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722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1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前言4第一章规划背景5一、发展基础5二、问题与原因6三、发展机遇8第二章总体要求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目标11第三章规划布局14一、预制菜发展重点14二、预制菜产业功能区15三、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20第四章重点任务22一、建立绿色生产体系,保障优质原料供应22二、完善预制菜加工体系,拓展延伸产业链条23三、创新科技引领体系,锻造产业发展引擎25四、构建质量监管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27五、提升冷链物流体系,夯实产业支撑能力28六、打造品牌营销体系,提升预制菜附加值30第五章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

2、书签。一、加强组织领导31二、加强要素支撑31三、力口强人才培养32四、加强宣传推广32附图1浙江省预制菜产业功能区33附图2浙江省40个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34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清洗、整理、调制、熟制、包装等现代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工序制成,可在冷链或常温环境进行贮存、运输及销售的预制食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积极开发加工便捷风味菜品,做大预制菜

3、产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现结合我省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32027年。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一)预制菜产业龙头“雁阵”初步形成。预制菜产业是典型的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前端联接“田间”“地头”,后端联结“餐桌”“舌尖”,实现了产加销、农工贸一体经营。发展预制菜产业是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新时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据统计,我省预制菜企业有494家,2021年总产值228.1亿元,涌现出知味观、大希地、大洋世家等一批全国预制菜百强企业和不老神鸡、济味堂、五芳斋

4、等一批知名企业,祖名豆制品、一鸣食品、华统肉制品等企业已在主板上市。(二)浙味预制菜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餐饮业提质增效需要提升预制菜在食材中的比重,外卖行业持续升温,预制菜市场需求更加强劲。2021年,我省预制菜消费市场占全国的11%,涉及米面制造和蔬菜、肉制品、水产品加工等全门类,传统卤制品、水产冻品和炖品等预制菜在市场中占重要地位,如鸭舌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浙味预制菜销售火爆,如金年火腿的风干肉年销售超过500吨,年产值超6000万元;百兴菇业的百山祖即食罗宋汤、舍耳花胶鸡等年销售额超1亿元。(三)科技迭代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预制菜产业以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我省预制菜企

5、业重视科技创新和投入,20202022年,全省预制菜企业科研投入达15.74亿元,比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高1个百分点,年增幅超2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50家,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荣誉)464个。如百珍堂科研投入超5%,年营收增速达50%以上。(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完善健全的冷链物流体系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冷链物流设施基础实力持续增强,现有100O立方米以上库容的重点企业643家,各类冷链仓储库1691座,冷库容积1052.3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9537辆,以田间地头冷藏保鲜设施和产地低温集散中心等为节点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基本形成。二、问题与原因(一)主要问题

6、。1.产品同质化明显,传统和特色浙味产品较少。面对“酸菜鱼”“梅菜扣肉”等爆款产品,许多企业一哄而上,产品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且同质化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口味,基于浙味菜色的地域与文化特点,诸如西湖醋鱼、叫花鸡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尚需加快培育。2 .企业规模小而散,产品质量风味认可度不高。我省31.3%的预制菜企业成立于近5年,且以中小规模为主,预制菜品牌集中度低。市场划分较为粗放,竞争赛道拥挤,企业被迫打价格战。鱼龙混杂的生产企业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升高,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卫生不达标、包装材料不安全等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3 .行业界定与分类模糊,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据统计

7、,全国54.9%预制菜执行速冻调制食品行业标准,33.4%产品执行生产商企业标准,IL7%产品执行其他标准。不同类型预制菜对应的食用方法、物流配送、贮藏保鲜及包装方式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市场规范,行业内尚无法统一界定概念,导致上下游衔接不到位,安全管控难,品质难保障。4 .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中餐烹饪对食材新鲜度、烹饪技艺要求较高,预制菜产品的口感与风味复原难度大,复热后风味还原、营养物质保留等技术壁垒较难突破,研发动能仍需不断加强。研发团队人员组成有待优化,据统计企业预制菜研发团队中厨师占比40%70%,研究生以上高学历技术人员占比低于25%,研发后劲不足。(二

8、)原因分析。1 .资源要素不足,产业发展规模受限。我省是农业资源小省,预制菜原料和销售很大程度依赖外部市场。发达的民营经济推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影响了预制菜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省内缺乏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门槛较高,从技术研发到设备生产都较难实现集约化、集成化,限制了产业的快速发展。2 .市场定位不清,消费习惯有待养成。相较于国外成熟的预制菜分级市场,国内市场细分程度依然较低,我省预制菜产业起步晚,市场划分较为粗放。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不少消费者误把预制菜与食品添加剂、以次充好划等号,认为预制菜与传统烹饪文化背道而驰,刻板印象较深。3 .监管主体不明,产业缺乏有效引导。从全国来看,各省预制

9、菜产业牵头部门各不相同,广东省是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山东省是发改部门牵头。从我省情况看,管理职能分散在发改、经信、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缺乏协调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标准体系、行业规范与产业发展不同步,监管存在真空地带。4 .技术研发不精,工业化发展受阻。相较于西餐,中餐菜系丰富,烹饪技艺多样,因此标准化生产面临极大挑战。各类预制菜材料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标准化加工难。市场上缺乏相应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售卖,引进的装备无法适应我国预制菜复杂的加工工艺,导致整体加工技术与装备不适应种类繁多的预制菜工业化生产。三、发展机遇(一)政策环境提供有力保障。预制菜产业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

10、纽带。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多资源要素向三农领域集聚,预制菜也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将预制菜产业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鼓励企业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型业态,支持各地对农产品加工类龙头企业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上实行单列评价或设置加分项。(二)市场需求提供更大空间。随着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不断升级,餐饮业提质增效和C端品质消费不断提升,传统卤制品、水产品和炖品等“浙味”预制菜产品不断更新,外卖行业持续升温,拉动个性化、定制化预制菜需求刚性增长,为预制菜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创造广阔市场空间。(三)冷链物流提

11、供更强支撑。根据国家、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我省将全面推进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产品销地网络、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农产品冷藏保鲜基础设施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等现代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不断完善,将为预制菜品质提升、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四)电子商务提供更多渠道。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将为预制菜普及、技术创新以及精准供需匹配提供动能。我省网络零售市场发展迅猛,全国领先,预制菜产品网络销售比重逐年递增,电商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有效扩大预制菜产品销售范围,为产业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

12、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区域化、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为方向,以补强全产业链和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为重点,以强化科技赋能和政策供给为保障,构建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预制菜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做强做优做大预制菜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我省体制机制灵活高效优势和政府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市场导向,集聚要素资源,实施重点扶持、精准扶持、持续扶持,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合力推进预制菜产业提质发展。(二)坚持创

13、新驱动、绿色发展原则。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培育新消费、新模式、新主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挖掘预制菜减排增汇潜力,促进绿色发展、节本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坚持龙头引领、开放融合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带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推进预制菜产业结构优化,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全产业链建设。(四)坚持联农带农、共创共富原则。坚持农民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三、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省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发展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地瓜经济”,打造预制菜产业

14、发展浙江样本。到2027年,全省预制菜产业体系更趋完善,规范化程度稳步提升,预制菜加工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能力、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赋能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总部经济,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预制菜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20家,超亿元70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预制菜产业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营养加工、品质保持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到2027年,建成省级预制菜重点实验室2个,新增省级预制菜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3家,规模以上预制菜生产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

15、3%。实施预制菜“双尖双领”研发攻关计划重大研发项目8项以上。产品质量安全规范保障。制定发布预制菜产业团体标准10项以上、地方标准2项以上,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认定“浙江标准”10项以上,建成企业预制菜质检机构100家,基本建成产地加工、产品规格等级、质量安全等多指标综合标准体系。浙系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打造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5个,省级预制菜百强品牌15个,评选浙味预制菜十佳产品,争创10个预制菜省级目录品牌。培育具有地域特征性、文化历史性、品牌影响力的预制“土特产”产品30个。表1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2027年综合产值1预制菜产业产值(亿元)273800

16、产业体2预制菜产值过10亿元企业(家)2103预制菜产值过5亿元企业(家)7204预制菜产值过1亿元企业(家)4970研发创新5省级预制菜重点实睑室(家)026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7107预制菜团标、地标(项)1128认定“浙江标准”(项)0109预制菜行业科技投入占比2%3%10双尖双领项目38品牌建设11区域公共品牌3512预制菜百强品牌31513预制菜省级目录品牌01014“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企业103515专场推介活动15第三章规划布局坚持“整体谋划、分区布局、特色鲜明”发展理念,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分布、市场圈层、交通体系等因素,聚焦主食、水产、畜禽、蔬果、食用菌等农产品,实施

17、预制菜产业“5840”行动,着力形成“片区带动、点面结合、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5”即五大预制菜产业发展重点,建立以即食预制菜、即配预制菜、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预制菜配套产业为重点的发展体系。“8”即八大预制产业功能区,包括主食、海洋水产品、淡水水产品、大宗畜禽、特色畜禽、平原蔬果、山地蔬果、食用菌预制产业功能区。“40”即打造40个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一、预制菜发展重点(一)即食预制菜。发展无需烹饪熟制、拆封后可直接食用的蔬果、畜禽、水产等产品。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发适用于家庭日常、外出携带的“土特产”、腌卤制品、鲜果切等即食预制菜。(二)即配预制菜。发展原料清洗、分切等处理后包

18、装流通的产品。依托重点企业和园区,开发餐饮用、家庭用等蔬菜类、瓜果类、肉类即配预制菜。(三)即热预制菜。发展经熟制、杀菌,拆封后复热即可食用的产品。结合特色菜系,开发适用于家庭日常、外出携带、快餐、简厨等场景的速冻速食类即热预制菜。(四)即烹预制菜。发展半成品加工,拆封后经简单烹饪即可食用的产品。结合特色菜系,开发筵席菜肴、家餐菜肴、特色菜肴、高端菜肴等即烹预制菜。(五)预制菜配套产业。围绕预制菜的生产和安全便捷食用,重点支持保鲜与包装、专用设备、冷链物流、厨余垃圾处理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二、预制菜产业功能区(一)预制主食。围绕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杭嘉湖平原、杭州湾两岸等地建立主食预制产业功

19、能区,以嘉兴、绍兴为重点,开展米食和面食类预制食品加工、安全控制和标准化生产。到2027年,预制主食产值达130亿元。发展方向:米食制品。重点发挥我省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优势,融合地方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发展粽子、方便米饭、汤圆、米粥、米线等产品;做优八宝饭、乌米饭、发糕、定胜糕、荷花糕、桂花糕、清凉糕等特色米食制品。面食制品。重点传承我省面食制作工艺,发展鲜切面、快餐面、方便面等面制品;做优索面、挂面、贡面、打面等特色面食制品;发展麻球、春卷、烧饼、酥饼、小笼包、肉麦饼、梅干菜饼等“土特产”产品。(二)预制水产品。围绕鱼、虾、蟹、贝、藻等海洋资源,在浙东南沿海资源优势区建立海洋水产品预制产业功能

20、区,围绕鱼、虾、鳖等淡水资源,在杭嘉湖地区建立淡水水产品预制产业功能区,以宁波市、温州市、舟山市、台州市和湖州市为重点,布局一批现代化水产品预制菜加工基地(园区),重点发展冰鲜冷冻、干鲜调理、半成熟制品和腌卤等预制水产品。到2027年,预制水产品产值达180亿元,其中海洋水产品预制产业达110亿元,淡水水产品预制产业达70亿元。发展方向:冰鲜冷冻制品。重点升级冷冻保鲜技术,发展以鱼、虾、蟹、贝、藻等水产品为原料,通过清洗、调味、冻结等方式加工制作而成的冰鲜冷冻水产制品,如冷冻鱼、冷冻虾、虾滑、就鱼圈等。干鲜调理制品。重点提升水产品传统烘(晒)干工艺技术,发展以鱼、虾、藻等水产品为原料,通过清洗

21、、沥干、晾晒、烘烤等干制方式加工而成的水产干鲜制品,如鱼干、鱼餐、鱼松、虾干、干贝、紫菜、海带等。半成熟制品。重点突破肉质嫩化、烹饪熟化、风味复原等水产半成品加工技术,发展以鱼、虾等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过适度加工后,加入调味品进行烹饪的半成熟制品,如酸菜鱼、麻辣小龙虾、烤鱼、鱼丸、鱼饼、麻辣甲鱼等。一一腌卤制品。重点提升水产品腌(卤)工艺技术,发展以鱼、蟹、虾、螺等水产品为原料,通过盐渍、熟成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水产腌卤调理制品,如醉虾、醉蟹、香辣蟹、卤鲜鱼、泥螺等。(三)预制畜禽肉。围绕猪、牛、鸡、鸭等大宗畜禽肉,在绍金衢丽地区建立大宗畜禽预制产业功能区,围绕湖羊、黑猪、麻鸭、白鹅等特色畜禽肉,

22、在浙北杭嘉湖地区建立特色畜禽预制产业功能区,以金华市、衢州市为核心,布局一批现代化屠宰分割、肉品预制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生鲜调理肉品、半成熟肉品和熟肉制品预制菜。到2027年,畜禽预制产品产值达280亿元,大宗预制畜禽产业达180亿元,特色畜禽预制产业达100亿元。发展方向:生鲜调理肉品。提升传统肉制品加工工艺和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以畜禽为原料,绞制或切制后添加调味料和其它辅料,经滚揉、搅拌、调味或预加热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非即食类预制肉品,如牛排、鸡排、肉丸、肉馅等。半成熟肉品。提升肉食加工过程品质保持、风险因子控制和加工后风味复原、货架期延长技术,发展以畜禽肉类为原料,经过适度熟制后的半

23、成熟肉品,如糖醋里脊、水煮肉、杭椒牛柳、小酥肉等。预制熟食肉品。重点传承我省酱卤、熏烤等技艺,以畜禽肉类为原料,发展通过预处理、腌制、调味、成型、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如酱卤肉、酱鸭舌、酱鸭掌、糟肉等酱卤肉制品;熏鸡、熏鹅、烤鸭等熏烤肉制品;肉松、肉脯、肉干等熟肉干制品;叫花鸡、东坡肉等浙味名菜制品,以及肉糕、肉冻等其他预制熟肉品。发酵肉制品。以猪、牛、鸡、鸭等畜禽肉类为原料,经预处理、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和色泽,能够长期保存的肉制品,如火腿、腊肉、香肠等发酵肉制品。(四)预制蔬果。围绕笋、榨菜等蔬菜,桃、葡萄等水果,在浙北和杭州湾蔬果主产区建立平原蔬果预制产业功能区

24、,围绕麦白、杨梅等蔬果,在浙西和浙南优势区建立山地蔬果预制产业功能区,以杭州为核心,布局一批即配、速冻、调理等预制蔬果绿色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园区),重点开发净配蔬菜制品、调理蔬菜制品、鲜果切制品及其他果制品。到2027年,预制蔬果产业产值达150亿元。发展方向:净配蔬菜制品。重点提升蔬菜清洗切分、品质劣变控制技术水平,发展以美白、笋、西蓝花、莲藕等为特色原料,通过简单搭配、加工处理而成的净配预制菜;调理蔬菜制品。重点提升低盐腌制、冷冻干燥等技术水平,发展以雪菜、毛豆、榨菜、萝卜等为特色原料,通过腌制、速冻、罐藏、脱水等方式加工处理而成的调理蔬菜制品。鲜果切制品。重点提升智能分选、物理杀菌

25、、活性包装等产后处理技术与贮藏保鲜水平,发展以杨梅、桃、梨等特色水果为原料的鲜果切、水果沙拉等鲜果制品。其他果制品。重点提升高效营养保持加工技术,发展以柑橘桃、枇杷等为原料的果干、罐头、果粉及水果萃取物等其他水果制品。(五)预制食用菌。围绕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浙西南建立食用菌预制产业功能区,以丽水为核心,扶持食用菌栽培和加工生产经营主体,重点开发生鲜食用菌制品、加工调理制品等预制菜。到2027年,预制食用菌产品产值达80亿元。生鲜食用菌制品。提升食用菌产后预冷、气调等保鲜技术水平,发展以香菇、金针菇、双泡菇等食用菌为原料,通过清洗、预处理、搭配等工序而成的净配生鲜食用菌制品。食用菌加工调理

26、制品。提升低碳节能组合干燥、低温真空油炸等食用菌加工技术,发展以香菇、金针菇、白玉菇、杏鲍菇等食用菌为原料,经烘干、冻干、油炸、炒制及煮制等方式加工制成的干货、罐头、休闲脆片、即食小菜、佐餐酱料等产品。三、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根据预制菜发展重点及功能区布局,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分布,以及地域产业特色,打造40个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表2特色预制菜重点发展县序号类别县(市、区)特色预制菜1主食类(5)余杭八宝饭、方便米饭、定胜糕等制品2海曙宁波汤圆、水磨年糕等制品3秀洲粽子、八宝饭、粥、包子等制品4吴兴预制米饭、汤圆、面等制品5竦州米粉、小笼包、面等制品6海洋

27、水产类(9)象山冷鲜大黄鱼、鱼、虾、贝类等制品7苍南羊栖菜、紫菜、大黄鱼等制品8洞头9瑞安大黄鱼、香烤虾、香烤小黄鱼、鱼糜等制品10平阳冷鲜大黄鱼11定海鱼、蟹、豌鱼等制品12普陀冷鲜大黄鱼、鱼、虾、蟹、贝类等制品13玉环鱼、蟹、贝类等制品14三门青蟹、贝类、小海鲜等制品15淡水产类(3)淳安鱼头、鱼子酱、鱼罐头等制品16南潺烤鱼、酸菜鱼等制品17德清冰鲜青虾、中华鳖等制品18畜禽肉类(9)建德牛排、小酥肉等半成品菜肴19鹿城熏鸡、鸭舌、牛排、卤味等制品20瓯海21海盐生鲜调理肉、香肠、咸肉等制品22长兴冷鲜湖羊肉、羊杂、羊肉等制品23越城冷鲜鸭肉、酱卤麻鸭等制品24婺城冷鲜猪牛肉、火腿、咸肉

28、等制品25义乌冷鲜肉、火腿、酱卤肉等制品26柯城卤味、药膳禽肉等制品27蔬果类(9)滨江净菜、豆制品等制品28萧山净菜、萝卜干等制品29临安笋制品、净菜、草莓等制品30余姚杨梅、净菜、腌制菜、速冻蔬菜等制品31慈溪32海宁.荚白等净菜,榨菜、雪菜等腌制菜33黄岩杨梅、柑橘罐头、果干等制品34仙居35缙云美白、黄花菜等净菜36食用菌类(5)武义净菜、罐头等制品37江山净菜、冻干等制品38龙泉净菜、干货、酱料等制品39庆元40松阳第四章重点任务一、建立绿色生产体系,保障优质原料供应(一)发展规模化种养基地。聚焦现代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

29、区等平台,开展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支持开展高标准农田、标准化规模种养基地和农业标准地等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预制菜产业支撑能力。鼓励预制菜企业建设果菜菌茶药“五园”、畜禽养殖标准化场、水产健康养殖区等原料基地,强化生产基础。(二)推行绿色农业生产。以农业绿色标准化为驱动,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深化“肥药两制”改革,组织实施精准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深化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地节水节肥技术,推行农牧结合、粮经(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稻鱼共生等模式和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以化肥农药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稳步推进全省低碳生态农场建

30、设,培育生态农业主体,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生产生态农产品,构建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三)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分产业、分区域、分品种、分环节,推进设施种养、农机农艺相融合、机械化数字化相融合,研发适用农机装备,集成推广设施和农艺标准体系,加大技术装备供给,系统提升设施种植、养殖、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二、完善预制菜加工体系,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一)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聚焦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选择高成长性、高关联性、高盈利性、多层次性、多业态类型的农业产业,

31、建立重点培育预制菜全产业链名录,打造嘉兴粽子、金华火腿、余姚榨菜、庆元香菇等产业特色鲜明、龙头支撑有力、品牌赋能强劲、联农带农高效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每个市至少打造1条产值超10亿元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全省建成超10亿元预制菜全产业链15条以上。专栏1农业全产业链“百链千亿”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产业平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力军,以产业化联合体+社会化服务+政策激励为关键,以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数字赋能为重点,整合各方面要素力量,推进农业产业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引导产业链县域融合、市域整合、省域联合,梯次推进,加

32、快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到2025年,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基本建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1条产值超10亿元的省级农业全产业链,全省建成100条以上,其中超50亿元的20条以上,联合形成百亿元省域标志性全产业链10条。(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预制菜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现代农业园区,优化预制菜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布局。把预制菜产业项目纳入“浙八味”道地药材、湖羊、蛋鸡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内容,放大产业集聚效应。依托农产品加工“百千”工

33、程,引导各地建设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智能化仓储、体系化物流和网络化营销为一体的预制菜产业基地(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推进标准化厂房、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及废水、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20个预制菜加工基地(园区)。(三)培育预制菜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大预制菜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预制菜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组建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集团,壮大五芳斋、老娘舅、青莲、不老神等“链主”企业,加快预制菜企业上市步伐。培育麦子妈、百珍堂、济味堂等新兴预制菜优势生产企业,支持知味观、楼外楼、外婆家等餐饮企业开发预制菜产品。发挥龙头

34、企业领军作用,带动生产、加工、流通、市场等各类主体联合协同,以产业分工、利益联结为纽带,建立健全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专栏2农产品加工业“百千”工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方向,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认定一批产业链条全、质量效益好、与农民利益联结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拓展力强、综合实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27年,认定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100个以上,培育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每个基地(园区)都有规模

35、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都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格局。三、创新科技引领体系,锻造产业发展引擎(一)建设联合创新平台。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聚焦加工制造、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等研究方向,建立预制菜研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引育预制菜加工、品控、营销等产业高端人才。引导预制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共同建立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实行科技成果入股、人才柔性引进、实验基地共享等制度,建成优势资源集聚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依托省农业农村“三农九方”科技联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集中展示最新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二)加快技术攻

36、关推广。加大预制主食、水产、肉品等预制菜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突破原料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绿色加工、物流保鲜、全程品控等核心技术,破解预制菜口感风味复原、营养保留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无损检测等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每年实施预制菜相关“双尖双领”研发攻关计划重大研发项目2项以上,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等项目10项以上。专栏3预制菜产业关键攻关技术清单1 .原料质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高效预冷、物理场辅助清洗、智能切分、护色、真空低温调理等。2 .绿色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超高压、膜分离、超微粉碎、微胶囊、超临界流体萃取、

37、磁场、电场等。3 .杀菌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杀菌、磁力杀菌、电子束杀菌、感应电子杀菌、脉冲强光杀菌、X射线杀菌、紫外杀菌、微波杀菌、红外杀菌、抗生酶杀菌等。4 .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冷风/冷水制冷、真空冷冻、鼓风冷冻、接触式平板冷冻、直接浸渍冷冻、物理场辅助冷冻等。5 .包装技术。主要包括:可食性包装、气调包装、无菌包装、真空包装、自热和自冷型包装、活性包装、智能包装、温控包装、抗雾包装等。(三)加强装备研发应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分拣清洗、烹饪、搬运等智能后厨装备,提升关键工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聚焦预制菜生产关键控制点,引进低温速冻、非热加工、低碳包装等先进技术装备,分领域

38、推广分拣洗菜、果蔬去皮、锯骨切块、自动洗锅、熟食分装、材料包装等预制菜加工机械装备。专栏4预制菜产业新工艺设备研发推广清单1 .预处理设备。包括抽样洗菜、自动翻转洗菜、智能切制等蔬菜加工设备;自动化去鳞去毛清洗、自动化卤煮预冷、裹浆上色等肉类加工设备;立式炊饭机、洗锅机、分装机等米食制品等设备;制胚机、打饼机、搅拌机、通道式自动醒发蒸制等设备。2 .低温速冻设备。包括速冻柜、单体速冻机、隧道式速冻设备等;低温高湿解冻设备、缓化设备等。3 .预制调理设备。包括自动炒菜机、搅拌炒锅、可倾式燃气汤锅等加热调理设备;真空低温调理设备等。4 .包装技术设备。包括全自动立体称重包装机、给袋式包装机、封口喷

39、码设备、抗菌包装设备、气调包装设备、无菌包装设备、热灌装设备等。5 .新材料工艺设备。包括新型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环保材料、玻璃材料、防伪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工艺设备等。四、构建质量监管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推进预制菜基础通用标准建设。依托种植业、畜牧业、水产、林业、茶叶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粮油、水产、畜禽、果蔬、食用菌等预制菜原料供应标准,提高预制菜原料质量安全。加强预制菜生产标准研制,规范加工工艺、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控制、标签标识等管理,制定预制菜定义分类、生产规范、品质评价、口味划分等基础通用标准。(二)探索建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围绕预制菜原料、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构建

40、预制菜生产链、供应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及生产企业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形成省级预制菜产业质量认证与评价标准体系。加强预制菜绿色食品标准推广应用,探索设立“专家联基地”服务基层工作机制,指导生产者按标生产。加快预制菜规程“进企入户”,制定绿色食品标准模式图,将标准转化为简便易懂的操作图和明白纸,加大标准落地转化力度。(三)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实施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加快发展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提高企业品控水平,鼓励重点企业自建预制菜质检机构,中小企业共建“共享质检机构”,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预制菜

41、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开展预制菜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加大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惩戒力度。五、提升冷链物流体系,夯实产业支撑能力(一)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围绕预制菜原料产地预处理和产品冷链运输,建设具有跨区域配送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服务市场大流通、城市高消费的冷链物流基地。加强批发市场、商超、城镇社区的冷链物流网点设置,上下贯通预制菜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每年新增冷链集配中心20个以上,冷链物流基地2个以上。(二)优化提升低温保鲜冷链设施。支持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合理集中建设预制菜原料冷藏保鲜设施,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强化产地冷链物流田间节点,

42、每年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00个。鼓励预制菜生产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共建冷藏保鲜设施,推动标准化单元载具循环共用。鼓励商超、零售门店等终端网点配置冷柜、冷藏箱等冷藏运输单元,构建冷链终端服务系统。专栏5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类型1.预冷设施设备。建设强制通风预冷、差压预冷和真空预冷等果蔬预冷设施设备,降低田间热和呼吸热;建设预冷库、冰水预冷机等肉类冷却设施设备,降低畜禽胴体温度。2 .通风贮藏设施。在耐贮型农产品主产区,利用自然冷源,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半地下贮藏窖或地上通风贮藏库,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持适宜贮藏温度。3 .机械冷藏库。根据贮藏规模、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等,采用

43、土建式或组装式建筑结构,配备机械制冷设备,新建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低温环境适宜的冷库和速冻库;也可对闲置的房屋、厂房等进行保温隔热改造,安装制冷设备,改建为机械冷库。4 .气调贮藏库。在呼吸跃变型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气密性较高、可调节气体浓度和组分的气调贮藏库,配备有关专用气调设备,对商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进行气调贮藏。5 .冻结设施设备。建设速冻库,配置速冻设备,将产品中心温度迅速降至一18。C或以下。6 .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商品化处理设施,配备必要的称量、清洗、分级、分切、输送、检测以及供配电等设备,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三)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效。利用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冷藏

44、冷冻设施、冷链运输载具温湿度变化监测。建立预制菜生产供应商、产品、客户档案及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交付过程管理平台,实现预制菜冷链物流智慧化管理。推广预制菜产品冷冻冷藏、冷链运输等全程数字化在线监控,对预制菜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和消费主体提供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服务。专栏6农产品冷链物流“百千”工程1.聚焦补齐现代农产品流通突出短板,有效满足城乡冷链物流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产地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构建功能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2.重点围绕我省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有的城乡冷链物流通道节点,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百千”工程,

45、布局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100个,新增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00个,对现有的城乡冷链物流通道节点做重要补充,形成“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冷链集散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社区配送网点”四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功能布局体系。六、打造品牌营销体系,提升预制菜附加值(一)培育浙系预制菜品牌。实施预制菜品牌提升战略,组织开展优秀预制菜品牌评选活动,推进预制菜省级农业品牌目录认定,将品牌打造列入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认定等创建条件,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品牌建设。培育预制菜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指导各地根据本地资源特色、产业基础等,完善品牌发展计划,推进品牌运营体系建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

46、生产经营链条,完善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相结合的品牌发展模式,推广“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母子品牌模式。(二)拓展预制菜消费市场。支持企业在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设置预制菜专柜,在电商平台开设浙味预制菜专区。依托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省农博会等平台举办预制菜展示展销、供需对接、论坛交流等活动,扩大消费市场。加强预制菜出口通关指导和服务,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企业,加强海外市场产销对接,支持在境外布局建设加工基地、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仓储物流中心,拓展出口新渠道。(三)推动预制菜农旅融合。深度挖掘预制菜产业涉及的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和餐饮文化,讲好名人、名厨、名菜故事

47、。推进预制菜产业与休闲、文旅、教研、康养等深度融合,支持发展传媒、游戏、美术等预制菜文化创意产业,研制推出预制菜“动漫卡通”“纪念餐具”等特色产品。支持各地依托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丰收节庆等活动,开设预制菜农旅融合体验区,在乡村美食节、特色小吃展等活动开展预制菜产品推广,优化产品种类和技术工艺。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会同商务、财政、市场监督等部门,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举措。各地加强政策集成,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和落实措施,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二、加强要素支撑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预制菜产业,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对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重大产业融合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激励资金。支持预制菜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产业发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