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8824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尽快启动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根据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1、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院建设10个左右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建设、改革、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省内领先并在校内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专业。2、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院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使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在省内具有较强竞争力,为我市乃至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

2、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特色专业是指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水平高;2、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质量高,专业改革力度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特色鲜明;4、培养的学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5、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三、特色专业建设具体要求1、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冀津京、环渤海经济圈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时关

3、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职业、新岗位,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关键技术,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形成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采取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与专业相关产业领域内拥有最前沿技术、最强综合实力的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职业文化、共同关心毕业生就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聘,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3、形成具有引领和示范效果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

4、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双主体的育人培养格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评价学生;积极探索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全面推行“工学交替”,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生产性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除外)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40-50%;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创新评价方式,全面建立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以作品(产品)为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

5、评价方式,形成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4、全面构建适应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与相关产业高端技术岗位要求相适应,以学生获得职业行为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课

6、程,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做为核心,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5、建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实行岗位管理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使专业带头人选拔、骨干教师认定、新进教师准入、兼职教师聘用,都向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的教师和企业专家倾斜,保证每位专业带头人能主讲两门核心课程,并使掌握行业企业最前沿技术的骨干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50%以上;采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

7、每年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师培训面达100%,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100%,取得与任教专业对口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0乐本专业正高职称在岗教师不少于2名;鼓励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并将其作为晋升职称推荐的依据。鼓励支持教师开展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至少获得市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立项2项;积极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动态更新,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30%;加强有现场专家参与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建成两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或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树

8、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教学事故。6、建设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创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建设“厂中校”和“校中厂”,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都有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根据专业特点,按照“理实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教学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建成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现场教室等,专业技能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实训室,项目开出率达100%;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基本达到合作企业现场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

9、课时总数的50%以上(文科类专业40%以上);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与文化建设中;实训基地课内全部开放,课余周开放时间6小时以上,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7、建设数字化、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在网络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教室”。资源库建设内容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其中,学历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职业培训资源主要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方案、培训网络课程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

10、式管理、持续更新等方式,为全院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专业所有教师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个人空间,教师空间实时上传教学过程资料,学生空间实时上传学习过程资料,实现教师和学生个人资料的积累与共享;2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网络“数字化教室”,在“数字化教室”中能进行视频教学,教案、讲稿、PPT等在线浏览与下载,学生作业上传与批阅,师生在线答疑与交流等功能,做到时时、处处、人人数字化。8、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实习管理、质量管理、教材管理等制度健全并执行到位。创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11、形成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要实时调整机制,科学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内容和课时比例;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选内容、选课程、选教师的选课制;鼓励学生在合作企业学习专业课程;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9、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端技能型专

12、门人才。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不得少于200人。在校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预就业创业、企业实习、技术改造、产品生产开发、技能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0%以上、对口率85%以上、企业满意度90%以上、毕业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放教育资源,开发培训项目,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积极承接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员工转岗培训、企业员工新技术培训,以及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工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技术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校企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产学研结合基地,引导教师面向行

13、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为产业升级服务。每年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2项。四、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一)遴选原则1、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要有利于专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各系的办学积极性。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目前我校专业现状,优先遴选与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相联系的优势专业。2、坚持标准,公平竞争。根据申报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声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依据标准,择优遴选,宁缺毋滥。(二)遴选程序1、系

14、部申报各系部根据教务处公布申报的时间要求,统一将申报材料报教务处。申报材料包括:(1)申报表一式3份。(2)相关书面材料1套(包括培养计划、有关证明材料、表格等)。以上书面的申报材料应装订整齐,内容精练,采用A4纸打印或复印,每个专业的申报材料用I个材料袋上报(档案袋上附材料清单);并将电子文档一并上报。2、专家评审教务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将组织学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特色专业进行评审,必要时,通知有关专业负责人到场进行答辩。最后评审委员会采取投票方式择优遴选。五、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1、凡遴选入围的特色专业,可享受“特色专业”名称,待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式使用“特色专业”的称号,并颁发证书。2、

15、学院对“特色专业”在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3、学院要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支持和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提供专业建设所需资金。制定相关政策,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改革和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4、院级特色专业建设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各专业建设要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切实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或超过专业建设预期目标。5、特色专业的建设期限一般为3年。凡列入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学校将给予专项建设经费,

16、建设经费分二批下拨,在年度检查后根据检查情况拨给。6、特色专业的建设经费的主要开支范围如下:(1)、仪器设备费:专业建设所必须的仪器设备的购置、运输、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费、配件费和加工费。(2)、实验材料费:指原材料、试剂、药品、计算机辅助等消耗品购置等;(3)、资料费:订购本专业特殊需要的图书、资料、电子光盘费用,科技资料的复制、复印费用和专业发展所需的业务资料复印费用。(4)、学术交流费:经特色专业负责人批准参加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所需的各项费用;聘请有较高知名度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或做学术报告所需费用;以促进专业建设为目的,来校合作研究的知名专家所需费用。(6)、高水平论文版面费

17、:特色专业组成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版面费。(7)、重大课题申报费:特色专业组成员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申报费。(8)、出版费:与特色专业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学术专著出版费用。7、特色专业的选拔按照特色专业评审标准执行。8、特色专业带头人每年12月底以前填写特色专业年度检查表,并连同当年经费决算及下年度经费预算表交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人员实地检查建设进展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拨发、缓发或取消第二批建设经费。9、特色专业建成后二年内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特色专业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特色专业”称号。10、院级“特色专业”建设较好的,经专家评审择优推荐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六、特色专业验收

18、(一)验收对象已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二)验收标准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评估指标(试行)执行。根据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对特色专业评估方案做适时修改。(三)验收程序1、系部向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并对拟申报验收专业的改革、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交自评总结报告。2、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校内外专家以实地考察为主的方式进行验收,每年组织一次。3、经验收达到或超过特色专业验收标准的专业,由学院颁布“特色专业”称号,院级特色专业称号有效期为五年。七、成立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特色专业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系部主任组成。主要负责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特色专业的立项评审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