械化、集约化、设施化、高效化的绿色生态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互联网+农业,兼顾发展品牌

41、农业、依托本地、珠三角及大湾区智力资本和高端服务资源,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培育、示范带动、服务辐射等服务功能。依托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农业交流、科技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介质,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形成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带。发展集约高效农业。重点建设全省现代粮食及畜禽产品供给保障基地,发展岭南水果、淡水养殖、南药等优势产品的生产加工,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快农业物流平台建设。(2)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片区。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片区,织簧镇、溪头镇、上洋镇、沙扒镇海洋、土地、气候、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优先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以海洋牧场、深水网箱、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为主。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打造渔港经济,建

42、设阳西县海水养殖加工基地、拓展远洋捕捞业,打造粤西地区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加工、流通补给基地。依托山地以花卉苗木基地、中药材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围绕滨海资源,依托渔港,以推进深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农产品物流为核心,突出生态、高效、安全的特点,整合滨海生产要素,重点发展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底播增养殖、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通过建设渔港经济区、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沿海蓝色农业带。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主要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及港口资源,打造海水养殖加工基地、名贵海产品交易集散区、滨海休闲旅游区。(3)休闲旅游片区。红色休闲旅游片区(沙扒镇、溪头镇、上洋镇

43、),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整合境内特色农业、旅游业、文化、生态等资源,突出生态、绿色、健康的特点,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延伸农产品生产、生态、生活休闲功能。以沈海高速、国道为发展轴线,发挥交通便利优势,整合沿线农业、旅游、饮食、文化等资源,延伸农产品生产、休闲等功能,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发挥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建设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基地,推动农业向生态化、园林式、观光型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体系。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向市民传播农业知识、农耕精神,建立具有农业文化特色的展示体系,促进农业农村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休闲渔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突出休闲观光功能,建设以赏

44、花、品果、农事体验、农业科普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提高附加值。3 .四带按照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和“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规划理念,将全县首期规划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分别是阳西县“中国蛇乡”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丹江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带、阳西县“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237公里,覆盖全县八大乡镇,强化产业支撑,激活乡村振兴活力,要发挥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以“点的示范”实现“面上带动”,以示范建设带动全域美丽、全面振兴。阳西县“中

45、国蛇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始于织簧镇长岐村,途经平南村、平原村、坡尾村、蛤贡村、长芙村、狮子岭、豪光村、红光村、沙岗村、陇石村、鸡艇瑚村、南潜村、剑泉村、大洲村、岑村,终于织簧桥。阳西县“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始于儒洞边海村,终于上洋镇双鱼城村,涉及儒洞镇、沙扒镇、上洋镇3个镇,全长约35公里。阳西县“丹江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带始于G15沈海高速织簧出入口,终于溪头镇马村与上洋镇河北村交界处,贯穿织簧镇、溪头镇2个镇,途经21个行政村,覆盖人口13万,全程约51公里。阳西县“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始于沈海高速新墟出入口,终于国道G228线横山出入口,贯穿新墟镇、塘口镇2个镇,途经1

46、5个行政村,覆盖人口6.5万,全长约65公里。4 .多支点(1)粮食种植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和省丝苗米种植基地,围绕现代仓储、初加工、精深加工、物流配送、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板块进行建设,打造边海特色农产品品牌“模饭稻”丝苗米,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模式,加快儒洞、塘口、新墟等地丝苗米种植,推动丝苗米现代农业园建设。依托程村镇甘薯产业园、溪头镇五彩薯产业园,推动农田复耕复种,进一步壮大当地五彩薯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红薯种植、薯粉制作深加To(2)果蔬种植产业园。依托程村镇香蕉产业园、上洋镇西瓜产业园、上洋镇圣女果产业园、

47、上洋镇荔枝产业园、织簧镇辣椒产业园平台,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特色水果。优化水果品种,实现早、中、晚熟优质品种合理搭配;引导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果园经济效益。利用现有辣椒种植基础,引导种植户种植优质辣椒,创立优质辣椒品牌。(3)阳西县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阳西县南药产业园获批阳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集中在程村镇、织簧镇、塘口镇、新墟镇4个镇,占地面积863.47平方公里。加快织簧、程村、新墟、儒洞等地南药种植,推动“南药”现代农业园建设,依托山地及小气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林下经济、药材种植,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口口口。(4)水产养

48、殖产业园。依托织簧镇罗非鱼产业园、上洋镇对虾养殖产业园、儒洞镇水产种苗培育产业园、溪头镇对虾产业园,大力发展鱼苗产业,推动沙扒、儒洞、溪头等地水产养殖,推动深水网箱养殖和健康水产养殖,建设现代深海养殖现代产业园。进一步优化全省渔业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建设,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集约生态养殖、远洋渔业和出口加工,培育对虾、罗非鱼和优质海水鱼等大宗养殖名牌产品。(5)禽畜养殖基地。依托儒洞镇肉牛养殖产业园和黑山羊牧场基地,树立生态环保健康养殖理念,推广生态循环、农牧结合型养猪业。重点建设一批草地规模较大、养殖基础较好、发展优势明显、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草食动物生态养殖基地。重点打造牛、羊、兔、鹅养殖基地。(6)东水山茶产业园。阳西东水山茶产业园被批为广东省首批生态产业园,依托东水山山地资源优势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统筹布局优势单机茶、红茶、绿茶产业发展,推进东水山茶叶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建立以新好镇、塘口镇为中心的茶叶主产区,其他各镇共同发展茶叶产业,建成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格局。建设西部茶叶种植示范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东水茶产业化经营,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效益。(二)产业打造1 .粮食产业建立优质稻、绿色稻、富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