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2604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7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县域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EPC)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91.1编制依据9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及建设期111.2. 1建设目标111.2.2 建设规模和内容121.2.3 建设周期121. 3经济与社会效益121.3 .1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121.3.2 社会评价和效益分析131.3.3 综合评价和效益分析141.4 主要结论15第2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172. 1关于XX县171.1.1 2.1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171.1.2 系统智能化水平待提升171.1.3 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181.1.4 数据烟囱需解构182.3必要性及可行性182.3.1必要性分析182.3.

2、2可行性分析202.3.3结论23第3章总体建设方案243.1建设原则243.1.1坚持实际实用、特色突出的原则243.1.2坚持统筹规划、高端设计的原则243.1.3坚持市场为主、互利合作的原则243.1.4坚持立足实际,分步实施的原则243.1.5坚持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原则253.2建设思路253.2.1基建为先,全面赋能253.2.2数据为源,聚数引智253.2.3底座为基,共享共治263.2.4服务为本,惠民为先263. 3总体设计方案26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274. 1四个中心274.1.1信创云中心274.1.2数据资源中心314.1.3应用支撑中心564.2.1社会治理744.2

3、.2智慧城管794.2.3疫情防控854.2.4全域水网884.2.5生态环境监测904.2.6重大项目管理914.2.7精准招商944.2.8VR党建974.2.9校园安全994.2.10纪委大数据1004.3支撑保障体系1024. 3.1标准规范体系1025. 3.2安全保障体系105第5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1076. 1节能分析1075.2 环境影响分析1095.3 环保措施及方案1105.3.1电磁波辐射及电磁兼容性Ill5.3.2生态环境保护Ill5.3.3噪声控制1125.3.4废旧物品回收及处置1125.4消防措施1135.4.1机房建设消防规范1135.4.2机房管理人

4、员规范1135.4.3机房消防应急措施1145.5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1175. 5.3预防措施118第6章项目招标方案1226. 1项目招标范围1221.2 项目招标方式1221.3 招标公告的发布1221.4 招标原则和资质要求1226. 4.1招标原则1226. 4.2资质要求123第7章项目组织架构和人员培训1237. 1项目管理机构1238. 2项目实施机构1247. 3运行维护机构1247.1 技术人员配置1257.2 人员培训计划125第8章项目实施进度1268. 1项目推进计划1268. 2实施进度计划127第10章环境评价分析12810.1环保相关依据12810.2影响防治对策

5、12810.3环境影响及评价129第11章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130H.1风险识别和分析13011. 2风险对策和管理132第12章资金估算和资金来源134第I章项目概述1.1编制依据1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3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4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5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7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

6、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10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11 .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12 .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制度及2014-2015年工作方案(发改办高技(2014)2652号)13 .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14 .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15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16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7、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17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8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19 .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20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21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3年1月印发)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3 .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7号)24 .中共中央办公厅、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文件)25 .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国测国字200635号)26 .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技术大纲(试行)28 .关于全面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与推广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38号)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30 .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57号)31 .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

9、指导意见32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2.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33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征求意见稿)34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35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国建设部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及建设期1.2.1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网络强国、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战略部署,按照xx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XX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

10、室关于开展XX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以打造县域新型智慧城市为建设目标,努力实施数字XX县项目建设。成立数字XX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核心,各局委办相关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组织保障机构和工作机制,以破除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障碍为抓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关键价值,夯实数字基础,汇聚数据资源,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构筑泛在先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县域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惠民服务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把XX县建成XX省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助力XX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2.2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一期建设以“上云、用数、赋能”

11、为核心,夯实XX县“数字底座”,赋能行业应用场景,建设四个中心(信创云中心(满足三级等保及密评要求)、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支撑中心、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十大应用场景(社会治理、智慧城管、疫情防控、VR党建、全域水网、生态环境监测、重大项目管理、精准招商、校园安全、纪检大数据),以及支撑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贯彻全程。1.2.3建设周期建设期限24个月。1.3经济与社会效益1.3.1 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本项目是面向政府、社会公众、企业提供城市管理、市民融合服务、企业融合服务的一个重要步骤,以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机制为基础,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先进理念,通过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集城市运

12、行管理、运营监控、应急协调、辅助决策、民生服务为一体,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城市信息共享融合、互联互通和业务协调,立足本县,形成数字要素全国县域创新试点、示范基地,面向全县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充分发挥全县城市数字经济资源的最大效益。经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打通全县运行管理业务部门之间边界,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为XX县市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应用,可以让城市运行过程中实现预测预警能力,防患于未然。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可以提升XX县突发事件处置效率,从而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伴随着城市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市民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可以提

13、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进而增加城市在高端产业聚集的优势,促进XX县产业升级。本项目的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XX县基础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展示,节约了人工巡视的人力、物力,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2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了面向县政府、市民、企业的统一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政府工作效率、企业服务效率、市民服务效率,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3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社会民生、公共安全、交通出行、城市环境、人口资源、公众服务等城市运行事件的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和快速有效处置,提高了事件发现、处置的速度,提高了城市资源

14、的利用率和效益,将较大程度上降低城市运行风险防范的成本,减少紧急事件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此外,通过主动推送和满足查询的方式为市民和企业及时提供实时市政信息,解决市民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1.3 .2社会评价和效益分析本项目是“数字XX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信息流畅,改善城市的综合运行条件,建立起XX县良好的城市形象,由此将带来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城市运行生命线、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行业运行的数据资源和业务服务,有利于政策制定时的科学建模、帮助推演政策制定后的实施效果。有助于提升城市实时

15、运行管理水平,可以使城市交通运行更加快通畅、城市治安案件发案率降低、城市安全事故减少、环境保护史加有效、经济秩序更加有序。最终,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满意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满意度。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大量分散独立的数据经融合之后形成丰富的城市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城市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政府决策和市民服务提供丰富的服务,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实现XX县相关各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将为XX县提供重要的城市规

16、划、建设、运行管理和市民、企业服务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实现城市运行的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支撑“城市病”治理,在应用实效、产业转型与模式创新方面成为全国县域新型智慧城市样板。1.3.3综合评价和效益分析通过数字XX县”项目一期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者宏观管理水平,驾驭城市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城市运行的弱项和不足,为城市整体转型、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全面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使城市运行管理各项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人工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提升整体的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都是可行的。1.4 主要结论“数字XX县,项目一

17、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 .项目建设符合XX县建设发展规划XX县新型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l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XX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县域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的产物。是XX县实现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推进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县域治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符合XX县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2 .项目是提升县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内在需要XX县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城市病,为着力解决这些问题,XX县政府

18、及各部门都进行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网络不能互联互通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共用,资金重复投入,信息孤岛严重,为解决XX县发展阶段产生的问题,立足于XX县实际,XX县现代数字城市的建设是当务之需。3 .项目建设条件已较为完善该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资金、政策和人力安排上均给予了重点支持。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在数字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有利条件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项目技术方案合理本项目拟定的技术内容符合XX县发展整体规划的需求。各项技术方案采用的相关技术均具有先进、经济

19、、实用、易维护的特点。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目标符合XX县建设发展规划,建设内容满足XX县在服务和管理上的现实需要,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各建设条件具备,技术方案先进、成熟、可靠,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第2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2.1关于XX县XX县地处XX省最南端,XX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864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61个村(居),总人口104万。近几年来,XX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人才兴xx”战略。特别是2018年,XX县成功摘掉了戴了30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开创了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的新局面。2.2整

20、体描述与问题分析2.2.1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目前XX县各信息化项目主要是各委办局各部门独立建设,缺少在县级层面的项目统筹能力,导致部分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率受到影响。比如公安局、政法委、城管局、交运局、生态环境局等都建设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信息化平台;自然资源规划局、公安局、城管局等分别建设时空地理信息系统;多数委办局分别建设的机房利用率不高且缺乏专业维护。2.2.2系统智能化水平待提升XX县近些年通过天网、雪亮、平安小区等工程建设了近万台监控设备,但是目前巡查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视频巡查或赶赴现场巡查,视频数据仅做事后调看,往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比如住建局的扬尘监测部门的数名工

21、作人员需要每天到工地进行巡查;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天派驻专人进行全县范围内视频巡查等。2.2.3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XX县各委办局、各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数据利用程度不足。在数据利用的能力和模式上需要依托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和深化。同时数据的覆盖范围未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尚未建立基于需求和应用的县级大数据资源体系以及相应的开发平台,不能有效通过数据对社会经济提供转型驱动力支撑。2. 2.4数据烟囱需解构由于部门利益束缚构筑的信息壁垒难以破除,大数据时代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而XX县各政府部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增加了数据采集的难度,再加上由于资金、数据安全、部门利益束缚等多方面因素

22、导致数据共享的实施难度,进一步给XX县数字城市发展形成了挑战。打破“信息孤岛”,破除“思想壁垒”、“技术壁垒”、“体制壁垒”,是倒逼政府破除制度羁绊,实现数据安全、便捷共享,是提高数据共享的质量和效益的过程,是数字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3. 3必要性及可行性4. 3.1必要性分析1 .是解决“大城市病蔓延,提升城市管理和政府治理水平的需要。城市要健康、稳定、高效的运行,必须要解决因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不同步、城市规模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不匹配、城市规模发展与流动人口集聚不协调、城市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同调、以及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不适应等现象造成的“大城市病”扩展蔓延的问

23、题,必须要解决人口过多、房价过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资源紧张、公共安全事故突发等一系列的热点、难点和城市痛点问题。2 .是构筑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运行可靠的安全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的健康运行,安全是基石。现代城市管理和政府治理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保障生产安全、市政设施运行安全、公共空间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建设安全放心的城市。5. 是实现传统决策向数据决策、科学决策转变,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的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城市管理

24、水平的重要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改变过去城市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人工决策、经验决策的方式,积极发展建设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运行模式和对应的决策模型,努力形成利用业务数据监测、事务模型分析、城市体征指标动态趋势展现、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支持的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机制。6. 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全环节,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的需要。城市的发展要经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这就要求在城市管理中要转变过去只重管理的方式,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规划,多方共建

25、共享,加强规划和管控,并且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建立全过程城市管理规范。加强城市管理边界衔接,建立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口径统一、相互衔接的城市管理规范,消除管理盲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 3.2可行性分析3. 3.2.1政策可行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相关规划标准建设国家层面推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十多个相关政策文件,并由25个部门联合成立了“促进智慧

26、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旨在形成政策合力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XX省、XX市、XX县也先后出台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XX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X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XX发改高技(2020)263号)、xx省数字经济规划(2020-2025)、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2019)14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贯彻落实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邯政字(2020)31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政办白头(2020)4

27、3号)、中共XX县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10月15日)(XX发(2018)16号)、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目标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XX政字(2021)20号)等政策指导文件,为“数字XX县”建设指明了可行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为“数字XX县”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环境基础。2.3.2.2需求可行“数字XX县”的建设是为了加快满足XX县政府治理、群众对生活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主要体现在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有效促进县域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态环境宜居化

28、,全面提升民生服务实效和数字生活水平;同时,数字XX县”本项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优化XX县营商及产业发展环境,更多地聚集优质产业,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创新创业,更高效地推动本地数字产业快速转型发展,是有效推动XX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抓手和重要基础。2.3.2.3技术可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处理技术已成熟,大数据应用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服务领域的全面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试点城市建设的推进,在云平台、数据中台和相关应用的建设方面,已经有成熟的案例,有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可供借鉴。“数字XX县”项目将充分借鉴社会资本的技术及

29、人才优势,成立本地创新实验室,全面拉动XX区域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产学研全面结合,将5G、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数字产业有效结合,为本地特色技术新兴高科技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保障。2. 3.2.4模式可行“数字XX县,项目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及龙头企业,实现建设运营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资源要素全面升级,全面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的高效落地,并在上述领域催生一批市场化、可盈利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支撑“xx县模式成为全省县域信息化运营项目标杆,驱动XX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政府财政压力释放。政府主导、财政兜底”逐步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在推

30、动全县信息化总投资、总建设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政府信息化资金投入占比显著降低,社会资本发挥更重要作用,并通过信息化实现其他领域的节本增效,财政投入压力充分缓解。项目成效体验升级。驱动XX县信息化项目迭代升级周期缩短,技术先进性、安全性显著提升,信息系统落地后的运维保障服务全面增强;公共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激活,更加精准匹配城市发展需求,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成效显著,数字XX县示范效应明显。一数字产业生态形成。导入聚集一批服务XX县及XX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多家以大数据创新应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形成不断壮大的数字产业生态,带动

31、XX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凝聚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动力。2. 3.3结论综上所述,数字XX县在政策、需求、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建设可行性。第3章总体建设方案3.1建设原则3. 1.1坚持实际实用、特色突出的原则综合分析XX县在政治、经济、人文、气候等方面的城市特点,结合城市管理方面的地方特色,建设具有XX县特色的智慧城市系统,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符合城市未来管理需要。3.1. 2坚持统筹规划、高端设计的原则结合新时期国家对城市精细化的要求,坚持顶层高端设计原则,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学制定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创新协同机制,创新精细监管、

32、创新互动服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实用性、拓展性、兼容性。3.1.3坚持市场为主、互利合作的原则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建设模式理论研究为基础,充分分析XX县当前经济条件与金融环境,灵活运用各类建设模式,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互利机制,降低政府资金压力。3.L4坚持立足实际,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现有数据和系统基础,合理规划设计,实现对原有系统的整合、补充、升级、改造,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根据现行基础及实际需要,结合区域、部门实际,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则,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升级。3. 1.5坚持可

33、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原则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保护制度,采用国家认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及手段,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安全等保障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3.2建设思路近年来,XX省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十四五”时期,XX市确定XX县的总体发展定位是XX副中心城市,随着“xx文化、水文章、强项目、美城乡”四大战略在全县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在XX县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数字XX县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展为核心,以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县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数据共享、释放数据

34、价值,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助力产业数字化,为构建XX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3. 2.1基建为先,全面赋能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XX县建设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夯实自主可控、安全先进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助力全县治理更精细、民生服务更便捷、产业升级更智能。4. 2.2数据为源,聚数引智数据要素是数字XX县的活力之源,通过数据融合和共享交换,构建全县数据资源金库,盘活XX县数据资产,提高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大数据,推动全县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共治引导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5. 2.3底座为基,共享共治数字底座

35、是数字XX县建设的基础,实施一批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工程,提升县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平安、便捷的生活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县域治理新格局。6. 2.4服务为本,惠民为先民生服务是数字XX县建设的根本,将关乎民生的政务、基层治理、民事纠纷、治安等服务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政务服务、城市服务和民生服务进行整合,提升百姓在数字XX县建设中的获得感。3.3总体设计方案遵循“急用先行、分期建设”原则,项目一期建设以“上云、用数、赋能”为核心,夯实XX县“数字底座”,赋能行业应用场景,建设四个中心(信创云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支撑中心、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36、,十大应用场景(社会治理、智慧城管、疫情防控、VR党建、全域水网、生态环境监测、重大项目管理、精准招商、校园安全、纪检大数据),以及支撑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贯彻全程。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4.1四个中心4. 1.1信创云中心4. 1.1.1系统概述信创云平台整体架构基于X86与ARM架构构建云平台,本期云平台主要建设IaaS云平台以及运营服务平台,对上支持各类政务应用,实现集约高效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同时也能够支持满足国家安全,自主安全的业务应用和终端的接入。应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的虚拟化进一步实现池化、服务化和按需交付。云平台以分布式调度技术作为核心,以分布式

37、云计算技术、分布式云存储技术作为支撑统一管理和调度所有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实现对政务部门的基础设施服务,并实现对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综合分析、快速部署、动态扩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能耗。实现对各委办局单位的面向市民、面向企业、面向各委办局部门间、面向政务人员的各种类型服务的业务承载。并且通过安全设计,搭建满足等保要求的安全环境,能够为政务应用提供各种等保要求的安全环境。4. 1.1.2系统设计5. 1.1.2.1整体设计理念云平台基于政务外网/互联网搭建,基于新一代灾备云原生操作系统CCOS,融合先进的云原生架构理念,统一管理传统IT基础资源,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统

38、一云原生分布式调度与协同;在保障云安全的同时,实现了IaaS.PaaS.SaaS的自动化交付,同时实现了运营运维功能的一站式体验。4.1.1.2.2总体架构设计以需求为中心,以功能支撑,由云平台对多个云计算池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信创云平台架构整体设计如下:信创云平台整体架构将X86与ARM架构基础设施、IaaS云平台、PaaS云平台、应用以及服务的方式统一构建在云服务中,实现集约高效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对X86与ARM生态的云资源池的支持,既满足基于X86与ARM体系的应用和终端的平滑接入,同时也能够支持满足国家安全,自主安全的业务应用和终端的接入。整体云平台架构由五个层次组成:一、基础

39、设施资源池基于标准国产生态的计算资源、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资源形成生态基础设施资源池,为上层云服务提供基础资源服务。二、云平台服务层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平台,云平台组件采用业内最先进的微服务化可进化架构,提供一系列的平台组件微服务治理功能,实现微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资源调度,为云平台提供自主可控、持续进化、智能自愈、弹性扩展的云服务能力。三、IaaS层云服务云平台中需要部署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用。这些业务应用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对资源的需求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因此云平台内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建设采用虚拟化技术,将云平台的物理资源进行分割封装和聚合封装,形成多个虚拟的数据中心。用

40、户通过网络访问,能够看到一个个独立的、完整的虚拟数据中心。这些虚拟数据中心可以由用户发起申请和维护,同时,这些虚拟数据中心还具有不同的资源占用级别,从而保证不同的用户具有不一样的资源使用优先级。四、PaaS层云服务PaaS系统基于IaaS云资源管理系统上构建,为应用提供开发运维一体化工具链、微服务框架与治理、应用管理及资源编排调度等能力,同时提供了包括基础技术服务、数据服务、通用技术服务等各类服务组件,为应用快速构建、部署提供能力支撑。五、访问层为运维团队提供强大的云平台的运维平台,为应用系统人员和运营团队提供资源与应用的访问入口。4.1.1.2.3网络架构设计XX县云平台整体分政务外网区与互

41、联网区,分别进行独立建设,业务物理隔离,有数据交互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网闸)进行数据交换。根据功能划分,政务外网区与互联网区,均包含:互联网接入区、用户专线接入区、综合服务区、AZ业务区以及运维管理区。可为云租户提供云网络、云主机、云硬盘等服务。4.1.1.2.4安全架构设计云平台安全防护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要求,需遵循行业的安全防护总体框架体系,遵循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基于“互联网+”的云安全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法论,将整个云计算等保合规实施划分为“五大部分”,实现从内网层、虚拟机层、应用层、通信网络层、数据层、边界区域等的全面安全防护体系。

42、云租户安全采用安全资源池进行整体防护,安全资源池采用分层机构,分别对云平台,云租户提供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云安全管理平台提供安全可视化能力,为监管方提供接口和数据。4.1.1.2.5IaaS层服务设计在IaaS层功能架构中,本次云平台的底层物理基础设施由标准的x86硬件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软件定义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X86硬件资源体系:用于对原有基于标准X86架构构建的业务体系的底层资源提供。4.1.1.2.6云服务建设目录表4-1一期云服务建设目录服务类型级服务二级服务IaaS服务计算资源服务弹性云服务器服务裸金属服务镜像服务GPU服务存储资源服务云硬盘服务网络服务VPC服务弹性IP服务负

43、载均衡服务NTP服务防火墙/安全组VPN接入网络地址转换物理托管服务主机托管服务公共支撑平台基础平台基础服务业务服务策略和权限管理证书管理合约管理安全服务虚拟化安全服务虚拟防火墙服务主机安全服务主机漏洞检测服务Web安全防护应用层防火墙WEB漏洞检测服务服务类型一级服务二级服务数据库审计服务系统上线安全测评平台web攻击防护漏洞扫描系统WEB漏洞发现渗透测试注入漏洞云资源管理服务云服务门户服务门户管理门户运维门户开放平台DevOps服务运营管理平台云服务SLA云服务管理应用服务管理资源管理平台统一云资源管理平台对接IaaS资源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灾备管理平台资源监控平台整体设计监控平台架构监控

44、数据提取方式监控云系统功能统一运维平台统适配平台统一租户管理统一CMDB统一安全平台灾备服务数据备份与恢复服务本地备份服务应用迁移数据保障服务应用迁移数据保障服务应用容灾服务数据库即时恢复CDM灾备运维服务灾备运维服务专家顾问服务4.L2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治理服务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建立适配国产化体系的融合架构的数字底座,构建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一体化数据治理体系,统建共建结合的城市“数字金库。以应用为抓手,面向典型数字化场景,提供实时、在线的数据服务,搭建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超市,探索建立数据资产流通和交易平台,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化,并且基于国产化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以“数据生命周期”为流程闭环,打造“

45、全局、可控、智能、主动的”大数据安全体系,本期数据治理服务建设内容包括十项服务内容,分别是:标准规范服务、数据集成服务、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开发服务、数据资产服务、数据接口服务、共享交换服务、融合分析服务、数据安全服务和智能搜索服务。4.1.2.1数据采集服务数据采集服务前提是做好数据资源规划,打通业务数据和数据金库的网络和数据通道。数据资源规划是建设信息体系的关键,其目的是为业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信息资源规划,一方面建立全面、标准、量化的信息台账,明确信息分类、信息项、信息源头、共享交换条件等数据描述,为业务应用和政务信息共享提供数据资源清单;另一方面,形成指导管理数据质量改善的数据治理标

46、准规范,为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发布、数据交换、数据应用提供强制性的技术约束,确保数据治理工作规范、统一、有据,具体工作包括:数据资源调研,数据梳理盘点,数据接入方案,数据接入的预处理,数据接入等。4.1.2.2数据治理服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由生产数据、处理数据以及数据的使用过程所决定的。数据是持续变更的,数据质量的改进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需要相应技术、过程以及人员方面的有效支撑。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管理因素(包括流程和组织)、技术工具因素、数据质量思考维度因素、沟通因素、执行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分层,定义出核心因素、其他因素两个层次。其中,以影响政府数据质量的核心因素作为抓手,再对其进行细分,才能逐步解决问题,具体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服务,数据治理清洗转换,数据治理模型设计,数据质量稽核服务,元数据管理服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4.1.2.3数据金库开发4.1.2.3.1基础库结合功能需求规划、融合、建设人口信息基础库、法人单位基础库、地理信息基础库、宏观经济基础库等基础库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