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编制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南省地方标准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起草组2023年6月20日海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简况(一)标准名称: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一)任务来源: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申请,经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列入海南省2022年度第三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表,具体见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海南省2022年第三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编号为2022-Z080)。(三)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四)单位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雅布伦产业园中核1号楼2层。(五)参与起草
2、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茶叶学会、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标准起草人:标准起草人共21人,具体人员与任务分工详见表1。表1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与任务分工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项目任务分工1黄正恩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研究员项目负责人2傅尚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产地环境3郑丽娟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茶艺师产地环境4曾向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窕院
3、副研究员农业品投入及质量控制5古小玲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品投入及质量控制6王新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项目指导/种苗标准及繁育技术7周颖怡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窕院助理研究员种苗标准及繁育技术8杨亚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窕员项目指导/建园技术9李栋梁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建园技术10王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建园技术11郝心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项目指导/田间管理12符传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高级农艺师田间管理13邢福顺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田间管理14张雯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高级茶
4、艺师田间管理/储存运输/质量审评15梁延坡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副研究员有害生物防控/包装标识(产品追溯)16汤适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农艺师有害生物防控17鲁成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采收及产品初加工18方宗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采收及产品初加工19张威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采收及产品初加工/包装标识(产品追溯)20王国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储存运输/质量审评21陈世登海南省茶叶学会高级茶艺师储存运输/质量审评二、编制情况(一)编制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及背景制定标准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标准可以提供统一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标准,保障消
5、费者以及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首先,标准可以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可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以及满意。此外,标准还可以控制行业的竞争。标准可以确保行业内的竞争公平、公正,防止一些企业只关注于获取暴利而不考虑产品的质量,使行业内的竞争具有持续性,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最后,标准还可以提高行业的效率。标准可以减少行业内技术障碍,提高行业内设备和产品的互操作性,促进行业发展,提高行业的效率。总之,制定标准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控制行业的竞争,提高行业的效率。只有全面、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海南采集野生茶用于治病疗伤
6、已有近千年历史,早期茶事始于明清时期。上世纪60年代,海南成为国家红茶出口货源基地,海南建立了以农垦系统为主导的国营茶场,主要种植海南大叶种和云南引进的其他品种。80年代中后期,海南茶叶种植达到了顶峰,全省茶园面积达12万亩,产干茶8000吨,海南“远洋”、“环球”牌红茶享誉海内外,出口最高峰达5005吨。90年代中后期,海南茶产业受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出口受阻,市场急剧萎缩,茶农改种其他作物,2011年,全省茶园种植面积仅Ll万亩。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市县逐渐恢复茶叶种植,目前,海南茶叶种植面已达3.3万亩。白沙县和五指山市是我省重要的茶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温润的气候条件为
7、茶叶生长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品质优良的茶产品。2004年10月29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对“白沙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11月0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五指山红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02年以来,我省已经制订茶叶的海南省地方标准有1项:白沙绿茶(DB46/31-2004),2004年12月9日发布,2005年1月20日实施。2022年,我省茶树种植面积约3.3万亩(其中,五指山L07万亩、白沙L04万亩、琼中L02万亩、定安0.17万亩),茶叶产量约816吨(其中,五指山216吨、白沙440吨、琼中125吨、定安35吨),年产值
8、约1.96亿元(其中,五指山0.71亿、白沙0.84亿、琼中0.28亿、定安0.13亿)。茶产业逐渐成为我省特色产业,为促进我省茶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制定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很有必要。制定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等标准,有利于确保海南茶叶品质稳定、可靠,保障消费者安全。通过规范茶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茶园建设、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加工要求、茶叶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等,有利于海南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我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海
9、南茶的产品质量,增加茶企和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茶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例如现有产业链不够紧密。虽然,现有茶叶产业链随着行业发展已初步建立,但各产业链基础薄弱松散随意,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提高升级。强化海南茶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是提升茶叶生产技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举措。茶叶全产业链生产规范将从品种选择、标准化种植、产品加工、产品营销等领域补齐产业标准短板,贯穿一、二、三产业。茶叶产业标准的完成将推动海南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海南茶叶品牌政策体系、塑造海南茶叶品牌文化
10、、推进海南茶叶品牌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茶叶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针对海南茶叶产业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制订适宜海南茶叶全产业链的生产规范势在必行,十分必要。(一)编制过程简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2022年10月开始着手标准制订的相关工作,编制过程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等。1 .资料收集查阅收集海南茶叶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相关标准,收集关于茶叶全产业链生产过程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茶园建设、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加工要求、茶叶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等要素和相关
11、标准,了解茶叶全产业链生产环节的质量参数与指标。同时,学习参考了关于标准编写的相关材料,浏览了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农业食品标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标准网、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网站,学习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农质发(2021)4号)以及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DB46T742021)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查阅了关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为标准起草提供了参考,以达到标准起草格式的要求。2 .实地调研成立制定项目小组后,按照任务分工,分别于20
12、22年10月-2023年3月到海南琼中、五指山、白沙、定安等地的茶叶生产主产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茶叶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工、产品质量、销售等生产过程的情况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广泛收集和听取种植、加工、销售、使用单位和研究机构的意见,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测定,为标准起草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材料。部分实地调研的图片如下:琼中县茶叶生产主产区实地调研五指山市茶叶生产主产区实地调研白沙县茶叶生产主产区实地调研3.形成征求意见稿在查阅资料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依托项目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热带
13、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茶叶学会、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年形成的茶叶培育种植、田间管理、加工等高效生产的多项研究成果,结合海南省茶叶协会、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在茶叶生产经营方面形成的技术规范,梳理生产管理、包装、标志标识、品牌打造、产品追溯等方面形成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开展了标准的撰写,在2023年2月底形成了工作讨论稿。随后,标准起草小组参考了的近几年发布的各类生产相关标准,结合
14、标准起草单位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一线对标准相关指标、参数和技术要点等进行了必要的验证,经过多轮修改和完善,于2023年6月形成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三)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1、制定标准的原则在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了标准的“适用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通用性”,以达到保护和促进茶叶发展的目的。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可操作性强,既与国家、农业部相关标准接轨,又有符合海南省茶叶产业发展实际,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7
15、4-2021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给出的规则编写标准内容。目前尚未发现本文件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抵触或相矛盾之处。2、制定标准的依据从我省茶叶主产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出发,以调研和实测数据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茶叶生产和市场现状制定本标准,使本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3、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无冲突,目前尚未发现本文件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抵触或相矛盾之处。(四)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本文件主要技术内容充分考虑到茶叶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迫切性要求,结合近年来编制团队和茶企在茶叶全产
16、业链生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茶叶全产业链生产管理技术提出规范性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茶园建设、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加工要求、茶叶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等。1、产地环境环境条件、立地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水质等条件是影响茶叶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适宜的产地环境是茶叶生长的基础,是优质高产的前提。本标准根据茶叶生长需求实际情况和区位特点,并参照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50
17、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相关标准,确定了环境条件、立地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水质等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2、投入品管理本文件主要依据肥料、农药、包装材料等投入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等确定了生产所需农业投入品的选择、使用和管理要求。3、品种选择茶叶品种标准根据海南气候特点及主要种植品种进行选择。4、种苗4.1种苗繁育根据茶树种苗繁育程序,按照苗圃建立、苗床整理、茶苗繁育等步骤进行种苗繁育。4.2种苗质量参照GB11767茶树种苗要求,本标准明确了种苗品种、分级指标及检验、包装与运输要求。5、茶园建设根据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茶园规划、茶园开垦、开种植沟、施底肥、定植时间、定
18、植规格与密度、定植方法等具体要求。6、田间管理根据茶园田间管理需要和相应技术,明确查苗补苗、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茶树修剪等具体做法。7、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针对茶园种植特点,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态平衡。明确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方法。8、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根据茶树生态特性和加工成品茶原料的要求,遵循采养结合、质量兼顾和因树制宜的原则,按照鲜叶分级要求进行采摘,并规定了鲜叶盛装与运输要求。9、加工要求根据茶叶加工特点,明确鲜叶原
19、料、加工厂、产品加工及机械、加工人员、加工厂有害生物防治等要求。10、茶叶质量红茶、绿茶、白茶感官品质分别按照GB/T13738、GB/T14456GB/T22291有关规定执行。红茶、绿茶、白茶理化指标分别按照GB/T13738、GB/T14456、GB/T22291有关规定执行。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11、试验方法取样方法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感官品质检验按SB/T10157的规定执行。试样的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水分检验按GB/T8304的规定执行。总灰分检验按GB/T
20、8306的规定执行。粉末检验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水浸出物检验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2762的规定执行。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2763的规定执行。12、检验规则本文件主要对茶叶加工产品的品质和规格检验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对出厂检验、型式检验2种检验方法进行了界定,并对判定规则、复验方法进行了明确。13、包装与标识本文件明确了茶叶生产过程中包装、标识的使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参照SB/T10035-1992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718-2On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标准。14、贮
21、藏与运输本文件基于多年观测、试验以及生产实践,对茶叶生产过程中贮藏、运输等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规范了茶叶贮藏与运输的相关细节与要求。15、生产档案管理生产档案管理规定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在调研茶叶企业及茶农的生产记录档案的基础编制的,并将茶叶生产管理档案记录表列为附录,供生产表参考使用。16、溯源管理对茶叶产品追溯的要求、编码方法、管理流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是实现茶叶产品可追溯、高品质、高效益、品牌化的基本要求。本文件按照NY/T176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的相关要求,并结合企业执行质量追溯的相关程序和可操作性,规定了档案建立和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的方法和规范。17、农业社
22、会化服务围绕茶叶全产业链,创新和完善服务机制,发展集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对茶叶全产业链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18、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定位与规划,打造“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五指山大叶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茶叶品牌,助推茶叶提质升级。提升品牌核心能力,构建品牌培育体系,推动品牌保护和管理,对品牌建设进行监测、评价和改进。品牌管理要求按照GB/T39906的规定执行。(五)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本文件未涉及相
23、关专利。(六)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文件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本文件规定的技术指标符合海南茶叶的特点,突出科学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在茶叶全产业链生产管理过程中应用O(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文件在起草和讨论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重大分歧意见。(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1、组织措施。本文件发布后,建议通过海南省茶叶主产区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海南省、市茶叶行业协会等单位印发标准文本进行宣传,举办标准培训班,组织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等相关人员进行标准
24、学习,确保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有效贯彻实施。建议将该技术规程列为海南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标准。2、技术措施。作为本文件的编制和参与单位在茶叶全产业链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本文件的宣贯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作为本文件的参与企业,通过在企业生产一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本文件的宣贯效果。3、实施日期。自标准颁布之日起实施。(九)预期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我省茶产业将充分发挥种质资源、生态环境、产品特色等优势,按照“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思路,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构建海南大叶茶全产业链。本文件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加种植企业和种植户的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