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9044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0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茶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65.020.01CCS B 05B海南省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ductionofthewholeindustrialchain-Tea(报批稿)XXXX-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1弓I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54产地环境65投入品管理66品种选择77种苗78茶园建设99田间管理1010病、虫、草害绿色防控1111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1312加工要求1413茶叶质量1514试验方法1515 检验规则1516 包装与标识1617贮

2、藏与运输1618生产档案管理1719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1720溯源管理1721农业社会化服务1822品牌建设1823生产技术流程图18附录A(规范性附录)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19附录B(资料性附录)茶树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21附录C(资料性附录)茶叶主要生产记录表格22附录D(资料性附录)茶园生产管理档案记录30附录E(资料性附录)茶叶生产技术流程图32本文件按照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

3、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茶叶学会、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栋梁、黄正恩、王新超、杨亚军、周颖怡、郝心愿、傅尚文、鲁成银、王国庆、梁延坡、符传良、张雯婷、方宗壮、曾向萍、古小玲、王辉、陈世登、邢福顺、张威、汤适、郑丽娟。农产品全产业链指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近

4、年来,我省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全产业链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热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的要求,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三年内聚焦农业主导产业,以产品为主线,实施大叶茶等17个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任务,以促进我省农业全产业链的快速培育发展。海南是我国唯一四季皆可采茶的热带茶区,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和种植基础,是我国热带地区茶树生态环境最优良的茶区。茶

5、区集中分布在五指山、白沙、琼中、定安等市县区域中,在实施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省茶叶全产业链培育尚存在不足,现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难于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茶叶全产业链生产规范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主要包含海南省茶叶产地环境、基地建设、生产管理、采收加工、产品质量、包装标识标准及保鲜贮运等内容,统一规范指导海南茶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形成完整完备的农业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本文件的制定,旨在提升茶叶按标生产水平,规范茶叶安全生产和流通,不断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明确茶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安全管控要求,加强在茶叶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追溯管理,促进海南茶叶产业技术提升和有序发展,按

6、照“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思路,打造成为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茶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叶(Came/isi”0SiS (L.) O.Kuntze)全产业链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投 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茶园建设、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加工要求、 茶叶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农业社会化服 务、品牌建设、生产技术流程图等要求。本文件适用茶叶全产业链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

7、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GB 14881GB 2762GB 276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37食品塑料周转箱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8、准GB/T 6543GB/T8166GB/T 8302GB/T 8303GB/T 8304GB/T 8306GB/T 8307GB/T 8308GB/T 8309GB/T 8310GB/T 8311GB/T 8321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缓冲包装设计茶取样茶 茶 茶 茶 茶 茶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水分测定GB/T83O5茶 水浸出物测定总灰分测定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粗纤维测定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1767茶树种苗GB/T 12123包装设计通用要求GB/T 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

9、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6716.1包装与环境第1部分:通则GB/T17419含有机质叶面肥料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B/T28117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GB/T30375茶叶贮存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3915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GB/T34343农产品物流包装容器通用技术要求GB/T34344农产品物流包装

10、材料通用技术要求GB/T37029食品追溯信息记录要求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T39906品牌管理要求GHZT1070茶叶包装通则GWT1245生态茶园建设规范NY/T225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227微生物肥料NY/T288绿色食品茶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NY/T798复合微生物肥料NY/T105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055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

11、准则氮肥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53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NY/T176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NY/T176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茶叶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5196有机茶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5295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70号令(2023)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农药名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茶园teaplan

12、tation具有一定面积的茶树种植园。3.2种植基地plantbase有一个或多个茶园组成,内设相应管理机构的茶叶农业生产单元。大、中小叶种large-leafed,bumpermiddleandsmallleafedtea用叶长X叶宽x7计算值表示。叶面积大于40cm2为大叶品种、小于4Ocn?为中小叶品种。3.4托插苗cuttingseedling以枝条为繁育材料,采用杆插法繁育的苗木3.5基肥basicfertilizer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的肥料3.6追肥topapplication茶树地上部分生长期间施入的肥料。3.7绿色防控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以确保农业

13、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防控病虫害的行为。3.8初力口工primaryprocessing通过对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按各茶类特定工序制成可以饮用的初制茶(毛茶)的过程。3.9精力口工refinedprocessing在初制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3.10追溯信息traceabilitydata茶叶产品各环节信息的元素,如:企业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仓储物流信息、销售信息、实时监控信息等。3.11追溯标签traceabletags茶叶产品追溯码的物理载体。4产地环境4.

14、1 环境条件4.1.1 茶园远离城市、工厂、居民点、公路主干道,避免空气、水源和固形物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以上要求。4.1.2 与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农田等边界应设立缓冲带、隔离沟、林带或物理障碍区。4.1.3 茶树种植地区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应有50m以上宽度的隔离带,或是以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物作天然屏障。4.1.4 在茶园四周保留或种植林木等植被作为隔离带。茶园上风口保留或种植林木或植被作为防风林。4.2 立地条件茶园应建于平地、缓坡地,其中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15。25。的坡地,宜开成水平梯级茶园。4.3 土壤条件土壤主要为红、

15、黄壤,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土层深度N80cm,地下水位Nlm,土壤PH值4.56.5。新建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成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N20gkg,其它矿物质含量较丰富。茶园土壤有害物含量的限量应符合GB15618要求。4.4 灌溉水质茶园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2021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且水源充足。5投入品管理5.1 基本要求农业投入品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所有农业投入品应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处置;一应选购具有合格证明的农药、肥料、种苗、防草布等农业投入品,购买时检查投入品的产品批号、标签标识,不应采购“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

16、产日期、无产品批准文号)、质量差、批准文号过期的投入品,购买后应索取并保存购买凭证或发票,采购数量较大时宜签订采购协议;不得购买、使用、储存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 变质和过期的投入品做好标识,隔离禁用,并安全处置: 妥善回收化肥、农药包装等废弃物; 做好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档案记录。5.2 肥料肥料中有害有毒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38400的规定。肥料使用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有机肥应符合NYZT525和NY/T1868的规定,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GB8172中1.1的要求,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NY/T798和NY/T1535的规定,氮肥应符合NY/T1105的规定,钾

17、肥应符合NY/T1869的规定,叶面肥应符合GB/T17419和GB/T17420的规定。5.3 农药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应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一般树冠表面害虫,实行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低容量喷雾。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掌握施用剂量、使用次数和施药方法,遵守GB/T8321(所有部分)、NYZT1276和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农药名录规定。5.4 包装材料包装容器要求大小一致、洁净、牢固、无毒、无异味

18、、无虫蛀、无霉变,具有一定的防潮性、抗压性。包装材料通用技术要求符合GB/T34344的规定,塑料箱应符合GB/T5737的规定,纸箱应符合GB/T6543的规定,共挤膜(袋)应符合GBZT28117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丙烯月青和双酚A类物质的材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应符合GB/T16716.1的规定。5.5 其他包括防草布、遮阳网、水管等,按照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采购,使用前后不得随意丢弃,回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保管。6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海南大叶、云南大叶、福鼎大白茶以及其他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适合当地主要生产茶类加工的茶树良种。7种苗7.1 种苗繁育7.1.

19、1 苗圃建立7.1.1.1 苗圃应建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苗圃地土壤通透性好,PH值在4.55.5为宜。7.1.1.2 苗圃规划的区、畦,必须进行统一编号,对各区、畦内的托插苗品种要做好登记、建档保存,做到各品种、各批次苗木准确无误。DBXX/TXXXXXXXX7.1.13苗圃应搭荫棚,棚顶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遮阳网距离地面1.8m2.0m。苗圃应合理规划排灌系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喷灌系统进行灌溉。7.1.2苗床整理苗床建设应满足良种种苗繁育要求。宜采用东西走向,长度IOm20m,畦面宽度LOm1.2m,高度20Cm40cm。畦沟宽度宜为25Cm30cm,深度

20、宜为15Cm20cm,畦沟横断面应呈上宽下窄梯形,沟底平整,畦沟沿长度方向宜两头低、中间高,坡度为3%,便于雨季排水。畦面铺7cm9cm厚,心土,压紧后的心土层保持在5cm7cm。苗床四周开深40Cm50Cm、宽30Cm的水沟。7.1.3茶苗繁育7.1.3.1杆插繁育7.1.3.1.1 穗条的选择。宜选择长度大于30cm、直径大于0.3cm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腋芽完整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条。7.1.3.1.2 短穗的剪取。将穗条剪成短穗,穗长2.7Cm3.3cm,带一片真叶和一个腋芽。剪口平滑,呈45。倾斜,并与真叶倾斜方向一致,上端剪口离腋芽2mm,避免伤芽。大田杆插时,真叶不超过8cm

21、;穴盘杆插时,真叶不超过5cm,否则可剪去部分叶片。7.1.3.1.3 的剪取。穗长9.0Cm10.0cm,带34片真叶,除顶芽外,其余叶片剪去2/3。7.1.3.1.4 插穗的保存。插穗应放置在通风透气处,保持湿润,宜当天杆插入圃。7.1.3.1.5 杆插密度。大田托插时,短穗和顶穗均可按行距6cm7cm,株距3cm4cm进行打插。但短穗和顶穗不可混插。7.1.3.1.6 大田杆插。杆插前应浇水润湿畦面,并划线,标出行距。杆插时,应将插穗茎段插入畦内至叶柄基部,压紧压实。杆插后应浇透水,保温保湿。7.1.3.1.7 穴盘杆插。杆插前应浇水润湿基质,或将装满基质的穴盘放入水深ICm的盆中浸泡3

22、0min,放置Ih后进行杆插。杆插时,应将插穗茎段插入基质中部至叶柄基部,叶片叶脉应与穴盘对角线方向一致。杆插完压紧压实,插后浇水浇透,保温保湿。7.2种苗质量7.2.1 基本要求茶树种苗应符合GB11767的规定,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7.2.2 分级指标种苗质量指标如下表1、2o表I大叶品种托插苗质量指标级别苗龄苗高/cm茎粗mm侧根数/根侧根长mm品种纯度,%I一年生/一足龄304.0665100II一年生/一足龄252.5550100注:侧根长度为对应侧根数量要求的平均值。表2中小叶品种托插苗质量指标级别苗龄苗高/cm茎粗mm侧根数/根侧根长mm品种纯度,%I一年生

23、/一足龄303.0655100一年生/一足龄202.5545100注:侧根长度为对应侧根数量要求的平均值。7.2.3茶苗检验、包装与运输按照GB11767GH/T1070执行。8茶园建设8.1 茶园规划根据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合理规范设置茶园道路、排灌系统、行道树、防护林。茶园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道路设置应根据茶园大小规模确定。面积60h?以下茶园可不设主干道。60hn以上茶园主干道设置路宽8m9m;步道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衔接,路宽1.5m,以1015行茶树设一条为宜;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地分界。8.2 茶园开垦生荒地土壤进行全面初垦和复垦。初垦

24、翻耕深度60Cm以上,清除荒地内的灌木、荆棘、杂草等障碍物。复垦在开种植沟前进行,深度30Cm40cm,进一步清除树根、草根、杂草等杂物,碎土整平。定植前进行土地整理,其中15。20。以下的丘陵缓坡平整成为大块坡地,20。25。的山坡地宜依地形地势建成水平梯级茶园,丘陵坡地深翻不少于60Cm70cm,平泊地深翻不少于70Cm80cm。8.3 开种植沟按1.5m1.8m行距规划茶行种植线,种植沟宽80cm,深60cm。挖沟时需生熟土分开,定植沟应至少有一头连通到排水沟,确保排水正常。提倡在定植沟的最底部铺上一层杂草、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8.4 施底肥每666.7?可施腐熟农家肥5000kg,生

25、物有机肥500kg,豆饼500kg,过磷酸钙IOokg,同生土拌匀后回填;离表土层20Cm30Cm宜用腐熟有机肥,用熟土回填,灌水沉实,待土壤适宜时起垄,起垄高度5cm20cm,通常7cm15cm,低洼地可适当高一些,地势高或风力大的可适当低一些。土壤PH值高于6.5,应施用硫磺、硫酸亚铁等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范围。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厩肥或青草、饼肥、磷肥等肥料施入种植沟内,填土至离地面15Cm20cm。间隔3个月后种植茶苗。8.5 定植时期种植时间为9月至11月。8.6 定植规格与密度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植方式种植。单行种植,行距1.5m1.8m,株距25Cmo双行种植,大行距1.5

26、m1.8m,小行距33Cm35Cmo株距30Cm33cm。裸根茶苗栽植前应提前让根部在流动水中浸泡4h6ho栽前可用生根剂进行处理。8.7 定植方法871茶苗定植做到“五不栽”,即:地不平不栽,土不细不栽,土不润不栽,病苗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8.7.2 用生根粉或磷粉混合的泥浆蘸染茶苗根部,种植时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覆土至泥门,压紧。及时浇足定根水。8.7.3 茶苗栽植后进行定剪,剪口高度离地15Cm20cm、保留3片左右叶片。9田间管理9.1 查苗补苗定植后随时检查苗木的成活与缺苗情况,及时补苗。9.2 土壤管理9.2.1 土壤耕作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的茶园提倡免耕或少耕。

27、一般茶园采取浅耕或锄草、追肥相结合,深耕与施基肥相结合每年结合施肥耕作1次2次,保持茶园土壤疏松。时间以春茶后和秋茶后进行。幼龄茶园以除草、浅耕施肥为主,拔除茶树根茎部的杂草。苗根20Cm以内浅耕深5cmIoCm,以外中耕深15Cm20cm.成龄茶园以深耕施基肥为主,中耕深20Cm30cm,割除梯壁杂草。9.2.2 土壤监测与改良为避免土壤板结,宜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保持或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6.5范围。土壤P

28、H值高于6.5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应节水灌溉。9.3 施肥管理9.3.1 应根据茶树的营养需求、土壤肥力、土壤残留养分、目标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条件等,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或过量施肥。9.3.2 应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多施有机肥料。9.3.3 农家肥在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不使用人类生活的污水淤泥和城市垃圾。9.3.4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9.3.5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或早春)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n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

29、20Okg40Okg或农家肥100Okg200Okg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9.3.6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分多次进行,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入,沟深IOCm左右,一般每667n?每次施用化学氮肥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9.3.7 谨慎施用叶面肥。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9.4 水分管理941茶苗移栽后的第一年,重点是保苗,夏秋季及时浇水抗旱。9.4.1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9.4.2 根据土壤水分、茶树长势、气候条件等情况,确

30、定合理的需水量和灌溉时间。9.4.3 灌溉用水要求水质良好,未受污染。9.5 茶树修剪9.5.1 修剪原则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9.5.2 定型修剪新种植的幼龄茶树,采用定型修剪培养宽阔健壮的骨架。定型修剪一般进行3次。第1次在茶苗移植时或次年春芽萌动前进行,剪口高度离地15cm20cm平剪;第2次在第1次定型后茶树生长至40Cm以上时进行,剪口高度离地30cm35cm平剪或弧剪;第3次在第2次定型后茶树生长至50Cm以上时进行,剪口高度离地40cm45cm平剪或弧剪。9.5.3 轻修剪树冠面比较平整、生长

31、枝健壮的茶园,使用平面或弧形修剪机修剪,培育机采冠面。9.5.4 深修剪树冠高低不平的茶园,蓬面已形成鸡爪枝层,但树冠中、下部各级分枝健壮,可在春季第二批新梢采摘后剪去蓬而IOCm15cm枝干,留养新梢至本轮新梢生长至开面或对夹,在深修剪剪口上抬高35cm轻修剪。9.5.5 重修剪树龄较大、树势衰老、骨干枝仍健壮的茶园,离地35cm40cm高剪去上部枝干,重新培育采摘冠面;重新剪后新梢生长至半木质化时在上次剪口上抬高5cm8cm修剪,留养至本轮新梢生长至开面或对夹,再在上次修剪剪口上抬高3cm5cm进行一次轻修剪。9.5.6 台刈树势过度衰老的茶园,春茶后4月中下旬前采取台刈方式重新培育树体结

32、构;离地IOCm左右剪去地上部分枝干,台刈后生长新梢按幼龄茶园管理方式进行定型修剪。9.5.7 边缘修剪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9.5.8 修剪枝叶的处理修剪枝叶可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10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态平衡。10.2防治方法10.2.1 农业防治10.2.1.1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场、茶蓟马、茶白星病等危

33、害芽叶的病虫。10.2.1.2 通过深修剪或重修剪减轻毒蛾类、蛇类等害虫的危害,控制害虫的越冬基数,10.2.1.3 秋季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将杂草、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害虫的种群密度。10.2.1.4 清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和翻耕表土,减少茶树病原菌和在表土中害虫的越冬场所。10.3.2物理防治10.3.2.1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在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发生的茶园,每30亩(667m2)50亩(667m2)茶园安放1台杀虫灯。在叶蝉类、蓟马类等对颜色有趋性害虫的发生期,每667安插色板20片30片,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相间配置。在

34、茶园安置性诱杀器具,性诱剂专一性强,根据茶园发生的害虫种类购买相应的性诱剂,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1032.2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推行机械除草。不得使用除草剂。1032.3 .3冬季封园时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10.3.3生物防治10.3.3.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螭、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提倡在茶园或茶园周围饲养蜜蜂。10.3.3.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所使用的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应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许可。103.4科学用药使用药剂应符合NY“393。10.4.4化学防治1

35、.1.4.1 1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见附录A。1.1.4.2 2宜采用低容量喷雾,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对茶丛中下部害虫,宜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1.1.4.3 3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配药、施药,并做好人员安全保护措施。茶树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见附录B。1.1.4.4 4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国家禁用的农药。例如,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月米、克百威、三氯杀螭醉

36、、水胺硫磷、灭多威、硫丹、鼠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H鲜叶采摘和盛装运输11.1 鲜叶采摘11.1.1 基本原则根据茶树生态特性和加工成品茶原料的要求,遵循采养结合、质量兼顾和因树制宜的原则,按照鲜叶分级要求进行采摘,鲜叶分级标准见表3。表3鲜叶分级标准级别指标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正常芽叶比例单芽100%一芽一叶100%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95%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占45%55%一芽三叶、一芽四占30%单片对夹叶比例无单片、对夹叶无单片、对夹叶同等嫩度单片对夹叶占5%同等嫩度单片对夹叶占39%49%同等嫩度单片对夹叶占60%不合格叶梗无无无6%10%11.1.2 幼龄茶园采摘茶树未满3足龄严

37、禁采摘,茶树满3足龄后,树幅和株高均UOcm时可打顶轻采,应注意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养结合,做到采高留低,采里留边。新梢长到四至六叶时,采一芽二叶留2叶3叶。11.1.3 龄茶园采摘11.1.4 .1手工采摘树冠面有10%的芽叶达到采摘要求时开采,按标准分批多次采,各等级之间互不相混。提手采,不捋采和抓采,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蒂头、茶果与老枝叶。11.1.5 .2机械采摘应符合NY/T225规定,防治汽油、机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11.2 鲜叶盛装与运输11.2.1 盛装采用清洁、透气良好的竹编茶篓盛装鲜叶,鲜叶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11.2.2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

38、得与有毒、不卫生的物品混装,运输途中应避免日晒、雨淋等。12.1 鲜叶原料要求12.1.1 鲜叶原料在验收、盛装、运输、贮存等操作均须避免机械损伤。12.1.2 鲜叶原料应品质正常,在贮运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透气、无污染。12.1.3 鲜叶原料应具有正常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12.2 加工厂12.2.1 加工厂应建在地势高、空气新鲜、水质好、无污染的地方,与茶园直线距离应在5km以内。12.2.2 厂房、车间应根据茶叶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贮青室应安装换气扇,保持空气新鲜,加工车间应安装排气、除尘装置。12.2.3 产品加工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大气环

39、境应符合GB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12.3 产品加工及机械123.1 制定满足产品特色的加工标准或规程,并按标准或规程操作。123.2 2根据加工工艺和产能合理配置加工机械。12.4 加工人员要求12.4.1 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与茶叶宜接接触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上岗前应经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12.4.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12.4.3 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严

40、禁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进食食品。12.4.4 加工人员上岗时不得化装,不得佩戴首饰。包装、精制车间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12.5 加工厂有害生物防治12.5.1 应优先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来预防有害生物的发生:a)消除有害生物的滋生条件;b)防止有害生物接触加工设备;c)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素的控制,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12.5.2 可使用机械类、信息素类、粘着性的捕害工具、物理障碍、硅藻土、声光电器具,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设施或材料。12.5.3 可使用下述物质作为加工过程需要使用的消毒剂;乙醇、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消毒剂应符合GBZT20014

41、.12规定的要求。不应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消毒剂。DBXX/TXXXXXXXX12.5.4 在加工或储藏场所遭受有害生物严重侵袭的紧急情况下,提倡使用中草药进行喷雾和熊蒸处理;不应使用硫磺焦蒸。13茶叶质量13.1 感官品质按照GB/T23776有关规定执行。13.2 理化指标13.2.1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13.2.2 水分测定按GB/T8304的规定执行。13.2.3 水浸出物测定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13.2.4 总灰分测定按GB/T8306的规定执行。13.2.5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按GBZT8307的规定执行。13.2.

42、6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按GB/T8308的规定执行。13.2.7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按GB/T8309的规定执行。13.2.8 粗纤维测定按GB/T8310的规定执行。13.2.9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13.3 卫生指标13.3.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13.3.2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13.4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13.5 方法14.1 取样方法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14.2 感官品质检验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14.3 试样的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14.4 水分检验按GB/T

43、8304的规定执行。14.5 总灰分检验按GB/T8306的规定执行。14.6 粉末检验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14.7 水浸出物检验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14.8 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2762的规定执行。14.9 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2763的规定执行。15检验规则15.1 取样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15.2 检验15.2.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和净含量。15.2.2 型式检验型式检

44、验项目为标准中感官品质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c)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15.3 判定规则15.3.1 凡有劣变、异气味严重的或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15.3.2 按感官品质检验要求的项目,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15.4 复验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16包装与标识16.1 包装包装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16

45、.2 标志标签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17贮藏与运输17.1 贮藏产品应在包装状态下贮存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17.2运输DBXX/TXXXXXXXX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18生产档案管理每个生产地块(棚室)应当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各种记录的格式要规范,内容要齐全。茶叶主要生产记录表格参见附录C、D。记录应保留两年以上。

46、19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19.1 产品检测19.1.1 建立产品自检制度,每批产品都进行自检。19.1.2 每年还应至少进行2个批次的产品送检,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19.2 茶叶销售19.2.1 直接盛装茶叶的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19.2.2 茶叶的销售点应远离污染源,并配备相应的贮存设施。19.2.3 应建立茶叶的购买、运输、贮存、出入库和销售等记录。19.2.4 应保持销售场地、柜台、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19.2.5 销售单位如发现不符合销售要求的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产品召回。20溯源管理20.1 溯源目标与要求通过记录茶叶从种植、采摘、加工、仓储、物流和销售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实现对茶叶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