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二.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材分析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课创设了计算小明房间面积的现实情境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生活中蕴涵着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的。小学生入学前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包括一些模糊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把学生那些肤浅的潜
2、在的需要变成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并不断唤起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
3、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学材料是生活中见过的,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第二,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第三,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1 .
4、初步认识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体会规律是确定不变的。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例1的画面里,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它们摆放顺序的规律都表现在颜色上,十分醒目、容易发现。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通过问题“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明确了研究对象、教学次序、观察内容。学生看出各类物体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
5、到位。要提高交流的质量,通过说摆放的顺序进一步体会规律。如盆花,学生一般说成“一盆蓝花和一盆红花间隔着摆的”。要引导他们理解“每2盆为一组”,“每组都是先1盆蓝花,再1盆红花”。再如彩灯是“每3盏一组”,“每组都是1盏红色、1盏紫色、1盏蓝色”。彩旗是“每4面为一组”,“每组都是先2面红色,再2面黄色”。能看出一组的数量和一组里的次序,就发现了周期,对规律的理解就准确了。例题教学的第二步是回答“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以及紧接着的“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看到的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更深的体会。所问的盆花、彩灯、彩旗都没有画出来,它们的颜色不能直接看到,只能依
6、据规律进行推理。教材里的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都是学生再现周期规律进行的推理活动。各种方法都有特点,也有其局限。对各种方法的评价和采纳,要让学生体会并逐步选择。学生对第一种方法“画一画”,会感觉比较麻烦,如果花的盆数再多些,画的也更多,对第二种方法“单数盆是蓝花、双数盆是红花”会最感兴趣。对第三种方法“用除法计算”会感到比较难,不愿接受。这些体会都是暂时的,到了“试一试”里,他们又会感到前两种方法都不太好,转向用除法算了。用除法算的难点是怎样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要给学生两点指导:一是想一想,“余数”在第几组物体里。二是画出一组,余数是几就圈第几个,答案就清楚了。如152=7(组)1(盆),
7、第15盆花是第8组里的第1盆,表示第15盆是蓝花。又如173=5(组)2(盏),第17盏灯是第6组里的第2盏,表示第17盏是紫色灯。再如234=5(组)3(面),第23面旗是第6组里的第3面,表示第23面是黄旗。分页代码“练一练”对其他活动、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预计,重点仍然是发现和表达各次活动、各个现象里的顺序规律。前两道题的周期载体仍是物体的颜色,第3题变为形状;第1、3题的顺序规律仍表现在画面里,第2题则用语言文字告诉学生。这些变化能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练习十第1、2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第1题12种生肖(12年)是一个周期。教学第1题时,可以先在自己的生肖下写出年龄,再写相
8、邻生肖、其他生肖下的年龄,然后想“接下去的年龄该写在哪里?”体会12年是一组。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一一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一一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例题呈现了一幅兔子排着队等待跳高的画面,学生从中应该看到“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这些既是情境里的周期规律,也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解决的实际
9、问题由易到难,思路和方法是连贯的。例2里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白兔一共有6个2只。“试一试”比例题复杂,203=6(组)2(只),余下的2只在第7组里,是这一组的前面2只兔。在求出6组里有6只灰兔和12只白兔后,还要分别加上第7组里的1只白兔和1只灰兔。教学例2和“试一试”,在学生进入情境、弄懂事实、理解题意后,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解难点。例2要让学生说一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一想“18只兔排成这样的几组”。“试一试”要着重让学生弄清楚“余下几只兔,它们是什么颜色”。“练一练”的题和“试一试”一样,都稍复杂些。要先让学生独立解题,再组织交流。交流的重点
10、仍然是现象里的排列规律,即“每几个是一组”,“一组里有些什么”;“有这样的几组,还余几个”,“剩余的是什么”等。对于已经解答的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表述规律、表达数学思考的能力。对于不会解答的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学到解法。练习十第3题要从月历卡上看到4月有3O天,从1日起“每7天是一星期”,“每星期的前两天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
11、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你知道吗”介绍地球的表面积以及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使学生更清楚地体会计量大面积的土地要用平方千米为单位。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观念需要公顷支持。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一道“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着重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础知识,“试一试”用公顷
12、或平方千米为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一练”里继续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练习十四配合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并安排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数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1.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例1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日月潭的面积和2OO4年我国的森林面积,这些面积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也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OO4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平方千米为单位。教材安排照片和文字说明的意图,要激发学习热
13、情、引起学习心向、营造学习氛围。首先是这些旅游景点、著名建筑都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学生的兴趣由此产生。其次是例1的素材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的素材都以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为什么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问题,并有解决这些疑问的迫切愿望。这时,兴趣从对景物的喜爱转移到数学内容上,注意力集中到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上,例题的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要知道它们有多大。“知道”可以在听和看中接受,也可以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教材为学生选择了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1公顷、1平方千米的印象。教材理解学生形成
14、面积单位观念的困难,给他们反复感受的机会,使印象逐渐清晰、逐步深刻。(1)告诉学生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在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面积单位后,例1直接揭示,边长1OO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例2直接揭示,边长1OOO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这些都是告诉学生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学生对1OO米、10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它们是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像边长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这是他们对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还要让他们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获得对1公顷、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分页代码(2)算一算1公顷、1平
15、方千米分别是多少平方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容易算出边长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Iooooo0平方米,这是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教材让学生算进率有三个目的:第一,算式IooXl00、1000X1000是根据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列的,通过计算进率能巩固概念;第二,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确实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用它们计量大面积的土地比用平方米简便;第三,教给学生记忆进率的方法,一旦遗忘,可以根据概念列式算得。(3)在游戏中体会1公顷。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也是学生愿意做的游戏。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
16、0平方米。如果让学生这样围一围,看着围成的正方形,想像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大,他们又一次体会了1公顷。1公顷的观念清晰了,有利于形成1平方千米的观念,因为100公顷是1平方千米。(4)联系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足球场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计算1个足球场的面积,知道它比1公顷小一些。教室是学生更熟悉的,教室地面的面积一般50平方米左右,大约200个教室的地面才有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推想1公顷,能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欢的一件,1公顷有多大将印象深刻。两次“试一试”都是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习十四里还有几道与面积计算有关的习题。先用平方米为单位求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公顷或平
17、方千米,能再次感受到,计量大面积土地如果用平方米为单位,读、写都比较麻烦。如果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便于表达和交流。教学这些题的时候,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土地的有关长度,想像土地的实际样子,从而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如第82页“试一试”,想一想底25O米、高16O米的平行四边形地,对4公顷就有了体会。又如第84页第4题,算出苗圃的高以后,想一想底8O米、高125米的平行四边形,又经历了一次对1公顷的感受。经常这样想,对形成公顷与平方米的观念,以及培养估计能力与习惯都是有益的。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单位是三年级教学的,公顷、平方千米是本单元教学的,两次教学时间
18、相隔比较长。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有些是1O0,个别是10000。所以,有必要把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进行一次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面积单位。第85页第6题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整理的时候,要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说出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单位按大小次序排一排。抓住意义进行整理,能再现单位的概念,组织起单位系统,使进率的记忆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意义的。如果把整理的内容类似下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效果会更好。本单元把小数加法和减法合在一起教学,先教学笔算的方法,在掌握笔算的基础上,口算比较容易的小数加、减法。然后教学加法运算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在小数加、减法里仍然适用,并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
19、教材在编写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不以既定的计算法则束缚学生,突出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和理解。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了算法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包摄性更大的认知结构。第二,练习数量比较充足,练习形式活泼多样,避免机械、被动、乏味的计算训练。提供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较繁的加、减计算;利用验算提高正确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第三,注重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除了解决购买物品时花钱和找钱的问题外,还有通过计算反映病人体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家庭里主要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计算水位高度、测量水的深度等内容,对培养应用意识
20、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1 .因势利导,设计算法的探究过程;由表及里,促进算法的完善发展。学生在三年级曾经进行过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由于两个加数、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一位小数,他们不自觉地做到了小数点对齐。虽然进行了小数加、减计算,并没有形成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认知矛盾,因势利导,逐步构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1)例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列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应该把小数点对齐。这道例题的教学安排是,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再向小数减法迁移。把小数点对齐不是教材和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经过体会得到的。求小明和小丽
21、一共用了多少元,是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教材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算,预计可能出现两种列法,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列,另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着列。教材接着让学生研究“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这里不是凭“小数点有没有对齐”来评判哪个竖式正确,而是联系已有的经验,分析和体会哪种算法正确。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数量,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4的竖式应该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进行分析,4.75是4个一、7个O.1和5个0.01,3.4是3个一、4个0.1,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
22、于计算。还可以通过估计作出判断,4元多加3元多要超过7元,所以得数是5.09的那个竖式肯定是错的。学生通过上面的思考和交流,形成共识:要把小数点对齐着算。在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的计算中,还有一点也应引起学生注意: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个位进1。这一点可以从“10个0.1是1”得到解释。例1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这个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是一步发展。在学生认知过程上,从理解方法到独立进行计算,可以内化算法。教学这个问题,只要突出一点,即竖式怎样写。2 2)“试一试”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和或差的小数末尾如果有“0”,应该化简。求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23、和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都要列竖式计算。“试一试”的第一个教学任务是巩固“小数点对齐”这个必须遵循的写竖式的规则,让学生独立计算就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第二个教学任务是化简计算结果。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7.40元,小芳比小明少用1.10元,和与差的小数末尾都有“0”。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材中曾经指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现在要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计算的结果。教学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计算的结果,如果小数末尾的“0”没有去掉,计算是正确的,不能仅以没有把小数化简而判定计算是错误的;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小数性质,把得数里小数末尾的“O”去掉。去掉的方法是,在竖
24、式上把这些小数末尾的“O”逐个划掉。(3)引导学生反思算法,构建计算法则。在例1和“试一试”里,学生经历了两次小数加法计算和两次小数减法计算,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应该怎样算,还知道计算的结果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这些都是他们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总结算法。“试一试”下面的两个问题,先引发学生回顾反思,再通过交流形成法则。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回忆“是怎样”和“要怎样”,而是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的高度认识“小数点对齐”,把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并进一步加强对整数加、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至于
25、“小数计算的结果,要根据小数性质进行化简”是小数计算的个性特点,与整数计算不同。教材再一次引起学生注意,作为小数加、减计算法则的补充内容。尽管教材里没有呈现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事实上法则已存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里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这样的认识与方法,就是探索和创新。(4) 在“练一练”里帮助学生澄清一些认识。分页代码第1题让学生在已经列出的竖式上计算,有两处要引起学生注意,一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竖式是怎样列的?小数点对齐没有?为什么?二是7.5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O,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多少。第2题
26、选择了学生初学小数加、减法时往往发生的错误,通过指出并改正错误,引起学生的重视。随着上面一些认识的澄清,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 .集中力量解决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因人制宜,允许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方式。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学生往往发生错误。教材把这种情况视作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安排例2加以解决。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例2才开始,在前面已有铺垫。(1)在教学计算法则时,已经出现了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同、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的情况。例1计算4.75+3.4的竖式,百分位上怎样算?这一位上不是把“5”移下去,是算5+0=5
27、,O”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的。同样,4.75-3.4的百分位上是算5-0=5,也可以根据小数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0”。这些可以添上的“0”只是没有写出来,把它想在脑里了。类似的情况在第48页“练一练”里和练习八第2题里也多次出现,如果教学时注意到这些,那么已经为例2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2)在例2和“试一试”里集中力量突破难点。例2的竖式中,3.4的末尾有红色的“0”,并加了虚线框。这个“0”不是一开始就写出来的,是在计算情境中出现的。依据3.4-2.65写出的竖式,被减数百分位上空着。这一位上是几减几?由此联想小数的性质,可以在3.4的末尾添上一个“0”。写出了这个“
28、0”,百分位上怎样算就清楚了。教材把“0”加红色,意在把精力集中到这个“0”上,着重解决两个问题:这个“0”是哪来的?这个“0”对计算有什么作用?把“0”套上虚线框的意思是,这个“0”一般不写出来,只要把它想在脑里。这是对多数学生的导向。至于部分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允许他们把这个“0”写出来,能防止算错。“试一试”计算8-2.65,这是整数减两位小数,计算难度比例2大一些。教材让学生独立计算,应用例2中学到的方法。在他们计算时,通过大卡通的提问给予适当启示。如果有些学生把被减数十分位、百分位上的“0”写出来,要指导他们先在被减数个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再在小数的末尾添“0”。教材要求“再选择
29、两种物品,算出它们的单价相差多少元”扩大“试一试”的容量。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计算8-3.4、8-4.75,4.75-3.4等被减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的题,消化学习的新知识。“练一练”里大多数题的被减数小数位数比减数少,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新知识。也有少量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题,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既把新学习的计算纳入已有的法则,又充实了计算的技能。练习八里的小数加、减法口算,是在初步掌握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些口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本单元安排的小数加、减法口算题,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以后,进行的计算能够和整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或两位数的口算相
30、衔接。第5题对小数加、减计算进行验算,要把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迁移过来。加法的验算一般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减法的验算一般应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这个关系。3 .把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向小数加法和减法扩展。在四年级(上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内容,并能应用于整数加、减计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是不是适用?这是本单元例3和练习九第2题要解决的问题。“同样适用”包括两层意思:同样存在和同样应用。例3让学生计算四个小数相加的和,列出算式以后,有些学生会按运算顺序依次相加,也会有学生调换加数的位置,另行组织
31、相加的顺序。各种算法的最后得数相同,说明了两点:一是小数连加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数结合相加,计算结果不会改变。即小数加法同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是各种算法的简便程度不同,依次相加比较麻烦,需要列竖式笔算。应用运算律使算法简便,只要口算。这两点共同表明,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同时存在”和“同样应用”的认知方式不同,前者是发现、验证,后者是迁移。教材把这两点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载体里,通过计算四个小数相加的和,既验证了存在,又体会到原有的应用经验可以迁移过来。这些都是“练一练”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也作了类似的安排。练习九第2题通过两组式子的算一算、
32、比一比,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小数减法里同样存在,因此,也可以用于小数减法的简便运算。4 .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体会计算工具方便了计算。例4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过程大致分成两段:第一段以0.8为例,让学生在操作计算器的活动中,学会往计算器里输入小数的方法,体会到输入小数的方法和输入整数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按一个小数点的键;第二段是计算五种物品的总价和付出1OO元应找回的钱数。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另一方面感觉到用计算器算比笔算方便得多。“练一练”里都是小数加、减计算和混合运算。像这些比较繁的计算没有笔算要求,都可以用计算器算。练习九第8题算出各次收入或支
33、出后的余额,计算量很大,而且比较繁。这些练习都能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好处。一、课标相关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种要求,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力图体现以下思路:1 .用活教材,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尤其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4、。2 .努力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要充分地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逐步发展到用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重量。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的内容,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学好本节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吨”打下基础。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新课程的重要
35、理念之一。因此,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一一在超市购物,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同时,要知道物品的轻重:不仅从商品的包装标市上可知道;更重要的是知道可以用秤称,用克和千克来作它们的质量单位。接着,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首先是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辅之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补充;然后在认识各种秤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称量的机会,充实学生实际称量的经验和巩固质量观念。最后,在学生建立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
36、境中,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 .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二Iooo克。3 .学习用秤称物品的方法。能力目标1 .能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2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初步培养估量物品质量的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培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二100o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四)课型、课时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三、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的教具有:教学课件、若干枚2分硬币、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
37、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等。学生准备的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玉米和黄豆等。3 .教法与学法设计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
38、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从中学生积累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学习新课。本课设计力图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
39、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伊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选物品背及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
40、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猜一猜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2 .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并用天平实际操作称一称。在学生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联系实际读取盘秤、健康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3 .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四
41、、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 .游戏感受轻重请几位小朋友做个小游戏。先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上(一胖一瘦),在找两名学生上来分别背一背。问:背了之后你们各自有什么感受?(比较重、比较轻)下面的小朋友,请你左手拿书,右手拿一支铅笔,你有什么感受?(左手轻,右手重重)2 .置疑,导入新课(1)刚才我们说到的轻和重表示物体的什么呢?(物体的重量)教师说明重量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数学上我们称它为质量(板书:质量)。(2)生活中表示物体重量是怎么写的?都有哪些单位呢?(学生借助学具举例说一说。如一包盐质量是:300克,一瓶洗洁精呢:500克,牙膏75g、大米5kg等)(3)仔细观察这些数字的后
42、面,你有什么发现?(有用克作单位的,有用千克作单位的,有用g或kg表示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和千克(出示课题)(利用游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当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学习新知。)(二)初步认识“克”和“千克”1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克”和“千克”呢?(学生说一说,在超市,或跟妈妈买菜的时候。)2 .教师课件演示,很多物品的外包装上标有克和千克。(三)认识秤1.如果你想知道物体有多重,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说一说。(用秤称一称,看
43、包装,掂一掂,估一估)3 .如果没有外面的包装,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有多重,怎么办?(用秤称一称)4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秤。(多媒体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你在哪里见过?平常用它可以称什么呢?(学生说说)5 .简单认识天平。教师边出示天平,边讲解它的结构以及用法。(四)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A.建立“克”的概念1.教师出示1枚2分硬币,先让学生掂一掂,有什么感觉?(轻,很轻)它有质量吗?(有)请你估一估,大胆猜一猜,大约有多重?(学生大胆猜一猜,说一说。)2 .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学生上来操作,教师指导)板书:一枚2分的硬币重1克3
44、 .掂第二次。请你再掂一掂,这1克是什么感觉?掂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4 .在学具盒里找一找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找出来后,我们来验证一下。5 .1个2分硬币重1克,那么2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多少?3个、4个、5个把每个小组的都放在一起又是多少了呢?10个、20个、100个又有多重呢?那多少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能跟一个苹果质量差不多呢?(学生掂一掂后再猜一猜)6 .拿出一个苹果,先掂一掂,再估一估,猜猜它大约有多重?请学生上台称苹果,读苹果的质量。(师板书:一个苹果重约150克)7 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3个呢?(B)建立、感受“千克”的概念及克和千克的进率认识8 请学生掂一掂教师指定的物品。(
45、质量是1千克)9 1)掂一掂,估一估,大约有多重?10 )再称一称,进行验证。2 .拿出500克得洗洁精称一称,重是多少?那么2瓶洗洁精是多少克呢?(IoOO克)放到称上称一称。(让学生观察指针的位置)3 .然后把1千克的物品再放到称上称一称,观察指针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一样重)怎么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板书:IOoO克二1千克4 .读一读,教师先领读,学生自由读。读后想一想,你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个克吗?读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1千克以千克作单位,100O克是以克作单位。)1000克二1千克5 .掂一掂,比一比,1克和1千克6 .购物游戏,学生买苹果。要买1千克苹果,先估一估要买几个?
46、再自己试一试,(各组汇报1千克里有几个苹果?各组为什么数量不一样呢?)分页代码7 .利用桌上重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找一找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口算册、数学课本、文具盒)(通过给1枚2分硬币称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先估测后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之间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让学生体验与感知。)(五)课后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组先交流,再指名学生说)(1)知道了重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2)学会了1000克二1千克。(3)有用英文g和kg表示的。(4)还学会了估物品的重量先掂一掂,再估一估的方法。2 .知道了10
47、00克二1千克,那么2000克等于几个千克?5千克里面有多少个克?7000克里面有多少个千克?3 .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克作质量单位比较好呢?那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好呢?学生讨论后,小结:物品质量较大时用千克做单位,物品质量较小时候用克做单位。(六)分层练习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问题,有没有信心?1.出示课件: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教材P88第二题)4 .填上合适的单位。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将错误的填空适当分析。(教材P89第四题)5 .火眼金睛判对错(1) 一个乒乓球重约3克。()(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3)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4 .填
48、一填,你能行。2千克二()克5000克=()8千克二O克4900克二()千克()克5 .游戏:小青蛙找家。小明给物品做标签,由于自己的粗心,把做好的标签弄乱了,请你帮他正确的贴上。6 .谁是估重小能手。要求:选你喜欢的物品,先掂一掂,再估一估,再称一称,看看你估的准不准。完成表格内容,最后小组汇报。小小估重家:动手掂一掂,大胆估一估,再动手称一称,相信你一定行。物品的名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7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8 .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1、什么是面积?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