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3年全办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来X考 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 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区委、区 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坚持“两个至上”, 围绕“两个根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国务院15 条硬措施和我省50条具体措施。坚持标本兼治,守正创新,建 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聚焦基层基础,发挥社会共治,提升本 质安全,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动 态防范
2、,强化质量效能,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调查研究,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 管,着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为全区“三个年”活动营造良好 安全环境,为我办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支撑。总体目标是:全力减少事故总量,聚力防控较大事故,坚 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一、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L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 生产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安全生产重要部 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 生产重要论述纳入街道办事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 作为各社区、各相关组办宣传工作重点,对新调整的领导干部、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
3、部门负责人开展轮训,着力提高领导 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2022年度街道办事处安全 生产考核工作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 制,采取月调度、季考评等方式,落实2023年安全生产考核工 作;推动各社区、各相关组办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 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加大安全生产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 展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建立整改问题清单。结合实际修订 完善党委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和政府领导干部年度“工作清 单”;推动街办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研究1次安全生产 突出问题,定期研判重大安全风险,主动协调跨辖区跨部门安 全生产工作
4、,督促各社区切实摸清所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状态,实施监管对象底数清单化管理并动态更新。3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 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负有安全生 产监管职责的成员单位将安全生产有关要求纳入部门权力和责 任清单,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调整街道办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职能。切实摸 清本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底数”,实行差异化监管,推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组织开展标准化企业持续运行 情况抽查检查,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 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完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进 程中出现的
5、新业态新风险安全监管责任清单。抓实电动自行车 全链条监管责任。4,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 际控制人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安 全生产负总责;推动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带队检查1 次、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推动有 关企业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等制度规定,加强 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以外卖配送、网约车、网 络货运平台、车辆租赁企业等为重点,推动落实互联网平台企 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从业人员合法劳动权益。三、深化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5 .加强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按照中省市区安委会工作部署, 开展安全生产重大
6、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做实重大灾害治理和风 险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各相关组办加快整治重大安全隐患。运用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评估成果,不断深化11 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6 .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聚焦增量、存量两类风险,严 格高危项目安全准入制度,限制落后产能进入我办,有序退出 “低散小”。紧盯复工复产期、高温严寒期、交通运输繁忙期、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期、年度收官期等高风险时段,系统分析历 史同期事故规律和典型特征,及时发布风险防范提示,超前精 准化解规律风险。聚焦危险化学品、工贸等行业领域,推动企 业探索建立健全“实用、管用、愿用、会用”的双重预防机制, 扭转制度和实操“脱节
7、”的问题。7 .保障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安全。聚焦重大活动、重点时 段和重要节日,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企 业,坚持“四不两直执法检查+专家指导服务”,实施重点 行业督导检查和暗查暗访;夯实领导包抓重大危险源、高危企 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8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 经营、运输、使用以及危废处置全过程全链条安全管理。严格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常态化风险管控和高危细分领域 “2+X”风险管控,继续开展重点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深化油气 储存罐区风险排查整治,开展化工产业转移安全专项整治“回 头看、精细
8、化工“四个清零”质量核查。指导油气长输管道 企业对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管道开展评估治理,健全高风险区 域管控政企联动机制,原油集输管道泄漏安全风险。严格落实 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 储存等违法行为。9 .强化消防安全整治。紧盯高层建筑、劳动密集型企业、 仓储基地、医院等高风险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群租房、“九 小场所”、沿街门店、“三合一”等低设防场所,重点整治违 章搭建使用彩钢板、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规电气焊作业、 电源火源管理不到位、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安全隐 患。持续深化畅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强化冬春等重点时 段消防安全专项整治。10 .强
9、化防溺水安全整治。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全面 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排查隐患,进一步完善监护管护措施、健 全安全提示提醒机制,严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加强家校联动和 宣传引导,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全面深度参与的防溺水工作 格局。11 .强化建设工程领域安全整治。深入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 整治,加快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存量安全隐患整治。深化建设施 工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提升施工安全监管数字化水平。全面开 展建设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和出 借资质等行为。12 .强化燃气安全整治。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 治,督促餐饮经营场所依法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装置, 严格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
10、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燃气具 行为。严格实施燃气经营企业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推 动“小、散、弱”企业整合提升,规范燃气市场秩序。13 .强化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巩固“百日清零”行动 成效,持续加强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工贸领域安全整治, 加大专家指导服务力度。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起底活动、 车用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工业气瓶等专项整治。强化民用爆 炸物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安全监管。加强公共场所人员聚集 安全管理,严格安全许可审批。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环保设备设 施安全监管。探索实施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加 强新冠病毒疫苗流通、储存等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五、加强安全生产依法
11、治理14 .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 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及有关安全生产条款司法解释,加大事 故前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结合企业安全水平,全面执 行执法“三项制度” “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和“互联网+执法” 系统应用,推进执法全过程“上线入网”,不断强化综合执法、 督查检查力度,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严重违 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和指导服务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检查程 序,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模式;持续开展“一罚了之” 专项整治,加大对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整治力 度。突出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考核评估工作,定期上报安 全生产执法案例和涉及行刑衔接的执
12、法案例。15 .严肃安全生产问责追责。用好XX省安全生产事前问 责实施办法(试行),“点对点”提醒、警示、约谈、问责 安全生产工作不力、违法问题突出、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 题,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事故统计分析,紧盯苗头性问 题,对事故易发多发的,严格实施挂牌警告、通报曝光、警示 约谈等,确保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四不放过” 原则,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党委政府领 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六、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16 .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 财政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政策措施,推动XX区“十四五” 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中安全
13、生产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深 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落实,加快高危行业领域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配合上级部门大力推进城市安 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17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安全生产领域应急预案, 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进一步规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建设施 工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安全应急装备 推广应用示范工作。18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创新“安全生产月”、“全 国消防宣传月”、“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全国交通 安全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形式,推进安全 宣传“五进”工作,加大问题隐患和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广泛 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安全风险预警提示、知识科普和 警示教育。推动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经验传承和 规范操作机制等管用举措;对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 人员,推动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做到“逢查必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