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3239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内容:教材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学习目标:L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3 .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习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独立学习1、笔算8+6= 28+5= 37-5= 12-6二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 、手套2. OO元,袜子L 60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钱吗?二、合作、探究1 .课件出示主题图.(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探讨小数的加法。(1) 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要多少钱

2、?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的算 法。(2) 0. 6 元二()角 0. 8 元二()角()角+ ()角二()角二()元()角(3) 0. 6+0. 8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怎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4)比较算法:一道是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 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 上的数(),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也就是把 O对齐再相加。(5)试笔算O. 6+0. 8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元角分O . 6+ 0.8(6)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 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 么?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

3、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 了?3、探讨小数的减法:(1)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 式?(2)讨论、交流算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试算一下。(3)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元角分1 . 2-0.6(4)说说用竖式计算1.2-0. 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 上加10再减,也就是()个0. L减去()个0. 1。从人民币来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角减去 ()角。4 .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都

4、从最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 了小数点(),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三、测评、拓展(1)练习:3. 6-0. 52. 1-1.22.8+2. 16. 4+0. 9(2)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3)计算练习二十二第1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活动理念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而是应该“帮 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 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

5、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设 计,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 “千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熟悉 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千米”,感受“千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具体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运用价值。活动目标1、使学生经历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 的认识,并能正确地使用它。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学好数学的信心。3、学会与人合作,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上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千米”方面的信息。请大家看看,你

6、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42千米。2)、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400千米。3)、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160千米。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千米。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以“千米”为单位的信息。那么, 你了解“千米”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千米”的世界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情境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 信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充分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活动1:算一算,感受“千米”有多高。1、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高度。师:同学们知道一本数学有多厚吗?我

7、们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本数学书的 厚度呢?生:一本数学书大约厚5毫米,我是用直尺测量出来的。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堆成一千米的高度需要多少本数学书?该怎么办? 请大家先想想,再讨论,最后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小结:我们可以先测量出一部分数学书的高度,再由这一部分数学书的高 度,推算出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多少本数学书。2、列表推算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数学书的本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2本数学书的高度,并作好记录。师:如果按照同学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也就是2本数学书大约高1厘米, 那么,20本数学书高多少? 200本数学书高多少? 2000本呢?你能发现什么规 律吗?生:高

8、度每多一个0,本数也就跟着多一个0。3、学生根据规律填下表:高度1厘米1分米1米10米100米IoOO 米本数2本20本200本4、各小组内交流后由组长汇报: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数学书()本 数。5、问题延伸师:我们学校有一千名学生,用它们的数学书能堆成一千米吗?师:一千米的高度比我们的教室高吗?比教学楼呢?师:看到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呢?生:一千米真高呀!(教师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列表推理,问题延伸探究等数学活动,使学 生从高度上感受到了一千米的距离,发展了数感,促进了情感体验。同时,在 探究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既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原则,又提高了学生运 用数学方法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二、活动2、走一走,感受“千米”有多远。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千米”的高度,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一 下“千米”的远,好吗?师:请大家想一想:怎么才能知道,我们走一千米需要走多少步?走一千 米需要多少时间呢?请大家先分组讨论、商议,再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好 吗?生:我们商议后决定采用和刚才测量数学书高度相类似的方法。也就是先 数出自己走IOO米需要多少步,再以此类推出走一千米需要多少步?走一千米 需要多少时间,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分页代码1、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分小组活动。师:我们的操场长33米,宽25米,绕它跑一圈,正好是100米。现在, 大家每小组分工合作,在10

10、0米的跑道上走一圈,数一数大约走了多少步?看 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并完成一表。走的路程走的步数所用的时间100米2、推算出走一千米需要走的步数与时间。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的步数,走100米大约需要的 时间。那么,我们能据此推算出走一千米大约需要的步数,走一千米大约需要 的时间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表。走的路程走的步数所用的时间100米1千米3、各小组完成后,汇报活动结果。4、问题延伸师:同学们,我们能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00米, 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吗?你的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吗?生:能!我们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只要记住自己回家走了多少步数,那 么,就

11、能计算出学校到家有多远。师:呵,真聪明。那么就请同学们放学回家的时候,数数自己走的步数, 然后再算出家距离学校有多远,明天告诉老师,好吗?(在走一走中,教师通过实际行走,表格推理,合理估算等活动,使学生 借助路程进一步感受到了 “千米”的实际大小。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教师进 一步强化了 “表格推理,合理估算”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 力。)三、活动3:查一查,感受“千米”就在自己身边。师:其实“千米”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长度单位,它与我们的日 常生活密不可分。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关于千米的信息?生: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约28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南京长江 大

12、桥长约7千米。师:这些知识信息,你们是怎么查到呀?生:我们是在网站上或书刊杂志上查到的。师:呵。同学生真不错,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千米”方面的知识信 息,并把它们制成了知识卡,你们看。(教师出示做好的知识卡)师:漂亮吗?生:真漂亮!师:那么,也请你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千米”方面的知识信息,制成 这成漂亮的知识卡,然后再一起交流学习,好吗?(教师通过谈话的形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引导学生将研究活动 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同时,利用知识卡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巧 妙地引入了数学课堂,让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看 待与处理生活中的信息。)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实践

13、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把完全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 学或家人听听吗?Copyright?2006-2022 新教案网 xinjiaoan. com 版权所有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 法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编排在第三单元“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计算之后的练习课,在练习内

14、容上,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目的是使学 生进一步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掌握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 生的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并且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 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是一所县直小学,学生大部分是县直各单位的子弟,具有较好的家庭 环境;学校是全省一流的名校,教学条件优越,教室内微机、多媒体、电视样 样俱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学段的学生都是89岁的孩子, 在这节课中,坚持以教

15、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 氛围中协作学习,去探究数学规律。四、课堂实录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 察、爱动脑筋,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的智慧做一次 快乐的“闯关寻宝”旅游活动。有兴趣吗?老师为大家设计了5关。下面我们 一起来闯第一关。(一)抢牌游戏1?玩扑克牌游戏。每组4个学生配有8道乘法口算题的扑克牌。在玩时要求4人合作,同时 拿出1张扑克牌,用乘法计算,看谁的动作最快,算得快的人赢得1张牌,每 获得一张牌,将得到10分。看谁获得第一关的胜利。20 6352023 X 3020 X 1831 3050X8050

16、 2025X602?小组合作活动。3?小组汇报。师:谁来说一下第一关的得与失?生1:在计算50X80时,我先做了 5X8=40,但最后丢了一个“0”,结 果成了 400o以后再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生2:最后一道25X60,我进错位了。4?教师小结。师:大家反应真快,口算得又对又快。祝贺大家通过第一关!下面请继续 闯第二关。(二)第二关,对号入座 (课件演示)10 20 3040 50 6070 80()X()=800()X( )=1200()()=3500( ) ( )=4200()()=2800( ) ( )=2400(学生独立做,寻找规律。)师:现在细心观察,谁有好的方法呢,你发现了什么不

17、同的规律?生L我发现先将0暂时去掉,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将0补上,就行To生2:我发现答案不是唯一的,第一个可以填10X80也可以填20X40。生:我还发现第二个和最后一个也可以填两个不同的答案。师:刚才第一小组的同学真聪明,不仅能添上正确的答案,而且还能用不 同的方法选数填空,真让人羡慕。其他组可要努力追赶呀!你会填了吗?(三)第三关(课件出示)师:谁能利用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万 宝箱呢?(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发现规律。汇报成果。)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花了将近3分的时间。答案是28X19。生2:我用的估算,只有28X19的计算结果在500和600之间,所以只有

18、 它能打开万宝箱。我用了 3分多的时间。生3:我是利用哪个算式积的个位数是2,也就是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的个位 相乘的积的个位是否等于2。我用了 2分的时间,我相信自己的方法比较简 便。我建议大家用这种方法来解答比较好。师:刚才是这些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万宝箱的钥匙,让我们一起 为这些同学鼓掌,为他们加油!师: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今 天的数学门诊,这里有4道计算题,不知大家能否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对错。(课件出示)分页代码数学门诊54X24=4526() 37X84 = 318 ()12X35=442() 35X70=2450 ()师:下面哪个小组来说一下

19、你们的估算过程?生1:第一个小题我把乘数54和24分别看成了 50和30,那么他们的乘积 估算结果应该在1500左右。所以结果4526是错误的。生2:第二个题目37X84 = 318也是错误的。因为乘数37和84的乘积的 位数应该是4位。生3: 12X35=442这道计算题也是错误的,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果应该 是 420。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其实在生活中估算的 用处很大,课下你还可以翻一翻语文课本,估计一下一页有多少字,再算一 算。另外,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估算都用在哪些方面,做一下调查好吗?(四)第四关(教材第33页35题)师:我们闯过三关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0、?如果不满意,下面的两 关,可要抓住机会呀!现在这一关有点难度了,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请同学 们翻到教材的第33页独立把35题完成。(学生独立做,然后反馈。)生1:第3题要想解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把1时转化成分就可以 了。因为1时=60分,所以正确答案是21X60 = 1260 (千米)。生2:第4题和第3题解决方法相似,因为每张门票60元,有28人参 加,所以要买28张门票,应付28个60元钱,用我们学的乘法来算很简单。 60X28=1680 (元)。第5题(略)。(五)第五关(教材34页第8, 9题)师:刚才同学们利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乘法很顺利地通过了第四关,解决了 35题。下面我们一起

21、进入最后一关的争夺。看一看哪个小组将成为今天的最 佳组合!有两道题目。一起来看大屏幕,先来看第一题:师:先看清楚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淘气的问题,先解决什么问题,仔细考虑,相信自己!生L图中告诉我们司机叔叔拉来了一车水果饮料,其中有10箱苹果汁和 12箱橘子汁。并且每箱水果饮料24瓶,淘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生2:我是这样想的,先算出苹果汁和橘子汁一共有几箱,再算出它们一 共有多少瓶。10+12 = 22 (箱);24X22 = 528 (瓶)。生3:还可以先算出苹果汁和橘子汁分别有多少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 少瓶。24X10 = 240 (瓶);2

22、4X12 = 288 (瓶);240+288=528 (瓶)生4:还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10+12) 24= 22X24= 528 (瓶)O师:刚才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正确的结果,你用了哪种方法,做 对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可以互相说一说,交流一下。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道题,请看大屏幕。师: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知道这个旅游团一共有46人,其中36人是儿童,还有儿童票和成 人票价格不同,儿童票15元,成人票30元。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我想知道成人有多少?生2:我想知道儿童票一共花多少钱?生3:这次旅行一共花多少元?生4:买成

23、人票需要花多少钱?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可见,大家都动脑筋了,下面我们自己来解 决这些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反馈订正。)生5:成人的人数就是用总的人数减去儿童的人数。算式是4636=10 (人)。生6:儿童票每人15元,36人就是36个15元。算式是36X15 = 540(元)。生7:刚才已经得出成人有10人,所以购买成人票需要30X10=300 (元)。生8:要想求一共花了多少元,就是把买儿童票的钱和买成人票的钱合起 来。540+300=840 (元)C)师:如果只让大家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应该怎样求?生:应该细心地看清题意,一步一步地求。师小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在不觉间过去了,你有什

24、么收获呢?自我 评价一下,好吗?(学生自我评价。)五、教学反思练习课相对新授课来说,要枯燥些,特别是计算题的练习,如何将学生的 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解决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发挥 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最好 地进行素质教育。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的特点,适当地 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使知识教学融于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 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 本节设计中,根据儿童求胜欲望强、不服输的心理特点,设计智力闯关寻宝的 活动。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把练习一的1 0个题目设计

25、为五关,极大地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了,解决问 题的策略提高了。其次,注重解题后进行反思与小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 束,要牢固地掌握解题的方法,融会贯通,必须进行反思与小结。设计时,充 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估计学生思考问题时会遇到的障 碍;精心设疑,巧妙引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在解决第8, 9题的实际应用题中,更是提倡学生自 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题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练习课所涉及的解题技巧。六、案例点评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关键是如何设计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

26、。因此,有趣的情境及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使本课更具迷人的魅力。在本节 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设计了闯关比赛的形式,并且不失时机地抓 住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在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 体验学习的过程,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让学生在不 断的体验、感受中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本节的第二关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 点,开放性的题目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运用不同 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竞 赛,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中体验到成功 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

27、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 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 性”第73-7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事件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 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事件发生有几种可能的结 果,体会可能性结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转转盘、抛图钉和摸球3个实 验活动,其中猜测转转盘的结果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 的;抛图钉实验进一步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

28、 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实验是由摸出一个球来列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以及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进一步探讨复杂的摸出2个球的所有可能结 果。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猜测与实验相结 合,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体验随机事件中所蕴涵的规律,突出实验在研究随机现 象中的作用。【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聪明活泼、勤奋好学,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学生喜欢游戏活 动,并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进行过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摸球实 验、转转盘实验,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研究可能性问题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 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能性问题,罗列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比较容易 的。【教学目标】:1、

29、知识与能力: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 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可能性试验的具体试验,感 受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列举出事情 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摸球”、“抛图钉”、“摸球”等活动的观察、 猜想、实验、证明,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使学生获得一些 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到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 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 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猜想、实验、操作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学

30、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 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些。【教学难点】: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根据数据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 性是有大小的。【教学用具】:转盘、记录表、图钉、红球、白球、黄球、纸盒。【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复习旧知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一头撞在田边的树 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农民高兴极 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31、。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 气种地了,天夭到田里捡兔子。同学们想想这个农民还能捡到兔子吗?刚才同学们猜测时用到上学期学过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我们知道,生活 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今天我们就来猜一猜有关可能性 的问题。(板书课题)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1、活动一:转盘游戏5 1) 仔细看第一个转盘,看清楚了吗?转!猜一猜让转盘停止转动后, 指针可能会指向哪种颜色?谁来猜?(2)、如果继续玩下去,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为什么?(3)、好玩吗?那我们再来玩一玩第二个转盘。转!转动转盘然后让转盘 停止后指针可能会指向哪几种颜色?为什么?这次呢?(4)、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

32、天的问题。下面有个更难的 你们还想不想玩?这个转盘分了几种颜色?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转盘停止转 动后指针可能指向哪种颜色?为什么?转动转盘验证学生猜测。(5)、猜对的请举手。你们真厉害!我刚才听到你们都猜的蓝色,你为什 么这样猜呢?(6)、想不想也玩一玩。猜这次可能向哪种颜色?再来玩一玩,好不 好?你来猜。你为什么两次都猜粉色呢?那黄色面积怎样?可能性就会(7)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多次转动转盘的结果,判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 可能性的大,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活动二:抛图钉分页代码(1)、老师手里有一样东西,你们的桌子上也有,猜一猜是什么?(图

33、 钉)如果老师向上抛落到桌面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2)出现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大呢?猜一猜。(3)、想不想知道你们猜的对不对,那我们该怎么办?(亲自抛一抛)下 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做抛图钉实验。出示活动要求:A、先独立活动,每张桌子上有10枚图钉,每人抛5次,把抛的结果记录 在抛图钉表格中。B、抛完以后,小组长汇总,把你们小组出现每种情况的次数进行合计。C、组长统计完以后,观察组长记录的表格,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D、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及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 认真记录。“抛图钉”数据统计表学生A学生B学生C学生D合计(次)(4)、刚才我们用数据统计了图钉落地情况,同学们看

34、一看你发现了什 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与大家交流一下。(5)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质量)(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学生罗列出实验的结果,感受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是有大小的。)3、活动三:摸球游戏(1)、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有2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放了 1个白球, 2个黄球。第二个盒子里放了 1个白球,2个黄球,3个红球。不管你到哪个盒 子里摸,只能摸一次,摸到白球就有粘贴。你想到哪个盒子里摸?先把你的想 法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想到哪个盒子里摸?为什么?(请若干名同学到前面来摸。)(3)、如果在第一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摸到什 么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4)、你

35、们都想到第一个盒子里摸,谁愿意到第二个盒子里摸?猜一猜他 摸到的可能是什么?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最小?(5)、可能性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数量)(6)、在一个盒子里面有2个白球,2个黄球,任意摸两个,可能出现哪 几种结果?摸到哪一种结果的可能性大?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学生猜 测,摸球验证)(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有小的)三、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可能性与我们生活联系也非常紧密,看“你知道吗”,让学生读一读,讨 论一下:明天要带伞吗?为什么?四、应用拓展,总结全课(1)、商场抽奖听过吗?那个中奖的可能性大不大?比在这摸

36、的可能性大 还是小?那你想跟周围摸奖的人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会用数 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现象。(2)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可能性的知识,我们可以用可能性的知识 来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习中的有心 人,不但从课本中学到知识,而且能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板书设计:猜一猜面积大小可能性的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数量多少K教学目标1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 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2 .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估算。3 .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37、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 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K教材分析X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加法、减法算理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出发,让学生经历小数的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有小数加减法的 算理基础,还学过整数加减法,具有了处理进位或退位问题的经验,所以,“寄书” 一课主要是通过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时要注 意进位或退位的问题,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 主探索中学会知识。同时,教材还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38、要 让学生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R学生情况我校地处城郊,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背景不同, 学生的知识基础也不同,参差不齐。学校情况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够完善,许多学具和教具要靠教师亲自制 作。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从2001年秋季就参加了课改实 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生动有趣的教 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学到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 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K教学设计R(一)活动一:寄书L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师:前几天,

39、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 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 出算式。(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 式:1.6+12.4=?)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同 的呢?(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 4+1.6=?)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 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 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 的同学。分页代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

40、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 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 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师: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哪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 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师:在计算小

41、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二)活动二:购物1 .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师:今天,小明、小青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去邮局领笑笑寄过来的书,他们 非常开心。后来,他们又一起去逛商场购物。他们先来到了书店。小明想买动物世界和童话故事这两本书,他带40元钱,够吗?(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师:如果我将题目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 ”这两道 题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题不一样

42、。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 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不能。)师:那么,哪一道题能用估算来解决,而哪一道题必须要进行具体的计算 才能解决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 需估算。)2 .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师:妈妈买笔花了 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想 的,怎样列式的。3 .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师:小明、小青和妈妈逛完书店,来到了超市准备采购一些食品。谁愿意 当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这些食品呢?(学生独立完成第(1) (3)小

43、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三)活动三:小结K教学目标XL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 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K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能认、 读、写简单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 比较的过程,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教材中先安 排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让学生试着提出数学

44、问题,引出三个小数大小比较 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学生交流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 法的特点和思路。教师要注重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心 目中最好的方法。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R我校地处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地,学生大多数来自工薪阶层的家庭。学校从 2001年就加入到“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课改实验中。课改年级成立了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课题实验小组,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验教师努力创设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的学 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45、。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 对小数的意义、特征有所了解,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K教学设计U(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商店里逛一 逛。(二)新课1 .活动一:判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材第4页)师:三个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价钱怎么样?(复习小数的意义与读法) 哪个文具店的铅笔盒便宜呢?(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小组交流师:把你想出的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办 法。(3)请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有的学生可能说:“4. 9元二4元9角,5. 1元二5元1角,所以4. 9元51 元。“有的可能说:“5.

46、1元比5元多,4. 9元比5元少,所以,4. 9元(5.1 元。”有的可能说:“整数4比5小,所以49元5.1元。”在讨论过程中,只要学生的说法是对的,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2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2)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提的数学问题,并请对方说出解决的方法。(3)请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有的学生可能说:“去哪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也有的学生说:“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和尺子比,哪个便宜?”分页代码当学生说出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时,教师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板书:3 . 63 元 2. 36 元 2. 65 元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

47、大小比较,再进 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得出:4 . 36 元2. 63 元2. 65 元5 .活动三:试一试(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4页的第1题。(2)把问题引申,先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小数,再进行小数大小比较。(3)试一试的第2题,教师巡视,找出学生易犯错的题,说一说原因;或 者让学生每人自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4.师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K教学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 贱也有所了解。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 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 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上课 时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