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讲稿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思维、大战略、大格局的繁荣景象,中国人民行稳致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社会革命迎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向好变化,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面对极其复杂的形势和巨大挑战,面对极其艰难的改革重任,坚持观大势、谋全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各领域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驾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通过
2、实施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正驶入快车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而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国家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一、深刻认识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3、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社会生产力在许多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一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11元增加到25974元,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XX年恩格尔系数29.3%,已达到联合国设定的富足标准。但值
4、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也带来许多成长的烦恼,如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困扰,时有出现的雾霾锁城、水体污染、土壤毒瘤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面对事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在丰富的绿色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生态观,吸收我国传统丰富的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反思西方工业文明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发展观、怎样坚持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
5、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探寻永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针对新时代的特征,对发展问题再一次的科学回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绿色发展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这些挑战便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
6、性减少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人民、为了人类上善若水的伟大情怀。二、认真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富强美丽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
7、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放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规定,并写入党章,把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地位,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它表明伟大复兴之中国,不仅是富强之中国、民主之中国、文明之中国、和谐之中国,还是美丽之中国。同时,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体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乃至一草一木的深情厚意,敢于同一切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言行做斗争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人民
8、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坚持和发展新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绿色必须成为发展的主色调。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
9、系统思考。绿色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概念,而是与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等其他四个发展理念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需要协同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理念的力量,通过绿色发展把五大发展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绿色发展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正迈向提质增效阶段,进入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期。绿色发展既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又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视为硬要求;既注重经济的增速与规模,更注重经济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动力转换、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绿色发展坚
10、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政府的推力、市场的拉力和公众参与的氛围,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服务等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长期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中国决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中国只能走绿色发展之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这一思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1、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针对我国存在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精辟论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
12、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绿色发展的措施,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此外还就如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
13、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提出了重大举措。这一系列论述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必由之路,为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三、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正确处理好三大攻坚战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从新发展创新理念看,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特别是绿色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
14、色成为普遍常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现路径;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建设特点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但他们之间又是统一的,不能彼此割裂的。绿色发展包含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环境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和绿色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绿色环境发展是绿色发展的自然前提;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绿色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内在要求。当前,就是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放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地位。致力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
15、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五大建设都责无旁贷,都可以有所作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与绿色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当前一些重大的结构性变化集中显现,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孕育了重大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管住货币总闸门,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16、。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风险的防范为顺利推进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发展绿色金融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容和举措。根据1970-xx年期间的世界银行指标数据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开展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为N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初始增长,然后在达到经济增长的特定拐点之后减少;然而这种N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揭示了反弹效应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即可能产生重大的环境风险。此外,生态环境风险还可演化为系统性的社会风险,即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和谐稳定。因此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防范化解重大的环境风险,坚持全民共
17、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绿色发展统筹起来,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立足生态产业链的打造,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产业,推进生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绿色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总之,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也是绿色发展的底线。四、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三大保障机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
18、领导一切的。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绿色发展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各层各级、“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的理念、知识和行为,乃至每一个公民的思想认识和言行举止。当前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技术创新、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决定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必须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既要立足当前,抓现在,又要着眼未来,满怀信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从“理念一技术一制度,三大要素解锁目前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从“共享一监管考核一服务”三大机制出发初步探讨如何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保障机制。建立绿色
19、发展的共享机制。绿色发展共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要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与价值理念,是在秉承利益公平及分配公平的基础上由人民共享绿色发展的胜利果实,是权利及义务的统一。应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精辟论述,立足中国国情,从“理念一技术一制度”三重解锁推进绿色发展的共享困境,从企业一产业链一区域三个层面联动筑建绿色发展的共享愿景,依靠多主体参与绿色创新突破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瓶颈,通过制度设计保证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异质性主体发展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促进推进绿色发展的三个层面间协调发展、生态共建、经济共赢,构建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价值追求的共建共
20、享机制。创新绿色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的执行、监管、考核、完善过程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在推进绿色发展的执行过程中利益冲突尤为显著,往往表征为替代执行、象征执行、机械执行、野蛮执行、错位执行等,为了保障绿色发展科学有效推进,必须要辨析绿色发展的制度执行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升绿色发展的执行力;同时推进绿色发展要明晰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考核评价,也包括资源生态环境监管,迫切需要依据企业的社会贡献、环保责任等,建立一套科学的能够灵活反映各地区、各产业、各行业绿色发展状况,切合各企业实际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迫切需要整合各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联合监管体系。以提升绿色发展
21、执行力为目标,主要从管理理念提升、政府决策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执行能力培育、多利益相关主体协调、外部环境营造等方面探究执行力的提升路径;以联合监管为目标,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绿色发展监测网络,主要由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水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绿色产品认证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排污权在线交易系统等,通过物联网和社会网络结构综合集成,实现绿色发展联合监管;完善绿色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多主体参与的监管合力,通过明确不同类别主体的权责和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过程监管和产品绿色质量溯源制度、激励公众参与决策监管举报、提高环境处罚标准、加
22、强环境执法力度;按照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重点细化地区、行业分类考核制度。构建绿色发展的服务机制。通过构建信息、知识、技术、教育等服务机制为主要载体,完善金融、立法、土地等基础性服务机制为支撑,培育保障绿色发展体系的运行环境,从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技术服务、制度支持三方面解锁目前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困境,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元主体的推拉作用。为了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掌握和了解绿色生产、消费的过程,提高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应健全“互联网+”下绿色发展的信息监管与公开披露制度,构建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多主体协同绿色发展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激励各主体知识与技术互动交
23、流的知识与技术服务机制;健全绿色发展理念的教育服务机制,从娃娃抓起,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重视良好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身教与言教的双重引导,重视实践体验与情境体验的结合,在适当的层次开展绿色科技、环境法制、环境伦理教育;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在推进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方面,应回归“服务”本位,通过摸排普查,做到心中有数,理顺条块关系,完善职责定位,在服务民生上做乘法,在环境规制上综合考量取舍,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推进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发展,事关子孙万代,事关高质量和永续发展。只有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完善并践行绿色发展保障机制,把绿色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等更好地融入各级教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繁荣绿色发展文化,汇聚磅礴之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就一定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