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的通知.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的通知(同市监办(2023)83号)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个体劳动者协会、12315指挥中心、局相关科室:现将“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5月24日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实施细则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有关精神和各项政策,落实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方案的安排部署,推动各大平台建设,促进市场主体量质提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一、工作目标为深
2、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积极发挥民营经济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实施“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的决策部署要求,帮助我市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持续创业创新、稳定扩大就业,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我市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全市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二、工作重点(一)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措施1.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外资登记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企业开办和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开展“歇业一件事”“市场主体迁移一件事”改
3、革,拓展平台服务功能,避免企业“多地跑、多头报”。探索开展强制退出、代位注销工作。(责任部门:外资科)2 .持续扩大告知承诺制指导服务。认真总结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经验,在咨询、指导、服务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责任部门:质量监管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二)加大市场主体发展扶持力度3 .推广“保险保障”模式。根据省市场监管局“保险保障”有关政策、部署、安排,综合发挥属地监管职能优势,积极推广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模式,为全市所有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保险保障。(责任部门: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个体劳动者协会)4 .强化金融帮扶。鼓励商业银行根据综合信用信息给予个体工商户授信
4、额度。推动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扩面增量,加大创业就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深化“银税互动”“信易贷”融资,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责任部门:市场主体发展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个体劳动者协会)5 .探索开展分型分类帮扶。鼓励探索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措施,按照“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和“名优特新”开展针对性扶持。定期开展帮扶对接活动,听取个体工商户诉求,跟踪了解发展情况,提升整体发展质量。(责任部门:市场主体发展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个体劳动者协会)6 .持续做好培训工作。依据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晋市监发(2022)50号)有关
5、精神,持续加大对经营者培训力度,对有“个转企”意愿的,从事新兴行业、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以及愿意主动参与培训的创业群体开展培训,有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每期培训应不少于10个课时,所需培训经费参照现行培训费标准,由同级财政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予以保障。(责任部门:各县区市场监管局)7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开展“惠企直通车”市场主体提升年专项行动,落实惠企惠民一揽子政策措施,统筹谋划各类直通式、精准化入企帮扶活动;大力实施我市“山西精品”培育工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我市“山西精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专项行动。加大首席质量官培训和选聘力度,开展首席质量官制度专
6、项培训。加强精益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的推广运用,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责任部门:质量发展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8 .加强标准管理。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对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项目、主持行业标准项目等补助按照大同市标准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经费补助。(责任部门:标准化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9 .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行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一企一策、重在实效的总体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细化帮扶措施,跟踪推进落实,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计量意识不断增强,计量活动
7、更加规范,计量能力全面提升,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继续对强检计量器具免费进行检定。(责任部门:计量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0 .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入企调研,建立小微企业帮扶台账;组织相关小微企业参加市场监管总局“百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平台”和主流视频媒体平台(如:抖音平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宣传账号免费课程、案例的学习培训,指导认证机构深入企业实施“一对一”的精准技术帮扶,帮助小微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责任部门:认证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
8、)11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链和级重点专业镇,用好“工具箱”“政策包”,各县区要明确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为帮扶对象,同时紧盯我省重点产业链和专业特色镇产品开展监督抽查,督促生产者、销售者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有效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竞争力。(责任部门:质量发展科、质量监管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2 .提升广告管理服务。加大对广告经营单位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开展广告监管和发展工作标准化研究。加强广告业发展形势分析研判。鼓励、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广告创意大赛、公益广告大赛等活动。(责任部门:广告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服务13 .加强信
9、用监督管理。落实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优化信用修复服务,拓宽修复渠道、精简办事流程。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信用修复网上申请通道,市场主体可以自主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提交申请资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积极开展信用修复。(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4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相结合,对低风险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高风险企业依法加大抽查检查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5 .构建公平竞争环境。会同有关部门开
10、展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清理,重点清理地方保护、隐形市场准入障碍等做法。(责任部门:双反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6 .开展执法稽查工作。深入开展2023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相关民生领域违法行为,着力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认真落实省局出台的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从轻减轻处罚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责任部门:执法监督科、综合执法队、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7 .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治理。聚焦政府部门、金融领域以及电力、天然气等公用企业,深入开展2023年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实施方案,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相关费
11、用负担。(责任部门:价监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8 .减轻市场主体用电负担。深化转供电环节违规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向市场经营主体推广“市场主体转供电查询小程序”,推动对转供电主体的智慧监管、精准监管。(责任部门:价监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19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培育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对象,明确任务。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持续推进在线纠纷化解。完善12315平台受理、分流、处理、反馈、数据归集、催办督办各个环节工作流程和制度。(责任部门:消保科、12315指挥中心、各县区市场监管局)20 .提升重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对全市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全面体检”,形成“一企
12、一策”,督促企业严格环境卫生管理、严把原辅材料质量安全关、严把生产过程控制关、严把检验检测关,提升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质保量2023年全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任务。(责任部门:食品生产科、抽检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21 .强化网络交易监管。依托网络市场监管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聚焦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依法治理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责任部门:网监科、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三、组织保障(一)提高政治站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自觉。要切实
13、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内容,周密安排部署,以务实有力的举措组织开展好本次行动。(二)抓好政策落实。要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为市场主体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已出台政策落实进展情况、困难问题和成效经验,加强对政策落地的跟踪和效果评估。(三)发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市场主体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活动。加强市场主体党建工作,引导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听党话、跟党走,提升市场主体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强化履职担当。按照省局支持促进执法人员尽职担当的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和保障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五)加强宣传引导。要用好报纸杂志、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和渠道,及时宣传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全方位多角度营造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强培育引导,及时推广工作中的好理念、好做法、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