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的产生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璜”的产生与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试析唐璜故事的产生、发展与变异(比较文学范畴)一、唐璜故事的产生唐璜(DOnJUan)这一艺术形象源于西班牙传说:在14世纪,塞维利亚地区有一个姓“泰诺利奥”、名璜”的贵族,玩世不恭,肆意行骗,随心所欲,更以诱惑、奸淫妇女为最大乐趣。由于得到国王的庇护,受害者及其亲属都敢怒而不敢言;对口出怨言乃至反抗者,他都残忍地将其杀害。但是这个恶棍最后还是遭到报应:他诱奸教团统领唐孔扎戈的女儿,孔扎戈为维护女儿的名誉,与他决斗,被他杀死。教团成员们将他诱捕、处死,为首领复了仇,并扩散传闻,说他死于魔鬼手中。后来又传说,他杀死孔扎戈之后,为寻开心,邀请死者的雕像同他共进晚餐,雕像如约而至,同他握手,令他惊恐
2、不已,堕人地狱之中。产生初期的唐璜是一个身为贵族,却粗暴、残忍、骄傲又自甘堕落的形象。此外,人们把一些贪图肉欲享受的浪荡子的故事混杂进来,比如:唐璜德马拉尼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后来终于悔悟,在修道院里度过余生,等等。还有,在西班牙语中,姓氏中有“唐”就代表着贵族,人们把有其他贵族的传说也集合到了“唐璜”身上,至此,唐璜的故事就产生了,随着它的流传,人们包括各国的文学艺术家又为唐璜注入了新的色彩,使之愈久弥新。二、唐璜的发展与变异(一)唐璜在西班牙与意大利(1)从传说到文学作品的浮现,是唐璜故事发展的第一步。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唐璜的重要文艺作品是西班牙神父作家加布里埃
3、尔杰列茨以笔名蒂尔索德莫利纳(Ti三)deMolina),发表的剧本塞维利亚的登徒子,(又名石客ElBurladordeSevillayconvidadodePiedra,1630),作者是一个天主教神父,因此这部作品意在道德说教。但是,由于它产生时正是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时期,从而使唐璜的形象显现出双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骄横残暴、自私自利的纨绮子弟,一心满足自己的肉欲,以诱惑和玩弄女性为能事,对于感情、荣誉乃至于生命,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的,通通不当一回事;另一方面,他又风度翩翩、聪明机智、敢做敢为。这部作品中唐璜被读者解读为一个对宗教禁欲主义和社会陈规陋习的大无畏的破坏者,充满生命活力的贵族少
4、年的模范。这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也是无可避免的。(2)不久之后,蒂尔索的塞维利亚的登徒子就从西班牙传到了那不勒斯,并很快被改变成意大利的唐璜戏剧。代表人物及作品有两个:一是欧诺夫利奥吉利贝托于1652年在那不勒斯发表的石像的宾客,由于其在法国范围内的戏剧巡演,从而对法国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不小影响,然作品现已失传。二是契可尼尼于1670年(也说是16401650年间,无从考查)对它进行的改编,喜剧石像的宾客。后者更为人知。此间,唐璜的名字也按意大利习惯改成为了“唐乔万尼”,人物增添了邪恶程度,言行举止间的高贵优雅也不复存在;唐乔万尼也变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在石像前来赴宴时,表现得无动于中,在最后临
5、死前也不愿意忏悔,这与蒂尔索的唐璜是相反的。无非,契可尼尼的改编本删除了西班牙原作的道德说教,淡化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增加了喜剧成份,在城乡各地演出,广受欢迎。此外,17世纪的意大利还有一些即兴喜剧的作家改编的喜剧脚本,如安东尼奥帕桑的脚本和卞科勒里的笔记,同名为石像的宾客。18世纪末,继奥地利莫扎特之后,意大利作曲家加查尼基也写了一部关于唐璜的歌剧石客,并在罗马、巴黎和米兰等地成功演出,但其影响难与莫扎特的唐璜相比。(二)唐璜在法国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唐璜的故事在十七世纪同样传入了法国,但时间上略晚于意人利。在1658、1659年法国人多里蒙和德维尼耶先后推出了有关这个传
6、奇人物的剧本。但是大作家莫里哀的改编才真正具有价值,1665年莫里哀的唐璜,又名石宴,作品沿用了西班牙人名和西班牙传说的基本框架,但时代气息更为强烈,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由于当时法国的政治社会黑暗无光,莫里哀笔下的唐璜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温和的情人与冷漠的负心汉、勇敢豪爽的骑士与庸俗猥琐的无赖、彬彬有礼的绅士与粗鲁强暴的淫棍相互对立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成为了唐璜的经典形象。再没有西班牙故事和剧本中的长篇大论的宗教说教,更多的是对于尘世幸福和欢乐的歌颂,对聪明机智的赞叹,对善恶、美丑等人性和道德的探索。1713年,法国勒泰里耶创作的第一部有关唐璜的歌剧在巴黎上演。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30
7、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殊是知识份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觅新的精神寄托。在相信民主,提倡民主的十九世纪,作家们用唐璜形象表达了他们对这个世界一切不平等的反抗以及对人类自我救赎的不懈努力。这一时期,唐璜形象成为了勇敢、自由、追求民主的代名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于1803年发表了长寿药水是一部颇为荒诞的浪漫主义珍品。巴尔扎克笔下的唐璜从原型中的对女人永无止境的渴望,变成为了对金钱的无限渴望。如果说以前的唐璜形象对家庭、亲人还存有一丝温情,那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唐璜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者。眼中永远都惟独他自己,为了保全自己,他能无视亲情地亲手杀死了
8、自己的父亲和儿子。唐璜主题变成为了巴尔扎克抨击现实、挖掘人性的锋利武器。在这里,作者写作的主旨无疑是“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眠麻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为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的现实。(三)唐璜在奥地利与德国1787年,奥地利作家莫扎特作曲的歌剧唐璜(全名为遭报应的浪荡子,又名唐乔万尼)在布拉格首演随后又在各国演出,引起哄动,传遍世界,使此前有关唐磺的所有歌剧、舞剧和话剧相形见拙。剧本是由宫廷诗人达庞特(DaPOnte,17491838)根据意人利剧本改编,原本轻松、逗趣,莫扎特大大提升了它的厚重度,运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将唐璜从一个贪图享乐的风流鬼,升华为一个对于美、对于爱与被爱、对于自由
9、永恒追求的个人主义者,成了具有反抗权威的叛逆者。唐璜变得敢做敢为、至死不悔,他蔑视一切、反抗一切的压力和束缚。当时正是18世纪全欧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充满乐观和自信,相信理性,相信人类可以藉理性而建立自由、公正、人道的人间秩序。因此,在这个时期,唐璜形象呈现出一种乐观、充满希翼的倾向。它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个性,而且比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造,其目的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19世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唐璜一个旅游爱好者的不寻常遭遇是一篇颇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他以旅行者漫谈观看莫扎特歌剧唐璜感受的方式,对唐璜作了独特的阐
10、释。他认为唐璜出身高贵,仪表非凡,智慧过人,理当追求种种享受;他的堕落源于情场失意所产生的报复心理,只是对安娜的爱才可能使他得救。德国剧作家格拉伯(ChriStianDietriChGrabbe)的唐璜与浮土德(1829),将两个本来互不相干的传说人物联系在一起,对他们的行为和内心世界进行比较,揭示了天生恶棍唐璜与受恶魔引诱作恶的浮土德的差异与共性。除此之外,这部作品还表现出明显的超人思想。超人思想尽管还有待日后由尼采等系统表述,但在这部作品中,唐璜已被描绘为超人的化身。他集中了超人的一切优点,他蔑视一切平庸之辈,他放纵自己,随心所欲,不计后果。此外,其他德国作家如莱瑙、维塞、布劳温塔尔及弗里
11、德曼等人均曾经写过唐璜。(四)唐璜在英国在英国,直到19世纪初,似乎对唐璜不那末感兴趣。可是拜伦的长篇叙事诗唐磺(1819-1824)一经问世,就迅速风靡全球。甚至在我国一提起唐璜,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它。拜伦的唐璜是一部精彩的历险记:海难中的挣扎,吃人肉的场面,土耳其后宫的离奇遭遇,俄土军队的厮杀,俄国宫廷的礼遇,英国强盗的欢迎一环紧扣一环,一险紧接一险,人翁频频陷于绝境,每次脱险的方式都出人意料。然而历险也好,艳遇也罢,都仅仅是作者用来表现他对于人性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量、对于各国政治与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的手段。单就这部作品中的核心人物唐璜而言,它与传统形象已大不一样。首先,尽管他对女性有天生的
12、魅力,但他并非一个以玩弄女性为荣、以追求肉欲享受为人生目的的登徒子。他春情萌动时对异性感兴趣甚至与之发生关系,是出于人类爱美、爱异性的纯真天性,没有必要过多指责。虽然拜伦并没有完成这部作品,但不难看出其构思:唐璜将因命运的安排,游历法、意、德诸国,甚至参加法国大革命。它彻底突破了仅仅满足于将唐璜描绘成只知享乐的情场高手、仅仅满足于表现恶有恶报观念的传统模式,为这一题材拓展了无限广阔的时空,注人了无比深刻的内涵:作者对他倾注多年心血塑造的唐璜这一人物,在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尽管对之时有调侃。不容否认,无论是唐磺这部作品还是唐璜这个人物,都包含着不少拜伦的自传因素。兴许正是这些因素的发酵,才使这部作
13、品和这个人物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到20世纪,英国肖伯纳的人与超人(1903)o作为一个以风趣幽默著称于世的作家,肖伯纳不仅给主人翁取了一个地道的英国名字约翰坦尼尔(JohnTaluler),还故意将其长相、性情和举止等写得跟传统的唐磺不一样。这人并不沉迷女色,而是避之惟恐不及。这个剧本所写的与其说是男女之情,无宁说是对于男女社会地位、对于人生哲理的思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既不愿受女人纠缠和约束、又须臾离不开女人的肖伯纳的心声。(五)唐璜在俄国俄国的普希金于1830年秋天在波尔金诺创作了惨剧石客,而其本人风流俶傥,被称为俄国的唐璜。作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作家,他自然不屑于因袭陈说,而是对唐璜这个
14、人物做出了新的阐释,并为此构思了新的情节。对普希金颇有好感并将其作品译成法文的法国作家梅里美,也写过一篇以唐璜为主人翁的小说炼狱里的灵魂(1834)。揭示了唐璜及其所属阶层乃至整个法国上流社会的本质:他们毫无节制地追求一切权力和世俗的享乐,在享乐够了而感到百无聊赖,或者是作恶多端而不容于世之时,又到宗教里去寻求庇护和慰籍。炼狱里的灵魂的最大创新,在于它既没有像拜伦的唐磺那样彻底改变唐璜生活的时代,又彻底打破了数百年来有关唐璜作品的传统模式,把唐安娜、唐安娜的丈夫或者父亲、唐磺的仆人等几个似乎不可或者缺的人物通通取销,塑造了豪侠仗义而又不无恶习的朋友加西亚等一系列斩新的形象;对于唐璜性格的复杂性
15、、矛盾性和变化性的精心处理,现实世界与幽冥世界的意外交会,也使它迥异于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六)其他20世纪,人们对唐璜的兴趣并未减弱,除了萧伯纳,还有俄国的勃洛克和古米廖夫、德国的布莱希特、西班牙的巴尔耶斯特、捷克的托曼等作家和诗人,都写过有关他的作品。瑞士马克斯弗里施(MaXFriSCh)的唐璜,又名对几何学之爱(1953),也是一部“反唐璜作品。其中的唐璜对女色无动于中。他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上,憎恨女性,认为她们身上存在着难以捉摸的原始力量:这力量十分强大而又富于攻击性,可能会吞噬人类的理智乃至一切。无非最后,这位长期反对爱情、反感女人的唐璜发现承认,能令日月星辰运动的爱情具有战胜一切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