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中院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中院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汕头中院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典型案例(2023年7月24日)01肇事失学,判前评估判后挽救案情简介2021年5月27日,未成年人伍某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资质的情况下,驾驶一辆无牌二轮摩托车乘载唐某,途经汕头市潮阳区某路段时,与被害人驾驶的无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伍某和被害人黄某受伤的交通事故。经法医鉴定,黄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经交警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伍某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同年8月120,伍某到案后,认罪认罚。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伍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上路行驶,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伤,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危害交通运输安全,其行为
2、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综合考虑被告人伍某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及其犯罪情节与悔罪表现,法院判决伍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特色做法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伍某在校期间及在社区均表现良好,因法制观念淡薄,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等情况。汕头中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开展判前评估,综合考量伍某的主观恶性及日常表现、学习成绩、他人评价等因素,作出缓刑的判决,有利于伍某在社会中反省自身,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而降低其日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判后,汕头中院与伍某所在学校多次沟通,阐明相关的利害关系,消除了学校的顾虑,让伍某顺利回归学校。典型意义该案中,汕头中院为了保护罪错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将司法职能向庭
3、前和庭后延伸,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开展判前调查评估工作,作为定罪量刑、法庭教育、判后矫治的重要参考;判后积极帮助未成年罪犯复学,充分彰显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有的特殊保护理念。02长期跟踪帮教,失足少年重归正途案情简介2020年10月11日,未成年人李某甲、李某乙伙同李某丙等朋友(另案处理)到汕头澄海某码头,发现曾经有过节的陈某在该处闲坐。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三人徒手殴打陈某,致陈某倒地、头部撞击地面。同行其他朋友上前劝架,陈某趁机逃进海里,后因体力不支在海里呼救,李某甲、李某丙见状将陈某的摩托车推进水里后逃离现场,同行其他朋友将陈某拉到岸边。经鉴定,陈某蛛网膜下腔出血,属轻伤二级。后李某甲、李某
4、乙、李某丙一方家属赔偿陈某医疗费约3万元,取得陈某一方谅解。裁判结果澄海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结伙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伤二级,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综合考虑李某甲、李某乙的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判处李某甲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李某乙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特色做法在法院回访帮教过程中,李某甲因寻衅滋事后感到害怕,也担心学习就业会受到歧视,开始很不愿意与法官交流。为了解开李某甲的心结,帮助其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法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帮教工作。针对李某甲犯罪后情绪低落、不愿交流的状态,法官结合李某甲犯罪时未满17周岁,处于青春叛逆期,心智不成熟的现状,尝试让
5、李某甲将心结写在纸上,法官通过纸面回复,进行心理疏导,逐步打开了李某甲的心扉,了解到李某甲的心结所在,稳定了李某甲的心态。针对李某甲担心学习就业受到歧视的问题,法官积极开展释法答疑,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规定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李某甲逐步解开心结,走出心理困境。结合李某甲从小生活在中国玩具之都澄海、对玩具生产制造兴趣深厚的情况,法官鼓励李某甲多看一些营销管理方面的书籍,了解玩具的生产制造流程及市场的现状趋势等,并与李某甲保持长期沟通交流。在法官的积极引导下,李某甲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成为一家玩具厂的管理人员,目前工作生活健康向上。典型意义本案是汕头法院判后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成功帮教罪错
6、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工作生活的典型案例,该案例先后被广东电台触电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如何帮助低学历的罪错未成年人就业,是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重中之重。汕头法院在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过程中,注重“一人一策”,积极探索合适的帮教方式,传递司法温度,重树罪错未成年人改造的信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走上幸福健康的工作生活之路。03双重教育,拨开心理阴霾案情简介杨某与其妻余某育有一子两女,分别为杨某甲、杨某乙、杨某丙,杨某长期酗酒且多次酒后殴打家人。2021年8月14日,杨某醉酒回家后无故打骂余某,杨某乙在一旁阻止也遭到殴打。杨某甲(案发时15周岁)闻声赶来,手持弯刀向杨某的颈部、胸腹部等部位挥砍。后杨
7、某因失血过多死亡,杨某甲报警后在现场等待民警。裁判结果汕头中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甲的行为属于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系防卫过当,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综合考虑杨某对于引发本案有过错,杨某甲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具有自首和认罪认罚并取得杨某近亲属的谅解等事实情节,对杨某甲从轻处罚。特色做法汕头中院在审理中发现,杨某甲因在遭受家暴时防卫过当引发严重后果,心理受到极大创伤,存在过度悲观情绪。汕头中院及时启动心理干预机制,邀请民革汕头市委心理咨询师对杨某甲及其家人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法官共同对杨某甲进行普法和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犯下的罪
8、行,学会在日常处事中掌控情绪,尽快走出心理阴霾。同时,心理咨询师和法官对杨某甲家人进行释法说理、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掌握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教育他们要和孩子一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好好学法、知法、守法,扎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典型意义本案是汕头中院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开展“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司法+心理”的双重教育机制的典型案例。2018年11月,汕头中院在一宗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首次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后不断拓展“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司法+心理”双重教育机制的服务范围,创新性地对未成年被告(害)人及其家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罪错未成年被告人认罪悔罪、未成年被害人修复身心健康,共同营造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