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9992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汇报2篇篇1XXX: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XXX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分别于1998年1月1日和2003年X月X日施行。一法一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市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管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中,我局以促进全市畜牧业发展为主线,以学习宣传法律为手段,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防检人员素质为重点,以依法行政为目的,服务基层,服务养殖户,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使全市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一法一条例实施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

2、体指导下,各项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2004年,我局就荣获全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县市XXX畜牧水产工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我局在实施一法一条例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广泛宣传,深入学习一法一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我市的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也为我们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一法一条例,市领导曾2次发表电视讲话,局里每年集中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一法一条例的宣传月活动,全局先后出动宣传车50多趟次,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书写宣传标语9200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50多场(次),举办法律知识培训

3、15期,下基层与养殖户开展法律座谈150多次。在宣传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重学法与守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断提高群众和防检人员的执法守法水平。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学习,使全市养殖户对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意识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全市养殖业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二、落实责任,规范防检为使一法一条例的贯彻执行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实施了免疫标识制、检疫报检制、防疫合格证制等各项规定,规范了防疫检疫行为。在实施免疫标识制中,我局把防疫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了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责任制,明确了政府主要领导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

4、分管领导和畜牧部门为动物防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其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形成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整体合力。市、乡(镇)街道、村委三级都成立了动物防疫指挥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每年年初,层层都要签订防疫工作责任状,量化考核指标,细化防疫措施。即:市与乡(镇)街道,乡与村,市畜牧水产局与基层动物防检站,分别签订防疫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防疫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要求。在实施检疫工作中,我局认真执行了检疫报检制度,全市设立了X个基层动物防检站,承担着全市猪、牛、羊、禽等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各基层动物防检站都在交通要道设立了报检点,畜禽养殖和运输户按规定程序

5、报检,检疫员接到报检通知后当即赶赴现场实施产地检疫,杜绝了病死畜禽上市,使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肉,确保了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我们实行了检疫员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谁检疫,谁出证,并对检疫结果负责。在实施防疫合格证工作中,我们主要是规范养殖场和运输户的防疫行为,使他们在养殖场的选址、规划、设计、建造、环境保护、车辆运输消毒等方面符合防疫条件,并对他们依法发证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三、夯实基础,强化队伍贯彻实施好一法一条例,就必须打牢基层基础。按照一法一条例的有关要求,我们从三大体系建设入手,加强防疫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防疫检疫队伍。一是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加大了防

6、疫检疫体系建设。我们抓了机构的完善落实,市局设有兽医卫生监督所、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办公室、畜牧兽医股,诊疗化验室,这些机构设施都为动物的防疫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对各基层动物防检站建立了检疫示范站,站内有房子、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化验室、有化验设备和疫病快速检测诊断箱,对基层硬件设施进行了完善。二是优化了防疫检疫队伍。按照上级要求,在防检队伍建设上,实施了兽医系统职工身份置换,竞聘上岗。重新聘用了一支由X人组成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防疫检疫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了业务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使这支精干、高效的防检队伍对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三是狠抓保障工程落

7、实。国家专项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动保工程,得到了有效实施,市局和基层站建立和完善了化验诊断设施,广泛开展了兽医化验诊疗工作,仅去年就为养殖户化验诊断疑难病例XX多起,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XX多万元。在防疫工作中,我们对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并按规定收取防疫费;在检疫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实施检疫。几年来,我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了动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据统计,近几年来,每年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的密度达100%,常规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在90%以上。2004年全市产地检疫猪、牛、羊达X万头,检疫上市肉品达X万头,检疫家禽达XX万

8、羽,经过检疫的动物没有一头一羽出现不良情况,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放心。在抓好动保工种的同时,我局还加大了无公害基地建设力度,实现了X家省级无公害和X家XX市级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今后我们还将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加强指导与服务,鼓励养殖户上规模,出效益,培植更多的无公害生产基地,使强制免疫检疫变为主动免疫、检疫,使防检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四、建章立制,依法行政。为使一法一条例的执行落到实处,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我局根据一法一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现在实施的防检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考评制、责任追究制、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及XXX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规定等;对基层动物防检人

9、员的制度有:目标管理责任制、防检人员考评制、工作岗位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及XXX市基层动物防检站综合管理制度等。对广大养殖户、经销户的管理规定有:强制免疫标识制度、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动物防疫合格证制度,不使用销售违禁药品、生物制剂承诺制度,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措施,有力地规范了大家的行为,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清楚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要求,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全面推动了一法一条例的顺利实施。五、存在问题,努力方向1、存在问题。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总体来说,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促进全市养殖业发展,规范防疫检疫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

10、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疫检疫人员的工资及生活待遇没有得到落实。从事基层的防检人员责任重大,工作十分辛苦,但报酬却很低,有的基层防检人员全年的收入不足XX元,造成责、权、利不统-O按照XX省动物防疫条例及今年中央、省、市各级一号文件的要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经费及人员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此项政策还没有落实。二是执法难度较大,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防检执法具有强制性,但有少数养殖场(户)借口各种理由阻碍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贩运户甚至逃避检疫,有的养殖场(户)发生动物疫病不按规定处置,而防检人员所采取的措施缺乏强制手段,很难执行到位,致使防检执法的难度加大,执法效力较低。三是防疫检疫经费紧

11、缺。按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要求,目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与当前养殖业发展及疫病发生状况完全不相适应,基层防疫体系仍是90年代初期水平,对疫病的诊断、化验、防疫的网络建设缺少必要的经费来源;在疫情处理上,更是由于缺少资金,而使疫情处理困难。另外,基层防疫的网络建设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也使防疫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大。四是存在法律滞后的现象。动物防疫法是1997年制定的,当时的畜牧业发展还处于农户散养、分散经营的初级状况,而现在的养殖结构、养殖规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不少法律条款在实际工作中已缺乏操作性,而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防疫、检疫及畜牧业生产等问题的解决又没有法律依据作保障,使不少工作很难依法进行。2

12、、努力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大一法一条例对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运输户等自觉知法、学法、守法,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二是进一步加强防疫检疫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防检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一法一条例的正常实施,促进全市养殖业健康顺利发展。三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与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疫情预警和快速处理机制。四是进一步巩固完善防疫检疫队伍,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兽医体制改革工作,使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有效分开,确保防疫各项工作顺利实施。XXX市畜牧水产局20xx年X月XH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

13、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及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一决定)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以一法一条例一决定为指引,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农业农村方面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强村富民改革、乡村治理提升等,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整市成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市,连续4年获评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一)多方联动聚合力,乡村振兴

14、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对照一法一条例一决定,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等规定,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领导体系。调整成立由市、区(县、市)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完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办公室工作细则,制定实施关于建立三农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议事决策和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健全推进体系。每年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部署推进年度重点任务。执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监督检查和年度报告等制度,把乡村振兴工作实绩列入对区(县、市)的目标管理考核。落实乡村振兴考核月调度、季分析、年考评推进机制,形成了各地、各部门

15、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构建政策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以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骨干,年度市委市政府三农综合性文件和各专项规划为协同,市级相关部门80多项政策为配套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四是强化保障体系。建立绩效导向的大专项+任务清单财政资金分配机制,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95.6亿元,增幅超全省平均增速。推出农产品生产保供一即时贷惠农贷等支农信贷产品,农担机构累计为涉农贷款提供担保服务69亿元,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407亿元,居全省前列。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扩

16、大到118个,保险深度达到1.4%,居全省第一。加强乡村用地保障,其中单列落实农民建房用地指标2990亩。全面实施两进两回,回归新乡贤6456人,回乡创业人数3000多人,创建青创农场72家,建设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4个。引进现代农业高层次紧缺人才(团队)21人(个),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8万人次、高素质农民1万多人次。(二)夯实基础提产能,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聚焦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要求,推进全市乡村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3亿元、增加值372.5亿

17、元,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1亿元,同比增长4.2%。一是稳步提升供给产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推进两非整治,完成耕地非农化整治10.06万亩,完成粮功区整治优化19.42万亩。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市级年度种粮补贴资金达到1.3亿元,县级年度配套资金达到2.2亿元,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9.23万亩、产量13.56亿斤,实现七连增。规戈!J建设市级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4个,全市蔬菜面积保持在120万亩以上。新建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15家,年出栏能力达到150万头以上。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农业双强行

18、动。出台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三农四方科技创新联盟,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宁波,累计遴选推广农业主导品种398个、主推技术189项,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o实施种业强市建设行动计划,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或登记109个,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种业发展水平保持全省领跑全国领先。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创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52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1%,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6%,均居全省第一。三是持续提升产业能级。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整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9、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2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户)1.6万家。集聚发展农村电商,培育电子商务专业村243个。大力发展种养融合、产加销融合、农旅文融合等融合产业,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获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1个,全市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四是加快推进数字赋能。种粮一件事智慧畜牧等数字乡村大脑+应用场景集成有序推进,共享冰爽爽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数字政府系统第一批优秀应用案例,乡村振兴数据驾驶舱平台入选全市数字政府重大标志性工程,郸州区、奉化区列入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20、结合耕地田长制和耕地智保数字化手段,建立基层耕地网格化监管机制。智慧水利一期应用场景被水利部认定为最佳实践案例之一。(三)高位推动强融合,城乡协同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遵循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导向,深入打造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公共服务均衡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城乡融合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结合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三区三线划定,加快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应编尽编村庄规划1347个,村庄布点规划实现全覆盖,完成第一批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延伸覆盖。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408公里,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建成新

21、时代美丽乡村电气化村67个。实施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受益人口52万人,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提升至93.8%,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o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提标。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合作办学,参与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学校47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达标率达到98.3%,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9.4%o推进卫生健康服务双下沉、双提升,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71%以上,每万人口医生数4.91人。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全市养老保险户籍人员参保率达到99.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数293.5万人。全面推行失业保

22、险城乡T本,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达到1181元,居全省第一。(四)持续创新促和谐,乡村四治融合机制不断完善。围绕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要求,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作用,搭建治理平台、完善治理机制,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深入实施锋领铁军、头雁领航工程,62名村社书记获评省、市兴村(治社)名师,组建全域党建联盟600余个。二是完善基层自治。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4个,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4个。深入推

23、进阳光村务工程,健全完善五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917个,认定清廉村居396个。三是建设法治乡村。加快数字法治智慧乡村建设,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全覆盖,划分微网格近4万个。新增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行政村监察工作联络站设置实现全覆盖。四是营造文明乡风。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90.7%o全市农村文化礼堂2107个,数字化效能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一村一年一场戏。(五)宜居宜业优环境,全域美丽乡村特色不断彰显。对照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

24、全域提升、连片打造都市乡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大花园。一是深入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持续推进美丽城镇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提升行动,28个城镇荣获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全市累计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创建示范乡镇67个、特色精品村193个、达标村1830个,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56条。二是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有序推进重要古建筑古遗迹保护修缮、古树名木保护等,培育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2个、一般村50个。艺术赋能振兴乡村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之一。三是提升农村生态建设水平。推进强基增效双提标,245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

25、现标准化运维。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建省级星级农村公厕700座。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18.05公里。创建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3个,全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98.6%,农膜处置率达9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96%o四是启动实施未来乡村共富单元建设。打造未来乡村产业、风貌、文化等九场景,启动建设省级未来乡村项目村41个,建成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六)多措集成拓渠道,强村富民效应不断显现。落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要求,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扩宽农民增收新渠道。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6元,继续

26、居全国37个大中城市首位。2022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92元。一是促进农民财产性增收。进一步激活集体产权权能,释放改革红利。全市99.7%的村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社员(股东)396万人,2021年分红总额38亿元,居全省第一。全市12种农村产权品种列入平台交易,承包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均达到70%以上,居全省第一。引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激活用项目215个,激活面积34.2万平方米。二是实施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健全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实现动态全覆盖,主要成效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块状经济,重点实施整村连片帮带、来料加工

27、等精准帮扶模式。2021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17元,2022年上半年达到10388元。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推进资产资源盘活为导向,以产业发展项目为重点,实施集体经济造血项目。2021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占比75%o全面部署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计划2022年底实现总收入5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双清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全市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照一法一条例一决定要求,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要素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短板,需要采取

28、针对性举措加以解决。一是农业应对风险能力依然不足。气候、市场波动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影响依然较大,农业靠天吃饭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农村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山区村、偏远村缺乏可有效激活利用资源和经营人才,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保障还不够。农业规模经营生产所需设施用地还没有得到有效全面解决。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依然存在。农村路网通达深度不够,农村教育、医疗资源供给还不充分,农产品冷链加工储运能力还存在不足。五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还有不足。农民的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与现代农业发展还不匹配,还需进一步激励引导、加强培训。三

29、、下一步主要工作举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实施一法一条例一决定,聚力两个先行目标,以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为统领,加快构建农业农村新构架,全面打造整体大气、细节精致新形象,全面展现田园城市、都市乡村新风貌,全面共享城乡幸福共富新生活,率先实现农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农民生活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宁波样板。一是着力稳固农业基本盘。提升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水平,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打造万亩方粮田、万亩保供基地,推广万元高效种植模式,确保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不断增强战略压舱石的稳定性。二是着力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精品化、园区化、数字化、品牌

30、化、融合化发展,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集聚提升产业平台,创建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通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三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紧密对接精特亮,优化美丽乡村整体布局,加快村庄有机更新,推进美丽乡村、未来乡村、艺术乡村多村融合,建设跨县域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美丽乡村标志性组团。加大力度抓实一法一条例一决定的宣传贯彻,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四是着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坚持扩中提低,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拓展四个一批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提升行动和消薄攻坚行动,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31、。五是着力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变革。建强宁波数字乡村大脑,打造乡村产业地理信息一张图,集成建设全市数字乡村大脑+应用,推动政府侧和主体侧、生产端与消费端高效链接。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加快乡村产业、建设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乡村引领区。六是着力深化乡村集成改革。坚持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改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三块地为突破口,深化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激活用改革。七是着力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要求,财政资金安排继续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深化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积极破解农业农村用地难题。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