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发性白内障诊疗常规.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后发性白内障诊疗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和上皮细胞继发混浊,多呈膜状。【诊断】1、确定病因学,明确视力降低是否由白内障引起,手术能否提高视力。(1)病史:有无药物服用史,全身性疾病史,外伤史,白内障发病前有无眼病或低视力。(2)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远近视力,瞳孔检查和屈光检查,散瞳进行裂隙灯检查,用直接照明和后部反光照明法检查晶状体,评价晶状体核与皮质混浊的程度及核的硬度。2、目前晶状体核的硬度一般分为4级。1级:晶状体核尚清,后囊下混浊,眼底模糊可见。2级:晶状体核轻度混浊,可见眼底红光反射。3级:晶状体核混浊明显,眼底红光隐约可见。4级:晶状体完全混浊,白色或棕色。3、也有将晶状体核硬度分为5级,即把棕色和黑色晶状体核划为第五级。4、检查眼底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低视力的疾病,注意瞳孔扩张程度,以及有无假性晶状体囊剥脱综合征或晶状体震颤,有助于手术前制定计划。(1)当眼底被致密的混浊遮盖时,需借助B超以排除眼后段病变。(2)如需手术时,测量角膜曲率及A超测量眼轴长度,以确定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