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6938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不仅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而且承担着生产物质产品、保障林业供给的重要使命。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林业发展

2、,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是三穗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时期,全县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贯彻落实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日趋牢固,2020年全县森林蓄积量达到869.7万立方米,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4%

3、以上的奋斗目标。为加快三穗县林业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县委县政府关于“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三穗县林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三穗林业发展实际和面临机遇,适时编制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三穗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三五”三穗林业主要成就1(一)生态基础不断夯实1(二)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三)林业产业持续壮大3(四)生态安全不断强化4(五)林权改革强力推进6(六)科技兴林成效显现6第二章林业发展潜力优势分析8(一)林业发展新机涌现8(二)宏观政策支撑增强9(三)资源票赋

4、优势突出10(四)发展成果联结各方11第三章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2(一)保护利用矛盾突出12(二)林种结构调整面广12(三)基层管理机制变革12(四)科技创新有待提升13第四章“十四五”时期三穗林业发展总体思路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三)发展目标15(四)总体布局17第五章“十四五”时期三穗林业发展重点任务19(一)持续抓好国土绿化事业19(二)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19(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20(四)推动特色经济林及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发展21(五)巩固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水平21(六)增加木材储备和供给能力23(七)健全完善林业产业链条23(八)推进森林旅游和森林

5、康养产业23(九)探索拓宽林业融资渠道24(十)推进科技兴林工程25第六章保障措施26(一)加强组织协调26(二)加强用地保障26(三)加强财政扶持27(四)加强改革创新27(五)加强科技支撑28(六)加强依法治林28(七)加强宣传引导28第一章“十三五”三穗林业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三穗林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坚持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注重森林资源保护,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完善林业基础设施,健全林业支撑体系,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

6、务顺利完成,林业综合效益持续发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生态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营造林21.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6亩,封山育林8.36万亩,低效林改造2万亩,森林抚育3.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L2万株,全县花卉苗木培育1279亩,育苗2094万株(丛)。二是着力修复森林生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管护二期工程44.3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17万亩;巩固封山育林8.36万亩,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全县现有林地110.3万亩,其中有

7、林地97.32万亩,较“十二五”末期的86.5万亩增加了10.82万亩。活立木蓄积681.3万立方米,较“十二五”末期的357.2万立方米增加324.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12%,比“十二五”末期的56.8%增加了7.32个百分点。三是加快集中造林步伐。项目化推进国有林地森林改培提升。通过欧洲银行贷款项目实施造林1.12万亩。积极争取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申请农发行贷款9200万元,申请邮政银行贷款2.25亿元,有序推进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L8万亩、二期4.03万亩建设。四是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十三五”期间,坚持将生态文明和林业建设宣传作为提升林业地位作用和拓展林业发展空间的手段

8、,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标语挂图、手册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推行网上造林,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激发全社会爱林护林的热情,逐步形成全民参与、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二)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多举措构建利益衔接机制,落实林业惠民政策,直接派员参与脱贫攻坚,重点在林业产业投入、生态补偿方面助力。一是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十三五”期间,围绕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等“三大”生态扶贫工程,兑现退耕还林、公益林及生态护林员资金补偿0.923亿元,直接带动1325户贫困户、4638名贫困人口脱贫

9、,间接助力78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有力促进了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利益衔接贫困群众。探索完善“党建联社+合作组织+农户”等利益衔接机制,尤其是2019年全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大会以来,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积极促进企业、合作社、党建联社与农户利益紧密结合,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选派精兵强将驻村。2018年以来,抽派65人到村开展精准扶贫、参加驻村工作队和承担网格员,到良上镇龙塘、稿米,长吉镇司前、赤瓦,八弓南桥、高桥、青洞、美敏等8个村开展精准扶贫,依托林业自身优势,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完善脱贫资料档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动员群众易地

10、搬迁,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所帮扶的行政村均已精彩出列,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三)林业产业持续壮大“十三五”期间,果品生产、森林旅游、木材加工、苗木花卉等林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两年林下经济的加速推进,为我县地方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点。202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3.5亿元。一是用材林储备充足。目前用材达面积林58.29万亩,立木蓄积达到268.292万多立方米。结合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施,杉、松为主的用材林面积达到9.79万亩,用材林蓄积79.75万立方米,为我县工业和民用木材提供了坚强保障

11、。二是林下产业快速推进。2018年以来,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县情实际,制定出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方案,明确“走好一条新路、依托两个平台、建好三个基地、实施四大工程、抓好五项重点”总体工作思路,快速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建成98个百亩基地,9个千亩基地,1个万亩基地。全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业的经营主体个体305个,企业经营27家,合作社经营53家。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全县林菌种植3705亩,林药种植18453亩,林蜂养殖14003箱,林鸡养殖53.14万羽(存栏14.79万羽,出栏38.35万羽),利用森林面积23.17万亩,累计实现产

12、值2.3亿元。三是特色林果快速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目前全县经济林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金秋梨2万亩,年产值0.75亿元;蓝莓0.45万亩,年产值0.4亿元;木本特色油料林2.33万亩(油茶),年产值0.088亿万元。建设吉洞苗圃场、陆寨苗圃场和瓦寨七里冲苗圃场等林木种苗花卉基地3个,年均育苗200余亩。全县苗木培育1279亩、2094万株(丛),实现林业产值1.06亿元。四是林产加工方兴未艾。在充分发挥小型木竹材加工、竹编工艺、家具加工基础上,盘活森林资产,做大做强林产加工业。目前,全县年可生产建筑模板1万立方米,细木工板2.5万立方米,加工蓝莓鲜果60吨,年销售收入0.6亿

13、元,税费近0.06亿元。林产加工业发展,缓解了我县木材、林产品的销售难题,促进了林业产业升级,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五是生态旅游逐年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县生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获得3A景区授牌有八弓界牌、桐林木良等4家,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四)生态安全不断强化坚持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狠抓林木资源保护和管理,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限额管理。2016至2020年,全县森林资源采伐23.3004万立方米(商品材21.52433万立方米,民用材1.7761万立方米),为采伐限额计划55.27

14、40万立方米的42.2%,限额采伐量和分项限额量均未突破控制数。二是狠抓森林防火。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包片责任制、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强化工作督查,加大森防宣传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值班,做好扑救森林火灾各项准备,严厉打击森林火灾肇事者,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和农村消防长效机制,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全县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以内。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以推进工程治理为突破口,实行林木病虫害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控灾。2016年以来,投入防治资金39万元,建立林木病虫害测报站(点)17处,防治面积23.4

15、万亩。严格产地检疫执法,防止重大疫情人为传播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十三五”期间,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100%以上,灾害测报覆盖率达90%以上,准确率达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达100%,松属植物及其制品复检率达100%。四是维护林区治安。2016以来,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300次,查处各类森林案件152起,处罚违法犯罪人员152人次,罚没款2574万元,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化解权属争议。目前全县库存山林权属纠纷49起,(其中旧存纠纷42起,化解中3起,2020年

16、新增纠纷县内纠纷3起)。“十三五”以来,成功化解权属纠纷55起,(协议化解42起,裁决化解13起),稳控化解43起,稳控率100%。十三五以来,接待群众来电来访568起1235人次,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林权改革强力推进严格按中央、省、州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和要求,以建立起“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目标,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2019年12月,全面完成159个村摸底调查、林改方案的制定和审批、三榜公示、林地承包合同签订等工作。完成96.47万亩林地林权登记,打印林权证40320本,

17、占应登记发证面积的93.5%。完成134个村林改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占全县159个村的84.3%。经自查评定,分山到户率达到84.1%,纠纷调处率达到85.7%,群众满意率98.6%,林权户主更改满意度100%。办理全州不动产证书(林地类)68户(宗),面积1816.66亩,不动产证书(林地类)、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林业投融资改革等配套改革正在推进中。(六)科技兴林成效显现“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提高营造林质量、林地产出率和科技贡献率这个目标,积极做好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几年来,多形式、多层次举办各类培训班80余场次,参学人数达3000余人次。通过培训、送科技下乡

18、等活动,发放技术资料和科普宣传材料计63000余份,建设油茶项目示范基地5个,面积5000亩。通过科技示范带动,促进了水果产业向优质、高产、无公害多元化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过调研发现,经过十三五期间五年时间的发展,阻碍我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制约瓶颈正在凸显,比如林业产业综合效益仍然不高,产业规模小、产出低现象突出,林业经济作用发挥任重道远;森林资源保护任务艰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点多面广、易发多发,权属纠纷、矛盾争议时有发生,野生动物保护尚需加强;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服务还不到位,在产业链条不长,市场开拓和销售渠道还不完善;油茶产业推进步伐缓慢,国储林项目资金不到位,影

19、响项目建设,等等,十四五期间,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力度,提升林业综合经济效益,把三穗的绿水青山实实在在转变为金山银山,竭力开启三穗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未来。第二章林业发展潜力优势分析加快林业建设发展,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起点上,加快林业建设发展改革正当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林业发展新机涌现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要求贵州“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

20、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还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既是对新时代贵州发展提出

21、的总体要求,也是新时代三穗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引,为我们的林业发展明晰了目标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贵州乡村振兴明确了工作路径。2019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以12个农业特色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革命,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产业涉及到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林业加速转型发展开辟新空间。(二)宏观政策支撑增强党的十九大

22、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当前,三穗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要抓住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综合利用林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赋予了林业发展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生态产品和林产品需求”所赋予林业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推动我县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国家、省州县都将林业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打造,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2020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

23、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提出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省委主要领导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指示精神,省林业局出台印发了关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支持全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我县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助农增收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三穗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三穗县2020年林下经济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可以说,国家、省州各个层面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视

24、力度不断加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现路径不断丰富,支撑林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增强。(三)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三穗县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全县林地资源110万亩,可利用林地28万亩,林地林分条件好、交通便利,发展资源丰富,条件适宜。基础设施方面,这几年的脱贫攻坚,经由组组通道路、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三穗90个行政村道路均实施通组硬化,集中连片的可利用林地水电路基本通达。自然条件方面,三穗年均气温14.9C,无霜期290300天,平均降水量1147mm,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良好、水源质量高、土壤污染少,发展林业产业条件适宜。生物资源方面,三穗野生动植物丰富,许多植物、动物资源都可以培育开发

25、成产业。如我县主推的林菌、林药、林鸡和林蜂四大产业,以及三穗竹编,都有较深的资源基础。相对传统耕地,林下土壤受工业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小,水分涵养充足,土壤富含有机质,空气清新,小生境优越,更有利于发展野生、绿色有机农产品,更能契合当今社会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四)发展成果联结各方加大林业产业发展力度,从群众受益角度看,能为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带极大的实惠,尤其是三穗创新探索的“劳动薪金、土地租金、分红股金、保底息金、代种收益金”的“三变五金利益联结机制,贫困群众可通过量化入股、劳务输出、林地流转、代种代养等多种途径共享林业产业发展红利,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还为接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发展

26、经验、夯实了产业基础。从林业综合效益看,发展林业产业不仅可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还可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农收入。这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业产业可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第三章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保护利用矛盾突出三穗县长江上游的源头和生态屏障,也处于滇桂黔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扶贫的主战场,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一些地方挤占林地和湿地,挤压

27、林业生态空间,用地矛盾不断加大,导致林业生态资源受到破坏,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增大。如何增强科学地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这是交给林业改革发展的新课题。(二)林种结构调整面广“十三五”期间,我县已基本灭荒,全州可造林地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县虽然用于植树造林的地块逐渐减少,但是低质低效林较多,林种结构单一,需要进行林种结构调整的林分点多面广,森林抚育经营任务繁重,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进行结构调整,才能提升我县林业的整体效益。(三)基层管理机制变革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职责发生重大转变,森林公安转隶地方公安系统、基层林业站划转乡镇属地管理、木材检查站职能整合、林业行政执法队伍部分划

28、转其他执法机构,林业基层运行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基层管理机制的变革,林业政策落实,项目监督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执法检查等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合才能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落细落实,如何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强化基层干部队伍,整合力量做好资源保护利用各方面的工作,这成了林业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四)科技创新有待提升目前,我县林业科技推广存在体制不完善、机制不灵活、投入不足、队伍素质不高、人才培养跟不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林业实用型、基本技能型人才总体偏少,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掌握现代林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严重偏少,高层次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复合型市场开发人才均严重不足。基层林业单位现有的

29、从业人员有很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所学知识大都与林业不相关,难以学懂弄通现代林业科技知识,推广应用现代林业科技难度大,给林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技术应用壁垒。第四章“十四五”时期三穗林业发展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抢抓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长江经济带林业草原改革试验区重要机遇,科学规划、配套政策、精准管理、优化服务,深入开展

30、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资源保护、特色产业、林下经济、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构建“生态安全、自然保护、绿色产业、支撑保障”四大体系,切实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全力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三穗生态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建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森林生态产业体系,筑牢发展新根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

31、发展,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并进,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根据森林资源禀赋,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植林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形成资源支撑、产业带动、品牌拉动的发展新格局。三是坚持创新驱动,集约高效。扩大改革红利、制度红利、创新红利。深化林业改革,释放内在活力,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参与,凝聚民间力量。加快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32、,健全发展新机制。大力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产权模式和投融资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使更多生产要素流向林业产业。五是坚持民生为先、绿色惠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绿色产品、林业产品、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巩固生态扶贫成果,建设森林城市,绿化美化乡村,让人民群众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祉。(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有林地面积由2020年的97.32万亩增加到99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20年的64.12%提升到65%以上;森林蓄积量稳定在700万立方米以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28万亩。开展林种结构调整工作,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3、种植油茶7.5万亩;森林改培4.8万亩以上;培育国家储备林5.5万亩以上。新增生态功能保护地面积5万亩。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率100%,管护合格率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o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90%,测报准确率90%以上,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100%以上;林业行政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林种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完备,林业产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实现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的林业发展目标。三穗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序号主要指标2020年2025年属性森林生态系统1森林覆盖率()64.165左右约束性2森

34、林蓄积量(万立方米)690700约束性3混交林和阔叶林面积比例()4650预期性二生态保护1公益林面积(万亩)36.3336.33预期性2古树大树保护率()100100约束性3森林火灾受害率(。)0.875预期性(四)总体布局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在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基础上,本着主攻方向基本相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按三个区域布局发展林业。1 .三黎高速和310省道沿线区域。主要包括长吉、雪洞、瓦寨、桐林、款场和良上部分区域,该片区自然条件优越,林木生长迅速,森林资源丰富,土质肥沃,重点布局优质经果林、特色木本油料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在山坡土地集中区域发展经果林,以长吉、瓦寨、

35、桐林为中心,打造无公害优质精品水果基地。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木本油料林基地,形成以长吉、雪洞、瓦寨、桐林、款场为中心的特色木本油料林基地,到2025年,力争特色木本油料林产值达到1亿元。充分利用区域内国有林地和木本油料林林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形成长吉、雪洞、瓦寨、桐林、款场为中心的林下经济产业带,力争到2025年林下经济产值达8亿元。2 .凯玉高速和320国道沿线区域。主要包括八弓、台烈、长吉、良上和滚马部分区域。该片区自然景观较多,具有开发潜力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贸易、林产品加工、良种繁殖和建设绿色通道,形成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和林

36、木良种繁育区。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支持重点企业争创品牌,引导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质量体系,促进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相衔接,努力培育林业名牌产品,提高林产品水平和附加值,加快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步伐,力争在2025年全县林产品加工附加值超过1亿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深入开展良种基地培育工作,力争在优良品种培育和引种栽培上取得新突破。3 .县城周围及邛水河上游水源保护区。主要包括八弓、文笔、武笔、滚马等乡镇(街道)。该区域城镇人口多,生态压力和环境负荷大,按照建设优质人居环境,改善城镇生态条件,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总要求,以县

37、城为中心,加大建设用地、低效林地和城镇周边荒山荒地绿化、园林绿化和绿地建设力度,净化空气,降低热效应。加大邛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大山沟水源涵养林保护力度,确保水源安全。加大对公路沿线、河流两岸山头地块的生态修复和提升工作,重点培育常绿阔叶林,以改善县城人居环境、保障县城水源安全为目的,着力做好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工作。围绕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特色旅游为重点,抓好森林生态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做好景区自然保护工作,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大山沟、界牌万亩竹海、永灵山森林公园、吉洞生态植物园等森林康养基地。第五章“十四五”时期三穗林业发展重点任务(一)持续抓好国土绿化美化进一步做好营造林工作,加大

38、生态建设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构筑林业生态体系,有效发挥林业生态效益。森林经营类型、面积、比例和林种、树种结构科学合理,森林资源持续稳步增长,森林蓄水保水能力明显增强,全县生态环境、人居条件、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2025年,完成营造林19万亩以上。其中:油茶建设7.5万亩,国储林建设5.5万亩以上,森林抚育3万亩,低效低产林改造3万亩。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绿色美丽示范村建设,完成山区库区、江河两岸、公路沿线、庭前屋后造林绿化,积极发展珍稀树种、乡土树种、经济树种,着力构建一村一景乡村绿化体系,不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继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引导全民植树造林,鼓励机关、军队、社团、学校、企业

39、参与造林,鼓励多形式群众造林,年均义务植树10万株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90%以上。(二)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严守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成天然林停伐划界10万亩以上,不断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快城市和县城环城林带建设,积极发展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植物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建设城乡森林健康网络,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推动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试点工作再上台阶。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3%以上。(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托现有林地管理基础信息平台,加快完成全县地形图矢量化工

40、作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深入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调查。建立健全黔东南州林地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理。严格凭证采伐和限额采伐,建立总量与强度双控制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积极探索天然林纳入公益林管护制度,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措施,促进森林生态功能修复。巩固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果,加强管护站点建设,创新天然林资源管护机制,提高管护效果。科学实施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措施,确保天然林质量明显提高、生态功能明显提升。通过补植补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界碑界牌建设、林区道路维护、森林资源监测等措施完善公益林管护体系建设,提高公益林质量

41、。完成“十四五”期间全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工作。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和检疫执法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反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行为,开展州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实行林长制,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省州县乡村五级保护发展森林责任体系,基本形成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保护发展机制。县、乡、村根据辖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布局设立同级林长制,全面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四)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快特色经济林及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发展。做

42、好竹产业开发,改造竹残次林3万亩,到2025年竹、笋两用林基地达到3万亩,年产竹材1万吨,年产鲜笋2千吨,年产值达0.4亿元。强力推进木本特色油料林基地建设,到2025年木本油料林(油茶)达到7.5万亩,年产值达到0.8亿元以上。(五)巩固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水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围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12345”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林下经济“百千万”工程建设,以林下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统筹抓好林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林业特色产业建设,实施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提升,形成主体协作紧密、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高效、竞争能力强劲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林下中药材、林下养鸡、养蜂等产业加快发展,

43、持续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实现绿色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十四五”期间,利用林地面积32万亩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六)增加木材储备和供给能力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突出可持续经营和定向集约培育,加大人工用材林培育力度,积极培育用材林及其他原料林,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木材有效供给。加大木材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保持木材制造业多样化,优化采伐指标,培育出一批高效持续性木材加工企业,加快我县传统低效木材加工企业功能转变,从低效木料加工向高端制造产业转型。以国家储备林为重点,抓好欧投项目建设,加快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步伐

44、。推进用材林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选择一批立地条件好、林分质量高、有培养前途的林分和培育大径材。支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或有经营能力的其他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原料林基地建设,到2025年营造国家储备林5.5万亩以上。(七)健全完善林业产业链条建设林产工业园区1个,优化现有林业企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配置为手段,搞好现有企业的整合,扶持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利用好资源,引导重点企业争创品牌,使其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和质量体系,使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相衔接,努力培育林业名牌产品。(八)推进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保护良性互动,抓好自

45、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争取多方资金扶持,加快打造永灵山森林步道,推出特色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创建木良、美敏工区等森林生态旅游地品牌,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宣传推介,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文化,围绕森林生态旅游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人家、森林村庄建设。依托国储林项目二期,打造国有林场美敏工区森林康养基地,加快林区道路建设,森林康养步道建设,森林景观改造充分挖掘花卉文化、特色果园文化等发展潜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满足社会需求。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利用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品药材和文化资源,大力兴办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建设森林浴场氧吧、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馆、康养步道等服务设

46、施。加强森林食品和药材保健疗养功能研发。(九)探索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探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推动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和林权收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协调金融机构拓宽创新支持林业产业的金融产品,建立多元化林业融资模式。按国发(2)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三期,采取PPP模式进行融资。重点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扩大林业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拓宽生态公益林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支持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管理机制和森林保险工作。推进林业产业与保险合作,推广“银行+企业+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通过产业保险,切实提高林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开展“以奖代补”+“信贷

47、”融资模式。探索推动一批“以奖代补”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下经济及特色经济林等产业项目,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贷款通过率、贷款额度。(十)推进科技兴林工程大力发展大径材培育、种质资源保护及经济林良种选育、森林资源培育、林下经济等科技创新,探索森林经营模式、森林功能挖掘开发等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开展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推进“林业+互联网”推广应用。鼓励企业与林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林业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队伍。利用科研院校人才优势开展合作,建立专家团队,对一线种苗培育、生产技术、发展模式等提供科技咨询和服务,解决企业及林农在科技应用方面的困难。推进林业长期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依托国有林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集成示范,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特色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领域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质量、服务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出台相关基地建设标准,规范基地标准化建设,推进标准实施应用,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第六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林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本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