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791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挑山工》教学有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观挑山工教学有感5月23日,由我们工作室两位老师为全体语文老师展示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苏子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又有话说“一节好课就如同一本好书”,是啊,书如此,课更如此。我先挑一节细细品味,学习,思考,及时写下观摩中的感悟,于此中提升自我。一、课例回顾邓老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来实现学习任务群的达成。活动一:初读课文,梳理感知,认识一种职业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主要体现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一贯性、连续性、渐进性和纵深化。从旧课的学法回顾,到本课的学用尝试,是从旧知到新知的联结,是阅读策略的迁移,这样就体现了单元整体教

2、学的意识,而不是“孤篇”教学。挑山工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行当,邓海艳老师设计了“职业名片”这一创意任务,既是对挑工山这种职业的信息梳理,为下文的感受人物品质做好铺垫。但更重要的价值是通过“职业名片”中的内容:职业名称、工作任务、劳动器材、行走路线、登山动作的填写,引导学生聚焦挑山工的动作描募和行走“折尺形”路线上。通过动作细品、体会挑山工负重登山的劳累辛苦和行走路线的曲折漫长,从而对人物形象形成立体化,使人物形象丰满。活动二:精读课文,聚焦体悟,对话一个人挑山工的这一段解释原由的话,是全文的“文眼”,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难点就突破了。如何更好地有层次地深入体会,饱满性地理解感悟,而不是空洞地教知

3、识,说道理,是邓老师最着力之处。本处设计通过理解“话中之意”、通过师生配合读文,找文中相关句子想象、补白:当我们(),挑山工(),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学习纵深感,从读懂文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不是停留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层面,而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可以获得哪些新的收获和提高。从教学策略来说,教者通过多形式读、关键词句品析等多种形式,这样的课堂实践能让学生通过对这个语段的学习,学会一些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才能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活动三:升华精神,欣赏一幅画,深悟一个理此处,邓老师通过一首诗的出示,而让孩子们找一两个关键词来借助概括画面。孩子们的“饱经风霜图”、“登山图”“脊

4、梁图”等已经能从表面的景象到品质的概括。然后邓老师引入:“冯骥才先生把这幅图挂在墙上,说自己需要这种精神,他到底需要什么呢?”此处学生的理解感悟就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这时,学生的学习转化为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啊,与其说是欣赏一幅画,不如说是赞赏一种精神,与其是赞美挑山工,不如说是汲取其力量活动四:阅读相关文本,发扬一种精神邓老师通过一系列群文阅读的形式,通过讲话中提及的“挑山工”精神,以及“张桂梅”等现代“挑山工”精神的践行,让孩子谈谈对这种精神的理解,如何发扬,如何践行。二、观课思考思考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形成与长久。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

5、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比如这节课的导课,认识一种职业,最后很巧妙地揭示了课题,并用认识这个职业的表格设计,理解了课题,做挑东西上山之类工作的人叫挑山工,既提示了课题又检查学生初步预习,初步读文的能力。其次体现在学法指导上,如折尺型让学生看视频,朗读比较为什么走折尺型线时,教者启发性的设计,使学生明白挑山工很辛苦,我们应学习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教会学生将课文的文字读成一幅幅的画面。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

6、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邓老师的这节语文课,给我一种感觉不是为了教而教,学生也不是为了学而学。她把学好语文应具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清。可见教者的语文素养极高,值得我学习与借鉴。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觉得某个环节的繁琐,或者用不到,而不去做,或者不深入的去做,要相信,我们和孩子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积少成多,核心素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思考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教师应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

7、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要积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语文学科的学科特性,需要老师对文本深挖细读,拓展文本要精挑细选,注重实践性,当然更要注重以“语”育人,避免语文课中生硬的进行“立德树人”,要语“美”与德育、智育同行。选择文本要多元化,不仅要启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德行,而且读来要赏心悦目,情感激荡,达到共鸣。语文的育人更应该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语文课堂中的德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尢尸。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语文教学之“道”就是在围绕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不断落实“以文化人”培育人、教育人的目标。教学的形式和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其实都是殊途同归、不离其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一路学习,一路探索,一路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