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时、分”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223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 间观念。2 .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L复习已认识的图形。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朋友,谁愿意来跟它们打声招呼。出示图形并贴在黑板上。2 .分割正方形。谈话:大屏幕上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我们请电脑博士来变 一个魔术。(演示)现在变成了什么?(再演示)又变成了什么?(出示)现在一个正 方形变成了几块?3 .揭示课题。讲述:我们给这七块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评析:兴趣是最
2、好的老师,以电脑博士变魔术的形式包装数学知识, 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七巧板的分割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L认识七巧板。谈话: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副七巧板,请大家拿出来。(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呢?(2)数一数:每一种图形有几个?(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2 .演示拼图。谈话:小朋友听说过吗,七巧板还会跳舞呢!想不想看它跳一 个。电脑演示,它跳出的图形像什么?(一只狐狸)再跳一个,像什么?(一个人 在跑步)3 .介绍来历。七巧板是古时候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 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几百
3、种不同的图形呢!你们瞧(屏幕出示很多图),变化多不 多呀?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 东方魔板。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这块东方魔板?评析: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 醒和鼓舞。所以,这里安排了电脑演示七巧板跳舞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 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 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索1 .用两块拼。(1)谈话:我们先来简单一点的,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一个我们认识 的正方形。(2)学生拼图。(3)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4)
4、提问:你会再用这两块图形拼出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吗?(5)学生拼图。(6)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7)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 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我们再来请电脑博士演 示一遍。2 .用三块拼。(1)谈话:再请小朋友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2)学生拼图。(3)在黑板上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3 .用四、五、六块拼。(1)谈话: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了,大家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要求是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来排出我们认识的图形,并把它贴在蓝 色的展示板上。(2)小组合作拼图。(3)小组长介绍本组
5、拼成了什么图形,是用哪些图形拼的。评析: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应示范,不应包办,充分放手让学 生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体会图形的变换,促进思维的 发展。4 .用七块拼。(1)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而且能排出我们生活中看 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回放)你们看看,这些图形像什么?除了这些,你还能拼 出什么来,和小伙伴说说看。(2)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用里面的七块图形排出你喜欢的 图形,然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开个展览会。(3)把作品贴到黑板上。(4)参观、评点作品(有自评、他评)。评析:让学生参观、评点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 进行
6、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L谈话:看了黑板上同学们的作品,有什么感想?(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整 课题:有趣的七巧板。)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玩一玩七巧板,拼出更有趣的图形来。2.电脑博士还给小朋友留下了一个图形,但没有画出是怎么拼的,小朋友 愿意挑战电脑博士,自己开动脑筋,把它拼出来吗?评析:课后延伸,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 像力。教学内容:课本P8889页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 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 法。2、加深对
7、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教学过程: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 样知道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 果。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1)、我们已经学习了r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 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
8、 (利用凑整的方法 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 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
9、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 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 少。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 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3)、开放练习:0X() = O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 诀的记忆
10、和应用。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8687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 的掌握。2、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教学重点: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 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设计意图:明确提出学习任务。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1、组织学生进
11、行口算。(1) 完成课本第86页第5题,交流改正。(2)、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2、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1)、请大家先在书上填出所缺的文字,将口诀补充完整。(2)、选择一句口诀说出可以列出什么乘法算式。(要求列出两个乘法算式。)3、引导学生完成第8、9题,(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工有几 个3。(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3)、第9题,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 有几个几。设计意图:强化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复习巩固其 他表内乘法口诀,体会口诀的作用。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1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 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课本第6、10题。2、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Io3、106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 角和直角。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IOO厘米。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3、教学准备:图,尺子等。教学过程:一、米和厘米的复习1、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2、表象与进率(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 吗?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师板书:1米=IOo厘米3、估计与测量(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学生先自己
14、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 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二、复习角与直角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 的角。(2)、学生小组交流。(3)、汇报发现的角。2、直角(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3)、请你画一个角。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4)、出示第6题梯形图。
15、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三、综合练习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3、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 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 容有:7的乘法口诀、8
16、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要求: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 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 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
17、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教学内容: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 诀。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教具准备: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1) 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 个乘法算式。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将口诀补充完整:O六二十四二O十四七O五十六O八四十设计意图: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
18、关表内乘法的知识。二、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1、谈话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 法口诀。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工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1) 有几条船参加比赛?(2)、每条船上有几人?(3)、2条船上有几人?(4)、一共有多少人?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2)板书反馈结果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1)用乘法简便。(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3)反馈交流、并展示。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5、口诀记忆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6、出示85页3题:独立圈出9的倍数
19、,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设计意图:明确主题图的意义,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为学习9的乘法 口诀打基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 理解和记忆。三、巩固练习1、教师口述:五九O指名填、抢答等。2、练习十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46页。例2、例3。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 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
20、学具 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认识。二、新课1 .教学例2。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21、5X3 = 15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5乘以3表示3个5连加;相同的加数是5, 5就是因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3, 3也是因数,5乘3得15, 15是积。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 .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练习时,先出示 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X9 = 36,读出乘法算 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 片,以便反复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计算。三、
22、巩固练习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 几,就用几做因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因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做练习九第38题。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 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 照书上的要求填数。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 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 3X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 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强烈
23、对比,达到熟练计算。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从乘法的含义出发正确地写出乘法算 式。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教学目标: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7的乘法口诀。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复习7的乘法口诀。1、同桌对口令。2、师生互补口令。【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形式达到熟记口诀。二、指导练习第4一9题。1、第4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数量关系的抽象认识,要使学生 真正
24、明白7的6倍就是6个7, 5的4倍就是4个5。2、计算。5=5=2二口4二口74=63=6=6=76+774-472+777-776+757+53、指导练习第78题。三、练习作业。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IOO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进 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25、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o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 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 标。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 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 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6、。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 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 能力。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 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
27、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例71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6的乘法口诀。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3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 .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2 .把乘法口诀说完整。O五十五三()十二()四得八O四十六四O二十O五一十O三得
28、九五O二十五O三得六设计意图巩固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3 .写出乘法算式。(1) 5个3是多少?(2) 4乘以5是多少?二、新课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6的乘法口 诀”。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完成下表鱼(条)1 2 3 4 5 6(个)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连加法,得出有关6的口诀的结果,为编制口诀打下 基础。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请你说说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示有 几个几? 2)根据这个表你能够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 书:IX6=66X 1=626=1262=1236=186X3=18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把你编的乘
29、法口诀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教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诀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右边板书:“1X6=66X1=6 一六得六2X6=126X2=12 二六十二”。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61页,在自己一的书上把例7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 诀填完全。教师让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同 时,教师接着板书:3 X 6=186 X 3=18三六十八4 6=246X4=24 四六二十四56=306 X 5=30五六三十6X6二36六六三十六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教师在教室内挂的乘法口诀表上添上6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读一遍。靖 你看一下发现了什么?为
30、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个算式?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有利于熟记口诀。三、巩固练习1.摆小棒。课本61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口答,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在黑板上用6根小棒摆一个六边形。要让学生看清楚教师是怎样摆 的。提问:“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学生回答“用了 6根小棒”后,教师告诉 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摆2个六边形。教师边巡视边帮助摆得不好的同 学。学生都摆好后提问:“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 后,让学生接着再摆一个六边形。“摆3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不用摆,如果要摆4个六边形,你知道要用多少根小棒吗? ”
31、4.做练习十三第13题。(1)做第3题。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巩固关于6的乘法口诀。学习记忆乘法的有效方法。四、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23例4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IOO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 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
32、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 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 的兴趣。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4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 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 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 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 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 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 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
33、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 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 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 诀。4
3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出示课本图片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 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 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
35、学生回答板书3+3+3+33X44X3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 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 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X4、4X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 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 的铺垫。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 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 什么?再做什么吗?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
36、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 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 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四、拓展性学习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8+9二口 X 口 +口 7+5二口 X 口 +口 9+7二口 X 口+2二口 X 口一 口二口 X 口一口 86= -24+6+8= 33+4+5+6+
37、7= 口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教学反思:(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 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
38、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 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 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 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 想的。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
39、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 怎样改正。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第4 8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悉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对口令一五 O O O O 一-h四五 O O三五()O O O二十五二五O O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熟练了五的的口诀。2、写乘法算式正正O O = O
40、正正正O O = O正正正正O X O = O3、填口决。三五()O O O 一H四五O O五五()O O O二十五二五O O4、计算5 X 3=5 X 1 = 1 X 5=5 X 5=5 X 2=4 5=5 X 4=2 5二5、看图写算式。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二、实践题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算式。三五O二五O四五O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实践后,达到熟练口诀的记忆。三、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第3638 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 本特征。2
41、、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 本特征。【教学难点】:辨析、沟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三角尺人手一副、长方形、正方形纸人手一份。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 都有各自的形状。我们一起来看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 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在口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进一 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
42、究它们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特征)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的物体引入图形,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来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呢?(学生举例)演示:如果把刚才找到的物体,沿着边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形和 正方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出示长方形)(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测:小朋友,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可能猜测:四个角都是直角;横着的边相等,竖着的边也相等;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猜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2、验证:大家是研究长方形边和角
43、的特征。(分别板书:边、角)那小朋友猜测的 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对不对呢?还需要动手去验证一下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 来验证呢?生交流:折、量、比操作要求:下面就请小朋友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动 手验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你们找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你是怎样发现的?量的同学用折的方法,折的同学用量的方法再次验证。相机介绍:对边。4、小朋友,现在你知道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小结。教师完 成板书:(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5、小结:我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特征,是 (学生紧接着一起说)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
44、动手操作,在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出长方形的特征,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分页代码(二)探究正方形的特征1、小朋友自己动手研究出了长方形的特征,(课件演示一个长方形逐渐变 成一个正方形)那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有什么特征吗?生可能猜测:四条边的长度相等;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2、自主验证:师:现在你们想像刚才那样,自己动手来验证一下吗?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小组交流。3、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小结。教师完 成板书:(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师生小结:说一说: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吗?(指
45、名说、同桌互说)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吗?汇报:相同点是他们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介绍边的名称: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有了探索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经验,所以再让学 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实践操作、感悟体验:1、估一估:(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数学课本,引导学生认识它的长和宽。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多少?宽大约是多少吗?(学生估 测)学生量一量。交流。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6题)小朋友,真能干,已经会量长方形的长与宽了。那你会不会在方格纸上迅 速的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呢?完成在作业纸上。(先完成的小朋友, 同桌检查一下,画得对不对)。选择一人的作业全班交流,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你能 描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