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4111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4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docx(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5页一6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2、了解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这些量有关的简单问题。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3、54、55页。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至26页教学目标1、在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的活

2、动中,经历了解24时计时法的过程。2、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3、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知识点1 .算除法。口算。估算。2 .笔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重点、难点:有关O的除法。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干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

3、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建议:1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

4、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的、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

5、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或与同桌)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话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同学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 .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联系起

6、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索性。3 .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7、。4 .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X()=60。又如,教学除法在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对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课时安排:算除法3课时笔算除法9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8、,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与上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纵向条形统计图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那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一一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

9、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鼓励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分页代码我认为一月份这种饮料刚上市大家都想尝一尝,可是这种饮料不好喝,因此销量开始下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

10、每个月用电多少度?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列式:1243%1534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3学习估算方法。(1)1243如何估算?生1:124-1201203=40124340生2:124=120+41203=4043140+1=41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2)学生独立估算:1434生1:143gl601604=40143440生2:1431201204=30143430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1、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问?第1题:(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O生1:2002102103=702003比70最多能买70本。生 2: 2001801803=60200360最多能买60本。生 3: 200 = 180 + 20 1803 = 60203660+6 = 66 最多能买 66本。(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第2题:(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1854%生1:185-2002004=5

12、01854-50最少需要50间。生2:185-1601604=401854-40最少需要40间。(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五、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教学设计说明:“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

13、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买“笔记本”和、“解决住宿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背景材料:分页代码

14、设计思路:以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投影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融入教学,进一步理解,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入手,想象东、西、南、北实际所在的位置,通过深省一之间的指方向等互动游戏在学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学生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交流中,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找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方向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教学,由此对教学产生兴趣和新鲜感,并运用五岳的知识,对学生渗透常识教育,同时,通过各种指方向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15、合作交流和结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学目标:1结合旅游团住宿问题,经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T3页。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通过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解决重合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16、的多样性,并能根据直观图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直观图有明确的认识。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开始,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等用一个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又如学过的分类思想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这些只是单独的一个个的集合圈,而本节课所用的集合圈含有重复的部分,学生从没有见过。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探究情景,让学生经历从独立到交叉重复的过程,分散难度,使学生逐步理解图示中的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图示灵活解题。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从统计“

17、上、下学期获得五好小标兵”的人数及“获得跳绳比赛奖与数学竞赛奖”的人数这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出发,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过度到用图表示。教学理念: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我以此作为这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预设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带大家到数学广角去看看,让大家认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的数学方法。(小精灵聪聪的引入,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激起学生的学

18、习兴趣。同时开门见山,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二、创情引发冲突1 .创设生活情景,引出图示法在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表现优秀,被评为五好小标兵。现在老师把他们请上台来。上学期的请到左边集合站一圈,这学期的请到右边集合站一圈。认真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在学生说了他们的表示方法后,老师介绍聪聪的图示法。用2个椭圆表示。为下面的问题解决做铺垫。)2 .引发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进行了跳绳比赛和数学竞赛等。请获得跳绳比赛奖的到左边集合站一圈,数学竞赛奖的同学到右边集合站一圈。(数学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

19、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个问题的创设,由易到难,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作准备。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三、探究新的方法1 .引发思考:这几个同学获得了2项奖,他们应该怎样站好?2 .让学生想办法并汇报。(在学生想出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学生表示的意义。)(此时,让学生说意义。因为他们参与了活动,所以容易理解。)3 .引出用图表示的方法:你们能用像题1这样的图表示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尝试、创新的机会,体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如果学生不能表示,老师介绍。)小精灵聪聪的画法是数学家韦恩发

20、明的,因此叫韦恩图。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仔细看。XXX这几个同学参加了2项,所以,左边圈里有他的姓名,右边圈里也有他的姓名。为了更简便、清楚地表示重复的人,小精灵聪聪把他们的姓名写在中间,只写一遍;然后把圆圈像这样画过去。这样一来,一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呢?4 .理解图示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思。如果让你参加,你会获得什么奖,你的名字应填在什么位置上?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观察、尝试、独立思考、互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引导和变换方式,让学生经历用图表示的过程,理解图示的意义。)5 .比较表与图的不同,体会图的作用更简便、清楚。你们比较一下统计表和直观图,有什么感

21、受?(使学生认识到用图表示比用表表示更直观、更清楚。特别是很容易看出谁重复了。)(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用图表示的认识,感到图示更直观、更清楚。)6 .让学生看图解决问题。请大家根据图示用多种方法解决“获得两项竞赛奖的一共有多少人?”并互相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解法和想法。(能根据直观图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成功的体验。)7 .小结注意点:现在明白了吗?如果我们再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四、用新方法解决问题1 .买菜问题我们学校非常注意同学们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每天的菜都不完全相同。这是班上的2个小记者调查的近两天的买菜情况,请大家把图填写完,并计算食堂这

22、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先完成后指名汇报)4月11日4月12日4月11日4月12日2 .自主解决问题学生自主解决他们自己收集的实际问题或书上的习题。3 .辨析:小名他们小组有12人一起打扫卫生。小名统计了一下:有8人扫地,8人擦窗子,其中5人既扫了地又擦了窗子。小名统计的对吗?(练习设计注意生活化、层次化,并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活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数学模型。)五、课堂小结:今天所解决的总和问题与以前的不一样。大家留心观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能用今天学的方法解决呢?(小结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23、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一发现规律一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3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教学

24、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一、复习导入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二)展示、交流方法1 .交流。(1)它的面积是多少?(2)谁估计

25、得比较接近?(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2 .展示交流“全铺”情况。(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X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3 .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26、?(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4 .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5 .探究更简便的方法一一间接测量方法。(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

27、的计算呢?(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6 .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28、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三)归纳公式(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2)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板书)。(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三、在解决实际问题

29、中验证公式1 .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2 .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3 .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题一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一发现规律:间接测量方法一形成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

30、我们会继续学习。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关“面积”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2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 .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

31、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学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比赛开始(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经验,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那么,我们涂色的部分叫什么呢?(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 .小组合作,自主整

32、理。师:对于面积的有关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P7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2 .全班交流,构建知识。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

33、关面积的知识,并适时评价。3 .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这些知识,师出示:(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10000100100(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师:观察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使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橡皮擦练习本邮票面手绢面毛巾教室夷陵广场)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 5平方千米=500公顷(2)边长

34、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 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2 .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如果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周围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3 .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请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4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师: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35、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数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109例2及3练习二十四3、4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2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1 .ffi: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在丰富多彩、游戏多种多样,跷跷板就

36、是其中之一,你们玩过吗?好玩吗?(自由回答)师:想一想,玩跷跷板的两个人在体重上有什么要求?生:两人体重不能相差太多。师:三四班的甲同学体重50千克、乙、丙分别重25千克,假如甲和乙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生画图表示。师:如何使跷跷板平衡?生画图表示。2 .介绍天平师: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跷跷板一样,下面请看大屏幕(flash画面伴有声音: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天平。在实验室里能见到我,当我平衡时,表示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二、动手合作、探究就知1.故事引入(flash画面伴有声音。)森林王国的熊妈妈生病了,小猴和小兔准备买东西去看望他。他们来到水果摊前,小猴对小兔说:“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就买它吧

37、。”于是他俩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称了称,发现一个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动。”小兔试了试:“我也不行。”正在他们俩不知怎么办时,售货员叔叔说:“西瓜和苹果都是1千克2元钱,你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这样就一人一半了。”“对呀!叔叔的主意好。”他俩高兴地说:“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假如每个苹果同样重,1个西瓜能换几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我们算一算吗?”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关心别人;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1千克,问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38、)学生讲思路。师:熊妈妈见到两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兴,病也好了一大半,决定邀请小猴和小兔去动物园逛逛,他们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P109做一做。(flash画面伴有声音:森林王国动物园的跷跷板平衡游戏开始了。“我小猪先坐上去,谁来和我玩呀?”“小猪等等我,我们和你玩,呵,跷跷板平衡了。”“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来凑凑热闹吧!”“老牛,我们四头小猪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啊!”同学们,两头牛和几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师:2头牛等于几只羊?应怎样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讨论。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4题)(flash画面伴有声音:“小鸡,你比我轻,我不

39、想和你玩。”“臭鸭子,你才比我轻呢!我还不想和你玩呢。”在一旁的鹅听到后,赶紧跑来劝架:“别吵了,我和你们一起玩吧!”孩子们看到这里,你们知道一只鸡和一只鸭谁重一些?)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播放课件,讲解。四、拓展内化解决问题师:参观完动物园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况了?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3)(flash画面伴有声音:“灰兔哥哥,今天我们真是大丰收,我采了大萝卜,你采了这么多胡萝卜和白菜,我想用9个大萝卜换3棵白菜,行吗?”“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个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吧。”等量代换游戏开始了,你们知道6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吗?)师: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学生可用学具摆一摆。课

40、件展示:9个大萝卜=3棵白菜一3个大萝卜=1棵白菜6个胡萝卜=2个大萝卜一3个胡萝卜=1个大萝卜6棵白菜=?胡萝卜一1棵白菜=?胡萝卜(54) -(9)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5)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7页例题以及第18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2 .利用同伴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3 .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

41、兴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记忆大月、小月的月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黄色、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了解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教室里有钟,估计学生会去看钟,然后说出是几时几分)板书:*时*分,补充:平时说时间,一般不带秒。那今天是几月几日呢?随学生回答并板书:*月*日,补充:为了说得更明白,我们还可以加上年,并板书成:*时*分*秒*年*月*日指出: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它们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想一想,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那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2、揭示课题:

42、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3、学生讨论、交流:可我知道大家对这知识并不陌生了。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刚才我听到大家说得很多,老师希望你在交流的时候能适当地组织组织,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说,行吗?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学生发言中的一些可利用部分,并适当板书。)教师:刚才我们同学说得是不是都是正确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它们?引导学生借助年历卡验证发言。二、探究新知。估计学生能说到的相关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让学生很快地看一下年历,检查是不是12个月。再次确认“一年有12个月“)2、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查一下年历,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小月?把它们填在

43、表格里。)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认识年、月、日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指出: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二月呢?(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这大月、小月和二月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彩笔,在表格里把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最少?为什么7月、8月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罗马皇帝的故事。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为大月,每月31天;二、四、六、八、十、十二月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

44、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凯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凯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下半年的十月和十二月都改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平年2月变成28天,闰年也只有29天了,并且沿用至今。现在你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了吗?当然你

45、们以前可能还学到过别的方法记,谁愿意来说一说?3、一年有365天。我们平时一般都说一年有365天,现在请大家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来算一算,2005年是不是365天。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算法交流。可能出现连加,可用来检查每个月依次的天数是否记对了。也可能是31X7+30X4+28,可用来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三、巩固应用。1 .做“想想做做”第1、2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对于你来说,这一年里还有哪几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把它们圈出来。告诉同桌,这个日子对你来说是什么意义。(可再追问: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为什么?)2 .介绍身份证号码:(1)有这样一张

46、身份证号码:320522198203191049,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很长,记不住)老师教你来认识一下:每个成年人都会有一张身份证,不管里走到哪里,它都会跟着你,而且这个号码是永远不会改的。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用新的身份证编排系统,它有18个数字组成。前面的320522是表示地区,我们太仓就用这6个数字表示;后面紧接着的8个数字,分别表示该人出生的年月日,这个人就是在1982年的3月19日出生的。104,这三位是顺序码,是一个双数,说明这人是个女的,如果是男的就该用单数,最后这个“9”是检验码,由电脑系统生成,有的人最后这位是字母“X”,其实它想表示的是数字“10”,但如果用数字“10”的话就变成了19位了,所以用“X”来表示,它在罗马数字里就表示“10”。分页代码(2)看了这个介绍,你能想出等你成年后,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怎样的吗?写一写。(3)警方在一次搜查中,查到这样几张身份证,你看有问题吗?3205226902301313205227001011043205227109311023205227213181023、拓展练习。(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