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8366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发展规划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控制要素,保障水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编制市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安全保障的相关决策部署。规划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对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认真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发展总基调,立足市情水情,从着

2、力保障水资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全市水安全目标,提出了构建水资源高效利用、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安全保障、防洪安全保障、现代水治理等五大体系的建设任务,部署了六项重大工程与行动,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范围覆盖市全境,现状水平年为2017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为2035年。市概况(一)自然概况市辖一区一县,即金川区和永昌县,全境东西长144.78km,南北宽134.6km,总面积892766k112,其中金川区3060.24k11永昌县4488.74k11中牧公司山丹马场1378.68k全市

3、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脉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民乐、山丹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平川交错,戈壁绿洲相间。南部山地,均属祁连山系,西北一一东南走向,东西长99km。以冷龙岭为主体,主峰海拔4442m,山地占总面积的32%,地形崎岖陡峭,多“V”字型峡谷,阴坡多林木覆盖,阳坡为山地草场。中部剥蚀山地以龙首山为主体,包括枸子山、武当山等山岭及山间盆地,占总面积的27%,北西、南东向展布,一般海拔16002500m。中部绿洲平原主要分布于祁连山、龙首山之间,呈狭长带

4、状,北西西向分布,占总面积的28%,地面多冲洪积覆盖,地势较平坦,海拔14002500m,是重要农业区。荒漠平原分布于龙首山以北,属腾格里沙漠的西延部分。全市深居大陆内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水气来源靠北上的东南季风,冬春季节在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日照充足,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又严寒,温差较大,降水稀少,空气干燥,蒸发强烈,自然灾害较多,近年浮尘、扬尘、沙尘暴较频繁。全市自南向北大致划分为三个气候区: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中部温凉干热区、北部温暖干旱区。降水受大气环流控制,还明显地受地形影响,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南部山区降水较多,中、北部地区降水锐减,降水

5、自东北向西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多年平均降水量走廊平原区130200mm,中低山区250300m,中高山区300600mm0地表水来源主要是祁连山区的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化。主要河流有东大河、西大河和金川河,均属石羊河水系,为常年性内陆河。此外,还有18条小沟小河,其中常年流水的只有6条,流量小,流程短。东大河是石羊河水系第二大支流。河流的上游分为东、西两岔,分别为直河和斜河,均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冷龙岭北麓,两岔源头终年积雪,分布有现代冰川;两岔河流至肃南皇城镇大湖滩附近汇合后成为东大河,皇城滩以上流域植被比较好,降水量较丰富,是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区。东大河由永昌县南部入境,进入河西走廊的永昌武

6、威盆地后水量大部分引灌及渗入洪积扇转化为地下水,在扇形地带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形成众多的泉水河道,复归入石羊河。西大河发源于省张掖市山丹县祁连山冷龙岭北坡,源地海拔435OnI左右,由永昌县西南部入境,流经永昌县新城子、河西堡、金川区宁远堡等乡镇后消失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沙漠之中。金川河发源于永昌县城以西20km的刘新庄、赵家庄一带,西靠西大河,东与东大河相邻,东北和西北部均与戈壁相连接,主要由西大河地面水沿途渗入地下潜流至下游以泉水形式露头后再汇集各泉而成。全市地形和海拔差异显著,植被也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植被分为草场植被和森林植被。草场植被分为天然草场、改良草场和人工草场,主要分布在南部

7、祁连山区、中部绿洲平原及中部剥蚀山地一带,北部荒漠平原分布有荒漠类草场。森林植被的分布类型有二:一是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等天然森林植被,二是平原绿洲及其边缘的人工林植被。全市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与地貌类型、成土母质和地下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从海拔4442In的冷龙岭,到海拔1327m的北大滩,土壤分布规律大致为高山寒漠土一高山草甸土一亚高山草甸土f黑钙土f栗钙土一灰钙土一灌漠土一灰钙土一灰棕漠土一栗钙土一风沙土一盐土。祁连山区主要分布高山寒漠土、灰钙土及沼泽土;龙首山区为栗钙土、灰钙土和灰棕漠土;北部戈壁为灰棕漠土、风沙土和盐土;走廊绿洲为灌漠土、灰钙土和草甸土。市内矿产资源独特、储量丰富。金

8、川锲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锲矿之一,锲储量达553万3在世界同类矿床中仅次于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和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铜、钻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镶和箱族贵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8%和9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银钻生产和黄1族贵金属提炼中心,铜、硫酸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3和4/9。(二)社会经济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被称为“祖国的镇都“,是全国最大的银钻生产基地、黄1族贵金属冶炼中心和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9、。区内交通方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生态安全战略,构筑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等五大支柱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实施金武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强化工业经济支撑作用的同时,市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利用滩涂荒地探索发展香草花卉产业紫金花城神秘骊鼾”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紫金苑、骊鼾古城、金水湖被评定为4A级景区,一批批国内外游客来金赏花、揽胜、旅游,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0%,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5.5:75.8:18.7调整为2017年的9

10、.2:50.3:40.5,发展支撑更趋多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市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畜牧产业园、生态农业休闲园相继建成,“全营养食品”藜麦试种成功,“高原夏菜”“永昌肉羊”等农产品成为区域农业特色品牌,永昌县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46.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9万人,乡村人口14.0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09%;全市辖金川区和永昌县,共1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至2017年末,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L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65亿元、112.88亿元、90.75亿元,

11、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9.2:50.3:40.5o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71元(折合7075美元),比上年增长2%。实现工业增加值79.81亿元,同比增长L3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672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1元,增长8.2%。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1L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增长26.06%。金川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16个社区。金川区行政区划基本特征是“一体两翼”,即一个中心城区带两个近郊区(两镇),城乡距离短,农村区域小、人口少。两镇分别为双湾镇和宁远堡镇。至2017年底,

12、全区总人口为2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07万人,城镇化率为90.08%。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o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6亿元、96.08亿元、55.69亿元。全区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61:36。人均GDP达到66865元(折合9903美元),比上年增长0.9%。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7.9亿元,同比增长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687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2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14元,下降9.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08元,增长7.4%。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90.96万人(次),同

13、比增长19.33%;实现旅游收入IL3亿元,增长2L24%。全区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处,为金川灌区,灌区范围包括金川区。永昌县位于市南部,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省粮油生产大县,辖9镇1乡、10个社区,Ul个村民委员会,包括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红山窑镇、焦家庄镇、六坝镇和南坝乡。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6万人,农村人口13.92万人,城镇化率为41.22%。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09亿元、16.81亿元、35.06亿元。永昌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3.7:24.7:51

14、.6。人均GDP达到28831元(折合4270美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IL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76元,比上年增加1998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6元,比上年增加938元,增长8.2%o全县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处,分别为东河、清河、西河、四坝和金川灌区。其中,东河灌区包括永昌县东寨镇、六坝镇、南坝乡全部,武威市金山、丰乐镇部分,以及国营八一农场、东寨镇红光新村;清河灌区包括2个镇(水源镇、朱王堡镇);西河灌区包括永昌县新城子镇,红山窑镇全部,焦家庄镇部分,以及军马四场,八一黑土洼农场全部;四坝灌区包括2个镇

15、(城关镇、焦家庄镇);金川灌区包括永昌县河西堡镇,金川区宁远、双湾镇。二、水安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水安全现状市属石羊河流域,南部永昌县地处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北部金川区为省重点开发区域,保护与开发并重。水资源条件。根据第三次省地表水资源量调查评价内陆河流域评价专题报告,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5亿m3o平水年份(P=50%),水资源总量为1.13亿而;偏枯年份(P=75%),水资源总量为L02亿演;特枯年份(P=95%),水资源总量为0.87亿m3o多年平均入境地表径流量为4.75亿nA其中西大河多年平均入境地表径流量为1.60亿1113(不含引硫济金调水量),东大河多年平均入境

16、地表径流量为3.15亿nf。引硫济金调入水量3600万m3o全市P=50%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2405万m3(含引硫济金调水量),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6433万11地下水可开采量15973万11P=95%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49601万m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33628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15973万mo自产地表径流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大。入境地表径流是全市可利用地表水的主要来源。人均水资源量245?,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10,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5,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23mm,是全省平均水平的l2o水资源总量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但增加是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上升所致,具有不可

17、持续性,全市干旱少雨、蒸发强盛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水资源匮乏、承载能力较低的本底条件。供用水情况。全市已建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5座,机井工程3305眼,调水工程1座。蓄水工程包括中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2.154亿凌,兴利库容1.797亿nA库径比0.45。调水工程为引硫济金工程,建成于2003年,该工程从青海省门源县境内的硫磺沟引水,穿越祁连山冷龙岭入永昌县西大河水库上游的小平羌沟,再经西大河水库由西金输水渠入金川峡水库。此外,市内还建有两处重要的引水工程,为二坝引水渠和西金输水渠,通过二坝引水渠将东大河皇城水库与金川峡水库连通,通过西金输水渠将西大河水库与金川峡水库连通,形成了地表-地下水联合、

18、外调水补充的供水格局,实现了水资源的统筹调配。金川区、永昌县城现有水源工程从供水能力上满足城市现状用水需求,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已建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水比例达到90%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5%,水库地表水水质监管体系完善,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均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全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个,分别为东河、清河、西河、四坝和金川灌区。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完成高效节水逾60万亩,膜下滴灌、喷灌、垄作沟灌等节水灌溉模式比例大幅增加,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48提高至0.54,节水6000多万m3,节水成效显著。图27市现状供水格局2017年,全市各类工程供水总量6.71亿m其中

19、蓄水工程供水2.52亿m占供水总量比例为37.6%,引水工程供水L26亿11占供水总量比例为18.8%,机井工程供水2.33亿11占供水总量比例为34.7%,中水工程供水0.24亿m占供水总量比例为3.6%,外流域调水工程供水0.36亿11占供水总量比例为5.4%。主要由水库和机井工程供水,两部分供水比重相当。2017年,全市用水总量6.71亿?,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25亿11农村生活用水0.04亿痛,牲畜养殖用水0.09亿工业生产用水0.56亿m农业灌溉用水5.45亿m:城市生态用水0.14亿11防风固沙林带0.18亿In%现状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1%,略高于全省平均产业用

20、水比例(80%),高于全国平均产业用水比例(62%),仅创造了9.2%的生产总值。其次为工业,占8%,生态环境用水占5%,城乡生活用水占5%,牲畜养殖用水占1%。市内现状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偏高,这与市内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及农业瓜菜种植比例高的种植结构相关。工业以金川公司为主,特大型采、选、冶、化、深加工为一体,主要生产锲、铜、钻、箱族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化学品、有色金属新材料等,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工业节水工艺不断改进。近三年市内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产能增速缓慢,大部分有效产能未按计划发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2017年工业增加值为159.85亿元。

21、以2010年不变价工业增加值分析,现状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98113/万元。2017年市内工业受工业产品价格影响产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产品停产,以2017年工业用水量分析现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难以反映工业实际用水水平,因此,结合工业近年增速情况,以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之前的2014年作为现状工业用水水平分析的主要年份,2014年工业用水量1.51亿m3,完成工业增加值266.66亿元(2010年不变价),因此,工业现状用水水平为48m3/万元。相比全省及内陆河平均水平,市工业用水水平较为先进。城镇综合生活用水由于城市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及近年来着力发展后工业时代旅游经济,全市城镇综合生活用

22、水水平较全省及内陆河流域都高。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由于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比例较高,用水水平高于全省及内陆河平均水平。2017年主要行业用水指标对照见表2-1。表27现状年市用水水平统计表区域人均用水量(m3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m3/亩)居民生活用水量(L/人d)城市生态单位面积用水量(Lm2d)防风固沙林带亩均用水量(m3)城镇综合农村市143048649177653.0409内陆河15327852016547全省4455847115239水生态状况。位处祁连山区的西大河、东大河上游段,以森林、高山草甸和低山牧场为主,不仅是林牧业生产基地,而且起着涵养水源

23、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滥砍滥伐、超载放牧和开垦种地,致使森林衰败,草场退化,生物资源减少;农田向草地延伸,草地向森林推进,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加之近年来雪线上升,不但降低了系统功能,减弱了水源涵养能力,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造成水库上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市内的主要河流为西大河、东大河和金川河。上世纪70、80年代,市内主要河流上游陆续建设西大河水库、皇城水库和金川峡水库,水库全年水质类别为I、11类,水质优良,随着灌区迅速发展,灌溉用水急剧增加,用水高峰期生态用水挤占状况时有发生,河道时有断流,河床裸露,水库下游河道沿线水生态环境较差,河流水环境容量降低。为了更好地保护全市

24、主水源西大河、东大河、金川河等三条河流的生态空间,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组已于2018年编制完成永昌县和金川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目前已完成河道划界工作,划定三条河道的长度分别为:34.77km.40.60km.89.67km;在生态保护规划方面,东大河规划0.13k11金川河规划IOknI2,西大河尚未做生态保护规划。市内湿地资源包括西大河下游段焦家庄镇泉水出露形成的红庙墩湿地、南北泉湿地和北海子湿地。南北泉湿地和红庙墩湿地为自然湿地,湿地周边水草茂盛,近年来,湿地周边生物呈现多样性,无不良地质、水质问题。北海子湿地为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相结合,湿地率达到76.3%。红庙墩湿地、南北泉湿地和

25、北海子湿地的形成,对于防治湿地周边洪水和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由于保护有力,湿地内生物种群逐年增加,湿地周边水草逐年外扩,带动了湿地旅游观光产业不断壮大。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973万m3,超采水量9318万m3,形成一般超采区总面积1304.39k112,其中永昌县938.22k11金川区366.17kr1120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打破了水资源的自然平衡,带来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尤其在金川河下游平原区,出现了地下水矿化度升高,植被退化,部分土地出现盐碱化、荒漠化现象。防洪减灾现状。山洪灾害是全市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山洪灾害多源于暴雨,其

26、灾害程度取决于暴雨的强度。全市暴雨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多数为短时暴雨、大雨。建国后全市发生大的山洪灾害10余次,年份有1963年、1967年、1974年、1977年、1980年、1981年、1987年、1998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12年、2013年。1998至2017年共20年间全市已发生的洪灾次数就达12次,且同年发生两次以上山洪灾害的年份有3年。通过十多年的防洪治理,全市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非工程系统,涵盖了主要的河流、山洪沟道,城区也已形成具有一定防御能力的防洪排涝体系:结合西大河、东大河和金川河等主要河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防洪减灾体系

27、;针对当地重点山洪沟道防洪问题,完成了山洪沟道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长72.51km,完成堤防建设总长度6L64km;已建、在建市政管网总长104.3km、配套检查井2672个;完成了重点水源工程一一皇城水库、西大河水库、金川峡水库、老人头水库及大泉水库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并对石梯子引水枢纽、东大河渠首及金川峡工农渠首工程等进行了改建加固;实施完成了各类监测站、广播站、报警器等非工程措施,编制实施了防洪调度预案,有效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二)面临形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全市在水资源保护、供水、防洪、水生态、水治理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显著提高了城乡生活、生产供水保障程度,有效降低了水旱洪涝灾

28、害损失率,提升了生态环境品质,但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存在地下水超采现象。市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极高。目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为7.0亿11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12%,蓄水工程、机井工程和引水工程所供水量分别占全市总供水量的37.6%.34.7%和18.8唬地下水源作为全市的主水源之一,存在超采现象,出现了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未来,在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恢复的前提下,全市缺水问题只能依靠新建、扩建蓄水工程和外调水工程解决。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工程调蓄能力有待提升。全市水资源分布整体呈南多北少趋势,且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

29、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自产地表径流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大,而当地蓄水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表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3 .农业用水占比较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有待提高。全市现状年用水量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1%,农业用水比例过高,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现状年农田灌溉用水量649?/亩,高于全省内陆河平均水平(520113/亩),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4 .水生态较为脆弱,承载能力低下。位处祁连山区的西大河、东大河上游,以森林、高山草甸和低山牧场为主,不仅是林牧业生产基地,而且起着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滥砍滥伐、超载放牧和开垦

30、种地,使森林衰败,草场退化,生物资源减少,农田向草地延伸,草地向森林推进,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加之近年来雪线上升,不但降低了系统功能,减弱了水源涵养能力,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造成水库上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同时,东大河皇城水库、西大河水库和金川峡水库等骨干水库通过拦蓄、调节地表水,大大增加了向各灌区的可供水量,而水库下游则存在间歇性断流,河流连通性降低。由于地下水存在超采现象,地下水水质有所下降。5 .防洪减灾依然存在短板。全市重点河道金川河和东大河均进行了防洪治理,西大河有防洪任务河段尚未作防洪治理;重点山洪沟道仅金川河支流照面山、东大河支流寺儿沟段、七坝至九坝段、西大河寨沙沟段、亮峰沙沟及马家

31、小沙沟部分沟段完成了山洪治理;市内县(区)城区防洪排涝系统虽已建立,但建设标准低,还有待提升完善;全市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虽已建成,但仍存在县区网络通道运行不稳定,部分监测站点雨情数据、视频和图像共享上报不及时,非工程措施项目现有平台运行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站点运行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多发等诸多问题。6 .行业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良性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统一高效、务实管用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部分河湖尚未划定管理范围,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落实不到位,非法采砂、乱堆乱占等问题依然存在。节水标准管理、生态流量管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等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点多面广的中

32、小型水利工程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市县(区)均未设置监督科室及人员编制,运行管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监管能力薄弱,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国有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奖励机制不健全。水土流失动态监管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尚未实现全覆盖,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体系亟需完善。现代化监测设施配置严重不足,覆盖范围小,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滞后,智慧水利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三、水安全保障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和指示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

33、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深度节水、全面节水、科学控水,系统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保护,着力于调优结构、调水增量,统筹调配本地水和外调水,加快完善城乡供水网络体系,构建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涉水事务监管,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五水共抓工构建多元供给、网络联通、调度自如、保障有力的水网体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坚强保障,根本扭转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受限于水、人民群众生活受制于水、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受困于水的局

34、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水安全保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安全问题,提升水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坚持节约用水、高效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约束和规范各

35、类水事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4 .坚持以水定需、优化配置。以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通过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加强供需动态调节,完善供水基础设施网络,优化配置与调度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合理刚性用水需求。5 .坚持系统治理、建管并重。坚持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出发,强化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系统修复。统筹流域区域、地上地下、城市乡村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各环节,从法制、体制、机制等不同层面强化协同管水兴水,推

36、动在治山、治林、治田、治草、治沙过程中落实治水要求,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三)规划目标至2025年,全市水安全保障提档升级取得突破,节水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全面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成效,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防洪抗旱补短板工程抓紧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水利改革取得突破,水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至2035年,全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达到国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多源互济、统筹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绿洲稳定、河湖健康、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应对有序、保障有力、风险可控的

37、防洪减灾格局基本形成。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建成,水资源超载状况全面缓解。至2035年,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7.71亿of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7年下降50%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93%以上。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再生水、中水回用系统,使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达到国内同类地区的先进水平。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重点工程为骨干的多源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建成,水资源自然特性引发的区域性缺水局面彻底扭转。全市建立安全、可靠的多水源联合调度体系,充分发挥水网体系的引调水能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市

38、区和县城具有应急备用水源。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得到有效控制,河道内生态用水挤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环境状况全面改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生态恢复治理率达80%以上,地下水超采全面遏止。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防洪排涝短板全面补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河道堤防全面达标,水旱灾害损失率下降到8%以下。现代水治理体系基本建立。河湖、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水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得到完善,

39、主要用水户监管率达到95%以上,水安全保障智慧化水平大幅提高。市水安全目标指标见表3-1o表37水安全目标指标体系指标类别序号指标2017年2025年2035年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万符)6.716.577.71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0.6100.635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7万元)482119供水安全保障体系4供水安全系数0.91.11.2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97986具有应急备用水源具备具备具备生态安全保障体系7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1008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程度90959水土流失治理率(%)58667210生态恢复治理比例6

40、580防洪减灾体系11江河1-3级堤防达标率()839310012水库水闸安全达标率(%)8710010013水旱灾害损失率(。)1210814乡镇级山洪预警平台覆盖率(%)406595现代水治理体系15主要用水户监管率35709516河湖岸线利用监管率5256017规模以上工程在线监测率(%)507590注:2030年省上下达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6.76亿小,市确定的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7.71亿痛,其中增加了“引大济西”二期工程拟调的专用于市国防工业发展用水量0.95亿矶(四)总体格局1.全省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省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全省水资源配置要立足于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严格以水而定、

41、量水而行,按照河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合理控制开发利用强度;立足于节水优先,统筹考虑各种水源在不同供水对象之间的合理配置,合理确定用水总量和跨流域调水规模;立足于生态安全,统筹安排三生用水,优先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优水优用、高水高用,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向、模式和调配格局,增引区域外调水,优化利用本流域地表水,涵养保护地下水,加大利用城镇再生水;立足于提高抗风险能力,多源互济、互联互通。2035年河西区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通过大规模推进农业高效节水、退减不合理配水面积和外流域调水等措施,退还超采的地下水,将本地地表水尽可能多的留存到河道内,保障内陆河尾闾湖泊、河谷林草及防

42、护林用水需求。2 .规划分区。以全市既有的供水分区为基础,划分为金川供水区和永昌供水区两个规划区,因永昌县河西堡镇与金川区同属一个供水区,故将河西堡镇划入金川供水区,永昌县除河西堡镇的县境范围则划入永昌供水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格局均基于上述规划分区进行。3 .水资源供需形势及配置格局(1)需水形势在全省主体功能区划中,市所辖的永昌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河西内陆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区,绿洲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以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重点,实施对祁连山区冰川、湿地、森林、草原抢救性保护,防止人为生态破坏,实行严

43、格的管制措施,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创新保护机制,适度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减轻系统压力。金川区属于省级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为国家锲钻、专白族贵金属生产及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河西走廊重要的交通枢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历史和民族文化旅游重镇,带动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地区。发展方向:发挥区内产业带动和城市服务功能的互补作用,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强化锲钻生产和稀贵金属提炼加工基地的基础地位,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形成银钻铜精深加工、粉体材料、金

44、属盐化工和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链,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基地。以循环经济发展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大型企业,做大做强化工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20172025年增速预期8.5%,20252035年增速预期7.5%。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发展壮大酿造、食品等特色加工业。保护区内耕地,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水资源集约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障粮食安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我省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部署要求,市积极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1万

45、亩。并按照市“双百亿”祁连山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加快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全市农畜产品的特色优势,瞄准高原蔬菜、优质草畜两个100亿元产值全产业链体系构建,重点实施四大类项目,建立“双百亿”祁连山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水总量107268万m3,其中金川供水区37134万11永昌供水区70134万11203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水总量109730万抗其中金川供水区40755万nA永昌供水区68975万m3o表3-2各水平年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预测表单位:万胡水平年县(区)城乡生活工业养殖人工生态农田灌溉灌区生态合计2025金

46、川供水区24206414411118125216149237134永昌供水区78912597613636673522670134全市合计32097672117315459195017191072682035金川供水区270510549467127124223154040755永昌供水区98323748644126410723468975全市合计36881292313311684883301774109730(2)可供水量2025年全市蓄、弓I、提、调各类工程平水年份可供水总量68031万11其中金川供水区25554万m永昌县供水区42477万谓特枯水年份可供水总量55223万凯其中金川供水区2

47、0858万m3,永昌县供水区34366万m3o2035年全市蓄、弓1、提、调各类工程平水年份可供水总量75508万m其中金川供水区31361万永昌县供水区44146万添;特枯水年份可供水总量62703万11其中金川供水区26665万m3,永昌县供水区36038万m3o表3-3各水平年市各类工程可供水量表单位:万/水平年频率皇城水库西大河水库金川峡水库老人头水库四坝泉水及调水地下水中水外调水工程合计2025年50%12665877419981100240131874728486803195%839952811528510023661187472848552232035年50%126658771199811002401315973480283007550895%839952811528510023661159734802830062703表3-4各水平年市可供水量表单位:万/水平年频率金川供水区永昌供水区合计2025年50%2555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