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养生社会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健康养生社会环境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健康养生社会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U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o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是世界
2、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在中国大陆上居住着1,339,724,852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的人口总数。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且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
3、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中国政府宣称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国情,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126,58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人,增长5.83%o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
4、7%,已属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调整研究报告。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的红利期已经结束。报告称,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直接推算,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18,考虑到出生漏报,当前的综合出生率应在1.5以下。目前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如果低生育水平一直持续下去,2027年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庞大的人口数量一
5、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MOOO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
6、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教育环境分析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O-3OO%o下降到2004年的28.4%0o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
7、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I(X)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估算,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
8、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
9、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三、文化环境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经济领域“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长期以来,消费行为的规范主要靠经济或行政手段去调节,但却难以起到长效作用。而消费文化所潜在的规范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形成了我国消费文化建设的滞后局面。消费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对个体全面自由发展、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乃至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构一种有社会影响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难题。在我国,对消费文化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10、兴起,尹世杰表示:广义的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消费者主体对各种消费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伦理道德标准、思想观念,直接表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培育健康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品牌消费的民族自觉意识。近年来,中国人花钱大手大脚,在海外像买白菜一样抢购奢侈品的新闻不断见诸报刊和网络。这种炫耀型消费增长势头日渐凶猛,但过度崇拜洋品牌一方面不利于国内品牌消费文化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个体崇洋媚外的消费主义观念。海外抢购奢侈品的浪潮反映了我国消费文化建设的缺失与滞后,也不利于合理、健康消费
11、价值观的培养。国内品牌市场之所以缺乏稳定而忠实的客户群,主要是由消费文化价值理念不成熟造成的。据调查,“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高依赖度和低忠诚度并存”。品牌选择状况反映了社会的消费价值取向和某一民族的社会文化信仰。但是,国内市场不仅不注重挖掘和开发品牌的文化价值内涵,更忽视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文化价值理念的培养。品牌是商品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它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品牌消费的实质是对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社会认同。国内崇拜洋品牌的消费现状说明了我国消费文化建设的不成熟。因此,要想培养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品牌,不仅要在商品质量和设计上更要在消费文化价值观培养与宣传上下工夫。引导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早已是日
12、、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文化产品出口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成为发达国家进行全球文化、价值理念扩张的重要战略。消费文化建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繁荣。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制度规范还不健全,但是发展潜力巨大,是今后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增长点。首先,当前我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偏低、结构单一,严重影响了文化衍生品的设计、生产乃至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其次,文化消费市场不能只顾盈利,而过于纵容消费者的享乐意识和个人主义倾向,以至于出现文化生产的平庸化甚至庸俗化局面。文化产业的健康成长必须以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内涵为导向,必须建立一种以消费文化建设为保障的长效消费发展模式。文化消费实质也是意识形态和价
13、值理念的消费,因此应在兼顾个性需求基础上坚持价值观、道德底线和民族特色,并通过消费文化建设来引领和规范公民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行为模式。作为“引导型消费”,文化消费深受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消费文化在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创建绿色消费形态消费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由工业文明造成的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局面引发了全球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强烈向往。消费与生态具有重要的联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不得不考虑消费因素的影响。社会公共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离不开消费文化建设的支撑,特别是近年来倡导的绿色消费理念正是通过引导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促进了生态产业和高科技产
14、业的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新型绿色消费形态,既能够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又能拉动经济增长。因此,立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消费文化有助于个体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减少铺张浪费、注重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绿色消费文化建设和宣传,进而通过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良性发展。促进消费结构优化转变消费价值理念、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离不开消费文化建设的配合与支撑。而消费价值理念的转换又受传统习俗、社会风尚、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当立足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把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同消费文化现代化转型统一起来。首先,继续深
15、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整体性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积极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大力宣传和推广文化消费、发展性消费、娱乐性消费,以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扶持和环境保障,通过舆论手段、经济手段引导居民需求向文化消费和绿色消费领域转变。其次,注重消费文化现代化和消费制度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现代消费理念,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消费价值观教育,加快集体消费制度规范化建设。四、生态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
16、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中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
17、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降水量地区有效期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中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在原因。在中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中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
18、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建国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4000千多万亩。经过建国50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中国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末到1997年底,中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
19、发生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末到1997年底,中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12.49万平方公里,只占七大江河水土流失面积的7.76%o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涉及18个省(区、市)470个县(旗、市),形成万里风沙线。
20、中国荒漠化不但影响范围大,类型多,而且程度严重。据综合评价,中国轻度荒漠化为95.1万平方公里,中度64.1万平方公里,重度103.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荒漠化总面积的36.3%,24.4%和39.3%。该程度类型构成比例与全球相应的41.3%、56.5%和2.2%的构成比例相比,重度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面积仍在扩大,且呈愈演愈劣的趋势,荒漠化扩展速度由50年代的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至7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据卫星遥感监测,从1983年到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面积扩大了
21、近1倍,共净增17.4万平方公里。4 .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中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中国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1997年排名中仅列第121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国际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条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有15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市、区)的人均水
22、资源量低于生存地起码条件。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立方米,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而且中国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严重不协调,东南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2%,西北水量仅占17.7%。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算中国将缺水2000亿立方米,预计中国最大国发经济需水量约为7600亿立方米。此外,城市缺水也相当严重,据1995年建设部的调查分析结果,1993年统计的5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333座缺水,其中49个是由于水源缺乏,19个是由于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紧缺。5 .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中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
23、低,且分布不均。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森林面积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按郁闭度0.3计),为世界平均覆盖率的60.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位于世界120位。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虽然中国每年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由于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从1993年到1996年一直是13.92%,某些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几十年
24、来一直呈降低趋势,占长江流域上游面积56%的四川省,覆盖率有50年代的20%下降至U80年代的13%;三峡库区从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据清查,1975年中国天然林面积为98.17万平方公里,到1985年面积降为86.7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L14万平方公里。即使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林业部分)实现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人为活动,到2050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中国森林覆盖率也才达到26%。6 .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国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1
25、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致使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据有关资料,中国有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包括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近几十年已绝迹的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10余种,还有20多种濒临灭绝。五、中国城镇化率城镇化已经成为“两会”最受关注的热词。近日,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
26、报告提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2012年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新型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据了解,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戈J(2011202()年)已经编写完成,将于“两会”之后发布。该规划涉及全国20个左右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元的投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转移农村人口846
27、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至U52.6%,城乡结构由此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目前城镇化率为52.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35%,近年来城镇化率每年以0.8%的速度增长。那么,这一速度是否合理呢?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中国当前的城镇化速度快,但质量不高。他表示,将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60%,英国用了180年,美国用了90年,日本用了60年,而中国只需约30年。但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人口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城镇化也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朱之鑫表示,城镇化不是楼越高越好,马路越宽越好,不能搞成圈地运动。否则,城镇化建设进
28、入误区,纠正起来就难。他表示,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要走城乡协调、适合居住、适宜工作的城镇化道路。“有城无市”是一种误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主政者首先要考虑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满足人们医疗、教育、交通、卫生、保险等各方面的需求。报告透露,将加强统筹规划,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编制出台城镇化发展规划。其中重点提到,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从前遭受排斥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步成长为消费热点。在知识经济兴起的背景下,教育消费成为居民家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消
29、费支出,绝大多数居民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继续教育消费前景看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返回校园或在社会培训机构“充电”。网络娱乐和网络教育消费引人注目。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消费势头火爆。超前消费悄然升温。在25-35岁高学历消费群体中,超前消费、预期消费意识强烈,明显的标志是他们积极参与信贷消费。目前信贷消费对象和增长点主要有三个:购房及装修,购买汽车,教育、旅游、助学。现实表明,信贷消费是对量入为出传统消费观念的升华,它是以明天的预期收入为根据的即期支出。这些消费群体把购物当休闲,对专业化、个性化的购物环境和服务表现出
30、浓厚兴趣,是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国内消费观念悄然向国际消费观念靠拢。一些大城市居民,开始热衷和追逐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国际一流水平的消费环境和豪华的服务设施,琳琅满目的待售商品,与短缺时代的商业景致形成鲜明对照,居民一改以往敬而远之的心态,休闲购物成为都市个性化消费的亮丽风景线。另外,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也使大城市与国外消费时尚、款式的流行时间差大为缩短,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居民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国外自费留学、境外教育消费也逐渐兴起。这些变化均来自于消费观的变化,人们追求的消费利益已不仅仅是商品数量和使用价值,而越来越关注商品附加的服务和文化价值观
31、念,如品牌、品位、时尚、造型、环境、精神追求和文化享受。简单保守观念逐步被科学理智消费观取代。科学理智型消费是指符合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包括:知识消费、循环经济消费、绿色消费等,它们正引领着消费观念的现代方向。科学理智消费观不仅冷静地在消费的必要性方面做出逻辑取舍,而且在消费的社会功能方面具有更广阔深邃的眼光。传统的消费观只看到消费是对现有资源的耗费,科学理智的消费观看到了消费的再创造功能,如知识消费创造了可带来未来更大收益的人力资源,循环经济消费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资源并维护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绿色消费维护了人们的健康生存状态和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合理关系。消费观的趋同性逐步被个性化的消费追求取代。当消费观念被文化需求重新整合之后,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消费品人性化、愉悦化的性能,同时还希望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风格及风格背后独到的价值观念。人们希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乐于展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思维,这些消费观念的新追求是文化产业时代到来、文化消费兴起的价值观依托。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快速扩张表现着我国居民对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消费观念认同的泛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