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除法》教学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分数除以整数的过程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具:小黑板,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复习导入(一生说数,另一生说出它的倒数)2:口算练习:(1)205(2)488(3)36420X1/548X1/836X1/4二:自主探究(一)根据口算找规律1:提问: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可能说出(1):每组的计算结果相同(2):除以一个数和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结果是一样的(3)每组算式里都有一个除
2、法和一个乘法,符号后面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结果都是相同的。2:教师引导如果用甲数表示被除数,乙数表示除数,那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来呢?分页代码学生讨论师生总结:甲数乙数(O除外)二甲数X乙数的倒数预设:学生可能想不到除数不能为0师引导:所以的数都能作除数吗?3:验证以上结论:请学生参照以上口算习题,自己试着举出几组来。(二)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出示分饼例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圆片)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想法(1) 把1/2张大饼平均分成三份,就是把一张大饼平均分成(2X3=)6份,每份是1/6。(学生可能结合折图片来加以说明)(2) 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的是
3、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随机板书(1)1/23=12*3=16(2)123=1213=1*12*3=162:学生观察计算过程,谈发现。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除以一个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学生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2:完成练一练第1、2、4题:学生完成后,汇报解题思路。师生共同交流。四:交流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内容:P12课文、例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4、。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激发:1、简便计算:2595425324X48+648102X5644*25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e)=(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X1.201.2X0.7(0.80.5)0.400.8(0.50.4)(2
5、.4+3.6)0.502.40.5+3.60.5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二、尝试1、出示例8第题:0.25X4.78X4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X4.78X4=0.2544.78乘法交换律=1X4.78乘法结合律=4.78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4、尝试后练习:分页代码500.130.21
6、.250.70.80.32.50.4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示范:例7第题:0.65X201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X201=0.65(200+1)=0.65200+0.65乘法分配律=130+0.65=130.656、练习:0.78100.51.5102L2X2.5+0.8X2.5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运用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0.0340.50.6102X0.452、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图
7、。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O倍画出的。求这0.025米个操场的实际面积。0.048米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13页4题。课后小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总体情况掌握较好,但在解答25*3.2*12.5题时,有学生写成了2.5*4+0.8*12.5o乘法的分配律则明显是学生的难点,部分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如7.8*9.9,7.8*99+7.8这些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率较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8、的过程。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板书:甲速X相遇时间+乙速X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X相遇时间=路程2 .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
9、并板书出两种解法。北京上海甲每小时行122千米乙每小时行87千米?千米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X相遇时间:(122+87)X7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X7+87X73 .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二、 探究尝试1 .出示例题示意图。教师口述: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 .指名读题,你
10、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生汇报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北京上海甲每小时行?千米乙每小时行87千米1463千米3 .7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两车相遇时,一共行的路程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汇报:(1)、7小时相遇就是7小时两车走完了全程。(2)、一共行的路程就是北京到上海的路程。4 .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可能出现: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一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分页代码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二1463千米5 .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877+7x=1463609+7x=
11、14637x=1463-6097x=856x=8567x=122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7x=1463-877或(x+87)=14636 .汇报时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间相等关系。表示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和与时间的积等于两地间铁路的长度。三、应用实践师:请同学们完成试一试学生审题,试着列出三种方程,如:32x+327=480480-32x=32732x=327-480四、生活体验练一练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试着列方程解答。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练一练4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尝试解答。五、全课总结师:这节
12、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相遇问题中求速度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较简便。列方程解求速度、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3、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1、在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数,你能说出几个吗?2、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小数的资料,老师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你可以轻轻地把这些
13、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1) 一块橡皮0.6元,一本练习本0.75元。(2) 一张信封0.05元。(3)王琳的身高1.42米,体重32.5千克。(4)刘翔在国际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88秒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5) 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0.001米。(6)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C-37.5oCo(7) “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时距地球表面最远的高度大约是344.725千米。3、引入课题这些信息中的数都是小数,用小数可以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想不想作进一步的的研究?你还想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根据学
14、生提出的问题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小数的读法小数怎么读?谁能把信息中的几个小数再读一读?能发现小数是怎么读的吗?让学生发现: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一个一个地读。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一读:0.390.1080.0060.802、探究小数的意义和写法(1)如信息中的0.6、0.75、0.05元这些小数是怎么来的?小组内回忆6角写成0.6元的过程。那5分为什么可以写成0.05元?同桌商量商量。引导学生:元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分是1元的1/100,是1/100元,可以写成0.01元,那5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学生尝试说说
15、7角5分转化为0.75元的过程。那6角8分可以写成几元?(2)0.01米是怎么产生的?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教师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是1米的1/100,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0.01米。以小组为单位,在直尺上另外找出两个刻度,想一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把它们写下来。组织交流。(3)猜一猜,把1米平均分成100O份,还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如何写成小数?把自己的猜想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试着把这些分数、小数写下来。组织全班交流。3、抽象概括: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引导学生概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
16、IoOo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位小数,今天又认识了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还会有位数更多的小数吗?4、教学“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说说怎么想的。结合图来理解每个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三、练习拓展1、把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早晨6点30分,小明从1.2米宽的小床上起来,挤了0.008米长的一段牙膏,用了0.05小时刷牙洗脸,喝了一杯0.243升的牛奶,吃了一只面包,背起2.5千克的书包,飞快地向离家1.46千米的学校跑去。指名板演。读一读这几个小数,选择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说说它们
17、表示几分之几。2、最近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文具店,但店里商品的标价不太规范,请你们帮个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图略)铅笔3角小刀8分直尺5角9分练习本76/100元3、把你认为长度相同的找出来4毫米0.004米4/1000米0.04米4厘米4分米4/10米4、估价:一筒薯片的价格在5元6元之间。估完后提问:有多少种可能?5、把课前收集的小数信息,挑一个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同桌听。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哪些收获?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经常用到小数,课后围绕“生活中的小数”写一篇数学日记。目标预设:1、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观察、寻找图形的特点,通过探索正方形点
18、阵和长方形点阵的的规律,发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的特点,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2、学生在探索感悟中体会到以形助数的直观生动性,尝试利用图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点阵中的规律发现数的特征。教学难点: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并灵活主动的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点阵中的规律一课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学生已有一些初步感受和经历,但学生数形结合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还较弱。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正方形、长方形点阵的研究,生动具体认识相同数(平方数)之积、连续
19、数之积的特点,并试着解决一简单问题。五年级学生对数与图形已有较好的学习基础,数学教材中对因数、质数、合数等抽象概念的教学都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通过画线段图、韦恩图、示意图以及表格等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形象的数量关系,所以五年级的学生是具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的基础的。预设流程:一、谈话导入,感受点阵1、学生思考在每一册的数学里,除了数还有什么内容,体现图形的重要性。2、学生说出认识的图形。3、引出并感受生活、数学里的点阵。4、揭示课题。二、探究正方形点阵,发现平方数的特点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每个点阵分别有多少个点?2、探索点阵
20、中的规律师:谁愿意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学生认为第一个点阵不是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到:边长是由几个点组成的,每个点可代表一个单位长度,点均匀分布,所以第一个点阵可看成是边长是一的点阵)师:第二个问题呢?生能很快说出点数。师:你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可能会有数与算两种方法,要求算的学生说出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算正方形的面积就得到了点数。师:那我们看看这些从点阵中得到的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3、借点阵研究平方数的特点生:这些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师:对,它们都是两个相同数之积,在数学里叫也正方形数或平方数。学生想第五个点阵的样子,再把它画出来。对画出的点阵进行划分,
21、根据学生生成发现正方形数的主要特点。4、小结:平方数有什么特点?看到36这个数,你会想到一个什么样的点阵?根据这个图形,你能把36写成哪些有趣的算式?如果你以后忘记了平方数的特点,你会怎么办?(有意识引导学生回顾方法)三、自主探究长方形点阵,发现长方形数的特点1、出示长方形点阵。2、这是一个什么点阵?你能够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把第五个点阵图画出来吗?3、谁能快速的告诉我,每一个点阵中有多少个点?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5、这些数还是相同数相乘吗?有什么特点?分页代码6、你能象刚才研究正方形点阵一样,通过研究长方形点阵的特点,发现连续数相乘的积的特点吗?(自主研究,汇报交流)7、小结三、拓展提高,解
22、决问题1、感受点阵的数学、生活魅力。2、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点阵中的规律正方形数相同数连续奇数连续自然数一倒加1=1X14=2X2=1+3=1+2+19=33=1+3+5=1+2+3+2+116=4X4=1+3+5+7=1+2+3+4+3+2+125=5X5=1+3+5+7+9=1+2+3+4+5+4+3+2+1长方形数?教后反思:在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挖掘和整合后,结合本次活动研究主题,把点阵中的规律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以“数形结合”为主线,着重让学生通过研究正方形点阵、长方形点阵,发现相同数之积和连续数之积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图形的直观形象,数的简洁细致;最后激发
23、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形式和课堂呈现上,高段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数学应该更加感兴趣,所以,这节课主要用数学本身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在研究几何形数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主要分三个层次:在教师帮助下研究正方形点阵,发现正方数的特点;运用这种研究方法自主研究长方形点阵;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课堂实践中,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自由,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正方形点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分析,深刻体悟到正方形数的奥妙,也获得了“借助点阵分析数”的方法。虽然课堂内未能按预设让学生对长方形数自主探索(时间不够,学生对正方形点阵很着
24、迷,研究了很久),但相信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发现的能力,课后,定能运用学到的研究方法去独立地研究长方形数的特点。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58旅游费用教学目标: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爱好:师:谁愿意大声地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爱
25、好?师:猜一猜王老师的爱好?(旅游)2、导入新课师:旅游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钱)都花在哪些地方呢?师:通常我们把旅游用的钱统称为旅游费用。板书:旅游费用师:旅游费用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景点花费也会不同。聪明的人往往会利用智慧节省很多钱。你们想不想当聪明人?(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二)研究探讨:1、单选方案问题探讨:师:据我了解,你们最熟悉的王新运同学也很喜欢旅游,而且还碰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吧!1)(放录像1:母子俩讨论旅游方案)(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
26、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师:王新运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你们敢接受这个挑战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旅行社推出两种优惠方案A景园一日游B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团体5人以上(含5人)小孩每位40元每位100元师:从旅行社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分析:师:究竞选哪种方案比较省钱呢?同桌两人合作,先讨论方法,再把思考过程写在纸上。看哪个组最快。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第一种:第二
27、种:(大力表扬)A 4X 160=6404-1=364040=6803X60=180B 5X100=500选B方案680500选B方案分页代码(对方法奇特的给予鼓励,对两人有明确分工的更要大力表扬其主动合作 意识)板书: 4大1小师: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的思考过程?板书:计算比较选择师:同学们选择的结果和王新运一样不一样呢?让我们看一看。(放录像2:结论)师:看来你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不愧是好同学好伙伴。就在王新运与妈妈继续商量准备的东西时,事情发生了变化。(放录像3:三个老师加入)师:三个老师家究竟要选哪个方案呢?这可累坏了王新运,我们能不能替他分担一下呢?出示投影:蔡老师家:2个大人4个小孩王老
28、师家:3个大人2个小孩刘老师家:1个大人6个小孩要求:选择一个老师家,自己完成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大3小A1大6小3大2小师: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作出准确地判断,不愧是聪明人!那如果去6个大人3个孩子,你能很快地判断吗?2个大人5个孩子呢?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随学生汇报板书:小孩多大人多师:你们不仅通过计算、比较、选择为四个家庭作出了较准确的判断,还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了规律,并加以运用,真厉害!(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
29、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隙。所以,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我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板书:发现运用2、组合方案问题探讨师:就在我们这边热列讨论时,老师们那里又发生了变化?(放录像4:组团去)师:组团去,谁能快速口算一下他们去几个大人几个孩子呢?出示投影:组团:10个大人13个小孩师:这么多人去,怎样选择最省钱呢?学生讨论:AB组合方案板书:灵活(备用:如果去4
30、个大人7个孩子,怎样选择最省钱呢?)(“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一失衡一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认知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俳”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强烈愿望。)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不仅掌握了基本方法,还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方案已达到最佳目的。三)小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1、回家向
31、家长讲一讲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理财本领,并允许我们参加家庭理财活动。2、运用我们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下节课与同学进行交流。(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板书设计:旅游费用计算AB比较小孩多大人多选择2大4小4大1小发现
32、1大6小3大2小运用灵活AB结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具学具:课件、果子、圆片等教学过程:师: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来上数学课。数学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所以在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就接触了很多的数,比如: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而今天我们又要学习
33、一种数,以前我们也是知道它的,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进行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并且中间有一条线隔着(学生马上做出反应)是分数师:今天我们就要再认识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师:之前,老师想先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一日,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把之前准备好的标识摆上)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很高兴说:“你们辛苦了,我这里只有一个饼分给你们三人吃吧。”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啊?生: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1/3。师:你能说说这个1/3的含义吗?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师:你们对三年级所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的还
34、是很扎实的,那就让我们继续:他们三位美滋滋的吃完后,分别把自己的“战利品”送上,(老师做动作:拿出果子)。这时唐僧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该怎么拿呢?谁想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请三位同学上来师:请你们分别按照师傅的指示拿出各自摘到果子的1/2。而在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孙悟空4个沙和尚4个猪八戒3个板书:1/2(部分)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质疑:师:他们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但拿出的个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生:可能是拿错误(直接让那个孩子上来验证)生:认为是因为整体不同。师:别的同学也
35、是这么想的吗?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是吗?(板书)下面就请他们来揭示到底总数是多少!全部的1/2又是多少?孩子一一进行汇报!板书补充板书:a(整体)“1/2”(部分)848463师:情况1、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板书)情况2、真的是不一样多,一袋果子的1/2表示的都是把这一袋果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1/2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所以: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生:整体的大小(板书)“1”(整体)“1/2”(部分)8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
36、,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4846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3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师:请各组选出自己组人数的1/2并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组总人数都是12人)每组都是6人。说明: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同学可以自由串组后再进行该活动说明: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师生: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书中的“说一说”)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生:不一样多,因为一本书厚,另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所以他们的1/3也
37、就不一样。师:那么哪本书的1/3页数多呢?生:厚的那本。师:你同意吗?为什么?生:因为它本身的页数就多,而在同为1/3的条件下自然厚的那本书的1/3页数多了!师:他说的对吗?生:对。师:谁能再说一说,看能不能比他说的更清晰准确。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完善自己的语言,使语言表达的更加清晰准确,老师真的为你们的进步而高兴。下面就请拿出咱们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片,同桌之间对自己所拥有的圆片在同一个分数条件下进行比较。(小组活动、汇报)再次强调,并希望出来那个亮点!练习1:书后第1题练习2:书后第2题练习3:书上的画一画(之前就给孩子作为思考)练习4:书后第4题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38、?设计理念:数学课的教学应当以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探究过程、突出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设计理念是:一是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二是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注重学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亲历数学知识探索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三是以问题为思维训练的源泉,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思维。四是以生活为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
39、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学情分析: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教学对象是本校五(3)班59名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对课前教师布置的准备活动能积极准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有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比如要求用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展开想象拼图案,就能很好的准备。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数学经验,善于合作,勇于面对知识挑战,有自主探究知识的激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学得好坏无所谓,参与探究学习比较困难,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比如他们在探索活动中不去认真感知、猜测、
40、实验和思考,把自己置于旁观者得位置,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总体看他们爱学数学,爱参与探究,希望有学习成功的快乐。内容分析: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7576页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
41、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主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害I、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策略:以学生利用基本图形拼的图案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以课件展示教师拼的图案引发学习问题,以课件中的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组合图形源于生活,以“剪一一拼一一议”实践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知识的方法,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强化知识的应用。教
42、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组合图形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1、欣赏图片2、动手拼3、展示作品,全班交流4、教师总结,揭示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出示课件:米奇的妙妙屋正在装修但遇到了几个难题,需要同学帮助,你们愿意吗?难题一:米奇打算给客厅(如图)铺上瓷砖,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砖呢?1、估计地板的面积,板书数据2、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客厅的面积。那实际上我们铺地板的时候,买多了浪费,买少了还要再买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图形,这是一个(组合图形),这样的图形的面积我们学过了吗?那么怎么办?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面积)同
43、学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停顿)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用虚线在客厅平面图中表示出来。再与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想法生动手画图。汇报交流:同学们做好了吗?刚才看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能感觉到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动脑筋,现在谁来说说你的想法?3、师生归纳方法并比较观察找特点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三种基本方法(板书)(其实不管是用割还是补甚至是割补,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个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比较,找出最简单的方法(是啊,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便,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独立计算。(现在你会计算这个组
44、合图形的面积吗?)汇报交流引导比较(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计算出了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请把计算出的正确答案与刚才同学们估计的数据比较一下,有的估计偏大了有的偏小T)4、归纳算法刚才我们帮米奇计算出了客厅的面积即组合图形的面积。现在一起来回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师生齐说:刚才我们先用割或补、割补的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再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1、计算墙壁的面积观察图形一一选择方法一一独立计算一一汇报交流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但你们的答案和这两位同学一样吗?是啊,同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
45、计算面积,但都不能改变答案的唯一性。2、求门油漆的面积。+_小学教学设计网+同学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米奇又解决了一个难题,可还得请你们再帮再一个忙,油漆6扇这样的门,(1)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单位:米)(2)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5元,那么花费需要多少元?这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谁来给同学们提醒一下?生独立算完后指名汇报。和他方法一样的请举手?为什么你们都选择添补的方法呢?是啊,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的,咱们要学会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法。四、归纳小结、提升知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经过同学们认真的思考研究讨论,我们总结了很多种方法,有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
46、。教学反思分页代码: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设计了“复习铺垫、激趣引入”的欣赏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欣赏组合图形的图案,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二是设计了“实践操作、探究新知”的新知探究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图片)动手“画、剪、拼”把组合图形拼成己学过求面积的图形,在“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