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调研学习“千万工程”心得体会研讨会交流发言范文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浙江调研学习“千万工程”心得体会研讨会交流发言范文2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赴浙江调研学牙阡万工程”心得体会研讨会交流发言赴浙江培训班的学习短暂而难忘,七天的学习课程主要以现场参观教学和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非常生动、感受直接,课程安排得充实而精彩,使我收获良多、感触良多。与一同赴浙求学的同学相互交流、互鉴经验,也打开了思路,学到了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开拓了我的工作思路,现将这几天的体会汇报如下:来到萧山,参观的梅林村,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爱迪尔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借助“千万工程”的东风,梅林村不断更新乡村生活“打开方式”,一幅“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的乡村全面振兴图景徐徐铺展;横一村抓住非粮化整治的风口,实现产业转型,系统培育生态种养、农业观光、休闲
2、旅游、亲子研学、运动康养等农文旅经济,走上农旅结合的道路。来到绍兴,亭山桥村是城郊村,村民致富主要靠作坊,所以该村以“富民兴村”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杜黄新村具有珍珠养殖的产业基础和警务联动示范的治理经验,也在走农旅结合的道路;山下湖镇占据了珍珠养殖的龙头位置,对散布在外的下游养殖户产生了虹吸,该村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带动经济;外婆坑村主要是红色旅游,靠的是杰出村书记的穿针引线,深度挖掘乡村文化,文化带动产业;梅渚村主要是有古村落的历史沿革,加上现代化的打造经营,为古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塑造了新时代的古村精品;宣家山村走得也是农旅结合的路子,
3、该村的香格是吸引参观者的缘起,游客带走了农产品,形成了互动循环;枫桥镇是老经验焕发新的活力。此次浙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千村千面,真正体会到了“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的原则,领略了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板”的无穷魅力。一、主要收获和体会这次参观学习,我也与当地人进行了一些交流,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也深深地感受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依靠村民的勤劳致富,更重要的是依靠我们村干部不断地学习借鉴各地发展的热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突破难点,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的发展道路。同时,此行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创新的发展、管理的方法、干部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这些差距的思考。1.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绍兴
4、新昌的梅渚村始建于宋代,文化底蕴丰厚,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风格独特,找准自身的优势,全面创新运营模式,以“古今融合,宋风美学”文旅生活小镇为未来乡村建设目标,实行“乡村+企业”共建模式,流转闲置建筑,打造符合古村实际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使村、企、民三方合作共赢。2.党建引领结对帮扶绍兴马鞍镇的亭山桥村,强化党建统领,以“3A村”创建为契机,以文化治村为载体,打响了“诗乡亭山桥”品牌,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实现党建、产业、生态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画好了乡村共富的同心圆。3.凝神聚气助推发展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边的干事创业的昂扬精神状态,发展是干出来的,这边的干事创业的氛围诠释了一种以
5、发展为重的协作精神,一门心思求发展,使民众有干劲、企业有信心、集体有导向。二、找准自身差距1.发展思维固化参观学习的成功案例各有千秋,细看之下,发展模式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归根结底,要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还得从自身出发,思想观念的落后比经济的落后更可怕,我们之所以落后,根结就在于思想的固化,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去创新、去拼搏,这就会导致错失很多良机。2.行动落实迟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证,既定目标需要强大的落实能力来支撑,落实不到位,好的发展思路就会束之高阁,变成纸上谈兵。3.心怀畏难情绪参观的村子,多多少少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他们的成
6、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乡村振兴、共同致富的路上,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我们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要有一种犯其至难而图其致远的意志。为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我们干工作要有一种百折不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三、下步工作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绝不能全盘照搬照抄来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思维,要认真分析形式,做好前期规划和设计,也要重视群众意愿。所以,结合本村实际,谈谈我下一步本次工作思路:一是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实行依法建制,以法治村,村民自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务活动,完善“一事一议”“四民工作法”、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群众的合法
7、权益。二是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化乡村治理,加大政策宣传,大力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三是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后备干部,引进致富能人,优化用人机制,为我村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深化拓展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搞好美丽乡村建设,营造美好的乡村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种养循环的绿色可持续产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通过浙江的学习将为我们村描绘出更清晰的路径,迸发出更强的活力,编织出更美的发展画卷。学牙阡万工程”心得体会研讨会交流发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
8、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Ie)O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大地展开了“千万工程”的时代画卷。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程”擘画蓝图、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倾心关怀、倾情牵挂、倾力指导“千万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浙江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重生杰、整体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是推动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
9、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20年来,浙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精雕细琢提升乡村整体风貌,走出了一条“重生态、整体美”的路径。“重规划、深度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龙头工程”,牵住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牛鼻子;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10、路子。20年来,浙江牢牢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金融网点等建设,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努力实现城乡制度无差别、发展有差异的融合发展、特质发展,让浙江成为富裕程度最高、发展均衡性最好的省份之一,走出了一条“重规划、深度融”的路径。“重产业、活力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农村现代产业为基础;要因地制宜地把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农村经济的实力和农民增收的能力。20年来,浙江把美村与富村结合起来,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深入实施“两进两回”(科技进
11、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行动计划,创新发展农村电商、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休闲等新业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进一步厚植浙江乡村经济兴、市场活、百姓富的优势,走出了一条“重产业、活力足”的路径。“重民生、福祉多”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文明素质提高,进而改变农村落后社区的状况,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20年来,
12、浙江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向乡村延伸,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重民生、福祉多”的路径。“重共治、效能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要重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浓厚基层民主法治氛围,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疏导理顺群众情绪。同时,他还亲自倡导践行“浦江经验”,大力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推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20
13、年来,浙江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推动浙江成为治理效能最高、人民群众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走出了一条“重共治、效能高”的路径。“重党建、合力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形成了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基层组织的建设;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0年来,浙江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高标准落实农村党建“浙江二十条”,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重党建、合力强”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