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说课稿.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o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
2、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二、学生分析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
3、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教学方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4、,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新课引入: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讲授新课: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
5、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
6、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
7、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
8、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
9、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3、反馈和巩固: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
10、浮力大小的决定式。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第二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的1 .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2 .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教具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表1u(伏)1(安)R=5欧3 .50.30.64.5表2R(欧)1(安)U=L5伏50.3100.1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据: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表2填0.15安和15欧。根据:
11、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进行新课(D欧姆定律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板书:第二节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URo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
12、欧。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x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18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板书:2.公式:I=UR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使用公
13、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例题1:课本中的例题1。(使用投影片)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板书:例题1:已知:R=807欧,U=220伏。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I=UR=220伏/807欧=0.27安。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例题2:课本中例题2。(使用投影片)板书:例题2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
14、。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答题叙述要完整。本题答: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解释U=IR的意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例题3:课本中的例题3。(使用投影片)板书:例题3解题方法同例题2。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
15、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R/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板书:(书写于例题3解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3 .小结(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是什么?(2)讨论: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
16、),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4 .布置作业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o(四)说明: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5 .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6 .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
17、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D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板书:第四节电阻的串联(2)问:什么叫串联电路?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3)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I、12和板书: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l=I2=Io(4)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I、U2)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I、U2和U。板书: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l+
18、U2o(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进行新课(1)实验:测RI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答:用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l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逢出Rl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2欧、R2=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如课本图8-5所不。进行实验: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测出RI(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Rl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讨论实验数据,得出:
19、R=Rl+R2,R=Rl+R3。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结合RI、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板书: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I、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由于U=Ul+U2,因此IR=IlRl+I2R2,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1=11=12所以R=Rl+R2o请学生叙述R=Rl+R2的物理意义。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板书:3.串联
20、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l+R2。口头练习:把20欧的电阻Rl和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串联后的总电阻R是多大?(答:35欧)两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千欧,已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是700欧,另一只电阻是多少欧?(答:300欧。)(3)练习例题1:出示课本中的例题1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学生读题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课本图8-7)。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小结:注意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明确电路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本题RI、R2串联,所以1=11=12。因UI、U2不知,故不能求出
21、Il或12。但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知道,总电阻R可由R1+R2求出,根据欧姆定律I=UR可求出电流I。已知:U=6伏,Rl=5欧,R2=15欧。求:I。解:Rl和R2串联,R=R1+R2=5欧+15欧=20欧。电路中电流:1=1;/七6伏/20欧比0.3安。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例题2:出示课本中例题2的投影片,学生读题,画电路图(要求同例题D。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此题中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一个适当电阻的意义是什么?答: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是2.5伏,如果将其直接连到6伏的电源上,小灯泡中电流过大,灯丝将被烧毁。给小灯泡串联一个适当电阻R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
22、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l+U2。串联的电阻R2可分去一部分电压。R2阻值只要选取合适,就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正常发光。串联的电阻R2,其阻值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分步板书(参见课本例题2的解)。本题另解:板书:R1和R2串联,由于:11=12,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Ul/R1=U2R2,整理为Ul/U2=R1R2o3 .小结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4 .布置作业本节后的练习:1、23o(四)说明1 .本节测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由于学生已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一般掌握较好,故实验前有关要求的叙述可从简。但在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2 .从实验测出串联电
23、阻的总电阻和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结果一致。在此应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推导串联电阻总电阻公式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 .解答简单的串联电路计算问题时要着重在解题思路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第五节电阻的并联(一)教学目的1 .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2 .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3 .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三)教学过程1 .复习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问
24、: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锲铭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银格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银络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2 .引入新课(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五节电阻的并联(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板书:1.并联电路
25、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Il+I2o(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3 .进行新课(1)实验:明确如何测Rl=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E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I、R2进行比较。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问:10欧和1欧的
26、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板书: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I、R2;RI、R2并联的总电阻是R。根据欧姆定律:Il=Ul/Rl,I2=U2R2,I=U/R,由于:I=Il+12,因此:UR=U1Rl+U2/R2o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l=U2,可得:1R=1Rl+1/R2o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练习: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l=5欧,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
27、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3)练习例题1: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简介: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R=R/n。例题1中:R=10千欧,n=2,所以:R=IO千欧/2=5千欧。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l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认请此题中灯泡Ll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
28、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过程略)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l/U2=R1/R2o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此题中,LI、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答:(略)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BP:H/I2=R2/Rl04 .小结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5 .布置作业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IOo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四)说明1 .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2 .在课时
29、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教学目的)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3 、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重难点)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30、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大。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二、 新课教学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实验仪器一一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1、实验目的:
31、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3、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4、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橡皮膜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橡皮膜如何变化?)5、实验结论: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向里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时,表明气体压强增大;当向外拉活塞,气体体积增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时,表明气体压强减小。得出实验结论,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看课本
32、的结论:“温度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结论中特别说明,“温度一定”有何含义?是不是气体的压强还与温度有关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在水平玻璃管内用一小段水柱将烧瓶里的气体密闭,用手给烧瓶里的气体加温,观察水柱向外移动,表明气体的压强有变化,可见,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有关。当研究三个变量中的其中两个变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第三个变量不变,所以,要表明“温度不变时”三、 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物理现象1、 气球在瓶子里吹不大的现象(引导学生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气球在瓶子里吹不大的现象)当气球在瓶子里被吹大一些时,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减小,作用在气球
33、上的压强增大,使气球难以被吹得更大。2、 人的呼吸过程(1)、引入:气球放在瓶子里很难被吹大,但可以通过改进瓶子的结构,即使不吹,气球也能变大,怎么改进呢?引导学生思考:要使气球变大,应使气球外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应使气球外的气体体积增大,所以,可以考虑如何改变瓶子的体积。向学生展示自制的教具一一经过改进的塑料瓶,拉动瓶底,气球变大。请学生回答原因。还可以继续改进这个教具,用橡皮膜代替瓶底,。取一只“Y”字形的玻璃管,一端开口,另两端用两只气球封住,有气球的两端放在瓶内,开口端通过橡皮塞与大气相连。这样,只要拉动橡皮膜也可以改变瓶内气体体积的大小,使气球变大。提问:这个教具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34、引导学生联想到人的呼吸过程)(2)、人的呼吸过程A、 呼吸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呼吸的模型。注意观察呼吸时胸腔的变化。B、 请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做深呼吸。注意体验呼吸时胸腔的变化。C、 提问:人在吸气时,胸腔是怎么变化的?人在呼气时,胸腔是怎么变化的?D、 通过观察人呼吸的模型和体验呼吸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人在吸气时,胸腔是增大的;人在呼气时,胸腔是减小的。E、 请同学们利用“温度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结论分析人呼吸的过程。我们吸气时,胸腔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小于体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将
35、新鲜的空气经鼻腔、气管压入肺泡;呼气时,胸腔收缩,于是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大于体外的大气压强,肺内一部分气体经气管、鼻腔排出体外。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呼吸过程时靠大气压强的作用,如果人在高海拔地区,人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小的缘故。3、 打气筒的工作过程(1)、打气筒的构造:金属筒、活塞、橡皮碗、接气门(实物讲解,特别讲解橡皮盘的结构和作用:当活塞向上拉起时,橡皮盘收缩,当活塞向下压时,橡皮盘张开,紧抵着筒壁)(2)、用打气筒给轮胎大气时,把出气管接到自行车的气门上,气门是一个单向阀门,只允许空气从打气筒进入轮胎,不允许空气从轮胎倒流入打气筒。(用气门芯的结构图讲解)(
36、3)、打气筒的工作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打气筒的打气过程,第一遍是完整过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打气筒内密闭气体的体积的变化和气门的状态)提问:请同学们利用“温度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结论分析打气筒的工作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二遍分解过程,使同学的分析更完整、更准确、更规范)完整的表述:向上拉活塞时,活塞下方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活塞上方的空气就从橡皮盘的四周挤到下方;向下压活塞时,活塞下方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使橡皮盘紧抵着筒壁不让空气漏到活塞的上方,继续向下压活塞,当空气压强足以顶开轮胎气门上的橡皮套管时,压缩空气就被压入轮胎。现在我们身边
37、大多数是用自动压缩空气机给自行车打气的,利用压缩空气的例子也很多,如:射钉枪等。除了以上几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可以用今天的结论来解释,比如,我们小时侯玩过的一种玩具,大家想想,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后,取出自制教具演示一遍,请同学分析原理,并作为课后的思考题。四、课堂小结(一)、教学内容:(1)、温度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2)、利用“温度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结论,解释人的呼吸过程和打气筒的工作过程。(二)、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棱镜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上的作用,知道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
38、制光路的光学元件一.2、理解全反射棱镜产生全反射的原理,知道全反射棱镜的应用.3、知道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在其他介质中速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4、知道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知道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能力目标理解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理解不同色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分析相关现象.情感目标1、对比全反射棱镜和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的不同效果,让学生学会选择更合理的工具来解决问题.2、由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的色光叠加的效果.教学建议1、要让学生会根据折射定律定性画出通过棱镜的光线、能够通过作图体会棱镜控制光法的特点:“光线向底而
39、偏折”、要正确地、灵活地找到顶角和底面.2、要让学生知道全反射棱镜控制光路的特点、并让学生了解全反射棱镜与平面饼在改变光路上效果是相同的,但利用平面镜反射时,玻璃表面和镀层表面都要产生反射,并在镀层面会有一定的光能被吸收、所以实际中全反射棱镜优于平面镜.3、关于光的色散现象可以先通过演示实验,如让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或白墙上观察到彩色的光带而看到色散现象,再通过分析说明各种颜色的光偏向角不同反映了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得出不同颜色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教学设计示例棱镜(一)引入新课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可逆性原理分析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将发生偏折现象,并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光路(利用
40、激光演示器).做好演示实验: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尽量演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二)教学过程1、介绍三棱镜棱镜:光学上用核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叫做三棱镜,光密媒质的棱镜放在光疏媒质中(通常在空气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向棱镜底面偏折.A、三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控制光路的光学元件.隔着三棱镜能看到物体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向顶角方向偏移,但是没有必要去追究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B、光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将向底面(第三个侧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与棱镜的折射率,棱镜的顶角和入射角有关.C、若三棱镜的介质相对于周围介质是光流介质,则透过棱镜看物体,看到
41、的虚像向底边偏移;出射光线较之入射光线向顶角偏折.2、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全反射棱镜在光学仪器中被用来改变光路.A、玻璃的折射率在1、51、9之间,相对于空气来讲,玻璃的临界角在3042之间.B、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全反射棱镜的直角侧面上,经过棱镜一次全反射,将改变光路90,光垂直射入全反射棱镜的斜侧面上,经棱镜两次全反射,将改变光路180.3、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为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谱,这就是光的色散.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B、复
42、色光通过平行透明板(玻璃砖),也能发生色散现象.探究活动1、利用三棱镜自制潜望镜.并与利用平面镜制作的潜望镜进行效果对比.2、动手做一做光的色散实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中思考阴影的成因;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2、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测光距的原理。3、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重点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索过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关的生活、自然现象2、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应用设计思想这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于一
43、身的课。授课时,先通过游戏体验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检验,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了解光和影揭开了中国古文明的秘密,以及用激光制成的测距仪,让学生到科学的巨大作用。教学用具学生自带:手电筒、厚纸板2张、铅笔、玩具激光器(没有可不带);教师备有:豆浆、方水槽、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大家请看,阳光从窗口照到了我们的教室,大家有没有想过,光是如何传过来的?二、新课教学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先做个游戏。大家打开手电筒,在桌子上竖一支铅笔,谁能用手把影子压在下面?”生:实验师:“能否压住?为什么会产生影子?”生:(可能的答案)“光沿直线传播”(说明:由于学生小学自然常识已学过
44、,马上会想到这个答案,但未必知其所以然。)师:“为什么光沿直线传播会产生影子?”生:回答(说明:如果教室离操场较近,在太阳下游戏效果更佳,趣味性更强。)师:“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说明:因为小学已学过,所以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择其一个探究即可。)生:分组试验,再派代表交流发言。(对于光线显现不清晰的问题,可让同学们再讨论。)师:“通过试验,可得到什么结论?”生:回答师:打开投影仪,光投向银幕。“同学们,我们再做一个游戏,利用手影做出一些动物的形状,哪个同学来试试?”师:让一些举手的同学来表演师:“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改变?”生:回答(
45、说明:两个游戏分阶段做,可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师:“请同学们观看图3-29,林间的光柱说明了什么?生:回答师:“请大家再做一个实验,在厚纸板上用刀挖一个三角形的孔,同学们拿纸板在日光灯下观察下面的光斑,会看到什么?”(说明:拉上窗帘,让教室暗一些。日光灯开得不易多。这个实验现象学生会觉得意外惊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生:实验。师:“请代表发言。”生:回答。师:“为什么会有长方形光斑?”生:回答。(说明:估计学生难于讲清。)师:介绍墨经中关于小孔成的故事,并让学生阅读P79有关内容。师:板画“哪能个同学领会书上的内容,来黑板画图说明?”“光线可以用带箭头线表示”生:代表上
46、黑板画师:“小孔成像说明了什么?”生:回答师:“刚才为什么三角形孔下看到了圆形光斑?”生:回答师:“同学们,日食,月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生:回答师:讲述“光与影揭开了中国文明的秘密”的故事,并多媒体展示日食,月食的情景。“日食,月食说明了什么?“生:回答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光如何传播?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板书)师:“光传播需要时间吗?”“课本上两个卡通人谁说得对?”生:讨论师:讲解光速并板书,然后要求同学们阅读P79光速师:要求同学们看课本“读一读”。生:阅读师:投影思考题“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过2.5秒钟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计算月球离地球多远?”生:练习(通过练习,既熟悉了光速的应用,也进一步了解了测距仪的作用。)三、课堂小结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X108m。3、通过游戏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四、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B、烈日下用伞挡阳光C、挖隧道用激光准直D、小孔成像2、向月球发射一束光,过2、5秒钟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计算月球离地球多远?五、布置作业课本P66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